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 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分析(讲练)(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 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分析(讲练)(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 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分析(讲练)(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 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分析(讲练)(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 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分析(讲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突破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分析

目录

突破01金属与酸的反应汇总2

突破02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2

突破03金属与盐溶液的化学反应汇总3

突破04金属与盐溶液一滤液、滤渣的判断3

突破05用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探究金属活动性4

突破06真题探究4

突破07押题特训8

突破01金属与酸的反应汇总

反应的总表达式:金属+酸一>盐+H2T

1、酸是指的稀酸,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2、铁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Fe+2HCl=FeCb+M反应的现象:产生大量气泡,金属逐渐溶解至消失,

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镁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Mg+2HCl=MgCb+H2T;反应的现象:产生大量气泡,金属逐渐溶解至消失,

放热;

突破02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Zn粉和Fe粉至过量

H

质2

°金属质量/&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之比越小,等质量的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大,曲线越陡,

越先将酸消耗完,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2、将足量的镁片、铁片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H

质2

。反应时间/min

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与酸反应的越快,曲线越陡,越先将酸消耗完,由于金属足量,酸一定,最终生成

氢气的质量相笠

3、向等质量的铝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与酸反应的越快,开始时曲线越陡,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与金属的化合价之比越大,最终产生的气体越少,曲线位置越低

4、分别向等质量的铁和锌中滴入浓度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H

质Fe

量Zn

/g

°稀盐酸质直

开始时,金属过量,酸完全反应,加入等质量的酸产牛气体的质量相等,曲线重合,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

的化合价之比越大越先反应完,最终产生的气体越少,曲线位置越低

突破03金属与盐溶液的化学反应汇总

反应的总表达式: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

1、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2、Fe+CuSO4=Cu+FeSC>4('。显法冶金”原理)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反应的现象:铁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物质,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反应的现象:铜的表面覆盖着二

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①KCaNa三种金属除外;②盐必须为可溶性盐:③在活动性中只能

在前面的金属置换后面的金属。

突破04金属与盐溶液一滤液、滤渣的判断

金属与盐的混合溶液反应后滤渣、滤液成分的判断方法

例如:将铁粉不断加入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

I、由于锌比铁活泼,故铁不与硝酸锌反应(依据:金属与盐反应的规律),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

滤渣中一定不含锌。

n、根据“优先反应”规律(即远距离先置换),铁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1)硝酸银反应一部分:滤渣(银);滤液(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银、硝酸铜)

(2)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完:滤渣(银);滤液(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铜)

IIL硝酸银反应完后,若铁粉有剩余,铁才与硝酸铜反应。

(3)硝酸铜反应一部分:滤渣(银、铜);滤液(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铜)

(4)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完:滤渣(银、;滤液(硝酸锌、硝酸亚铁)

(5)硝酸铜反应完、铁还有剩余:滤渣(银、铜、铁);滤液(硝酸锌、硝酸亚铁)

突破05用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探究金属活动性

1、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方法一:将打磨过的金属分别插入等溶度的稀盐酸或硫酸中,观察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方法二:将打磨过的一种金属单质放入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观察是否反应。

2、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方法一:两盐夹一金:将活动性排在中间的金属单质分别放入其它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中,观察现象。

方法二:两金夹一盐:将活动性最强和最弱的金属单质放入活动性在中间的金属的盐溶液中,观察现象。

突破06真题探究

1.(2023•广西)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

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B.

消耗稀盐酸质量/g

D.

Mg+2HCl=MgCl2+H2T2A1+6HC1=2A1C13+3H2TFe+2HC1=FeClj+T

【解析】A、2473952542192676,56731272。因为金属足

量则稀盐酸完全反应。如反应73份质量的HC1,溶液质量的增加情况为:镁增加24-2=22份,铝增加-^―=16

份,铁增加56-2=54份,所以溶液增加质量Fe>Mg>Al,图示正确;

B、消耗73份质量的HC1需要镁的质量为24份,铝的质量为三=18份,铁的质量56份,所以消耗相同质

量的稀盐酸需要金属的质量Fe>Mg>Al,金属过量,最终稀盐酸全部消耗,则最终消耗稀盐酸质量相同。图

示正确;

C、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最终生成的

氢气质量相等,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铝强于铁,故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铝大于铁,图示正确;

D、从B分析可知,最终稀盐酸全部反应,消化金属的质量Fe>Mg>Al。金属活动性Mg>Al>Fe,则相同时

间内消耗的金属Mg>Al>Fe。图示错误。

故选D。

2.(2023・湖南怀化)向Cu(NO3)2溶液中分别加入金属X、Y,反应一段时间后在X表面有红色物质板

出,Y表面无明显变化,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Cu>X>YB.X>Cu>YC.X>Y>CuD.Y>Cu>X

【答案】B

【解析】现有X、Y两种金属,分别把它们插入到Cu(NC)3)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

出,在Y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即X>Cu>Y。

故选:Bo

3.(2023•江苏镇江)金属R与Hg(NO3)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Hg(NO3)2=R(NO3)2+Hg,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R可能是铝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R的金属活动性比Hg强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R不一定排在氢前面

【答案】A

【解析】A、由R+Hg(NO3)2=R(NO3)2+Hg可知,R的金属活动性比汞强;由R(NO3)2,硝酸根显-

1价,则R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铝元素在化合物显+3价,R不可能是铝,说法错误;

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说法正确;

C、由R+Hg(NO3)2=R(NO3)2+Hg可知,R的金属活动性比汞强,说法正确;

D、R的金属活动性比汞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R不一定排在氢前面,如可能是铜,说法正确。

故选Ao

4.(2023•山东青岛)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

干燥、称量,所得滤渣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液可能呈蓝色

B.滤渣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D.向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Ag,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AgNCh

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Ch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根据

Zn+2AgNO3=Zn(NO3)2+2Ag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根据Zn+Cu(NO3)2=Zn

(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

得滤渣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相等,说明同时发生了上述两个反应。

A、根据分析可知,硝酸铜溶液可能有剩余,滤液可能呈蓝色,说法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同时发生了锌与AgNCh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滤渣中至少银、铜含有两种物质,说法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锌可能有剩余,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会有气泡产生,说法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同时发生了锌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则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法正确。

故选C。

5.(2023•山东聊城)为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Fe、Cu、Ag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Cu分别放入FeCL、AgNCh溶液中

C.将Cu、Ag分别放入FeSCU溶液中

D.将Fe放入稀盐酸、Cu放入AgNCh溶液中

【答案】B

【解析】A、将Fe、Cu、Ag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产生气泡,而铜、银都不与

稀盐酸反应,只能够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银强,但不能验证铜、银活动性的关系,选项错误;

B、将Cu分别放入FeCb、AgNCh溶液中,铜不与氯化亚铁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铁弱,铜能够与硝酸

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选项正确;

C、将Cu、Ag分别放入FeSCU溶液中,铜、银都不与硫酸亚铁反应,证明铜、银的活动性都比铁弱,但不

能验证铜、银活动性的关系,选项错误;

D、将Fe放入稀盐酸,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证明铁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Cu

放入AgNCh溶液中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不能验证铁与铜的活动性的关系,选

项错误,故选B。

6.(2023•宁夏)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探究铜、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图3所示实验(实验中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

20%稀硫酸20%稀硫酸20%稀硫酸

V

TOO7

锌片

ffl铜片-二L

HH硝酸银

HDq1-溶液

实验I实验n

【解释与结论】

(1)实验I中只有一支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II中实验现象是-

(3)上述实验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o

由上述实验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铜、银。

【反思与交流】

(4)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所用试剂即可)。

(5)某同学又取了金属M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请你推测:金属M(填“能”

或“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拓展与延伸】

(6)同学们用不同形状的锌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进行实验,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

影响因素,实验记录表:

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锌的形状氢气的体积(mL)

实验编号

(均取20mL)(均取1g)(均收集3分钟)

①20%锌粒31.7

②20%锌片50.9

③30%锌粒61.7

④30%锌片79.9

实验①②对比说明;要比较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

的实验编号是。由此得出不同形状的锌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都会影响反应快慢。

【答案】(1)Zn+H2SO4=ZnSO4+H2T

(2)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置换反应

(4)锌、硫酸铜溶液、银

(5)能

(6)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锌与稀硫酸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①③或②④

【解析】(1)铜、锌、银三种金属中,只有锌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前面,即只有锌能与稀硫酸反应,实

验I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nZnSO4+HzT;

(2)实验H中铜片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

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实验I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实验II中铜片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这两

个化学反应都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故上述实验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4)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用硫酸铜溶液,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

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锌大于铜的金属活动性,银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的金属

活动性,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铜、银,故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用锌、硫酸

铜溶液、银;

(5)某同学又取了金属M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金属M的活动性大于氢,而

铜的金属活动性小于氢,则金属M的活动性大于铜,故金属M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6)根据实验记录表可知,实验①②对比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锌与稀硫酸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

快,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其他因素应该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应选择的实验编

号是①③或②④,由此得出不同形状的锌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都会影响反应快慢。

7.(2023・陕西)如下图,将金属X插入烧杯内的AgNC)3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X,向烧杯

内再加入一定量锌粉,振荡后,溶液蓝色逐渐消失。

(1)金属X是O

(2)加入锌粉,溶液蓝色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填“存在”或“不存在”)AgNC>3。

【答案】(1)Cu/铜

(2)Zn+Cu(NO3)?=Zn(NO3),+Cu

(3)不存在

【解析】(1)因为X可以使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出现了铜离子,所以金属X是铜。

(2)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Cu,所以锌单质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单质和硝酸锌溶液,溶液蓝色消失。化学方

程式为:Zn+Cu(NO3)2=Zn(NO3)2+Cu□

(3)因为溶液蓝色消失,所以溶液中铜离子全部被Zn置换出来,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银离子,所以烧

杯内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gNCh。

突破07押题特训

1.(2023•山东荷泽)碑化镉薄膜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其材料之一镉(Cd)的制备是在铜镉渣(主

要含有Cd、Zn、Cu、Fe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然后对滤液进行除铁净化,再

加入锌粉置换出镉,下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Zn>Cu>CdB.Zn>Cd>Cu

C.Cu>Zn>CdD.Cd>Zn>Cu

【答案】B

【解析】在铜镉渣(主要含有Cd、Zn、Cu、Fe单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出铜渣,说明Cd、

Zn、Fe均能与稀硫酸反应,Cu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Cd、Zn、Fe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Cu的位置排在

氢的后面。

再加入锌粉能置换出镉,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镉强,即Zn>Cd,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Zn>Cd>Cuo

故选B。

2.(2023・湖南湘潭)将光亮的铜丝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硝酸银溶液C.硫酸铝溶液D.稀盐酸

【答案】B

【解析】A、铜丝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错误;

B、金属活动性铜〉银,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铜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

故正确;

C、金属活动性铝〉铜,铜与硫酸铝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错误;

D、金属活动性铜位于氢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错误。

故选B。

3.(2023•江苏宿迁)将一定质量的Fe粉加Mg(NC>3)2和CU(NC)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

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质量与加入的Fe粉质量可能相等

B.滤液中一定有Mg(NC>3)2、Fe(NO3)2,可能有Cu(NC>3)2

C.若加入的Fe粉过量,则得到的滤液呈无色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Cu、Fe、Mg

【答案】B

【解析】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镁的活动性强于铁,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将一定质量的Fe粉加Mg(NC>3)2和

CU(NO3)2,铁会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不会与硝酸镁反应。

A、根据化学方程式Fe+Cu(NO3)2=Fe(NC)3)2+Cu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滤渣质

量大于加入的Fe粉质量,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Mg(NC>3)2、Fe(NC)3)2,可能有Cu(NC)3)2,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若加入的Fe粉过量,则得到的滤液中溶质是Mg(NC>3)2、Fe(NO3)2,含有Fe(NO3)?的

溶液呈浅绿色,错误;

D、铁、铜两种金属,铁排在氢之前,能置换出酸中氢,铜排在氢之后,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若向滤渣中

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铁过量,滤渣中一定有Cu、Fe,由于铁不能与Mg(NC>3)2反应,滤渣中一定

没有镁,错误。

故选Bo

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镁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

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无色溶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镁

B.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C.若滤液为蓝色溶液,则滤液中至少含有三种金属离子

D.若加入镁的质量为2.4g,则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2.4g

【答案】D

【解析】A、若滤液为无色溶液,则硝酸铜全部反应,但无法判断镁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还是镁有剩余,

滤渣中可能有镁,错误;

B、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没有氢前金属镁剩余,滤渣中一定有开始反应就置换出的银,

但无法确定是否有铜,错误;

C、若滤液为蓝色溶液,则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存在,溶液中一定还有反应生成的硝酸镁,但是没有办法确

定是否有硝酸银剩余,则至少有二种金属离子。错误;

Mg+2AgNO3=Mg(NO3)2+2AgMg+Cu(NO3)2=Mg(NO3)2+Cu

D、24216,2464,镁和硝酸铜、硝酸锌反应后得到的

固体质量都增加,所以若加入镁的质量为2.4g,则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2.4g。正确;

故选D。

5.(2023•河北)向盛有ag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稀硫酸质量/g

A.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ZnSO,

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NfP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a-b)g

【答案】C

【解析】A、金属的活动性,锌>氢>铜,只有锌和硫酸反应,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因此M点时锌剩

余硫酸不足,则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说法正确;

B、N点时,全部锌和稀硫酸反应,则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说法正确;

C、N点锌和稀硫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硫酸锌溶液,P点时所加稀硫酸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

质有硫酸锌和硫酸,溶液显酸性,pH<7,N-P点时,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说法错误;

D、根据A项的分析,锌完全反应,b是铜的质量,则锌的质量为(a-b)g,说法正确;

故选:Co

6.(2023•湖南永州)三种金属X、Y、Z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Y+H2SO4=YSO4+H2T,z和H2sO,不反应

②Z+2XNO3=Z(NC)3)2+2X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X>Y>ZB.X>Z>Y

C.Y>X>ZD.Y>Z>X

【答案】D

【解析】Y能和硫酸反应,Z不能和硫酸,则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Y位于氢元素前面,Z位于氢元素

后面,则Y位于Z前面,Z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则Z位于X前面,则金属活动性顺序:Y>Z>X。

故选D。

7.(2024•河北邯郸•二模)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X、Y两种金属粉末,反应时的质

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属质量/g

氢气质量/g

A.加入金属的质量:X=Y

B.金属的活动性:X>Y

C.参加反应的酸的质量:X=Y

D.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X<Y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加入的金属的质量:X>Y,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于该图横坐标不是时间,则无法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图可知,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根据氢元素守恒,则说明参加反应的酸的质量相同,该选项说

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消耗的金属质量X>Y,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消耗的酸的质量相同,则最

终所带溶液的质量:X>Y,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8.(2024•甘肃武威・一模)把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

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完全反应后甲生成的气体比乙多

B.乙的金属活动性比甲强

C.在盐酸盐中甲的化合价一定比乙高

D.甲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比乙小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甲生成的气体比乙多,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乙完全反应需要时间短,说明乙的金属活动性比甲强,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图示,无法确定甲、乙的化合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甲生成的气体比乙多,如果甲、乙反应后在化合物中最大化合价相同时,则甲的

相对原子质量比乙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9.(2024・湖北•一模)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三份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后甲、

乙、丙三种金属元素均显+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B.化学反应速率:甲>乙>丙

C.所得溶液的质量:甲〈乙〈丙

D.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答案】C

【解析】A、由纵坐标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氢元素的

质量不变,因此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根据完全反应所消耗的时间可知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甲>丙>

乙,说明化学反应速率:甲>丙>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纵坐标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由于是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与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是气体所以会逸出,则反

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甲〈乙〈丙,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等质量的金属和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金属化合价

-----------------------------------------------X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由于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元素均显+2价,而生成氢气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的质量:甲>乙>丙,则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0.(2023•江苏南通)学习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uSC)4溶液的性质。

实验I:把一根砂纸打磨过的A1丝浸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1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实验II:向CuSC>4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出现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I中溶液颜色不变

B.实验I说明A1的活动性比Cu的强

c.实验n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D.实验II中沉淀为CuO

【答案】B

【解析】A、把一根砂纸打磨过的A1丝浸入CuSCU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1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铝

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错误;

B、把一根砂纸打磨过的A1丝浸入CuSCU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1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说明A1能

置换出Cu,Al的活动性比Cu的强,正确;

C、实验II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D、实验II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实验H中沉淀为氢氧化铜,错误。

故选Bo

11.(2023•辽宁锦州)向AgNCh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渣中没有Cu。滤液中一定含有AgNCh

B.若滤渣中有Cu,滤液中一定没有AgNCh和Cu(NO3)2

C.若滤渣中没有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gNCh和Cu(NO3)2

D.若滤渣中有Fe,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和Fe(NO3)2

【答案】C

【解析】A、根据优先置换原理,当铁粉的质量很少时,铁粉首先置换银离子,铜离子不一定到得置换,故

当铁粉恰好将银离子置换出来后,滤渣中没有Cu,滤液中不含有AgNO3,故A错误;

B、根据优先置换原理,当铁粉的质量很少时,铁粉首先置换银离子,铜离子不一定到得置换,若滤渣中有

Cu,说明滤液中的AgNCh被反应完全,Cu(NO3)2可能反应完全,也可能剩一部分,故B错误;

C、滤渣中没有Fe时,铁粉被消耗完全,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gNCh和Cu(NO3)2,

故C正确;

D、若滤渣中有Fe,说明AgNCh和Cu(N03)2与铁粉完全反应,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和AgNCh,

滤液中只含有Fe(NO3)2,故D错误。

故选Co

12.(2023•山东滨州)向盛有AgNC)3、Cu(NC>3)2和A1(NC)3)3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

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铁、铜、银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NC)3)2,可能含有A1(NC>3)3

C.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D.滤液有可能呈蓝色

【答案】A

【解析】A.滤渣中一定有铁(过量的)、铜和银(都是反应生成的),正确;

B.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Fe(NC»3)2和未反应的A1(NC>3)3,错误;

Fe+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

C.由方程式分析可知56216,5664,铁与硝酸银和硝酸铜

反应都会使溶液质量减小,错误;

D.滤液不可能呈蓝色,因为硝酸铜已经被完全反应,错误。

故选:Ao

13.(2023・湖南衡阳)向Mg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

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Zn

B.若滤液不为蓝色,则滤液中可能不含CuCl2

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Mg

D.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

【答案】D

【解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Cu可知,向MgCL和CuCb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和

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和氯化镁不反应;

A、若滤液为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CuCb,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一定不含Zn,故选项A说法错误;

B、若滤液不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CuCb,故选项B说法错误;

C、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Zn,不含Mg,故选项C说法错误;

Zn+CuCl,=ZnCl,+Cu

D、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公22所得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

6564

质量大,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D。

14.(2024•山东临沂•一模)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

氢气,X不反应,X和Y的金属活动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X和Z的金属活动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根据以

上实验事实,判断:若Y为铁,其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溶液会由蓝色变为_____色。

【答案】Y>XX>ZFe+CuSO4=Cu+FeSO4浅绿色

【解析】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Y排在氢前,

X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X排在氢后,说明Y比X活泼;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

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说明X比银活泼,而Z没有变化,说明银比Z活泼,说明X比Z活

泼;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C>4=Cu+FeSO4,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