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讲义)(学生版+解析)_第1页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讲义)(学生版+解析)_第2页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讲义)(学生版+解析)_第3页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讲义)(学生版+解析)_第4页
2025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讲义)(学生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6讲人与环境

目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2

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3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3

考点一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

知识点1生态足迹.....................................................................3

知识点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

知识点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5

考向1结合生态足迹,考查生命观念....................................................7

考向2围绕全球性环境问题,考查科学思维..............................................7

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8

知识点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3个层次的内在关系........................................8

知识点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8

知识点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9

知识点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9

考向1结合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考查生命观...........................................10

考向2围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考查生命观念.................................11

考点三生态工程............................................................11

知识点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1

知识点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2

知识点3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技巧.............................................12

知识点4生态工程实例分析...........................................................13

考向1结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判断,考查生命观念..............................14

考向2围绕生态工程实例分析,考查生命观念...........................................15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含2024年高考真题)..........................15

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

一、教材知识链接.........................................................

二、教材深挖拓展..........................................................................16

三、长句规范作答..........................................................................17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预测

2024,北京,选择题;2024,湖北,选择题

考点一:活动对生态环境的

2024,吉林,选择题;2023,浙江,选择题

影响(3年20考,全国卷题型:选择题、解答题

2022,辽宁、选择题;2022,浙江,选择题

3年1考)内容:本专题知识难度较

2022,湖南,填空

高,要求基础要扎实。考

2024,重庆,解答题;2024,贵州,选择题

查学生对相关人与环境

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2024,北京,选择题;2024,浙江,选择题

人与环境的整体性的认识,或结合

护(3年30考,全国卷32024,广东、选择题;2024,河北,解答题

一些情景信息或表格信

年2考)2023,辽宁,解答题;2023,江苏,解答题

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

2023,湖北,解答题;2023,全国,解答题

应变能力、获取信息和综

2024,湖南,解答题;2024,吉林,选择题

考点三:生态工程(3年17合分析能力。

2024,甘肃,选择题;2024,辽宁,选择题

考,全国卷3年1考)

2023,广东、选择题;2022,河北,解答题

1.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

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对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2.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

课标要求

处的合理化建议。

3.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

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

增:①生态足迹;②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新旧教材对改: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比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移: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应用来自原选修三,且内容有所精简、变动。

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

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其稳定性,依据生态

的价值和保护,建立生工程的原理,设计相

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应的生态工程案例

生命观念科学探究

\____________7

通过分析全球性生态

分析温室效应及水体环境问题,关注人口

富营养化等成因,提出与环境的关系,形成

相应的方法和措施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人均耕资源利环境污

地减少用增多染加剧

导致

人口增长

或胁有人类的生〃和发幄,1I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用可持续

性发展

环基因多物种多生态系统

境地球样性样性多样性

直接生物

价值技术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1生态足迹

1.概念: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生存所需的生产资

料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

2.内容

水产品所需水域渔业用地-

农产品所需农田耕地

生产所吸纳废

畜牧产品所需草地草地需资源物所需

林木产品所需林地林地碳足迹

,©基础设施占用土地建设用地吸收化石燃料排放的

CC>2所需的森林面积

(1)渔业用地: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

(2)耕地:表示用来种植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

(3)草地: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

(4)林地: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

(5)建设用地: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

(6)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3.特点

问题1:的生态足迹越大说明什么?生态足迹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所需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196119852012

74%114%156%

注意:为减小生态压力,应减少生态足迹的值。

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生活方式生产资源吸纳废物(碳足迹)

步行开车占用建设用地吸收尾气需要森林面积

吃蔬菜吃牛肉养牛需要草地养牛比种菜排放更多CO2

【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P83“旁栏思考”: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的原因是?

知识点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人口的持续增长,给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2.我国人口现状:

(1)人口基数大;

(2)人均资源少;

(3)城市化和老龄化加速;

(4)生态足迹大。

1983年起,开始实行计划生育2015年全面二胎2021年放开三胎政策

【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P88“练习与应用•概念检测1":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及人口停

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问题(连线)

人口增长过帙劳■动力不及

*源陋*

人口老岭化

人口停止增长

交通狗将

环境息化

知识点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

污染

全球性生态

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

性丧失

1.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

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植树种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

全球气候变化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中

上升,进而对和许多生物的生烧,使用清洁能源等

co浓度升高

2存产生威胁

节约用水,治理污染,南水北调

水资源短缺人口多,水资源污染严重和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

臭氧层变薄,到达地面的太阳

减少使用和排放氟氯烧、哈龙等

臭氧层破坏氟氯烧、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紫外线增强,会对人和其他生

物质

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

土地荒漠化植被的破坏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保护草地,植树造林

生物多样性丧

生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等

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导致酸雨、雾霾、水体富营养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

环境污染

染物过多化频发无害化处理等

2.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全球性

3.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影响:对生物圈的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的

4.水污染的类型污染类型:

类型成因危害

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度增加,进一步加剧水质恶

无机污染水体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

化,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异养型生物繁殖,水体缺氧,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

有机污染水体中富含有机物

进而使河水变黑、发臭

重金属、农药污染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重金属等浓度较高

【易错辨析】

1.生态足迹中的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

面积。(选择性必修2P83图4-1)()

2.我国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我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

加速。(选择性必修2P84正文X)

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选

择性必修2P86图4-2)()

4.最为常见的环境污染是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酸雨。(选择性必修2P86图4-2)()

考向洞察Jj

考向1结合生态足迹,考查生命观念

例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

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

①光盘行动②自驾旅游③高效农业④桑基鱼塘⑤一次性餐具使用⑥秸秆焚烧

A.①③④B.①④⑥

C.②③⑤D.②⑤⑥

【变式训练】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再也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

利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开车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相比,前者均会增大的生态足迹

B.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C.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保持了土地的生产能力,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D.长江江豚(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长江江豚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长江江豚繁育中心

考向2围绕全球性环境问题,考查科学思维

例2.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环境的好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态环境部门梳理出十大

重点任务,包括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优生态等。为完成生态环境的保护任务,下列相关措施错误的

是()

A.减少尾气排放及减少微生物分解产生的C02,可实现增蓝天

B.减少生活污水排放,加强河流污染防治,有助于保碧水

C.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强农业用药污染防治,有助于护净土

D.加强山水林田综合治理,推进河湖生态修复,有助于优生态

【变式训练】1.我国是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尤

为重要。下列有关人与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启动亚洲象生态保护走廊措施来缓解亚洲象栖息地隔离状态

B.为响应低碳生活,我们要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发展节水农业、随手关闭水龙头等均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D.为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须严禁开发利用资源以保护“绿水青山”

【变式训练】2.若核电站将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污水放入大海,某研究机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日起,

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个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核污染将会影响全球的水资源安全

B.核污染产生废水无法彻底净化达标,说明海水净化处理技术有限

C.核污染将会使海洋生物产生变异,不食用海产品就不会对造成伤害

D.核不扩散条约各个国家都应遵守,地球是共同的家园

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知识固本

知识点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3个层次的内在关系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圈内,它们所拥有的以及各种各样的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决定本质

物种多样性

形成

生态系统多样性

知识点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

ci)实用意义的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

(2)非实用意义的价值:旅游观赏、科学研究、文学创作

2.间接价值

(1)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

②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作用。

③湿地可以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

(2)促进生态系统生态流动和协同进化

注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潜在价值:目前人们尚不太清楚的价值

知识点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1.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

2.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

3.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这是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

4.环境污染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5.农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会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以及与之相应的经长期协同进化的物种消失。

6.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也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

知识点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1)概念: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以及国家公园等

(2)意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2.易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1)概念: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进行专门保护。

例如:建立以及等。

(2)意义: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西双版纳植物园

3.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濒危物种:建立,利用对濒危物种的—进行保护。

我国还利用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惜、濒危物种的保护。

国家基因库种子库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4.其他措施:

(1)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废物的重复利用

III

j降低

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速度

(2)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

使每个人都能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自觉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和习惯。

5.生物多样性的利用

(1)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2)大力实施等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

【易错辨析】

1.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还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

能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选择性必修2P90正文)()

2.生态系统在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选

择性必修2P91正文)()

3.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选择性必修2P92正文)()

4.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选择性必修2P93

正文)()

---------------CHHHl-u

考向洞察」

考向1结合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考查生命观

例1.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

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城市公园类型植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

物种数量41526338

A.植物园为鸟类提供易地保护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鸟类物种多样性

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

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

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

【变式训练】《庄子・内篇・人间世》中写道:“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无用之用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也蕴含其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

B.《韩非子•五蠹》中的“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C.“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保证了水生生物正常的生长繁殖

D.上述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只能体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考向2围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考查生命观念

例2.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鲤等长江特有

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

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

B.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

C.长江保护应在优先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D.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易地保护和保种

【变式训练】2021年10月,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

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栖息地的碎片化有利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

B.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构成物种多样性

C.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考点三生态工程

f知识固本」

知识点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L定义:生态工程是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

产生的应用学科。

注意:生态工程旨在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

2.建设原因:毁林种地、围湖造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方式,正在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3.建设目的: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

步发展。

4.优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知识点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理论基础意义实例

自组织、自我优化、湿地生态工程建设有效

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形成

自生自我调节、自我更新选择生物组分、合理布

有序的整体

和维持设,并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循环,使前一环

循环物质循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被后一环节利无废弃物农业

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避免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建设

协调

环境的协调与适应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出现的问题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

社会、经济、自然构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生态系统

整体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

成的复合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问题

知识点3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技巧

1.强调物质循环、废物利用、减轻环境污染一循环原理。

2.体现物种多,营养关系复杂一自生原理。

3.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涉及环境承载力一协调原理。

4.涉及自然、经济和社会整个系统,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一整体原理。

【考点训练】常见生态工程实例快速准确判断所遵循的原理

①无废弃物农业一一遵循原理。

②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层次一一遵循原理。

③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一一违背原理和原理。

④前面造林,后面砍树一一违背原理。

⑤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一一遵循原理。

⑥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一一违背原理。

⑦湿地的破坏,水体的污染-----违背原理。

⑧引种时考虑是否适应环境一一遵循原理。

⑨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既号召农民种树又要考虑农民生活问题一一遵循原理。

知识点4生态工程实例分析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问题一人多地少,资源有限

综—有效选择畜、鱼等多种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一自生

发作物f粮食、秸秆-人、畜食用一粪便残渣-循环

型对策—一沼气池——>农田——>作物

程利用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增加了就业和

L经济收入,解决了社会问题-整体

案例一北京郊区的某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2.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一问题一湿地的缩小和环境污染以及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

湿

生r废水等污染物的处理一循环

恢-对策-根据原湿地中物种的分布情况引入动植物--协调

复减少人类的干扰、依靠其自然演替机制恢复L白牛

工其生态功能r

一案例一江西鄱阳湖生态恢复工程、厦门赏雪湖生态恢复工程

3.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湿一问题一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重金属污染

生-人工进行地表覆盖、植被恢复一自生

恢-对策-根据环境引入当地土著物种,协调

复搞好矿区经济的同时,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整体

L案例T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

【教材隐性知识】

1.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P100图4-12,该图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原则,即通过系统设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2.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2P101图4—13,该图体现了原理,此原理建立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必要基础。

【易错辨析】

1.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多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选择性必修2P99正文)()

2.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选择性必修2P99

正文)()

3.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

件。(选择性必修2P99正文)()

4.''无废弃物农业〃充分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协调原理。(选择性必修2P100正文)()

----------£HH»-S-u

考向洞察J

考向1结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判断,考查生命观念

例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加大对已被破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力度,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

和实例中,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有关实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

A桑基鱼塘遵循协调原理

B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背整体原理

c在我国西北地区种植杨树,发现许多杨树长得很弱小违背自生原理

D沼气工程建设遵循循环原理

【变式训练】“张家港湾”是长江江海交汇的第一道湾,该生态提升工程致力于勾勒港城最美江滩。通过生态

修复滩涂湿地,彻底改变过去化工围江、砂石围江、码头围江的乱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该生态工程需要遵循协调、自生、整体等生态学原理

B.该生态工程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取得的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C.改造过程中该区域的生物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物种的丰富度有所增加

D.“张家港湾”生态修复后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显著增强

考向2围绕生态工程实例分析,考查生命观念

例2.2022年2月,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等使用了无水免冲智慧生态厕所。该款厕所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

全程不用水且无臭无味。经降解的排遗物最终会变成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再利用。这项“黑科技”中小小的微

生物起了大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智慧生态厕所”将排遗物发酵成优质有机肥料供农业种植使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智慧生态厕所”在选择菌种时需考虑循环、协调的原理,不需要考虑自生、整体的原理

C.可用硝化细菌除臭的原因是它能将有臭味的NH3等物质氧化为无味的产物

D.高效降解菌种的筛选需要用到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技术,不需要生态工程等现代技术

【变式训练】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下列有关策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培育良种、科学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B.发展现代化农业时建立沼气池遵循的是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多层育苗等立体农业生产方式增大了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桑基鱼塘”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3

1.(2024糊北•高考真题)据报道,2015年到2019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足迹由0.3212hm2下降至0.2958hm2,

5年的下降率为7.91%。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4607hm2下降到0.4498hm2,5年的下降率为2.37%。结合上述

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经济带这5年处于生态盈余的状态

2.(选择性必修2P83)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所需的资源越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

3.(选择性必修2P83),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4.(选择性必修2P8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性必修2P90)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性必修2P9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三个方面。

7.(选择性必修2P9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等方面。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8.(选择性必修2P93)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活动,主要是等。

9.(选择性必修2P99)自生是指。

10.(选择性必修2Pioi)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o

11.(选择性必修2Pioi)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的规律,更要考虑等系统

的影响力。

二、教材深挖拓展

1.(选择性必修2P86图4-2拓展)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2.(选择性必修2P87“思考•讨论”改编)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3.(选择性必修2P87"旁栏思考题”改编)绿水青山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协调好经

济发展与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选择性必修2P93改编)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

境的过程。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5.(选择性必修2P95正文拓展)有人说,为了保护野生生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6.(源于选择性必修2P101“旁栏思考”)从协调原理出发,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应选择哪些

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长句规范作答

1.(生产实践)绿色出行、“光盘行动”、节水节能等,都可以缩小生态足迹。试举例说出还有哪些可以缩小生

态足迹、减少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

2.(生产实践)有些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生产建设活动,不一定都是主观上要对野生物种赶尽杀绝。例如,修建

高速公路、铁路造成某些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这给你什么启示?

第36讲人与环境

目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2

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3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3

考点一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

知识点1生态足迹.....................................................................3

知识点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

知识点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5

考向1结合生态足迹,考查生命观念....................................................7

考向2围绕全球性环境问题,考查科学思维..............................................7

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8

知识点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3个层次的内在关系........................................8

知识点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8

知识点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9

知识点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9

考向1结合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考查生命观...........................................10

考向2围绕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考查生命观念.................................11

考点三生态工程............................................................11

知识点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1

知识点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2

知识点3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判断方法技巧.............................................12

知识点4生态工程实例分析...........................................................13

考向1结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判断,考查生命观念..............................14

考向2围绕生态工程实例分析,考查生命观念...........................................15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含2024年高考真题)..........................15

05长句分析•规范作答....................................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教材知识链接.........................................................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教材深挖拓展..........................................................................16

三、长句规范作答..........................................................................17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预测

2024,北京,选择题;2024,湖北,选择题

考点一:活动对生态环境的

2024,吉林,选择题;2023,浙江,选择题

影响(3年20考,全国卷题型:选择题、解答题

2022,辽宁、选择题;2022,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