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力_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力_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力_第3页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力_第4页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四力学

知识点一:质量及其测量

(2024•安徽第4题)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块的质量。他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当天平平衡时,

右盘内的祛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物块的质量为go

【解析】本题考查托盘天平的读数。使用托盘天平测物块的质量时,被测物块的质量等于祛码质量和游码示

数之和。由题图可知,祛码总质量为50g+10g=60g,标尺分度值为0.2g,游码示数为1.0g,所以物块的质量为

60g+1.0g=61.0go

同类拓展1:(2024•江苏无锡)测量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边长,如图甲所示,用托

盘天平测量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的右侧,此时应向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添加祛码,移动游码,

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密度为g/cn?。

【答案】左21,62.7

【详解】山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

说明天平右侧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⑵由图乙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

m=20g+1.6g=21.6g

[3]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金属块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

侧与2.00cm对齐,因此金属块的边长为2.00cm,则正方体金属块的体积为

V=(2cm)3=8cm3

金属块的密度为

同类拓展2:(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某小组测量正方体蜡块的密度。

|||||||||||||||||||||||||||||||||||||||||||||||

0cm1234

甲乙

(1)小红利用天平和刻度尺进行测量。

①天平放在________上,将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偏向分度盘左侧,平衡螺母应向调节,使横梁

平衡;

②如图甲,天平测得蜡块质量为g;如图乙,刻度尺测出蜡块边长为cm,则。蜡=

kg/m3„

⑵小华想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来测量该蜡块密度。她能否完成实验,简述判断理由_________,o

【答案】⑴水平桌面右57.64.000.9xlO3

(2)因为蜡块密度小于水,在水中漂浮,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无法测量蜡块的体积,故小华不

能完成实验

【详解】(1)口][2]实验中,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指针静止时偏向分度盘左侧,说明天平左

端较重,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3]由图甲可知,祛码总质量为50g+5g=55g,游码示数为2.6g,则测得蜡块质量为

m=55g+2.6g=57.6g

[4]由图乙可知,蜡块边长为

/=4.00cm-0.00cm=4.00cm

[5]蜡块的体积为

V-I3-(4.00cm)3=64cm3

蜡块的密度为

P^=~~;:已=0.9g/cm3=0.9x103kg/m3

(2)测量该蜡块密度,根据公式〃=£可知,需测量蜡块的质量和体积。因为蜡块密度小于水,在水中漂

浮,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无法测量蜡块的体积,故小华不能完成实验。

同类拓展3:(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奶奶买了1.7kg的绿豆,准备放入瓶中贮存,至少需要多大容积的

瓶子呢?小明和同学来帮助奶奶想办法。

=50

=-三-46-

三30

=一20

-一10

=

=

==­

=

==-

-

=

(1)如图甲所示,将天平放在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他在调节平衡过程中忘了将移至标尺左

端的“0”刻度线处。移好后,为使天平重新平衡,此时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调。

(2)用调好的天平称取适量的绿豆,如乙图所示,绿豆的质量为go将绿豆倒入空量筒,压实抹平,

测得其体积为cm3»

(3)装1.7kg绿豆所需瓶的容积至少cm3o

【答案】水平游码右34.0402000

【详解】(1)口]⑵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游码移到标尺

左端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要使横梁平衡。

[3]如图甲,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后,将导致左低右高,所以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4]由图乙所示可知,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示数是4.0g,绿豆

的质量为

m=20g+10g+4.0g=34.0g

[5]由图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则绿豆的体积为40mL=40cm3。

(3)[6]由(2)可知,绿豆的密度为

。=2=普与=0.85g/cm31.7kg绿豆所需瓶的容积

V40cm

m'1700g

=2000cm3

p0.85g/cm3

知识点二:运动的快慢

(2023•安徽第14题)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

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x10

s=己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A.1.70mB.1.65mC.0.85mD.0.80m

【答案】相对

【解析】本题考查声速的应用。当某同学站上测高台,顶部的感应器与该同学头顶的距离s=/=

_£=0.85m,则该同学的身高h=H-s=2.5m-0.85m=1.65m,B项正确。

同类拓展1:(2024・内蒙古)A同学和B同学在郊外骑自行车,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0〜10s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B.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总是运动的

C.10sHt,两人的速度相等D.A同学做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详解】A.由图像可知,第10s前A的速度始终小于B的速度,根据s=讨可知0〜10sA同学的路程小于

B的路程,故A错误,符合题意;

B.B同学的速度不为零,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

题意;

C.1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A同学速度不断变大,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同类拓展2:(2024・四川乐山)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_10s_20s_30s_40s

0300m600m900m1200m

010s_20s_30s_40s

0200m450m750m1200m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C.10~2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20~3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D

【详解】AB.由图甲可知,甲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则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

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增大,则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10~20s内,由图甲、乙可知甲车行驶的路程大于乙车行驶的路程,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

速度,故C错误;

D.20~30s内,由图甲、乙可知两车行驶的路程相同,根据v=士可知两车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

t

故选D。

同类拓展3:((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小宇参加百米比赛的成绩是12.5s,以正在冲刺的小宇为参照物,

坐在看台上加油的同学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宇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m/So

【答案】运动8

【详解】[1]以正在冲刺的小宇为参照物,坐在看台上加油的同学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

[2]小宇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同类拓展4:(2024・上海)一个小车往斜坡向上运动时,它的si图,如下图所示。它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

米,在此过程,小车的动能(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的。若小车突然急刹车,则它的惯性一

(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答案】90不变不变

【详解】口]由图像可知,小车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90m。

⑵由图像可知,小车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直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运动过程中,质量和

速度都不变,因此动能不变。

⑶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若小车突然急刹车,小车的质量不变,则它的惯性不变。

知识点三:惯性

(2024•安徽第16题)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

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

门”,欢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空间站。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面向镜头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

民报平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载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惯性增大B.“天宫”空间站处于平衡状态

C.地球对“天宫”空间站有吸引作用D.航天员报平安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的

【答案】C

【解析】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载人飞船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故A错误;

B.空间站在太空中运动的方向时刻在发生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天宫”空间站能绕着地球运动,是因为受到地球对它的吸引作用,故C正确;

D.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不是通过声波传向地球的,而是通

过电磁波传向地球的,故D错误。

故选C。

同类拓展1:(2024•江苏徐州)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可以除去附着在被子上的灰尘,这是()

A.利用惯性B.防止惯性的危害C.利用摩擦D.减小摩擦的影响

【答案】A

【详解】拍打被子时,被子由于受到手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而被子上的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

静止状态,灰尘和被子就会分离,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会落下来,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同类拓展2:(2024・江苏无锡)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穿着轮滑鞋静止在平滑的地面上,小华用力向前推小

明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和小华由于惯性都保持静止B.小明和小华因为受力一起向前运动

C.小明受力向前运动,小华受力向后运动D.小明受力向前运动,小华由于惯性保持静止

【答案】C

【详解】小明和小华穿着轮滑鞋静止在平滑的地面上,地面上的摩擦力很小,小华用力向前推小明后,小

明由于受到了向前的推力,小明向前运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华受到了向后的反作用力,小华向

后运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同类拓展3:(2024•山东德州)如图所示,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惯性增大

C.飞船变换角度入轨时,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展开太阳能帆板的目的是保持飞船平衡

【答案】A

【详解】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航天员相对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

的,故A正确;

B.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消耗燃料使质量变小,则惯性变小,故B错误;

C.飞船变换角度入轨时,它的运动方向改变,则运动状态改变,故C错误;

D.展开太阳能帆板的目的是利用太阳能发电,故D错误。

故选Ao

知识点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2024•安徽第6题)如图所示,一根有一定质量的木杆竖直悬挂在细绳下端,一只质量为10kg的猴子抱

住木杆处于静止状态。某一间细绳突然断了,猴子本能地立即沿木杆使劲往上爬,在爬的过程中,若木杆

始终竖直,猴子与地面的高度一直保持不变,g取10N/kg,则该过程中猴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N„

【答案】100

【解析】在爬的过程中,若木杆始终竖直,猴子与地面的高度一直保持不变,所以猴子相当于地面始终处

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等于自身重力,猴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f=G=mg=1Okgx10N/kg=100N

同类拓展1:(2024・四川巴中)如图所示,某同学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详解】A.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C.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错误;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一物体上,并且二力方向相同,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也

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o

同类拓展2:(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为了强身健体,泽轩同学每天都要用哑铃锻炼。如示意图所示,泽轩

同学平举手臂,静止拿着哑铃。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当n感觉肌肉酸软时,是因为哑铃给手的摩擦力大小增大了

B.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详解】AB.泽轩同学平举手臂,静止拿着哑铃,哑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手对它的摩擦力是一

对平衡力,哑铃重力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也不变;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哑铃给手的摩擦力也不变,故

AB错误;

CD.哑铃所受重力和手对哑铃的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

对平衡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同类拓展3:(2024・江西)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所示,某赣剧演员在水平舞台上站立不动

时,她受到的重力与舞台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其中重力的方向是o

【答案】平衡力竖直向下

【知识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重力的方向

【详解】[1]⑵演员站立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舞台对她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个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知识点五:摩擦力

(2023•安徽第13题)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地

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分别为()

A.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B.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C.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D.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压力和摩擦力方向的判断。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所以小

宇拖地时,拖把头对地面的压力方向是垂直地面向下的;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

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相反,拖把头相对于地面沿题图中V所示的方向运动,所以地面对拖把头的摩擦力的方向与题图中V所示方

向相反,A项正确。

同类拓展1:(2024.山东威海)小明和爸爸在体验轮胎滑雪项目时,平躺在相同规格的轮胎上先后从同一滑

道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小明的质量比爸爸小。当两人都刚滑到水平面时,小明的动能爸爸的动能(下

滑过程不计空气阻力及轮胎与滑道之间的摩擦):在水平减速带滑行时,小明、爸爸乘坐的轮胎受到的摩擦

力分别为力、f2,则力f2o(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大于”)

【答案】小于小于

【详解】⑴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根据题意在,小明和爸爸平躺在相同规格的轮胎上先后从同一滑道的

最高处由静止滑下,所以,当两人都刚滑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由于小明的质量比爸爸小,所以,

此时小明的动能小于爸爸的动能。

⑵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明和爸爸在相同规格的轮胎上沿同一滑道滑

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由于小明的质量比爸爸小,所以,对接触面的压力小,故受到的摩擦力小。

同类拓展2:(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小宇看到妈妈打不开玻璃罐的盖子,于是他用物理课学到的知识给

妈妈教了两种方法。方法一:如图甲所示,将一块毛巾包在玻璃罐的盖子上面,再用手拧盖子,玻璃罐就

打开了。方法二:如图乙所示,用一个较硬的钢勺轻撬瓶盖边缘,有空气进去后瓶盖变平,再用手拧盖子,

玻璃罐就打开了。

请你用物理知识分别解释这两种方式容易打开玻璃罐盖子的原因。

方法一:(选填“增大”或“减小”)了毛巾对盖子的摩擦力;原因是;

方法二:(选填“增大”或“减小”)了盖子与瓶口的摩擦力;原因是o

甲乙

【答案】增大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减小玻璃罐盖子对玻璃罐的压力

【详解】⑴[2]在压力相同时,用毛巾包在玻璃罐的盖子上面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手与盖

子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更容易打开玻璃罐的盖子

⑶⑷用一个较硬的钢勺轻撬瓶盖边缘,有空气进去,空气进入后,瓶盖对瓶口的压力减小,从而减小了盖

子与瓶口的摩擦力。

同类拓展3:(2024•内蒙古赤峰)为解决班级拔河比赛如何选队员的问题,物理老师引导学生做了“探究滑

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选择了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相同的钩码若干、弹簧测

力计,进行了实验。

(1)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

据知识可知,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下表是其中一组同学多次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实验条件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木块长木板0.7

2木块上放1个钩码长木板0.9

3木块上放2个钩码长木板1.1

4木块上放1个钩码铺有棉布的长木板1.2

5木块上放1个钩码铺有毛巾的长木板1.6

①分析表中________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大。据此结论,选队员时应选体重_________(填“大”或“小”)的同学。

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该组同学又探究了不同材质的鞋底对拔河比赛的影响。设计方案如下:选用外形、体积完全相同的实

心橡胶块和塑料块(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

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请指出此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在不改变器材的情况下提出改进方案。

【答案】二力平衡1、2、3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越粗糙没有控制压力

相同见详解

【详解】(1)[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过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物体

受平衡力时,摩擦力等于拉力,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⑵⑶①分析表中1、2、3三次实验数据,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大,滑动

摩擦力越大,据此结论,选队员时应选体重大的同学。

⑷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测力计示数越大,可以得出,在压力相同

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⑸⑹此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改进方案:将橡胶块和塑料块叠放在一起,用弹

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

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知识点六:液体压强

(2024•安徽第18题)小亮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

右两部分,隔板下部用薄橡皮膜封闭一个圆孔,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形状发生改变。

(1)将同种液体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乙所示。将A、B两种

不同的液体(0A3B)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使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乙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由图丙可初步得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2)若将C、D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倒入液体的深度如图丁所示,发现橡皮膜的形状

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PC______PD(选填“〉”“=”或“<”)。

【答案】①.大②.<

【解析】(1)[1]由图丙可知,A、B两种不同的液体倒入容器左右两边,使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此时橡皮

膜向左凸出,说明橡皮膜右侧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大,而橡皮膜右侧液体密度较大,说明深度相同时,液体

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⑵由图丁可知,橡皮膜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左右两侧的压强相等,左侧的C液体深度较深,由

p=pgh可知,隔板左侧的C液体密度小于隔板右侧D液体密度,即pc”

同类拓展1:(2024•江苏常州)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

试管倾斜、乙试管竖直,两试管内液面相平,甲试管内的液体密度为「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乙

试管内的液体密度为。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乙,则用。乙,PVP乙。

m

p——

【详解】[1]⑵由图可知,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要比乙容器大,因液体质量相同,由V可知甲液体的密

度比乙液体密度小,即

p"P乙

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由液体压强公式p二pg方可知

P郭P乙

同类拓展2:(2024・新疆)如图所示,一下半部分为圆柱形的玻璃瓶,深度为20cm,内封闭有质量为0.30kg

的水。将玻璃瓶正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底部的压强为900Pa;将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

璃瓶盖的压强为1400Pa。若该玻璃瓶内装满密度为0.8xl()3kg/m3的酒精,则酒精的质量为()

C.0.44kgD.0.48kg

【答案】B

【详解】正放时,水柱为标准的圆柱体,根据此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900Pa,根据P=2kg/?求得水柱高度

900Pa

=9x102m=9cm

33

。水g10kg/mx10N/kg

水的质量为0.3kg,由此可知每0.1kg水占圆柱体部分3cm高度。

将玻璃瓶倒放在水平面上时,水对玻璃瓶盖的压强为1400Pa,根据。=。水8川求得水深度

1400Pa

=0.14m=14cm

33

一P水g10kg/mx10N/kg

瓶子总高20cm,上方空心部分高度6cm,装满水需要0.2kg,由此可知整个瓶子装满水的质量为0.5kg,瓶

子的容积

0.5kg

V=—=5x10-4m3

夕水103kg/m3

则装满酒精质量为

力酒=0酒V=0-8*103kg/m3x5Xm3=0.4kg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同类拓展3:(2024•江苏淮安)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实验中:

(1)实验中使用的压强计如图甲所示.使用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压强计的o实验中,

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比较乙、丙两图,可得结论: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换用五根一端蒙有相同橡皮膜的玻璃管(粗细相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如图丁所示。

①根据图丁中1、2和3号管的现象,可得液体压强大小与有关。

②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有无影响,用4号管和5号管进行实验。由图示实验现象可知,液体压强

与液体长度o

【答案】⑴气密性高度差

(2)液体的密度

⑶液体深度无关

【详解】(1)⑴使用前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按压探头时,U形

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有明显变化,则气密性良好。

⑵实验采用转换法,实验中,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乙、丙两图所用的液体不同,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U形管两侧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可得出结

论: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①⑴由丁图1、2和3号管可知,液体的深度不同,橡皮膜凸出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可得液体压强大

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⑵由丁图4和5号管可知,液体的长度不同,深度相同,橡皮膜凸出的程度相同,因此可得液体压强与

液体长度无关。

同类拓展4:(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领先”科创小组利用一个内、外壁均附有刻度尺,厚度均匀的平底

柱形玻璃筒进行如下探究:

(1)将玻璃筒放入大烧杯内的水中,玻璃筒竖直漂浮,如图甲所示。测得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4;

(2)向玻璃筒中缓慢注水,观察到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变大,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

大小跟有关;进一步分析还可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跟有关。当玻璃筒内水柱的高度为防时停

止注水,此时玻璃筒仍竖直漂浮,测得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了外;

(3)如图乙所示,将一个底部平滑的固体艺术品放在质地均匀的黏土上A处;将玻璃筒从水中取出并将外

壁及底擦干,然后放在黏土上2处,继续向玻璃筒中缓慢注水,发现黏土凹陷程度增大,说明压力的作用

效果跟有关。当B处与A处凹陷程度相同时,停止注水,发现玻璃筒内水柱的高度增加了Q5%;

(4)利用上述方法可粗略测出该艺术品对黏土的压强,其表达式为。=(用。水、g及物理量符号表

示)。

【答案】排开液体体积液体深度压力大小84g+L521Ag

【详解】(2)[1]向玻璃筒中缓慢注水,观察到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变大,玻璃筒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且玻璃筒始终处于漂浮状态,玻璃筒受到的浮力等于玻璃筒的重力,玻璃筒的重力增大,浮力增大,说明: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⑵玻璃筒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玻璃筒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浮力增大,水的压力增大,由夕=£得,

S

玻璃筒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增大,此时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逐渐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有关。

(3)[3]将玻璃筒从水中取出并将外壁及底擦干,然后放在黏土上B处,继续向玻璃筒中缓慢注水,黏土受

到的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不变,发现黏土凹陷程度增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

(4)[4]当玻璃筒内水柱的高度为瓦时停止注水,此时玻璃筒仍竖直漂浮,测得玻璃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

了生,由浮沉条件得,此时玻璃筒的水的重力为

G侬=短字=2於%时=。水5初2g

由浮沉条件得,玻璃筒的重力为

G筒=4字筒水/话=。水5筒如B处与A处凹陷程度相同,说明艺术品对黏土的压强等于玻璃筒对对黏土的压强,

此时桶内装的水的高度为

%水=4+0.5%=1.5%

则此时玻璃筒内装入的水的重力为

Gi.572b=L5G%=1.5夕水S筒722g

该艺术品对黏土的压强

P=-=口^^="叫$"法小gv5mg

J筒J筒J筒

知识点七:浮力的综合计算

(2024•安徽第23题)某兴趣小组要测量一金属块的密度,设计了如下方案:将装有适量细沙的薄壁圆筒,

缓慢竖直放入盛有适量水的、水平放置的长方体透明薄壁容器中,待圆筒静止后,在圆筒上对应水面的位

置标记一点4并在长方体容器上标出此时的水位线(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待测金属块用细线悬挂在

圆筒下方,缓慢竖直放入水中,圆筒静止后(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底部),在长方体容器上标出此时的水位线

PQ(如图乙所示);再向长方体容器中缓慢注水至圆筒上的A点与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丙所示)。测

出PQ与此时水面的距离为%,与的距离为%。若圆筒的底面积为S,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为4S,A点

到圆筒底部的竖直距离为力,不计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已知「水和g。

(1)求图甲中圆筒和细沙总重力G的大小(用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求金属块的体积V(用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若九=0.07m,/i,=0.03m,p水=L0xl()3kg/m3求金属块的密度。。

【答案】(1)p水gSh;(2)3Sh2-Shi:(3)exlO^kg/m^

【详解】解:(1)图甲中,圆桶所受浮力等于圆桶和沙子的重力

G=F所「水gV环p水gSh(2)图乙和图丙相比,浮力相等,丫拼相等,A点在水面下的深度相等,所以乙图中,

A点到水面的距离应该等于(历+居),A点到MN的距离应该等于历,图乙和图甲相比

AV行AV企《金属块的体积

V金所XV斯V桶声4Sh2-S(历+后)=3Sh2-Shi(3)由图甲图乙可知,金属块的重力

G金^/f=p水g4sh2金属块的质量

^M=-=。水4s4金属块的密度

g

‘―加金属=。水4s鱼=。水4.=1x103—/m3><4x0.03m=6xlQ3,Zm3

0V金属一3sh2—Shi_3耳_九_3x0.03m-0.07m-8

答:(1)图甲中圆筒和细沙总重力G的大小为°次gS〃;

(2)金属块的体积丫为35/72,出,

(3)金属块的密度6xl03kg/m3.

同类拓展1:(2024.江苏淮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静置在水

平面上.现将一杯子和木块以两种方式分别放在甲、乙两容器中,甲中杯子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乙中木

块紧贴杯底(杯中无气体)并与杯子一起悬浮在盐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B.木块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

C.甲容器中液面上升的高度大于乙容器中液面上升的高度

D.将乙容器中的杯子轻轻向下推动少许,杯子和木块将沉到容器底

【答案】C

【详解】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液体、杯子和木块的重力之和,甲、乙中容器、杯子和木块重力

相同。水和盐水的体积相同,盐水的密度大,根据P=£可知,乙中盐水的质量更大,因此盐水的重力更

F

大,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夕=了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强更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木块在甲容器中放在杯子中,受到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木块没有排开液体,

即没有受到浮力。木块在乙中排开了液体,受到的了浮力,木块的密度未知,因此无法得出浮力与重力的

关系,综上所述,木块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故B错误;

C.甲中,杯子和木块整体漂浮在水中,整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乙中,杯子和木块整体悬浮在水

中,整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整体的重力。因此甲、乙中整体受到的浮力相同,乙中盐水的密度更大,根据

4=0液g%可知,甲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V=S/z可知,甲容器中液面上升的

高度大于乙容器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故C正确;

D.将乙容器中的杯子轻轻向下推动少许,根据p=可知,杯子和木块受到的压强增大,但整体内部

没有空气,整体的体积不会改变,因此整体受到的浮力不变,仍等于整体的重力,故仍悬浮在液体中,不

会沉底,故D错误。

故选Co

同类拓展2:(2024・四川巴中)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

以下因素有关:I液体的密度;II物体受到的重力;III物体的形状;W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J

(1)如图甲用手把空的易拉罐按入水中,易拉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觉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

想(选填II”“111”或“W”)O

(2)为了研究猜想I和H,用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N、4.5N和5N,然后进行

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①序号a的实验中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N»进一步计算得出A、B、C所受浮力(选

填“相等”或“不相等”),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比较序号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3)为了研究猜想m,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不吸水且不溶于水)分别做成不同形状,进行如图丙所示实验,

此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有关。同学小珍认为该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

是。

(4)小珍觉得用量筒就可以测出橡皮泥的密度,进行了如图丁所示操作: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此时读数为艺;

②将橡皮泥捏成小碗形,轻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读数为巳;

③将橡皮泥用细长针按入水中,此时读数为匕。

橡皮泥的密度为p=(用〃次、%、吻、0表示)。

【答案】⑴W

⑵1相等无关ade

(3)没有保持橡皮泥排开液体体积相同

匕一匕

«)匕_匕2次

【详解】(1)图甲易拉罐浸入水中越深,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手会感觉越吃力,也就是浮力越大。可知浮

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①山⑵[3]A受到的浮力

F浮A=GA-E4=4N_3N=1N

B受到的浮力

F^B=GB-FB=4.5N-3.5N=1N

C受到的浮力

F^C=GC-FC=5N-4N=1N

所以物体A、B、C受到的浮力相等为IN,但它们的重力不相等,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与重力无关。

②[4]a、d、e三次实验物体A浸入的体积相同,只改变浸入的液体种类即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也不同,

由此可初步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3)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要控制浸入的体积和液体密度都相同,只改变形状,比较浮力

的大小,实验中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4)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为

V^V2-Vi

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

G=F产V"p/g=(V2-V1)p水g

橡皮泥的体积为

V=V3-V1

橡皮泥的密度为

同类拓展3:(2024・山东泰安=)古代有一种计时器称为“漏刻”,其计时原理是通过漏壶或箭壶中水量的均

匀变化来度量时间。图甲为我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西汉时期的计时工具青铜漏壶。图乙为某同学设计的计

时工具箭壶模型,该模型由薄壁圆柱形玻璃容器、长方体木块(不吸水)和标有刻度的箭尺构成,箭尺重

力忽略不计,其底部与木块相连,当向容器内均匀注水,可使箭尺和木块随水面匀速竖直上升,从而计时。

已知容器高为50cm,底面积为700cm2;木块重L5N,高为5cm。初始状态下,容器内有部分水,刚好使

木块在浮力作用下与容器底部脱离接触,此时水深为3cm;工作状态下,当木块上升至上表面刚好与容器

上沿相平时,一个计时周期结束。g取10N/kg,2k=L°xl()3kg/m3,不计容器底和容器壁的厚度。求:

箭尺

(1)初始状态下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计时周期结束时木块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和容器内水的质量。

【答案】⑴L5N

⑵0.6xICPkg/m3

(3)3OOPa,33.45kg

【详解】(1)初始状态下,木块漂浮,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心=G木=1.5N

(2)木块重1.5N,高为5cm,初始状态下水深为3cm,可知

3

咻木①

由木块漂浮可知q=G木,则有

。水g%产。水g唳②

由①②式可得木块的密度为

33

「木=二"水=-xlxlO3kg/m3=0.6xl03kg/m3

(3)计时周期结束时,容器内水深为

h=50cm-(5cm-3cm)=48cm

木块底部距水面3cm,则木块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水=p水g"=1.0xl03kg/m3xl0N/kgx3xl0-2m=300Pa

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1.5N

=1.5x10^m3=150cm3

排一~p~^g-lxlO3kg/m3xlON/kg

则计时周期结束时水的体积为

=700cm2x48cm-150cm3=33450cm3

则容器内水的质量为

“k=AKKK=lg/cm3x33450cm3=33450g=33.45kg

知识点八:功和功率的相关计算

(2024•安徽第21题)(2024安徽)一起重机在10s内将重为50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大小:

(2)起重机提升物体的功率。

【答案】(1)0.2m/s;(2)1000W

【解析】解:(1)物体上升的速度

v=£=A=2m=02m/s

tt10s

(2)由题意知,物体匀速上升,在物体受到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

F=G=5000N

起重机做的功

W=Fh=5000Nx2m=10000J

起重机提升物体的功率

答:(1)物体上升的速度大小为0.2m/s;

(2)起重机提升物体的功率为1000W

同类拓展1:(2024•内蒙古赤峰)某老旧小区改造工地,工人用起重机将重IZxlO,N的施工材料匀速吊上

6m高工作台,用了10so施工材料上升的速度是m/s;起重机对施工材料做功J,做功的

功率是W„

【答案】0.67.2X1047.2X103

【详解】[1]施工材料上升的速度

v=-=^=0.6m/s⑵起重机对施工材料做的功

t10s

W=G/Z=1.2X104NX6m=7.2xlO4j[3]起重机做功的功率

_W7.2X104J

rD——=7.2X103W

10s

同类拓展2:(2024•海南)科技助“荔”打造智慧果园。海南荔枝农利用植保无人机巡逻、喷药、施肥,百苗

荔枝施肥只需三小时。作业前,装满药剂和汽油的无人机停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xl()4pa,

支架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xl(f3m2。作业时,该无人机先匀速直线上升3m,接着水平匀速飞行喷洒

药剂。无人机上升时空气阻力和汽油消耗忽略不计。请完成下列问题。(0^=O.7xl()3kg/m3,

q汽油=4.6x107J/kg,取g=10N/kg)

(1)无人机匀速上升时升力与总重力(选填“是”或“不是”)■对平衡力。

(2)满载时无人机的总质量为多少kg?

(3)上升过程升力做了多少功?

(4)若无人机的热机效率是40%,无人机消耗200mL汽油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答案】(1)是

(2)25kg

(3)750J

⑷2.576*及j

【详解】(1)无人机匀速上升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升力与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

等。

(2)满载时无人机的总重力为

G=Fg:=p5=5xl04Pax5xl0-3m2=250N

满载时无人机的总质量为

一—卫

glON/kg

(3)上升过程升力大小为

b=G=250N

上升过程升力做的功为

W=Fs=250Nx3m=750J

(4)200mL汽油的质量为

%油=0汽油唳油=0.7x103kg/m3x200xlO^m3=0.14kg

200m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