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测评•化学

射第一〜第四单元〈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作答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He-4Li-7C-12N-140-16Nb-9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B.禁止乱砍滥伐森林

C.农业上提倡焚烧秸秆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2.市场上出售的消毒水中含有一种叫次氯酸钠的物质,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则该物质的化学

式是

NaC1NaC1O

ANaClO3B°2c.NaClOD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并带回1935.3g月壤,月壤样品中含有氯气和钛铁矿石等资源。

“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要经受高温,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

温目的。

3.根据氢、钛元素的相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氯原子含有4个质子

B.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2

D.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4.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种类改变D.数目改变

6.饮用矿泉水可分为碳酸水、硅酸水、锯水等几大类,此外还有含锌、碘、硒等的矿泉水。下列相

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矿泉水属于纯净物

B.取50mL矿泉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锌、碘、硒都属于金属元素

D.长期饮用纯净水替代矿泉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7.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可持续不断大量开采

B.在自然界中,不同状态的水处于不断循环中

C.水中大颗粒的泥沙可通过静置沉降的方法除去

D.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化学资源

8.对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宏观现象微观解释

A香水、汽油的气味不同两者挥发出的微粒不同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

B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处干得快

少量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

C蔗糖分子逐步向水里扩散

就“消失”了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

D压强增大,分子本身变小

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A.AB.BC.CD.D

9.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虽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但过多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

C.有的家用制氧机是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得到较纯的氧气,该过程氧分子未发生变化

D.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10.如图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B.钠原子在该反应中形成了阴离子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D.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都相对稳定

11.下图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公。氢原子

=8。氧原子

水分子分解及生成新分子示意图

A.甲中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乙中微粒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

C.丙中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12.锯酸锂(LiNbO3)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下列关于胃酸锂说法正确的是

A.锯酸锂是一种氧化物

B.锯酸锂是由五个原子构成的

C.锯酸锂是由铝、锂、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锯酸锂中铝、锂、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3:7:1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某兴趣小组在进行“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任务一探究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氨气(NH3)是由(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图1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2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

蘸有酚酸溶液的棉花团

蘸有浓氨水的棉花团

蘸有酚酗溶液的棉花团

图2

①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几分钟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

②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③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任务二认识模型在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中的作用

(3)借助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下列模型可以用来表示“HC1”的是(填字

母)。

(4)°℃时,氢气、氧气和氮气的分子运动示意图分别如下所示。据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与

14.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镒催化过氧化氢的符号表达式为,发生装置应选择(填字母)。

(3)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导管口(填字母)端通入。

(4)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包括操作和现象)。

15.为了饮水便利,许多公共场所安装了直饮水机,处理步骤如图所示:

I自来水Fi~H饮用水|

PP棉超滤膜纳滤膜

步骤①步骤②步骤③步骤④

(1)我国从2023年4月1日起实施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下表是新标准中部分化学指标,其

中的铝、铁、铳是指(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一般化学指标(部分)

铝/mg-L1)0.2

1

铁/mg-L-)0.3

(2)步骤①中PP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颗粒杂质,与实验室常用的操作相同,实验室

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填仪器名称)玻璃棒的作用是?

(3)步骤②中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4)水是生命之源,守好“中华水塔”,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安徽义不容辞。下列有关水资源保

护的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河流源头建化工厂

B.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

C.随意向河道丢弃生活垃圾

D.将生活污水和畜牧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探究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因素。温度2。℃时,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I,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实验序电压时间凡体积°2体积

号液体种类

验/V/min

/mL/mL

200mL蒸储

①24500

200mL蒸储

I②1045极少极少

200mL蒸储

③164552.5

(1)能燃烧且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选填"a,,或,,b,,)管内气体。

(2)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3)通过实验I可知电解纯水速率很慢,越大,电解水反应速率越快。

【提出问题】电解纯水的速率很慢,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电解水的速率?

【查阅资料】水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形成假设】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会影响电解水反应的速率。

【进行实验】温度为20℃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II,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实验序电压时间凡体积。2体积

液体种类

验号/V/min

/mL/mL

gL蒸储水

④1030104.9

+0.8gNaOH

200mL蒸储水

⑤102.6104.9

+1.6gNaOH

II

200mL蒸储水

⑥102.0105.0

+3.2gNaOH

200mL蒸储水

⑦10d105.0

+4gNaOH

(4)从实验设计角度考虑,实验④中蒸储水的体积©=

【得出结论】

(5)可得出的结论是o

【交流讨论】

(6)表中部分数据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从物质性质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答

两点即可)

(7)预测实验⑦中所用时间d(选填或"v")2min。

17.过氧乙酸是一种良好的消毒液,常用于流行传染病期间对公共场所的消毒。过氧酸的分子结构如

下图所示:

O氢原子

O氧原子

•碳原子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o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0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0(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

【详解】A.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私家车的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此选项正确;

B.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有利于环境保护,此选项正确;

C.农业上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此选项错误;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此选项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详解】A.设NaCl°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D+X+(-2)X3=0,解的尤=+5,所以NaCK)3中氯

元素得化合价为+5价,此选项错误;

B.设Nad0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

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1)+X+G2)X2=0,解的尤=+3,所以NaCl°2中氯元素得化

合价为+3价,此选项错误;

C.设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

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1)+龙+(-2)=0,解的尤=+1,所以NaClO中氯元素得化合

价为+1价,此选项正确;

D.设NaCl0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

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1)+X+G2)X4=0,解的X=+7,所以Nad。’中氯元素得化

合价为+7价,此选项错误;

故选C。

3.【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氢原子序数为2;根据原子中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氮原子的核内有2个质子,该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

比值,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该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钛原子序数为22,在原子中,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则钛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2,钛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10、2,

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该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氢原子序数为2;根据原子中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氢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o

4.A

【解析】

【详解】

冰升华的过程中,由固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水分子的质量、种类和数

目不发生变化,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Ao

5.【答案】B

【解析】

【详解】A.闻药品气味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不能直接凑到试剂瓶

口闻,此选项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倒入,此选项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此选项错误;

D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此选项错误;

故选B。

6.【答案】B

【解析】

【详解】A.矿泉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B.分子间有间隔,小分子会进入缝隙,所以取50mL矿泉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此选项正确;

C.锌属于金属元素,碘、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D.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纯净水替代矿泉水不利于身体健康,此选项错误;

故选B。

7.【答案】A

【解析】

【详解】A.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但是是有限的,此选项错误;

B.在自然界中,水、水蒸气、冰在不断转化不断循环中,此选项正确;

C.水中大颗粒的泥沙可通过静置沉降的方法除去,此选项正确;

D.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化学资源,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此选项正确:

故选Ao

8.【答案】D

【解析】

【详解】A、香水和汽油的气味不同,是因为引起气味的分子构成不同,挥发出的微粒不同,不符合

题意;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不

符合题意;

C、少量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蔗糖分子逐步向水里扩散,不

符合题意;

D、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

的大小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虽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但过多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此选项正确;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是将空气加压、降温变为液态的空气,利用液氮的沸点低于液氧,升

高温度,液氮汽化变为氮气,剩下的主要是液氧,此选项正确;

C.有的家用制氧机是通过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得到较纯的氧气,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氧分子未

发生变化,此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含量少,但是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霓虹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

稳定,可用于保护气,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不符合题

忌;

B、在该反应中,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8,均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水分子能够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甲中的微粒是水分子能保持水

的化学性质,此选项正确;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

变,此选项正确;

C.丙中是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丙是由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此选项正确;

D.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胃酸锂由3种元素组成,不符

合氧化物的特点,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锯酸锂分子是由五个原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胃酸锂是由铝、锂、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

D、胃酸锂中铝、锂、氧元素的质量比=93:7:(16x3)=93:7:48,选项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答案】(1)分子(2)①.红②.节约药品(合理即可)③.氨气密度比空气

小(3)D(4)分子种类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子由原子构成,氨气(NH3)是由分子构成的。

【小问2详解】

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a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

使无色酚麟试液变红,故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②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以避免氨气污染空气,且浓氨水使用量较少,

因此优点是比较环保,且可以节约药品。

③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是因为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从蘸有浓氨水的棉花团

挥发出来后,氨气先聚集在上方。

【小问3详解】

1个HC1分子由1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构成,氢原子和氯原子是不同种类的原子,因此图中可以用

来表示“HC1”的模型是O®,故选:D。

【小问4详解】

根据图像,°℃时,氢气、氯气和氮气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分别是1.84kmSi、1.31kmSi、0.49kmSi,

其它实验条件相同,对比可知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与分子种类有关o

14.【答案】⑴锥形瓶(2)®.H202M"°2>H2O+O2②B

(3)a(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口cMn02、口

口2口2>tl2U+U2反应物为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所以发生装置选固液常温型,即装置B。

【小问3详解】

装置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导管口a端通入。

【小问4详解】

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15.【答案】⑴元素(2)①.过滤②.漏斗③.引流

(3)活性炭(4)B

【解析】

【小问1详解】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新标准中的铝、铁、镒是指元素。

小问2详解】

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操作,而步骤①中PP棉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等大颗粒杂质,与实验室常

用的过滤操作相同,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漏斗,其中玻璃

棒的作用是引流。

【小问3详解】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小问4详解】

A.河流源头建化工厂,工厂排放的废水会污染水源,此选项错误;

B.家庭使用节水器具,如节水型洗衣机,可以节约用水,此选项正确;

C.随意向河道丢弃生活垃圾,会污染水源,此选项错误;

D.将生活污水和畜牧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污染水源,此选项错误;

故选B。

通电

16.【答案】⑴a⑵H20fH2+O2

(3)电压(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