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地理专题02宇宙中的地球_第1页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地理专题02宇宙中的地球_第2页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地理专题02宇宙中的地球_第3页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地理专题02宇宙中的地球_第4页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地理专题02宇宙中的地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宇宙中的地球2023年高考真题(2023年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气象台站经度纬度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1月偏离天数/天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130.35°E42.86°N约14时00分20.8约14时40分19.6辽源125.15°E42.90°N约13时20分14.4约13时50分17.29.(时差)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00分钟 C.2小时40分钟 D.3小时20分钟【9题详解】根据珲春的经度可知,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早约40分钟,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11时20分。7月该地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约为14时40分,滞后当地正午约3小时20分钟,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晴天时,太阳辐射最强在正午12点,地面温度最高在中午后13点,气温最高值在午后14时左右(2023年湖南卷)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润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A.昼夜长短 B.天敌数量 C.太阳辐射 D.食物数量9.(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答案】8.C9.A【解析】8.读图可知,在11:00至13:00(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冬季在地表活动的比例高于夏季,这是因为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要在地表晒太阳时间多,C符合题意;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在地表活动比例与昼夜长短、天敌数量和食物数量关系不大,排除ABD。故选C。9.材料信息表明,当地经度为33`S,29°14`E,北京时间15:00时,当地地方时约为9时。当地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太阳从东北升起,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正北,上午时间太阳均在东北方,9时时东北坡为向阳坡,因此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东北坡,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太阳方位规律: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北升西北落,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南升西南落;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2023年1月浙江卷)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完成下面小题。19.(月相)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时差)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A.15°W、165°E B.105°W、75°E C.165°E、15°W D.75°E、105°W【答案】19.B20.A【解析】19.农历上半月的月相黄昏日落后可见,月面朝西,CD错误,2021年2月19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日落西南,太阳高度角小(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0),B正确,A错误。故选B。20.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在105°W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说明105°W地方时为24时(0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18时,与105°W相差90°(6*15)、270°(18*15),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分别向东90°、270°,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15°W、165°E,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2023年6月浙江卷)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成千上万个独立跟踪大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集热塔,通过能量转换来发电。下图1为青海某地塔式光热发电场景观图,图2为定日镜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①土地②太阳辐射③劳动力④电网分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6.(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太阳方位变化)定日镜工作期间,镜面朝向(图2所示)的水平和垂直转动方向分别是()A.顺时针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B.顺时针先顺时针后逆时针C.逆时针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D.逆时针先逆时针后顺时针【答案】15.A16.B【解析】【15题详解】与浙江相比,青海地广人稀,多荒漠戈壁,可用作为光热发电的土地广,①正确;与浙江相比,青海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天,太阳辐射强,②正确;与浙江相比,新疆劳动力少,③错误;青海电网分布稀疏,不利于电力输出,③④错误。①②正确,故答案选A。【16题详解】定日镜随太阳方位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太阳在一天之中方位的变化是顺时针的,所以定日镜面的水平转动方向也为顺时针的,CD错误;定日镜为了获取更强的太阳辐射,镜面始终应和太阳光线垂直,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先增大,后减小,要保证镜面始终和太阳光线垂直,镜面在垂直方向上与地面的夹角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在垂直于地面的剖面图上看,镜面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应为:先为顺时针,后为逆时针,B正确,A错误。故答案选B。【点睛】由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移动的,阳光的照射角度也时刻都在变化,定日镜则通过反射镜的旋转对太阳进行跟踪,使阳光经过反射后能以一定的方向出射,这样就能实现太阳能的大量聚集,改变太阳辐射能流密度低的缺点。(2023年6月浙江卷)一天内电力网络的供电量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下图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一周每日不同时刻,平均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统计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完成下面小题。19.(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该国为平衡日内供电量与需求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增加原子能发电量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拓宽电能进口渠道 D.调节燃气火力发电20.(区时的确定、计算)当太阳能发电量在7日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为()A.7日12时左右 B.7日78时左右 C.8日34时左右 D.8日89时左右【答案】19.D20.C【解析】【19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区域主要以天然气、核电及火电为主要电力来源,核电较稳定,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风能不稳定,且一日之内电力需求也不同,所以该国为平衡日内供电量与需求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用燃气火力发电来平衡日内供电量与需求量,D正确;由图可知原子能发电量最稳定,A错误;材料图表信息不能显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拓宽电能进口渠道,BC错误。故答案选D。【20题详解】太阳能发电量在正午前后最大,美国东部为西5区,西部为西8区,故大部分地区位于西6西7区,太阳能发电最多时,应该是西6西7区为12点左右,由时间计算可知,北京时间比美国东部时间早13小时,当美国7日西6西7区为12点左右时,北京时间为8日23时左右,故C正确;当北京时间为为7日12时时,西五区为6日1213时,不符合题意,A错误;北京时间7日78时左右时西五区时间为6日1819时左右,太阳落山,发发电量小,B错误;北京时间8日89时左右时,西五区时间为7日1920时左右,为夜间,太阳能发电量小,几乎为0,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各时区同一使用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就叫区时.时刻为东早西晚.相邻两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2023年北京卷)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图是学生设计创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公转的地理意义)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①太阳活动②四季变化③降水总量④物候现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四季更替、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遥感)据图推断()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 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 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答案】1.C2.B【解析】【1题详解】二十四节气,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故②④正确;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与二十四节气无关,①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气温等的变化规律,但无法直接反映降水总量,③错误。故②④正确,故选C。【2题详解】梅雨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甲地位于山西省,不是梅雨分布区,A错误;通过对多种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气象卫星丰富的观测信息,可以对灾区受灾情况进行具体准确的分析,为灾情信息获取、救灾决策和灾害重建提供重要支撑,B正确;甲地纬度高于乙地,且两地纬度都在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太阳高度角甲地小于乙地,C错误;纬度越高,昼长周年变化幅度越大(发生极昼地区都是24小时),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故甲地大于乙地,D错误。故选B。【点睛】遥感技术具有在不接触目标情况下获取信息的能力。在遭遇灾害的情况下,遥感影像是我们能够方便立刻获取的地理信息。在地图缺乏的地区,遥感影像甚至是我们能够获取的唯一信息。(2023年北京卷)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最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9.(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中的洋流()A.使所经海面及附近地区气温偏高B.扰动海水导致渔业资源种类少C.促使厦门至高雄的轮船航速加快 D.降低台湾岛西侧沿海空气湿度【答案】8.B9.A【解析】【8题详解】钓鱼岛位于123°E,其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不大。图①为6月8日08:00,钓鱼岛昼长夜短,6点前就已日出,A错误;图②为6月8日05:00,钓鱼岛昼长夜短,6点前日出,05:00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B正确;图②为9月4日05:00,接近秋分日,钓鱼岛昼长略长于12小时,应与略早于6点日出,05:00距离6:00相差1小时,此时还未日出,C错误;图④为4月8日08:00,钓鱼岛昼长夜短,6点前就已日出,D错误。故选B。【9题详解】①中的洋流为台湾暖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正确,D错误;扰动海水有利于海底营养物质上泛,渔业资源种类应较多,B错误;高雄位于台湾西南部,该洋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厦门至高雄的轮船逆洋流航行,航速减慢,C错误。故选A。【点睛】洋流对沿岸气候产生影响,表现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023年山东卷)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完成下面小题。14.(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方位变化)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A.生肖虎 B.生肖虎与兔之间 C.生肖兔 D.生肖兔与龙之间15.(日影方向与长度变化)11月至次年2月,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最多为()A.5个 B.6个 C.7个 D.8个【答案】14.A15.A【解析】【14题详解】太阳视运动变化角度为15°/小时,图中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两个相邻的生肖石间隔的圆心角为15°。正午12:00太阳位于正南方,之后往偏西方向移动,地方时16:00时太阳位于南偏西60°,杆影与太阳方位正好相反,对应杆影位于北偏东60°,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北偏东60°指向生肖虎,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太阳视运动变化角度为15°/小时,图中两个相邻的生肖石间隔的圆心角为15°,11月至次年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昼长小于12小时,因此一日内被杆影指向的生肖石像个数少于6个,最多为5个,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春秋时分,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太阳光线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太阳光线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2023年海南卷)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观测当日(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15.(地方时的定义、计算;太阳方位变化)甲地位于乙地(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答案】14.D15.A【解析】14.读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平分;甲地正午日影朝北,说明太阳直射点没有直射甲地。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根据上题可知,此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甲地北京时间5:40日影朝正西,正值日出,因此可推知甲地位于125°E;乙地日影朝正北方向时为正午12:00,对应北京时间12:20,可知乙地位于115°E,因此甲地位于乙地偏东方。甲乙两地该日正午日影均朝北,说明两地位于北半球。甲地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说明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而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0°,小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因此甲地纬度更低,位于乙地偏南方。综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2022年4月27日黎明时分,某地出现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四星伴月”的天文现象。此时中国空间站过境该地上空,与“四星伴月”同框,形成壮美景观。下图为“某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上方俯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经纬网定位)与图示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相符的是(

)A.

B.

C.

D.

4.(太阳系行星运动特征;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周期)“四星伴月”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

)A.自转周期不同 B.体积大小不同 C.自转方向不同 D.公转周期不同【答案】3.C4.D【解析】3.由图中陆地轮廓形状可知图中极点为南极点,因此可知图中90°为东经度,图中每相邻两条经线经度相差30°,故中国空间站位于120°E以东附近,选项中A图中的中国空间站位于30°E以东附近,A错误;B图中中国空间站位于60°E以东附近,B错误;D图中中国空间站位于150°E以东附近,D错误;C图中中国空间站位于120°E以东附近,C正确。故选C。4.“四星伴月”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公转周期不同,难易同框,D正确;难以同框与自转周期不同、体积大小不同、自转方向不同无关,ABC错误。故选D。【点睛】金星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其余行星是自西向东。(2023·福建·高考真题)局部强降雨后,在某些角度,光通过水汽的折射,形成彩虹奇观。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热力环流的应用)我国华南地区彩虹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是(

)A.锋面活跃 B.太阳辐射强 C.对流运动频繁 D.地形复杂10.(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暑假某日,小明同学来到武夷山游玩,降雨过后,看见了彩虹,则小明看见彩虹时最可能的时间与朝向是(

)A.7:00~8:30面朝太阳B.10:00~11:30面朝太阳C.13:00~14:30背对太阳D.16:00~17:30背对太阳11.(热力环流的应用)我国北方夏季彩虹出现频率高于南方的可能原因是(

)A.降雨较多 B.太阳高度角大 C.白昼时间长 D.可见度较高【答案】9.C10.D11.C【解析】9.由材料可知,彩虹是在局部性强降雨后形成的,锋面雨降雨强度小,涉及范围大,A错误;彩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强度关系不大,B错误;大气对流运动频繁,易形成局部地区的强降雨,易形成彩虹,C正确;地形复杂不一定会形成局部性强降雨,D错误。故选C。10.由图可知,要观测到彩虹必须背对太阳,AB错误;由图可知,13:00~14:30,武夷山太阳高度角大于42°,不能形成彩虹,C错误;16:00~17:30太阳高度角较小,可能会形成彩虹,D正确。故选D。11.北方降雨少于南方,A错误;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B错误;夏季北方昼长较南方长,昼长时间长,出现彩虹的频率高,C正确;南方北方的能见度差异小,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组成的,当照射到水滴上时会出现第一次折射,由于这7种颜色光的波长不同,它们的偏向角度也会不同,这时太阳光就会分解为7种单色光;折射后的单色光到达水滴的背面后,会按照反射规律发生反射;反射后的单色光将回到入射水滴的这一面,这时将发生第二次折射,并仍然以单色光的形式射出水滴。2023年高考模拟题一、选择题(2023·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3月28日早晨太阳初升时,王先生驾车行驶在西安(34°N,109°E)某路段上,看到太阳的位置从车辆右前方变成正前方。下图为“西安局部交通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5:00 B.6:15 C.7:00 D.8:452.王先生驾车行驶的路段是(

)A.南二环建工路 B.新安路西影路 C.新安路建工路 D.东二环新安路3.与该日相比,6月1日王先生在同一路段看到太阳转为正前方时(

)A.地方时相同 B.地方时提前 C.太阳高度相同 D.太阳高度变大【答案】1.C2.A3.D【解析】1.3月28日位于春分附近,早晨太阳初升时当地地方时应是6时左右,北京时间为120°E,与109°E相差11°,时间相差44分钟,结合时间的计算东加西减,可知北京时间应为6:44左右,与7:00最接近,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2.3月28日位于春分附近,日出接近正东,王先生驾车自西南向东北行驶在南二环路段时,太阳位于右前方,当驾车自西向东行驶在建工路上时,太阳位于正前方,A正确;行驶在新安路上时,太阳位于左前方或右后方,BCD错误。故答案选A。3.王先生在同一路段看到太阳转为正前方时,太阳还位于正东侧。6月1日相比3月28日昼变长,太阳位于东边时,地方时推迟了,AB错误;昼变长,当太阳位于东边时,太阳高度角在升高,D正确,C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日出日落方位:1、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的方位也越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的方位也越偏南。(2023·全国·高三假期作业)阿根廷队荣获第22届世界杯冠军后,众多球迷齐聚该国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广场(34°20'S,58°30'W)共同庆祝。下图为“北京时间12月19日2时05分方尖碑广场球迷庆祝照片”。阿根廷实际使用的时间比其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快1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此时,阿根廷为12月(

)A.18日13:05 B.19日14:05 C.18日15:05 D.19日13:055.此时,方尖碑的日影方向为(

)A.东偏南 B.东偏北 C.南偏西 D.西偏北【答案】4.C5.A【解析】4.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西四区,由于阿根廷使用的世界比首都所在时区早一个小时,因此与北京时间有11个小时的时差,由北京时间12月19日02:05减去11个小时,因此阿根廷为12月18日15:05,C正确,ABD错误。故选C。5.此时为12月18日,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023°26’S之间,阿根廷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于直射点纬度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北部,因此正午太阳在正北方。北京时间12月19日2时05分时,方尖碑的地方时是12月18日13时59分,太阳光经过正午向日落方向移动,13时59分太阳光大致从西北方照射过来,因此日影朝向为东偏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方位由观察者所在纬线和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南北位置关系决定。(2023·北京海淀·人大附中校考三模)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现在已经应用到精准农业、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卫星发射当日(

)A.成都地方时18:00日落 B.广州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C.长春白昼时长长于北京 D.武汉日出时日影朝东北方向7.在精准农业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

)A.引导农机自动驾驶B.估算农药播撒数量C.模拟旱灾受损情况D.评估粮食作物长势【答案】6.C7.A【解析】6.全球中只有赤道上的地区全年都是地方时18:00日落,其他地区(极昼极夜区除外)除春分和秋分日外,其它时间昼夜不等长,日落时间一定不是地方时18:00。成都不位于赤道,该日不是二分日,A错;广州市区位于北纬23度08分左右,北回归线附近,当太阳直射广州所在纬线时,广州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时间接近夏至日。该日为5月17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向北回归线移动,距离夏至日还有一定距离,广州正午太阳高度还在不断增大,没有达到最大值,B错;该日为5月17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北,昼越长(极昼区除外),长春纬度高于北京,在北京北边,两城市均在北半球,长春白昼时长长于北京,C对;此时为5月17日,位于春分到夏至之间,属于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日影方向和太阳方位相反,此时武汉日出时日影朝西南方向,D错。故选C。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可以实现农田信息定位获取,从而引导农机自动驾驶,A对;估算农药播撒数量和模拟旱灾受损情况需要对农作物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能实现此功能。分析处理获取信息和管理措施决策都需要对地理信息处理、分析,是GIS的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能实现此功能,BC错;评估粮食作物长势需要获知当前作物状态,需要用遥感系统,D错。故选A。【点睛】全球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直射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直射赤道:正东升,正西落。(2023·湖北·校联考模拟预测)2022年元旦,各地民众喜迎新年到来,解镇了各类全新的跨年方式。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成为近年来不少民众的新选择。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下图),中国第一集阳光出现的地方随季节发生变动。完成下面小题。8.2022年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最先照射到的是(

)A.抚远市 B.日照市 C.舟山市 D.南沙群岛9.新年当天,抚远和舟山相比(

)A.抚远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舟山正午时刻更早C.抚远日出方位角更偏南 D.舟山黑夜长度更长10.春分日,中国最早和最晚迎接日出的时间间隔大约为(

)A.3小时 B.4小时 C.5小时 D.6小时【答案】8.D9.C10.B【解析】8.新年1月1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沙群岛纬度最低,白昼时间最长,且与其他三地相比,经度差异不大,故日出最早,D正确,ABC错误;故选D。9.新年1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舟山更接近太阳直射点纬度,所以此日舟山正午太阳高度更大,A错误;任意一地的正午时刻都是12时,越向东时刻越早,所以应是抚远的正午时刻更早到来,B错误;抚远和舟山都位于北温带地区,日出方位越偏南说明昼长越短,此日抚远的昼长短于舟山,所以抚远日出方位角更偏南,C正确;此日抚远的昼长短于舟山,抚远黑夜长度更长,D错误;故选C。10.春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我国最早和最晚迎接日出的时间间隔即为我国最东端和最西端之间的时间差。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经度大约相差62°,时间相差大约4h,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乌苏里浅滩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3′47〃N);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立地暗沙(3°51′N,112°16′E)(在曾母暗沙西南约15海里);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瞎子岛(48°27′N,135°05′E);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约在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公里处,那里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39°15′N、73°33′E)(2023·重庆·校联考模拟预测)太原市(37°54'N,112°33'E)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校园的操场竖立一竹竿,通过观察竹竿影子朝向和长短的变化,印证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小组成员将日出到日落的观察记录绘制成图(见下图),图中实线表示不同时刻竹竿的朝向和影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当竹竿影长最短时,北京时间约(

)A.10时48分 B.11时30分 C.12时48分 D.12时30分12.由此推测,该日(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C.昼短夜长 D.昼长夜短【答案】11.D12.C【解析】11.当竹竿影长最短时,太原市(37°54'N,112°33'E)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东经120°的地方时,两地经度约相差7.5°,时间相差30分钟。东经120°位于太原以东,时间要早,即北京时间为12时30分,故选D。12.据图可知,日出时竹竿影子朝向西北方向,得出该日日出方位为东南,日落西南,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日太原昼短夜长,C正确,D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北或向南移动无法判断,AB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点睛】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③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2023·江苏南通·统考模拟预测)虚拟电厂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电厂,是指利用软件系统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的智能电网技术。虚拟电厂平台可直接调度分散分布的发电装置、储能系统、电动车充电站等的电能,使电力资源再分配,实现削峰填谷。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下图示意该城市季风电与光伏发电量日变化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虚拟电厂获取发电装置位置信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B.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虚拟现实技术、遥感技术14.图中的曲线②代表(

)A.冬季光伏 B.夏季光伏 C.冬季风电 D.夏季风电15.该城市建立虚拟电厂平台带来的影响有(

)A.提高发电量 B.增加发电成本 C.减少碳排放 D.推动产业升级【答案】13.C14.B15.C【解析】13.遥感探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发电装置在地球上是一个一个的点,不是大范围的“面”,用遥感不能准确定位具体的发电装置位置,ABD错误;在地球上的地物准确位置包括经纬度和海拔位置,这需要对具体地物准确的定位,需要用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虚拟电厂利用软件系统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的智能电网技术,本身会用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析功能,所以虚拟电厂获取发电装置位置信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C正确。故选C。14.曲线②反映的是只有在白天时间才会工作,而风在一天的24小时内都会有,夜间也有风,也会有风力发电,CD错误;②曲线的发电量高于④曲线,而且发电时间也长于④曲线,我国夏季比冬季的昼更长,太阳高度更大,所以夏季光伏发电量更大,发电时间更长,②曲线应代表夏季光伏,B正确,A错误。故选B。15.虚拟电厂平台不是真实存在的电厂,不会增加发电量,A错误;虚拟电厂使电力资源再分配,实现削峰填谷,减少发电成本,稳定发电量,充分利用电力资源,减少碳排放,B错误,C正确;虚拟电厂平台不是真实存在的电厂,不是实体的产业,不能推动产业升级,D错误。故选C。【点睛】全球卫星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卫星星座及其支持特定工作所需的增强系统。二、综合题1.(2023·湖南邵阳·统考模拟预测)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河网稠密,湿地广布,这里是藏羚羊的栖息地,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和无序旅游活动,使生态环境遭受较大威胁。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示意图。(1)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所以____能资源丰富,该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CO₂排放,缓解全球____问题。(2)三江源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由于过度____(放牧或开垦),导致土地____(荒漠化或水土流失)严重。(3)三江源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高原湿地风光吸引大量游客探险旅游,简述三江源地区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答案】(1)太阳气候变暖(2)放牧荒漠化(3)防止过度放牧,防止土地荒漠化;加强旅游管理,控制进入保护区的游客数量,禁止旅游者进入保护区核心地带;防止乱采滥挖、偷猎盗猎活动。【详解】(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量大,故太阳能资源丰富,该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CO₂排放,减弱温室效应,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2)结合材料““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由于过度放牧和无序旅游活动”,三江源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由于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我国季风区范围内。(3)三江源地区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可以从防治土地荒漠化、旅游管理、减少人为破坏等角度进行。具体来看有,针对当地产业活动类型,防止过度放牧,防止土地荒漠化;对于无序旅游活动,加强旅游管理,控制进入保护区的游客数量,禁止旅游者进入保护区核心地带;对于人类破坏行为要加以制止,防止乱采滥挖、偷猎盗猎活动。2.(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碳排放国之一。南非电力工业诞生于1879年,长期”北电南送”“东电西送”,拥有比较完备的电力生产、传输和配送体系,但长期的低投资导致电力产业发展缓慢,目前电力设备平均服役年限已超过35年,亟待升级改造及扩容。近年来,南非政府大力发展以光能、风能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燃煤发电占比由92%下降到87%。近些年,中国和南非的政治、经贸关系不断加深,中国连续十几年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以及主要投资国之一,两国电力合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图左示意南非人口密度、城市和等高线空间分布,图右示意南非年日照强度和煤炭资源空间分布。(1)简析南非实施“北电南送”“东电西送”工程的原因,(2)分析南非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禀赋的成因。(3)简析近年来南非大力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原因。(4)从中国方面,列举中国投资南非电力产业的优势及意义。【答案】(1)南非以煤炭发电为主,而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国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