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八上第31首钱塘湖春行课件_第1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八上第31首钱塘湖春行课件_第2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八上第31首钱塘湖春行课件_第3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八上第31首钱塘湖春行课件_第4页
福建省2024中考语文古诗词曲梳理八上第31首钱塘湖春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31首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古诗词曲梳理文学常识1写作背景2内容梳理3作品主旨4理解探究5文学常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诗王”之称。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白氏长庆集》。写作背景长庆三年(823年)或四年(824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之时到西湖游玩,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①云脚低②。内容梳理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见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内容理解:首联点题,交代游踪。第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第二句以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湖水初涨、水天相接的画面,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重点注释】①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初,刚刚。②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③,谁家新燕啄春泥。内容理解: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炼字:“几处”“谁家”说明莺燕数量不多。“早”“新”突出初春。“争”“啄”二字,描绘了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几只黄莺,争先飞到向阳的树上栖息,不知是谁家的燕子为筑新巢衔来了春泥。【重点注释】③暖树:向阳的树。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mò乱花初放,渐渐地会使人眼花缭乱,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内容理解:写俯视所见的花草,描绘出一幅花迷人眼、草没马蹄的清新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喜爱之情。炼字:因为是早春,见到的花尚未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所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春草还没长得丰茂,仅能没过马蹄,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渐欲”和“才能”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带有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教材原文参考译文理解赏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ī最喜爱湖东的景色,令人流连忘返,绿杨掩映着白沙堤。内容理解: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的喜悦之情。炼字:“湖东”点明诗人游踪,与首联呼应,“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钱塘湖早春图,即春水初涨、莺争暖树、新燕衔泥、春花初绽、草没马蹄、绿杨遮堤六幅画面,表现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和对钱塘湖早春盛景的喜爱之情。作品主旨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与情感把握)理解探究抓住了湖水、白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白沙堤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光的喜爱之情。2.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词句赏析)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写出了初春时花儿初放、野草渐长的景象,“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