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3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总统是()A.华盛顿B.林肯C.杰斐逊D.罗斯福2、一位欧洲商人走陆上“丝绸之路”到长安贩运丝绸,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A.河西走廊B.西亚C.玉门关D.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3、十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十年浩劫,这场浩劫的导火线是()A.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B.《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C.《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D.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4、“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说这句话的人物的主要成就是()A.发明了“侯氏制碱法”B.提出地质办学的理论和方法C.建成了钱塘江大桥D.修建了京张铁路5、下列现象;你认为哪一项是可以发生的()

A.14世纪;欧洲市场上产品越来越丰富,原产美洲的西红柿;玉米都有了。

B.16世纪;你可以坐火车出行;在海上你可以选择汽船这样的交通工具。

C.1882年;在日本东京街头,你会发现一些穿西服的日本人。

D.1870年,乘船去美国南部,你会发现大量的黑人奴隶在田间劳作。6、“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是()的名言.A.荷马B.阿基米德C.达•芬奇D.但丁7、有关对宗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每个宗教都有各自信仰的神B.宗教大多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C.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道教、基督教。D.宗教是人的主观意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歪曲的反映8、用“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描述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华夏族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被称为“会子”.

错误:____订正:____.10、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打响在____。11、1921年,俄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____政策12、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关押政治犯的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1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中外纪闻》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错误:____改正:____.14、获中国第一枚奥运会金牌的是____。15、科技能为人类造福;但也带来一系列令人困扰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由于使用新式武器;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其中法军伤亡46万人,德军伤亡30多万人,共伤亡70多万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人物是____他最重要的成就是____,图二人物是____,称号是____

(2)材料二中“由于使用新式武器;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判断这场战役的名称。

(3)分析了上面两则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悟?请你谈谈人类应该怎样利用科技成果。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本国的封建残余势力。____(判断对错)17、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西欧查理·马特改革后形成的等级制度实质上都是封建等级制度。18、1789年《人权宣言》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大革命进入了高潮阶段。()19、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它以工业革命成果为主要内容,1.7万参展者带来了包括电报、电话、汽车等大约100万件展品参展。。A.正确B.错误20、阿拉伯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文学代表作是《天方夜谭》。______(判断对错)21、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判断对错)22、中共代表工人阶级、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____(判断对错)2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____(判断对错)24、为加强西北边境的管理和防务,清朝末年根据李鸿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1题,共4分)25、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图一图二(1)与图一人物相关的对外活动是什么?唐文化对日本社会影响深远,请举一个例子(2)与图二中人物相关的对外活动是什么?他的弟子把他的见闻记录在一本什么书里?(3)图一、图二中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这段历史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6、(5分)在人类历史上,思想的解放和科技的进步和不同国家的革命与改革一样在推动世界历史向前发展。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1)18世纪热情宣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是哪一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思想传到亚洲,影响了19世纪60年代日本的一次重要改革,写出这一改革的性质。(2分)(2)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的这段话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高度评价?(1分)(3)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的?(2分)27、20世纪短短的百年中;世界格局(体系)经历了三大变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哪两个国家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你怎样认识当今正在变化的世界格局?

(4)什么事件导致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28、(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下图图一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图二2001年阿富汗内战中石雕巴米扬大佛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塔利班政权炸毁请回答:(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途径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1分)其开拓者是谁?(1分)(2)“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林肯.【解析】【解答】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总统是林肯.1861年3月;南方奴隶主借口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他们这年4月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故选B.2、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知识点.【解析】【解答】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所以陆上“丝绸之路”到长安贩运丝绸,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

故选D.3、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解析】【解答】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文章涉及中央领导层在许多重大政策问题上的不同意见,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故选B.4、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詹天佑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题干的意思是“每个人都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尽力建设国家,使我们的国家富强不受外国列强欺负,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可以立足于这个世界”这句话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所说的,他是洋务运动时第一批赴美的留学生,后来在大学专修铁路工程,以出色成绩完成学业.所以”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尽力建设国家”回国后的他于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A项是侯德榜;B项是李四光;C项是茅以升.

故选D.5、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其中内容规定提倡文明开化,因而1882年,在日本东京街头,你会发现一些穿西服的日本人。原产美洲的西红柿、玉米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才会出现在欧洲市场,而新航路是在15世纪——16世纪,火车、汽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1865年美国内战后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答案】C6、B【分析】“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是阿基米德的名言,是其发现的杠杆定律的体现.

故选B.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的贡献.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杠杆定律.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B7、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关于宗教的相关知识,这道题的题干给了一个很大很宏观的概念——宗教,分析选项,由于宗教是人的主观意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歪曲的反映,所以都有自己信仰的神,而纵观历史发展,宗教大多时候是被统治者作为一种工具来统治人民,世界现有影响力最大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而D项准确给出了宗教的本质,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C。考点: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解析】【答案】C8、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点.【解析】【解答】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今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附近;他们已种植水稻,居住在干栏式房屋.

故选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交子的历史地位.【解析】【解答】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不是会子.

故答案为:错误:会子;订正:交子.10、来克星顿【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775年4月18日晚上;驻扎在北美殖民地的英国军队从波士顿出发,去收缴北美民兵收藏的武器,北美民兵侦查员发现了这一情况,民兵迅速埋伏起来,4月19日冷晨,在一个名叫来克星顿的地方打响了抗英斗争的第一枪,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

故答案为:

来克星顿.11、略

【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填新经济。

【解析】新经济。12、略

【分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巴黎市民攻占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故答案为:

巴士底狱。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7月14日后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解析】巴士底狱13、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析】【解答】据所学知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故答案为:

错误:《中外纪闻》;改正:《青年杂志》.14、许海峰【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体育事业的认识.【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冠军,这是中国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故答案为:许海峰.15、瓦特改良蒸汽机莱特兄弟航空飞行器的先驱【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

(2)本题考查凡尔登战役.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解答】(1)材料一中图一人物是瓦特;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制成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图二人物是莱特兄弟,称号是航空飞行器的先驱,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2)据材料“由于使用新式武器;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其中法军伤亡46万人,德军伤亡30多万人,共伤亡70多万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役的名称是凡尔登战役.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利用科技成果应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故答案为:

(1)瓦特;改良蒸汽机,莱特兄弟,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2)凡尔登战役.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解析】【解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故答案为:

×.17、×【分析】【分析】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古印度后;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在这过程中,逐渐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后来,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统治了欧洲中西部的大片土地。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法兰克宫相时,进行了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所以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18、×【分析】【分析】1789年《人权宣言》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大革命进入了高潮阶段。这个是不正确的;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雅各宾俱乐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政治团体,成员大多数是小业主。主要领导人有罗伯斯比尔;丹东、马拉、圣茹斯特等。1793年6月2日,雅各宾派推翻吉伦特派统治,为稳定法国局势,开始实施恐怖政策,直到1794年,伴随着“热月政变”的发生,雅各宾派结束了其统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1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电报、电话、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是在19世纪末才出现的发明,因此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不可能出现汽车这些产品。所以,本题的表述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20、√【分析】阿拉伯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文学代表作是《天方夜谭》,这个表述是正确的。《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文学代表作是《天方夜谭》。【解析】√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西藏的和平解放.【解析】【解答】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据所学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答案为:

√.23、√【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他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故答案为:

√.2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知识.【解析】【解答】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所以为加强西北边境的管理和防务,清朝末年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故答案为:×.四、识图题(共1题,共4分)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认真阅读图一可知,图一是鉴真像,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由于受航海技术等条件的限制,鉴真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自己也因患眼疾双目失明。但他矢志不渝,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这一年,鉴真已66岁。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日本的都城平城京,几乎同唐长安城的建筑样式相同;日本人学习并改进唐朝的饮茶方法,形成独具风格的茶道;日本仿效隋唐服饰,加以改进形成和服等等。(2)本题考查玄奘西行的相关知识。认真阅读图二可知,图二人物是玄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玄奘是唐朝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一路备尝艰辛苦难。到达天竺后,玄奘用大约十七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获得极高声誉。玄奘西游天竺,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有其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3)本题考查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鉴真是到日本弘扬佛法,弘扬唐朝先进文化,玄奘是去天竺取经,是积极吸取别国的先进文化。一个是“送”,一个是“取”,这一“送”一“取”,恰恰反映了唐文化的兼收并蓄和开放性;这段历史使我们认识到,实行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文化,对外开放能够推动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解析】(1)鉴真东渡日本;如茶道、和服。(2)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大唐西域记》。(3)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对外开放能够推动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五、综合题(共3题,共21分)26、略

【分析】试题分析:18世纪热情宣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是启蒙运动。这一思想传到亚洲,影响了19世纪60年代日本的一次重要改革,这一重要改革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指的18世纪70、8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说他平静,是因为工业革命是一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技术革命,说它威力并不因此减弱,是因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经济上: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政治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和垄断组织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考点:启蒙运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点评:本题学生对理解恩格斯的话有一定难度,其他属基础知识。【解析】【答案】(1)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分)(2)工业革命。(1分)(3)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政治: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分)27、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本题考查两极格局.

(3)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

(4)本题考查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解析】【解答】(1)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一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会议签署了《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通过这次会议确立了凡尔赛体系;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确立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确立了一战后的世界“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的北约组织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也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苏联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样,苏联不复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3)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