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常见的酸和碱(解析版)
目录
►热点题型梳理
专题十二、常见的酸和碱【四大题型】
【题型1溶液的酸碱性及酸碱度】..............................................................3
【题型2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5
【题型3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题型4中和反应及应用】...................................................
►命题规律
1.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及用途是中考必考内容,分值为3~8分,
主要在选择、填空和实验探究题中进行考查,酸和碱化学性质与用途通常与生活中具体问题联系起来考查。
2.预计2024年中考仍会对酸碱的性质及用途,中和反应及应用,PH测定方法及误差分析进行重点考查。
►知识梳理
【知识点1溶液的酸碱性及酸碱度】
1.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常用的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酬试液两种。它们的主要性质是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
液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酸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可以简记为:“紫石酸红遇碱蓝,无酚酸
无遇碱红”)。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1234567891011121314
7
0123456891011121314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其具体内容是酸性溶液的pH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溶液的pH值>7。可简记:“小酸大碱中7”;
其含义是:"pH值<7为酸性,pH值>7为碱性,pH值=7为中性。”并且其中的“小酸大碱”还可暗示:“pH
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知识点2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1.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盐酸(HCI):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易挥发出①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
水蒸气结合而形成白雾。
②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变小,质量分数变小。
用途:(1)金属除锈;(2)制造试剂及药物;(3)胃中盐酸,帮助消化。
(2)硫酸(H2s04):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易挥发。
①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可干燥N2、。2、H2、CO2等气体。
②浓硫酸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
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③浓硫酸有脱水性,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炭化。
④不慎沾上浓硫酸的处理方法:先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NaHCCh溶液。
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质量增加,质量分数变小。
用途:(1)金属除锈;(2)生产化肥农药、火药;(3)精炼石油等。
2.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1)紫色石蕊+酸一变红色;无色酚酥+酸一不变色。
(2)酸+金属一盐+氢气
Zn+2HCI=ZnCb+H2TFe+2HCl=FeCb+H2TFe+H2sC)4=FeSO4+H2TZn+H2sC)4=ZnSO4+H2T
(3)酸+金属氧化物一盐+水
Fe2O3+6HCl=2FeC13+3H2OFe2Ch+3H2so4=Fe2(SO4)3+3H2。
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uO+2HCl=CUC12+H2O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酸+碱f盐+水
A1(OH)3+3HC1=A1C13+3H2O(该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Cu(OH)2+H2SO4=CuSO4+2H2O
(5)酸+盐一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HCl+AgNO3=AgCU+HNO3(该反应用于检验盐酸及电时能产生氯离子的化合物)
H2sO4+BaCl2=BaSO4;+2HCl(该反应用于检验硫酸及电时能产生硫酸根离子化合物)
【知识点3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1.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
①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有强腐蚀性。
②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潮解,还会与空气中的CCh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质量增
加)。变质原理:2NaOH+CO2=Na2co3+H2O。
③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可干燥N2、。2、e、NH3等气体。不可干燥CCh、S02、HC1等气体
④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Na2co3+2HCl=2NaCl+H2O+CO2T;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或Ca(OH)2,Na2CO3+Ca(OH)2=CaCO3i+2NaOH,
不慎沾上用水冲洗后涂上硼酸溶液。
用途:(1)制玻璃;(2)造纸;(3)纺织;(4)印染等。
(2)氢氧化钙Ca(0H)2: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①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且放出大量的热。
用途:中和酸性土壤、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建筑、在树木上涂石灰桨可防虫害。
2.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1)紫色石蕊+碱f变蓝色;无色酚麟+碱一变红色。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2NaOH+CC>2=Na2cO3+H2OCa(OH)2+CO2=CaCO3;+H20
2NaOH+SO2=Na2SO3+H2O(该反应可用于吸收S02的工厂废气)
(3)碱+酸-盐+水:NaOH+HCl=NaCl+H2O2NaOH+H2SO41=Na2SO4+2H2O
(4)碱+盐一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FeCl3+3NaOH=Fe(OH)3;+3NaCl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
CuSC)4+2NaOH=Cu(OH)21+Na2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Na2CO3+Ca(OH)2=CaC03;+2Na0H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知识点4中和反应及应用】
1.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0H一结合生成水(H20)。
(2)常见的中和反应有: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Ca(OH)2+2HC1=CaCb+2H2O,
Ca(OH)2+H2sO4=CaSO4+2H2O等。
(2)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为例。
首先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麟试液(使溶液成红色),再用胶头滴管慢慢地向其中滴入稀
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其中,酚献试液的作用是根据酚酰的颜色逐渐变浅至消失,既可以说明中和反应的进行,也可以说明反应的完全;
但是不可说明是否滴入过多的酸性溶液而使试液呈酸性(因为酚酸溶液无法使酸性溶液显色)。
2.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
性,利于植物生长。如,土壤呈酸性,将适量的熟石灰撒入土壤中,以中和其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
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适量的熟石灰来进行
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
(3)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盐酸(即胃液的pH值为0.9〜1.5),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如,用含氢氧化
铝的药片可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另外,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
肤肿痛。如果在患处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来中和蚊虫分泌出的蚁酸,就可减轻痛痒。
(4)调节溶液酸碱性:在科学实验时,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
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举一反三
【题型1溶液的酸碱性及酸碱度】
【例1】(2024•沛县一模)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
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A处颜色的是()
C.红色D.无色
【解题思路】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酚醐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可以简记为:“紫石酸红遇碱蓝,无酚酸无遇碱红”),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A、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故其中表示A处颜色的是红色,而不是紫色,故选项错误。
B、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故其中表示A处颜色的是红色,而不是蓝色,故选项错误。
C、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故其中表示A处颜色的是红色,故选项正确。
D、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故其中表示A处颜色的是红色,而不是无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变式1-1](2024•长寿区模拟)向滴有石蕊试液的蒸储水中通二氧化碳,溶液呈()
A.无色B.紫色C.红色D.蓝色
【解题思路】可以根据石蕊试液与酸性溶液相互作用的变色情况进行分析和解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解答过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观察选项,故选C。
【变式1-2](2024•铁西区模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无明显变化的是()
A.碳酸饮料B.肥皂水C.蒸储水D.柠檬汁
【解题思路】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在碱性溶液中变蓝,在中性溶液中不变
色,据此解答。
【解答过程】A、碳酸饮料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错误;
B、肥皂水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错误;
C、蒸储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正确;
D、柠檬汁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错误;
故选:Co
【变式1-31(2024•柳南区模拟)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
物质苹果汁西瓜汁牛奶鸡蛋清炉具清洁剂
PH2.95.86.47.61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奶发酵后变成酸奶,pH变大B.等体积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量多
C.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
【解题思路】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酸性增强,pH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苹果汁的酸性强,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炉具清洁剂的pH比鸡蛋清的大,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苹果汁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喝苹果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题型2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
【例2】(2024•武汉模拟)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观察到试
管①中的液体呈蓝色,试管②中有气泡冒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
后静置,结果如图乙所示。有关图乙烧杯内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稀
硫
酸
\
,
*
—
氧
化
i
铜p
①②
图甲图乙
A.固体中最多有两种物质
B.若固体中有锌,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D.若溶液呈蓝色,则固体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解题思路】根据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
和铜进行分析。
【解答过程】A、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
和铜,所以观察到试管①中的液体呈蓝色,含有硫酸铜,可能含有硫酸;试管②中有气泡冒出,一定含有硫酸锌,
可能含有硫酸,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可能是没有反应完的
氧化铜,置换出的铜,有可能是反应剩余的锌。
A、固体中最多有三种物质,故A错误;
B、若固体中有锌,锌会与硫酸铜、硫酸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锌,故B错误;
C、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故C错误;
D、若溶液呈蓝色,一定含有硫酸铜,则固体中可能含有氧化铜、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2-1](2024•新蔡县一模)四支试管中盛放如下四种物质,若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看不见明显反应现
象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C.锈蚀的铁钉D.紫色石蕊溶液
【解题思路】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C、氧
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D、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
【解答过程】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该选项正确。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产生气泡,该选项不正确。
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黄色,该选项不正确。
D、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o
【变式2-2](2024•安徽模拟)草酸(H2c204)是中强酸,受强热易分解,产物为氧化物。分布于植物、动物中,
尤以菠菜、范菜等植物中含量高,在人体中易与钙离子(豆腐中含有)形成草酸钙导致肾结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草酸水溶液呈酸性B.豆腐最好不要和菠菜同食
C.草酸受强热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水D.草酸溶液能用铁桶盛装
【解题思路】根据草酸(H2c204)是中强酸,受强热易分解,产物为氧化物进行分析。
【解答过程】A、草酸水溶液是中强酸,呈酸性,故A正确;
B、草酸在人体中易与钙离子(豆腐中含有)形成草酸钙导致肾结石,故B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草酸中含有氢元素,所以草酸受强热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水,故C正确;
D、草酸(H2c204)是中强酸,草酸会与铁反应生成草酸亚铁和氢气,故D错误。
故选:D。
【变式2-3](2023•江宁区二模)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思路与方法。
I.图1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
(1)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_色。
(2)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③的实质是o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2cCh溶液不仅能和稀盐酸反应,还能和其他酸以及某些碱或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下列物质中能和Na2cC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且产生沉淀的是(填字母)。
图1图2
A.BaCL溶液B.H2so4溶液C.Ca(OH)2溶液D.KNCh溶液
n.基于微观视角探究酸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1)分别向稀盐酸和稀硫酸加入经打磨的镁条,都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相同现象的原因
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填符号)。
(2)分别向稀盐酸和稀硫酸加入Ba(NO3)2溶液,可观察到稀硫酸中出现白色沉淀,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而稀盐酸中没有出现浑浊。从微观角度分析二者性质差异的原因是o
(3)某物质溶于水时解离情况如图2所示,预测下列物质中能与该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有(填字母)o
A.NaHCCh溶液B.锌粒C.KOH溶液D.BaCL溶液
III.向某浓度Na2cC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3种微粒数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CO2因逸出而忽略)。
(1)图中0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解题思路】I、(1)根据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来分析解答;(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
来分析解答;(3)根据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来分析解答;(4)根据复分解的概念和有沉淀生成来
分析判断;
II、(1)根据酸溶液中都有氢离子来分析解答;
(2)根据稀硫酸和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硝酸来分析解答;根据酸根离子不同来分析解答;
(3)根据硫酸氢钠水溶液中有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所以该溶液同时具备三种离子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IIL(1)根据图中OB段碳酸氢根离子逐渐增多,碳酸根离子逐渐减少,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
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来分析解答;(2)根据图中A点是部分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来分析解答。
【解答过程】I、(1)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分子;
(3)反应⑤是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13+3H2O;
(4)A、BaCb溶液和Na2cC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和氯化钠,且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
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且有沉淀生成,故A符合题意;B、H2s04溶液和Na2c03溶液反应生成硫
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无沉淀生成,故B不符合题意;C、Ca(0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
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且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
应且有沉淀生成,故C符合题意;D、KN03溶液和Na2c。3溶液不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C。
II、(1)分别向稀盐酸和稀硫酸加入经打磨的镁条,都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相同现象的原
因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H+;
(2)稀硫酸和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NO3)2=BaSO4I+2HNO3,
稀硫酸中出现白色沉淀,而稀盐酸中没有出现浑浊,从微观角度分析二者性质差异的原因是酸根离子不同;
(3)硫酸氢钠水溶液中有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所以该溶液同时具备三种离子的性质;
A、NaHCCh溶液碳酸氢根离子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NaHCCh溶液能与该溶液反应,故A符合题
意;B、锌粒能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则锌粒能与该溶液反应,故B符合题意;C、KOH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
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则氢氧化钾能与该溶液反应,故C符合题意;D.BaCb溶液中的钢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
合生成硫酸钢沉淀,则BaCL溶液能与该溶液反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ABCD。
IIL(1)图中0B段碳酸氢根离子逐渐增多,碳酸根离子逐渐减少,则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
酸氢钠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HCO3+NaCl;
(2)图中A点是部分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NaHCCh、NaCL
【答案】I、(1)红;(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3)Fe2O3+6HCl=2FeCb+3H2。;(4)AC;
II、(1)H+;
(2)H2so4+Ba(NO3)2=BaSO4I+2HNO3;酸根离子不同;(3)ABCD;
IIL(1)Na2CO3+HCl=NaHC03+NaCl;(2)Na2co3、NaHCCh、NaCl
【题型3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
【例3】(2024•柳南区模拟)已知氢氧化铝能溶解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NaAlO2)溶液,有关
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现有160.0g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镁、硫酸铜、
氯化铝中的一种或数种。取10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往其中逐滴加入20.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一定有A1C13、MgSO4和CuS04B.一定有A1C13和MgSCM,一定没有盐酸
C.一定有A1C13和MgSO4,可能有盐酸D.一定有A1C13和CuSO4,可能有MgSCH
【解题思路】因为溶液是无色的,因此溶液中不含有硫酸铜;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镁和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铝能溶解在
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解答过程】A、因为溶液是无色的,因此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因为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稀盐酸,当加入160g氢氧化钠溶液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沉
淀减少,说明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在溶解,进一步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铝,当加入200g氢氧化钠溶液后沉淀
不再减少,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最终没有溶解的沉淀是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该选项说
法正确;
C、如果溶液中含有稀盐酸时,则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因此开始不能产生沉淀,该选项说法
不正确;
D、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这是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o
【变式3-1](2024•长丰县一模)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溶解时会吸收大量的热B.蚊虫叮咬后涂抹NaOH溶液减轻痛痒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
【解题思路】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于水放热;B、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C、氢氧化钠能和油脂反应;D、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答过程】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于水放热,故选项不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涂抹,故选项不正确。
C、氢氧化钠能和油脂反应,能够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o
【变式3-2](2024•武进区一模)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先关闭Ki,打开
K2,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mL二氧化碳,甲、乙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然后打开Ki,关闭K2,继续往导管中通入
二氧化碳,观察到乙容器中出现浑浊(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根据上述现象,可以推断
A.一定与氢氧化钙反应,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
C.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一定与氢氧化钙反应D.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解题思路】根据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将600mL二氧化碳通入100mL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将600mL二氧化碳通入100mL氢氧化钠钙液,乙容器中出
现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来分析。
【解答过程】先关闭Ki,打开K2,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mL二氧化碳,甲、乙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
碳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又由于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说明了二氧化碳和氢氧
化钠发生了反应;然后打开K1,关闭K2,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乙容器中出现浑浊,说明二氧化碳
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
故选:Co
【变式3-31(2024•碑林区二模)向氯化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整个过程中溶液
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本烧杯中溶液的质量/g
NaOH溶液的质量/g
A.ab段溶液的pH一直减小B.be段烧杯中有黄色沉淀产生
C.b、c、d三点的溶液中都含两种溶质D.d点溶液中的阴离子有C「和OJT
【解题思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钠。
【解答过程】A、ab段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随着反应进行,酸性减弱,溶液的pH一直升高,该选项不正确。
B、be段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钠,该选项不正确。
C、b、c、d三点中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氯化钠和氯化铁、氯化钠、氯化钠和氢氧化钠,该选项不正确。
D、d点溶液中的阴离子有C「和OH「,该选项正确。
故选:D。
【题型4中和反应及应用】
【例4】(2024•汉中模拟)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加入
加入加入
盐酸,NaOH溶滴r盐酸
滴有酚酎的滴有酚酎
的盐酸超
NaOH溶浙目一无色一㈠
④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2)溶液②中除酚醐外,还含有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3)乙组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分别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A.取少量⑥中溶液,测其pH,pH<7
B.取少量⑥中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镁粉,有气泡冒出
C.取少量⑥中溶液,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以上三组实验事实中,不能说明⑥中溶液一定含有HC1的是(填字母)。
(4)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解题思路】(1)根据甲和乙都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分析;(2)根据②中盐酸和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在②的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根据氢氧化钠能是酚酷变红,由于溶液依然无色,
说明②中盐酸过量分析;(3)根据盐酸的性质分析;(4)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与碱中的01T结合
生成H20分析。
【解答过程】(1)甲和乙都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
NaCl+H2O;
(2)②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质有氯化钠。在②的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根据氢氧化钠
能是酚醐变红,由于溶液依然无色,说明②中盐酸过量,说明溶质中有HC1;
(3)A、⑥中溶液为无色,溶液呈中性或者酸性;且溶液pH<7,说明溶液呈酸性,故可以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HC1;B、在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有气泡产生,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HC1;C、⑥溶
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不管是否有HC1,加入AgN03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HC1;
故选:C;
(4)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实质是:酸中的H+与碱中的OIT结合生成H2O。
【答案】(1)HCl+NaOH—NaCl+H2O;(2)NaCl、HC1;(3)C;
(4)酸中的H+与碱中的结合生成H2O
【变式4-1](2024•西平县一模)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没有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
C.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
【解题思路】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
析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
错误。
B、用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酸,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故选项正确。
C、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选项错误。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变式4-2](2024•无锡一模)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
的是()
A.该反应的实质是Na+和C「结合生成食盐分子B.反应前后离子的总数不变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D.反应前后Na+和C「的总数不变
【解题思路】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
水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A、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
成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反应前后离子的总数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不是只有Na+和C「,还有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反
应前后Na+和C「的总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变式4-3](2024•陕西一模)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氢氧化钠质量、
硫酸钠质量随稀硫酸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0mn稀硫酸质量用
A.甲代表氢氧化钠B.加入m克稀硫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C.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种类为三种D.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解题思路】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由图像可知甲的质量随加入硫酸的质量增多而减少最终变
为0,故判断甲表示氢氧化钠;如图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乙的质量还在增加,说明乙是水,因为所加入的稀硫
酸中含有水,随着加入稀硫酸的增多水的质量也在变大。而丙在氢氧化钠变为0后质量不再增加说明丙是生成的硫
酸钠。
【解答过程】A、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由图像可知甲的质量随加入硫酸的质量增多而减少最
终变为0,故判断甲表示氢氧化钠,故A正确;
B、根据分析,甲表示氢氧化钠,如图加入m克稀硫酸时,氢氧化钠的质量刚好变为0,说明此时恰好完全反应,
故B正确;
C、如图a点时表示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钠以及剩余的氢氧化钠两种溶质,故C错误;
D、如图b点为加入硫酸过量的时候,此时溶液中含有硫酸显酸性,硫酸与锌粒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b点
对应的溶液中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故D正确。
故选:Co
►直击真题
1.(2023•扬州)用手触摸生活中的碱性溶液时常有滑腻感,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A.食盐水B.肥皂水C.蔗糖溶液D.食醋
【解题思路】根据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A、食盐水显中性,故选项错误;B、肥皂水显碱性,故选项正确;C、蔗糖溶液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D、食醋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2.(2023•辽宁)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
A.挥发性B.腐蚀性C.吸水性D.酸性
【解题思路】根据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具有挥发性,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
化氢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故选:Ao
3.(2023•娄底)下列物质不能与稀H2SO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CaOB.NaOH溶液C.BaCL溶液D.Cu
【解题思路】根据酸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过程】A、硫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可以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可以反应,故B错误;
C、氯化钢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盐酸,可以反应,故C错误;
D、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硫酸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4.(2023•广西)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厨房油污清洗剂(12〜13)B.84消毒液(11〜12)
C.鸡蛋清(7~8)D.柠檬汁(2〜3)
【解题思路】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
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A、厨房油污清洗剂的pH范围为12〜13,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B、84消毒液的pH范围为11〜12,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鸡蛋清的pH范围为7〜8,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D、柠檬汁的pH范围为2〜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5.(2023•北京)向分别盛有下列物质的点滴板孔穴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
A.Fe2O3B.FeC.稀NaOH溶液D.Na2co3溶液
【解题思路】
A、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C、稀硫酸和氢氧化
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过程】
A、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过程中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程中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该选项
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该选项符合题意。
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产生气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6.(2023•重庆B卷)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减小
④稀硫酸和氯化钢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酸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
【解题思路】根据酸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①硫酸和盐酸均显酸性,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说法正确。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
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微观上,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说法正确。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减小;浓
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故说法错误。
④稀硫酸和氯化/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领沉淀和盐酸;故说法正确。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故选:Bo
7.(2023•深圳)有关NaOH说法错误的是()
A.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B.NaOH包装箱上张贴的标识是
C.NaOH是所有气体的干燥剂D.NaOH应密封保存
【解题思路】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时放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A、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Na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包装箱上张贴的标识是腐蚀品标识,故选项说法正确。
C、NaOH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但不是所有气体的干燥剂,如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故选
项说法错误。
D、NaOH具有吸水性,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应密封保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8.(2023•广安)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一一熟石灰可与酸性物质反应
B.用CO冶炼金属——CO具有可燃性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渍一一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D.用稀盐酸除铁锈一一盐酸可与FezCh反应
【解题思路】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过程】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熟石灰可与酸性物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CO冶炼金属,是因为CO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渍,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
法正确。
D、用稀盐酸除铁锈,是因为盐酸可与铁锈的主要成分FezCh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9.(2023•宜宾)如图,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液
面不接触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下降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
C.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换成H2会产生同样现象
【解题思路】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结合题意进行分
析判断。
【解答过程】A、通入CO2气体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左端乒乓球上升,故选项说法错误。
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会发生变化,通入CO2气体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左端乒乓球上升;稍后再
倒入浓NaOH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吸收,杠杆逐渐恢复平衡,故选
项说法错误。
C、倒入浓NaOH溶液后,二氧化碳被吸收,杠杆逐渐恢复原状,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C02换成H2不会产生同样现象,故选项说
法错误。
故选:Co
10.(2023•滨州)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
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
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
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解题思路】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进
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上方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形成浅绿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2023•株洲I)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如表是人体
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血浆胃液胆汁尿液
PH7.35〜7.450.9〜1.57.1-7.34.7-8.4
A.当胆汁pH<7.1或pH>7.3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
B.胃液一定显酸性,尿液一定显碱性
C.可使用广泛pH试纸测定血浆的pH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D.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胆汁的碱性比血浆强
【解题思路】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过程】A、胆汁的正常pH范围是7.1〜7.3,当胆汁pH<7.1或pH>7.3时,人体可能导致疾病,说法正确。
B、胃液的pH范围是0.9〜1.5,小于7,一定显酸性;尿液的pH范围是4.7-8.4,不一定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
或中性,说法错误。
C、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不能使用广泛pH试纸测定血浆的pH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说法错误。
D、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胆汁、血浆都呈碱性,且血浆的碱性比胆汁强,说法
错误。
故选:Ao
12.(2023•荆州)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A.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B.加入镁粉,没有气体生成
C.测得该溶液的pH=7D.滴入酚麟试液,溶液显红色
【解题思路】根据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即溶液中不存在稀
盐酸或氢氧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A、加氢氧化铜固体生成蓝色溶液,氢氧化铜难溶于水,是因为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
水,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故选项错误。
B、加入镁粉,没有气体生成,不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故选项错误。
C、测得该溶液的pH=7,说明溶液显中性,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正确。
D、滴入酚酰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13.(2023•凉山州)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A.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由蓝色变成浅绿色D.产生蓝色沉淀
【解题思路】
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过程】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
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说法正确。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
铜,会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说法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说法正确。
故选:Ao
14.(2023•宜昌)为了证明中和反应是否发生,小文同学做了如图四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软件发布及授权使用合同
- 专业律师事务所有偿法律咨询合同
- 2025年锤纹漆合作协议书
- 房屋装修半包合同样本
- 借款抵押车辆合同
- 解决方案研讨会邀请函
- 品牌租赁住宅合同
- 人才服务协议书
- 土地储备与开发合作协议
- Recycle 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集成电路研究报告-集成电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
- 教师师德专题培训
- 2024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法检测方案资料
- 2025云南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招聘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成都市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教育局财务工作计划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材分析
- 广东2024年广东金融学院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T-WSJD 18.22-2024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 双氯甲醚的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法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