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己知彼
知识点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
如图是常见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详见下表(1)。
表(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
u>2f倒立、缩小的实像v〈2f照相机(图a)
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图d
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图b)
u=f不成像射出的是平行光线
0<u<f正立、放大的虚像v>f放大镜(图C)
a.u>2fb.f<u<2f
c.O<u<fd.u=2f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
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
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应用:测焦距。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
同侧。应用:放大镜。
知识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目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物距变化成像规律变化、像的虚实。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等。
【实验步骤】
1、按图组装器材。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水平线上。
2、将蜡烛放在远处(此时u>2f),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立还
是倒立,并测量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实验表格。
3、将蜡烛往凸透镜方向移动,使26u>f,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
正立还是倒立,并测量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实验表格。
4、将蜡烛继续往凸透镜方向移动,使u=f,移动光屏,看能否成像。
5、将蜡烛继续往凸透镜方向移动,使u<f,移动光屏,看在光屏上能否找到像。
6、实验表格
像的性质
物距与焦距关系物距(cm)像距(cm)
大小正倒虚实
u>2f
u=2f
2f>u>f
u=f
u<f
7、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等大、等距、对称、反向、虚像。
像的性质应用
物距像距(cm)
大小正倒虚实
u>2f缩小倒立实像2长v〈f照相机
2£>u>f放大倒立实像v>2f投影仪
u<f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
1.(2023•江西)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C.投影仪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D.撤去光屏,烛焰的像仍然在原处
【解答】解:ABC、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ABC错误;
D、由于此时成的是实像,所以即使实验中撤去光屏,烛焰的像仍然在原处,故D正确。
故选:Do
2.(2023•淄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12cm,蜡烛、凸透镜、光
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像
未在图中画出)
叫
Octn102030405060708090100
A.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B.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C.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u=30.0cm,像距为v=20.0cm,则凸透镜的焦距f=l
2cm,30.0cm>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A错误;
B、当成实像时,物距变大时,像距变小,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应该减小像距,即
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
C、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
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
D、将蜡烛移动到45cm的刻度线处,物距u=5cm,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虚像不
能用光屏承接,故D错误。
故选:Co
3.(2023•盐城)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模拟视力矫正的情况。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
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上。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可以不改变蜡
烛和透镜的位置,将光屏向移动;也可以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将蜡烛向移
动;还可以不改变器材的位置,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
视”)眼镜片。
0cmi0203)405()607()809()100
【解答】解;(1)根据实验的要求,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
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10.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u=50.0cm-20.0cm=30cm>2f,则像距
应处于f和2f之间,即像的位置应在大于60.0cm而小于70.0cm,而图中像的位置等于70.0cm,
由此可知应向左移动光屏;
也可以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即像距不变,此时像距等于70.0cm-50.0cm=20.0cm=2f,根
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可以将物距调至等于2f,即蜡烛应位于30.0cm,由图可知应将蜡烛
向右移动;
还可以不改变器材的位置,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具有发散功能的透镜,达到增大像距的目
的,因此可知应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近视眼镜片。
故答案为:主光轴;左;右;近视。
4.(2023•上海)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结合图示以及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序号①②③
物距(cm)2.403.053.50
像距(cm)4.607.8511.70
①根据上表中凸透镜成虚像时的数据,可得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为凸透镜成虚像时,
②若要使放大镜中所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应一些(选填“远”或"近”)。
③物理课本在物距Li时成放大正立的像,在物距L2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请比较Li、L2的大小
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解:①根据上表中凸透镜成虚像时的数据,可得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为凸透镜成虚像
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
②若要使放大镜中所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应远一些。
③物理课本在物距Li时成放大正立的像,在物距L2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请比较Li、L2的大小
关系并说明理由:LI<L2,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
于二倍焦距。
故答案为:①物距越大,像距越大;②远;③LI<L2,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5.(2023•通辽)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准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
和B、光具座、光屏等实验器材。
(1)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选填“平面
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
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取下蜡烛B,并在丙位置处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
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3)接着同学们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乙处器材换成一个凸透镜,再将蜡烛A
移至35cm刻度线处,丙位置的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选填“照
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此时,用直径相同、焦距更大的凸
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移动光屏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4)在上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将一远视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
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丙
乙
甲
则
||||||||||||||||||
【解答】解:(1)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又能确定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
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
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将蜡烛B换成光屏,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
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3)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丙位置的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
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
理工作的;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使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
像,光屏应向右移动远离凸透镜,则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变大;
(4)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更加会聚,要使光屏上
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1)玻璃板;(2)虚像;(3)投影仪;变大;(4)左。
6.(2023•高安市二模)在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将凸透镜放在蜡烛与光屏间某位置后,观察到光屏中
央成清晰等大的像。若将凸透镜移至“45厘米”刻度处,再移动光屏,看到的清晰像是()
中川|川平川|1川|||川川¥川|川甲1川11个川1|“甲1川川中川|111中川|川1|
OcmlO?03040SO60708090100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由图可知,u=v=2f=20.0cm,故f=10.0cm,
若将凸透镜移至45cm处,则物距为15.0cm,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此时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Ao
7.(2023•安化县二模)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
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030cm5060708090cm
甲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解答】解: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
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30cm-20cm=10cm,故A错误;
B、图乙中,物距u=15cm,像距v=30cm,像距大于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
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图乙中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幻灯机或投影仪,故C错误;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将蜡烛远离凸透镜,若不向左移动光屏,
则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Bo
8.(2023•丹阳市二模)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上,小明进行如下
实验操作:
步骤①: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至如图位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步骤②: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至刻度线M,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步骤③:保持步骤①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将凸透镜向左移
动至刻度线N,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委|川||川||川[|1邨|||川¥川||川||川|||丽|||川平|怖(川川平川|川平(11]叫3\
矽IbcmlO2Q30405060708090血瓜
A.步骤①中成像的应用是照相机
B.步骤②中刻度线M是35cm,且光屏上清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C.步骤③中刻度线N在步骤②中刻度线M的右侧
D.步骤③中光屏上清晰的像比步骤②中光屏上清晰的像大
【解答】解:A、在步骤①中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
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
B、在步骤②中,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至刻度线35cm处,此时物距等
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在光屏上能再次
成清晰的像,由于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清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故B正确;
CD、在步骤③中,保持步骤①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凸透镜
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物距,缩小像距,此时像成在光屏的左侧;若将凸透镜向左移动至刻度线
N,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蜡烛到刻度线N的距离应小于保持步骤①中凸
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即步骤③中刻度线N在步骤②中刻度线M的左侧;因光屏位置不变,在步
骤③中的像距大于在步骤②中的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越大像越大,因此步骤
③中光屏上清晰的像比步骤②中光屏上清晰的像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o
9.(2023•武汉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
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川|||||||||||||||||川|||1|11川1111|1111|11"||||||1111|1111|111甲111|111甲111|11叫1111|1111|
0cm102030405060708090100
A.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5cm<f<20cm
B.如果光屏上的像位置偏上,此时将蜡烛向下调整,可使像处于光屏中心
C.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后,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若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仍然完整
【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有:
2f>20cm>f
30cm>2f
解得:15cm>f>10cm,故A错误;
B、如果光屏上的像位置偏上,说明蜡烛随着燃烧逐渐变短,为了使像处于光屏中心,可将蜡烛
向上调整,故B错误;
C、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相当于增大物距,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远像近像变小,
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C错误;
D、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下半部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
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因此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遮住凸透镜的上
半部,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D正确。
故选:D。
10.(2023•鸠江区校级模拟)小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实
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图乙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机
C.实验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位于光屏的下方
D.图乙中在透镜和光屏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可将蜡烛向左移,光屏上仍会出现清晰的像
【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u=v=20cm,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f=20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会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
的上方,故C错误;
D、图乙中在透镜和光屏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此时像成在光屏的右侧,若将蜡烛向左移,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实
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光屏上仍会出现清晰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11.(2023•霍林郭勒市校级三模)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
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g1—.:-.
切6cm1020304050607080901「限
A.照相机成像原理与图中成像的原理相同
B.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5cin<f<30cm
C.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蜡烛不动,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将光屏缓慢靠近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
的像
【解答】解:由图可得物距u=40.0cm,像距v=30.0cm,u>v此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故u
>2f,f<v<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A、照相机成像原理与图中成像的原理相同,故A正确;
B、u=40.0cm>2f,f<v=30.0cm<2f,则15.0cm<f<20.0cm,故B错误;
C、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C正确;
D、蜡烛不动,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为了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D
正确。
故选:Bo
12.(2023•蚌埠一模)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
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
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次数1234
物距u/cm50302015
像距v/cm12.5152030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也在逐渐减小
C.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所成的像也在变小
D.物距调整到12.5cm,则所成实像的像距一定是50cm
【解答】解:A、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u=20cm时,v=20cm,则u=v=2f,所以焦距为
10cm,故A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增大,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像变大,故C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为50cm,像距为12.5cm,由于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将
物距调整到12.5cm时,则所成实像的像距一定是50cm,故D正确。
故选:D。
13.(2023•莒南县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
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1—J.
上1川1|川时11|川中川|1川『川川北用|11用川1川|川1|川甲加川|1川|川中叩in」:、
矽hmIO?0304050'60708090100限
A.光屏上成倒立的像,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B.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向左移动透镜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能看见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C.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则光屏应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
的像
D.一段时间后,像向上移动到光屏边缘,此时应向上移动透镜使像回到光屏中心
【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且光屏上有清晰的像,所以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
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故A错误;
B、想让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向左移动透镜,根据光路可逆
可知,当物距变为原来的像距、像距变为原来的物距时,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
确;
C、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会使像提前会聚,所以光屏应该靠近凸透镜,即应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故C错误;
D、若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要使像回到光屏中心,根据过光心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可将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故D错
误。
故选:Bo
14.(2023•淮安模拟)如图所示,小宁和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vctn
BCDE
|川||而卜叫|川|||川浦。川川||||川|叫|,右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Tnjnn1
&alO2030405060708090100
甲乙
(1)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不断改变物距,测出对应的像距,得到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图象,
如图甲,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如乙图所示,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选填"C"、"D”或“E”)点,
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
(3)小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原理人们制成了(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
机”)。若蜡烛燃烧变短了,其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选填“升高”或“降低”)。
(4)同组的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凸透镜碰到地上,透镜的上半部分摔烂了,
她坚持用余下的半部分继续实验,则光屏上将0
A.得不到像
B.仅成上半部分的像
C.仅成下半部分的像
D.像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当u=v=20cm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2f=20cm,
所以f=10cm;
(2)如乙图所示,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此时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2倍焦距,
移动光屏到D点,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
(3)把蜡烛移动到A处,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以应将光屏靠近透镜,向左移动;此时物距
大于2f,所以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原理;蜡烛燃烧变短,根据经过光心的光
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即像变高了;
(4)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凸透镜碰到地上,透镜的上半部分摔烂了,她坚
持用余下的半部分继续实验,由于凸透镜的下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
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时的像比完整凸透镜前的像要暗一些,故D正确。
故答案为:(1)10;(2)D;(3)缩小;照相机;升IWJ;(4)Do
15.(2023•凤庆县模拟)同学们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0cm1020304050607080壶血
乙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食品质检员行业发展动态与答案
- 食品质量信任体系的构建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知识预测试题及答案
- 心肌缺血患者麻醉管理
- 二手车评估行业的挑战与应对试题及答案
- 建筑市场监管软件培训
- 汽车美容师心理素质与工作表现关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持续创新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宠物饮食中科学研究的价值试题及答案
- 水泵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2.2气体的等温变化公开课
- 产品供货方案、售后服务方案
- 妇产科课程思政
- 法律咨询与服务
- 学生社区志愿者公益活动记录表
- 血常规报告单模板
- 《艺术导论(第二版)》艺术鉴赏
- 课程思政融入妇产科教学的探索
- 计算机应用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河北省合并村庄一览表 河北省怎样合并村庄
- 幼儿园社会认知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社会文化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