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_第1页
北京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_第2页
北京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_第3页
北京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_第4页
北京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02述•考点列阵

第一节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考点1地形特征(重点掌握)

考点2地势特征(重点掌握)

考点3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基础讲解)

第二节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

考点1天气和气候(基础讲解)

考点2气温和降水(重点掌握)

考点3冬夏气温状况(重点掌握)

考点4降水量的变化(重点掌握)

考点5气候特征(重点掌握)

第三节主要河流和湖泊

考点1水系分布(基础讲解)

考点2长江(重点掌握)

考点3黄河(重点掌握)

第四节自然灾害

考点1地震和地质灾害(基础讲解)

考点2气象灾害(重点掌握)

03明•疑难解读

疑难点1山区面积广大的影响

疑难点2我国地势的影响

疑难点3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判读

疑难点4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疑难点5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及危害疑难点

第一节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地形特征(重点掌握)

1、地形总体特征:

(1)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______。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2)在我国的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o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崎岖的

高原统称为,我国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O

(3)山区的开发利用:

山区地形,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中草药和动植物资源丰富;高

有利

山草地可放牧;山区水流湍急处便于;自然风光优美,便于开发。山区在发展

条件

_______业、牧业、_______业、_______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不利山区地面_____,交通不便;容易发生_____、、等自然灾害;植被受破坏后,

条件严重;地面崎岖,建设难度大。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等。

地势特征(重点掌握)

1、地势特点:西_____东,大致呈_____状分布。

2、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界线海拔(米)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平均4000米以上_____高原、_____盆地

界线昆仑山脉---------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多在1000——2000米_____高原、_____高原、_____高原、_____

盆地、准喝尔盆地、_____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一一____山脉一一_____山一一雪峰山

_____平原、_____平原、_____平原、_____

第三级阶梯多在500米以下_____、丘陵

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西高东低的地势,非常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气流深人我国内陆,沿坡爬升,形成丰沛的,

气候

,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

西高东低的地势,也使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

交通

经济联系。

当河流从高级地势阶梯流向低级地势阶梯时,增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我国水电站建设位置基本上都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附近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

水能

线的附近。原因:这里山高谷深,海拔高度差大,河流在此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的水能资源非

常丰富。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基础讲解)

1、山脉:

(1)主要山脉的走向

靠北的一列C和D

小四7E问

中间的一列E_____和F_____

靠南的一列G_____

南北走向中部的0_____、B_____,在Q_____山区一些山脉接近南北走向

西侧的一列H__________、1_____、J巫_____、K_____等

东北一西南走向中间的一列L_____、M_____等

东侧的一列N_____

西北—东南走向A__________、B__________

R__________o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交界处,海拔8844.43米,世界第

弧形山脉

一高峰。

(2)中华五岳:东岳山;西岳山;南岳山;北岳山;中岳山。

2、主要地形区:

主要地形区地形特点

青藏高原

大内蒙古高原

高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四塔里木盆地

大准嘎尔盆地

3、山脉是地形区之间的分界:

内蒙

W长中

黄土高原江

秦岭&下

四川盆地原

4、位于省级行政区界线上的山脉:

新建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3昆仑山小山祁连山

湖南江西山西

广东福建河北

南岭武夷山太行山

第二节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

天气和气候(基础讲解)

1、天气:一个地方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如风雨,阴晴,冷热等。

2、气候:一个地区____的平均天气情况。

3、气候的基本要素:和o

4、一般来说,在卫星云图上,绿色或棕色部分表示,蓝色部分表示,白色部分表示o云

团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区。

5、(1)天气预报图:是天气预报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天气符号来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气情

况,如图:

(2)风向:风吹来的方向。画有风尾或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

(3)风力表示风的强弱,级数越大,风力越强。一道风尾为2级,一道风旗为8级。

(4)空气污染指数: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数字越大表示污染程度越

气温和降水(基础讲解)

人们常用某一地区____和的多年平均值来表示当地的气候状况。

气温表示大气的,在我国用摄氏度(°C)表示。

降水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和等。降水量用毫表示。

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基本方法是:

①先了解横坐标所表示的月份。

②再了解纵坐标的单位:气温的单位是摄氏度(℃),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③按时间序列。自左至右读出气温曲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月平均气温值,以及

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

④按时间序列,自左至右读出各月降水量柱所表示的月降水量值,以及降水

量最多和最少的月份,并计算年降水量。

冬夏气温状况(重点掌握)

1、冬季气温

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

(1)以月平均气温表示我国各地的冬季气温。

(2)特点:冬季南北温差_____0

(3)0度等温线:准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4)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最低的地方在

2、夏季气温

S3-12中国7月平均气温

(1)以7月平均气温表示我国的夏季气温。

(2)特点: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方气温相差_____o

(3)气温最高的地方在西北内陆的低凹盆地,其中最热,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3、我国冬夏气温的南北差异:我国南北纬度相差很大。南方和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存在差异。

(1)冬季:阳光直射南半球,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都比较少。但是由于冬季常有冷空气南下

侵入我国,加大了北方和南方的气温差异。

(2)夏季:阳光直射北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都比较多,除了青藏高原因海拔较高而气温

较低以外,其他地区普遍高温。但是由于纬度差异。南方气温仍高于北方。

降水量的变化(重点掌握)

图3-13中国年降■水:S

(1)800mm等降水量:大致沿——东南边缘一线;

(2)400mm等降水量:大致沿一一一一东南端一线。

(3)特点: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4)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降水最少的地方是o

(5)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南方雨季,北方雨季o

气候特征(重点掌握)

哈尔滨

◎上海

台北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RMS

1、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是水4

上海乌鲁木齐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地区

__________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夏季秦岭淮河一线以_____的大部分地

__________气候

高温多雨区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同期。秦岭淮河一线以_____的北方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一年内降水__________地区

高山高原气候四季低温,有的地方终年积雪_____高原

2、气候总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特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显著。

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_____大,形成了多个_____带,自南向北气温越来越_____

原因海陆位置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远,受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越_____

地形我国地形__________,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多样性。

3、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的概念:风向在一年之中随着的变化而又规律改变的风叫做季风。

(2)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

中国的冬季风中国的夏季风

类型冬季风夏季风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北风:_____季风、_____季风偏南风:_____季风、_____季风

性质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大兴安岭一阴山山脉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

影响范围

都受影响脉一冈底斯山脉以东、以南地区

对气候的影响加剧北方的____,使南北温差加______带来丰富_____,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3)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气候、气候、

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_山脉一山一山脉一山脉以东一

线为界。我国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且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

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5)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①有利方面:季风气候与一致,这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许多对热量条件需

求较高的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要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的纬度偏高。

②不利方面:季风常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等,其中灾害发生频次高、

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严重,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4、中国主要的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发生在冬半年;发生在夏初;发

生在5——10月,7——8月为多;发生在干旱的春季。

第三节主要河流和湖泊

水系分布(基础讲解)

1、外流河:流入;

2、内流河:流入内陆湖或消失在沙漠中的河流。

3、我国大部分河流是河,多数流入,雅鲁藏布江流入,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4、我国著名的大湖有:湖(咸水湖)、湖(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等。

长江(重点掌握)

l^概况:

发源地

注入海洋_____海

流经省区

长度_____余千米

中国第一长河,长度居世界第三

流域面积_____万平方千米

上、中游:湖北_____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中、下游:江西_____

主要支流

流经温度带

流经干湿区

流经气候区

流经地形区_____高原、_____山脉、_____盆地、__________平原

水文特征水量_____,汛期_____,无_____期

水能开发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等

主要湖泊_____湖、_____湖

2、长江各河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特点

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多峡谷,落差_____,水流_____(云南省玉龙纳

上游

西族自治县境内的虎跳峡是最有名的峡谷地段)

分界点湖北_____

中游水系纵横,河道弯曲(荆江河段有“__________”之称),水面宽阔,流速缓慢

分界点江西_____

下游地势_____,江阔_____,水流_____,利于_____

3、长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提供优越的航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分列南北,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终年不冻,航运条件极为优越,

运条件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被称为我国的“__________”。

蕴藏着丰富的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蕴藏量约占全国的____,可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_____o长江

水能资源支流和干流上建有多座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如龚嘴、_____、丹江口、二滩、_____等。

经济作物种类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棉花产量占全国_____以上,油菜籽、芝麻、蚕

繁多丝、麻类茶叶、烟草等的产量均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全国三大林区中,_____和____两个林区的大部分在长江流域。几乎全国所有的______在

资源丰富

长江流域都有储量。长江____产量约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一半。

4、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在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之间的河段称为o该河段滩多流急,的兴建从根本上改

善了该河航道。此外,该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

(2)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0该河段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位高出北岸

平原,加上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新中国成立后,对其进行了综合治理,防洪和航

运效果显著。

(3)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宜昌湖口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

|(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

々80000805国

—►长江干流-Q-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

河段危害表现危害成因治理措施

上游

中下游

5、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及各河段的特点:

上游水文特征:多峡谷、

X

急流和险滩。水利开发方下游水文特征:水流

式:二滩、三峡水利枢平缓、江阔水深。开

纽、葛洲坝等发方式:航运、灌溉

宜昌

湖下

中游水文特征:多游

支流、多糊泊。开

发方式:航运、灌

溉等

黄河(重点掌握)

1、概况:

发源地

注入海洋

流经省区

长度__________千米

中国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__________万平方千米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上、中游:内蒙古自治区的_____

中、下游:河南省郑州市的_____

主要支流浪水、洗河、无定河、——河、——河

流经温度带青藏高原高寒区、_带__、_______市

流经干湿区___区、_____区、_____区

流经气候区_____区、__________气候、——气候

流经地形区_____高原、_____高原、__高__原、―—平原

水文特征含沙量—汛期_____,有_____期,有_____

水能开发三门峡、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

2、黄河各河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特点

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交界地带,多峡谷,落差_____、_____资源丰富

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的_____

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____,支流较多,河流多______;这一地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

分界点河南省郑州市的_____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泥沙_____,河床抬高,形成“_____”

3、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最

—多的区域。黄河流域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其开发和保护对于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作用。

提供—资源黄河干流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上游地区,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多座一站。

黄河为北方沿岸9个省区提供重要的水资源,供人们饮用和灌溉农田。宁夏平原是我国重

提供—之利

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被誉为“_____”

山西、陕西、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_____基地,铝、铝土和稀土的储量居全国前列;河南、

蕴含—资源

山东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可观,发展潜力很大。

4、黄河的危害和治理:

(1)各河段的问题与治理

河段忧患治理措施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________严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中游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严重

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下游“地上河”易决堤改道,形成涝灾;初春或初冬时节,部分河段有一加固_______

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各河段的特点及采取的措施示意图:

(2)、黄河凌汛:

①凌汛的定义:河水结冰形成的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②出现河段: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

③解决措施:用破冰船破冰或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控制水量,减少凌峰形成,避免冰坝的产生。

(3)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

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故河流难以汇入。所以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

(4)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不是第二大河,因为其径流量不及珠江。

第四节自然灾害

地震和地质灾害(基础讲解)

1、自然灾害的分类

(1)地质灾害:、、等灾害。

(2)气象灾害:、、、等灾害。

(3)海洋灾害(选学):、、。

2、地震和地质灾害:

(1)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

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如山体等。我国云南、四川、陕西南部、西藏、甘肃南部等地是

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区。

(2)地震:地震是地下深处岩层发生急剧或错动,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的现象

①危害:地震具有突发性“强烈时会造成中断,并引发.

和..等次生灾害。

②我国有个地震带。北京位于地震带。

:&

1巧太平洋坦震方5带北地戛守

2喜三二三二R三6百北堆矍=

3华北地度方

4东南沿海上黑专S嘉三三逑*

③分布: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地区和以及附近海域。

A、西南地区处在火山地震带上,即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B、东南地区处在火山地震带上,即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④避震的躲避与预防:

A、躲避:当地震发生时,不能惊慌,应该立即躲到结实的床或桌子底下,或躲到墙角,单元房的卫生间里

面,,这些地方不易被房顶落下的重物砸到,可以,减少伤害。不能乱跑,不能呆在高大建筑物附近。

B、预防:平时在家里应准备一些应急用品,在地震来临时带上应急用品快速逃往应急避难所,如公园、广

场等。

地震和地质灾害(基础讲解)

1、概念:大气的运动和演变对人类生命财产、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被称为气象灾

害。

2、分类: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冻雨和沙尘暴等

3、特点:我国气象灾害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是分布;②是出现;③是特点突出。

4、主要分布区

气象灾害主要影响地区影响应对措施

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华北完善水利工程,调蓄水资源的季节分

造成农作物减产,生产生活

干旱的春旱、长江中下游的伏配;跨流域调水,解决空间分配不均;

用水苦难

旱最为典型)加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淹没农田和聚落,造成人员加强预报,灾害发生时向地势较高处

洪涝东南沿海地区、江淮地区

伤亡和财产损失转移

摧毁植被或建筑、影响交通

加强天气预报,避免出行,尽量待在

台风东南沿海地区出行,同时伴有强降水,可

室内,禁闭门窗

缓解旱情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带来寒冷天气,农作物发生

及时清理道路积雪(冰),调控作物

寒潮南部沿海以外的大部分冻害,道路结冰等,同时可

温度环境

地区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

疑难点1山区面积广大的影响

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水热条件较好的山交通不便

发展种植业

间盆地和河谷平原

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

森林、矿产资源丰—较大、成本较高

—►发展林业和采矿业

富的地区—

优势-劣,多山洪、滑坡、泥

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发展中草药加工业、石流等自然灾害

高山草地旅游业、畜牧业

河流因地势落差产

修建水电站发电

生的急流坡度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山区面积广大,地面崎岖,一是交通不便;二是平原

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面积少,不利于农耕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三是在开

山区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矿业发利用山区时,容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

等,山区急流可以发电。灾害,从而出现生态方面的问题;四是基础设施建设

难度大,经济落后。

疑难点2我国地势的影响

疑难点3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判读

1、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地形

2、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判读

(1)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如图中A地气温低于D地;

(2)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距海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越少,如图中B地降水少于A地;

(3)地形:主要影响气温。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图中C地为高原,海拔高于D地,气温低于D地。

疑难点4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水流平稳,江阔水深,航运条件优越

自然因素干流横贯东西,支流遍布南北,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干流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

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的优点

社会经济

流域内资源丰富,农业发展较好,干流沿岸工业中心和城市众多

因素

干流航线与众多南北向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了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疑难点5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及危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河水携带大量一

泥沙汇入黄河.

黄河进入平原区,

落差急剧减小

水流』度咸慢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i

人们被迫加高堤坝,

形成“地上河”

[危害

暴雨季节,河水猛涨,两岸河

堤有决口形成洪灾的危险;

历史上曾多次决堤改道,形

成泛滥区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01观•单元时空

02述•考点列阵

第一节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考点1地形特征(重点掌握)

考点2地势特征(重点掌握)

考点3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基础讲解)

第二节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

考点1天气和气候(基础讲解)

考点2气温和降水(重点掌握)

考点3冬夏气温状况(重点掌握)

考点4降水量的变化(重点掌握)

考点5气候特征(重点掌握)

第三节主要河流和湖泊

考点1水系分布(基础讲解)

考点2长江(重点掌握)

考点3黄河(重点掌握)

第四节自然灾害

考点1地震和地质灾害(基础讲解)

考点2气象灾害(重点掌握)

03明•疑难解读

疑难点1山区面积广大的影响

疑难点2我国地势的影响

疑难点3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判读

疑难点4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疑难点5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及危害疑难点

r—地势的概念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L卫星云图

天气预报-J

I—天气预报图

L气温

气温和降水-J

I—降水

L冬季气温

冬夏气温状况—I

I—夏季气温

气温、降水和气候特征

—800mm等降水■

,■的变化------400mm等降水■

—降水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