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微粒_第1页
专题07 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微粒_第2页
专题07 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微粒_第3页
专题07 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微粒_第4页
专题07 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微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7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分布考查频率命题趋势考点1分子、原子、离子☆☆①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知道有引力和斥力②说出原子和原子核的构成③知道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④认识元素的符号所表示的含义,元素周期表等考点2元素☆☆知识导图考点梳理■考点一分子、原子、离子►1.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铅球模型或实心球模型。汤姆生(发现电子):西瓜模型或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发现原子核):核式结构模型或行星模型。玻尔:分层模型。2.原子的结构原子eq\b\lc\{(\a\vs4\al\co1(核外电子,原子核\b\lc\{(\a\vs4\al\co1(质子,中子,))))3.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原子的相对质量没有具体的质量单位。一般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4.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如eq\o\al(12,6)C和eq\o\al(14,6)C等。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某物质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物质可能是氧气(O2)或臭氧(O3),也可能是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考点二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物质的元素组成:1.物质组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2.单质和化合物①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②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元素符号的意义①宏观: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②微观:微观上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也表示该种物质。4.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知识拓展】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也讲个数。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虽然只有一种氧元素,但它是混合物。3.化合物和混合物不能相混淆,化合物属于纯净物。空气、溶液、合金等都是常见的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考点突破■考点一分子、原子、离子►

典例1:现在已经实现了4680无极耳电池量产,可以让电动汽车价格更低性能更高。其中一项技术突破是阳极材料用硅代替了石墨,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硅是一种金属元素 B.硅比碳多8个质子C.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碳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克◆变式训练1:(2023·杭州模拟)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氧气分子18O16O,请问一个16O2分子和一个18O16O分子中哪种微粒的数目不相等()A.质子 B.中子 C.原子 D.电子

典例2:小嘉在整理科学知识时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相同和不同。(1)氕、氘、氚原子(图1)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不同,故互为同位素原子。(2)硫(图2)和铁丝(图3)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都装有水,但水的作用不同。铁丝与氧气反应时,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3)镁条与盐酸反应(图4)、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图5)都有气体生成,但后者为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故沾有水的玻璃片最终能被黏在烧杯底部。◆变式训练2:化学学科有一些专业化学用语,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是()A.两个氧原子:O2 B.两个硫酸分子:2H2SO4C.1个亚铁离子:Fe3+ D.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Al+3■考点二元素►

典例1:(2023九下·永康模拟)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3,而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氦—4的形式存在。如图是氦—3和氦—4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代表()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变式训练1:(2023·宁波)“小数据”引发“大发现”。1892年,瑞利经多次实验测得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密度为1.2572克/升,与相同条件下纯净氮气的密度比较,发现均偏大0.5%,继续研究发现了氩气。(1)元素周期表中氩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则氩原子的质子数为。(2)瑞利认为偏大0.5%的细微差别不是误差。下列事实能支持瑞利这一观点的是。A.所有科学实验中都是存在误差的B.当时实验技术,能使误差小于0.5%C.当时其他科学家重复该实验,也得到相近结果

典例2:(2023·舟山)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如图1)火遍全网。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2H4)凝固。(1)无水肼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甲表示的元素是。(2)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有。A.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变式训练2:(2023·舟山)氢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请结合资料回答:(1)卡文迪许用锌与足量的酸反应得到可燃空气,该可燃空气其实是;(2)图甲A、B原子和图乙中的原子的总称为氢元素(填字母)。真题演练1.(2021·台州)有一种人造氢原子(可表示为4H)的原子核中有3个中子,它可以结合成4H2分子。一个4H2分子中,下列微粒的个数不等于2的是()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2.(2023·宁波)古人通过往铜中加入锡(Sn)熔合制成青铜器。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9,质子数为50。则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69 B.119 C.69 D.503.(2021·台州)如果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则下列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SO2)的是()A. B. C. D.4.(2023·宁波)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动态“局域柔性”框架材料,实现了在室温下对重水和普通水的有效分离。一个重水分子(2H2O)中含有的质子个数为()A.3 B.10 C.12 D.205.金属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烧过程中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钠离子B.氯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C.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D.氯原子转变为氯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变6.(2023·宁波)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3(CH2)10CH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氧属于混合物B.CH3(CH2)10CH3属于无机物C.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D.CH3(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7.(2023·衢州)19世纪末,科学界有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电流不能通过蒸馏水,也不能通过固体盐块,但把盐块放进蒸馏水中溶解成盐水时,电流却一下子畅通起来。盐水为什么能导电?阿伦尼乌斯认为盐溶于水,就产生了带电的离子,这些离子移动就能导电。但遭到了许多科学家的质疑: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水中有氯离子,为什么盐水是无毒的?钠遇水就会剧烈反应,如果水中有钠离子,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1)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知道离子是原子得失形成的,盐水能导电是因为盐水中存在钠离子和氯离子。(2)当时科学家有“划线部分”的想法,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改变,会导致它的性质也改变”。8.(2023·舟山)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1)水分子(H2O)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2)请将如图方框中“?”处补全:。9.(2022·温州)“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在原子论中提出元素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复杂原子”。材料二:1809年,盖·吕萨克认同道尔顿的原子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说: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道尔顿反对盖·吕萨克的假说,他认为若该假说成立,解释化学反应时,有些反应会推导出“半个原子”,与原于论矛盾。材料三: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解决了道尔顿和盖·吕萨克的矛盾。随后科学家们确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分子”学说。(1)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2)道尔顿原子论中“复杂原子”构成的物质,按现在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纯净物中的。(3)依据道尔顿的原子论和盖·吕萨克的假说,下列反应能推导出“半个原子”的是__________。(可多选)A.1升氢气和1升氯气化合成2升氯化氢气体B.2升氢气和1升氧气化合成2升水蒸气C.木炭与1升氧气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D.木炭与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E.硫与1升氢气化合成1升硫化氢气体专项练习1.(2023·柯桥模拟)“钛基消气剂”因其强大的吸气功能常常被使用在真空电子器件中,其主要成分金属钛。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质子数是22。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2 B.26 C.48 D.702.(2022·南湖模拟)酒驾测试仪器中有一种重要元素——铬,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相对原子质量为52,则铬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52 B.24 C.28 D.763.(2023·路桥模拟)2023年4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铀同位素原子92241U,这一发现将对核能和核武器相关领域研究产生重要影响。A.46 B.92 C.149 D.2414.如图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核外电子,则该原子含有的质子数为()A.1个 B.2个 C.3个 D.4个5.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C.原子核体积很小D.原子核质量比较大6.(2023·路桥模拟)光晶格钟是利用锶-88原子可吸收或发出特定振动频率的光这一性质来计时的时钟,其精度极高。锶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与镁、钙等相似。如图为锶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锶的原子序数是88 B.锶原子核内有38个中子C.锶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D.锶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成为Sr2+7.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火遍全网,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2H4)凝固。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是()A.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克 B.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8.(2023·杭州模拟)“美林”是常用的退烧药,其有效成分是布洛芬(C13H18O2),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A.C13H18O2不属于有机物B.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布洛芬分子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D.布洛芬中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比为18:13:29.(2023·宁波模拟)2022年2月4日冬季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其化学式C17H21NO4,有关可卡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卡因是由C,H,O,N这4种元素组成的B.可卡因含有43个原子C.可卡因属于无机物D.可卡因由17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10.(2023·杭州模拟)小舟在整理科学知识时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相同和不同。(1)图1中氕、氘、氚原子具有相同的。数,但中子数不同,故互为同位素原子。(2)图2中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都装有水,但水的作用不同。铁丝与氧气反应时,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3)图3中镁条与盐酸反应(左)、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右)都有气体生成,但后者为吸热反应,使水发生,(写出一种物态变化),最终使原来沾有水的玻璃片被黏在烧杯底部。11.考古时常用死亡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来推测生物的死亡年代。(1)如图所示,碳-14与碳-12属于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核内不相同。(2)大气中的氮-14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会变成碳-14,使地球上碳-14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从氮-14变成碳-14,其原子核内部粒子的变化情况为。

专题7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突破■考点一分子、原子、离子►

典例1:现在已经实现了4680无极耳电池量产,可以让电动汽车价格更低性能更高。其中一项技术突破是阳极材料用硅代替了石墨,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硅是一种金属元素 B.硅比碳多8个质子C.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碳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克【答案】B【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解答】A.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硅比碳多14-6=8个质子,符合题意;C.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D.碳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不符合题意;◆变式训练1:(2023·杭州模拟)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氧气分子18O16O,请问一个16O2分子和一个18O16O分子中哪种微粒的数目不相等()A.质子 B.中子 C.原子 D.电子【答案】B【解析】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其中质子数加上中子数数值上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18O是氧元素,其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8-8=10,16O也是氧元素,其质子数也是8,中子数为16-8=8,故18O和16O的中子数不同,故16O2分子和一个18O16O分子中的中子数不同,故选B,A、C、D错误

典例2:小嘉在整理科学知识时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相同和不同。(1)氕、氘、氚原子(图1)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不同,故互为同位素原子。(2)硫(图2)和铁丝(图3)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都装有水,但水的作用不同。铁丝与氧气反应时,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3)镁条与盐酸反应(图4)、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图5)都有气体生成,但后者为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故沾有水的玻璃片最终能被黏在烧杯底部。【答案】(1)中子数(2)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3)吸热【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同位素的定义、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化学反应时的能量变化。(1)根据同位素的定义进行解答;(2)根据水在实验操作中的作用进行解答;(3)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情况进行解答。【解答】(1)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因此氕、氘、氚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它们的中子数不同;(2)铁丝与氧气反应时,能够生成熔融的四氧化三铁,为了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到瓶底,使瓶底炸裂,因此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3)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能够吸收热量,使沾有水的玻璃片被黏在烧杯底部。◆变式训练2:化学学科有一些专业化学用语,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是()A.两个氧原子:O2B.两个硫酸分子:2H2SO4C.1个亚铁离子:Fe3+D.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Al+3【答案】B,D【解析】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分析判断。【解答】A.两个氧原子:2O,故A错误;B.两个硫酸分子:2H2SO4,故B正确;C.1个亚铁离子:Fe2+,故C错误;D.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写作:Al+3■考点二元素►

典例1:(2023九下·永康模拟)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3,而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氦—4的形式存在。如图是氦—3和氦—4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代表()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答案】B【解析】根据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解答】氦—3和氦—4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且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代表中子;◆变式训练1:(2023·宁波)“小数据”引发“大发现”。1892年,瑞利经多次实验测得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密度为1.2572克/升,与相同条件下纯净氮气的密度比较,发现均偏大0.5%,继续研究发现了氩气。(1)元素周期表中氩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则氩原子的质子数为。(2)瑞利认为偏大0.5%的细微差别不是误差。下列事实能支持瑞利这一观点的是。A.所有科学实验中都是存在误差的B.当时实验技术,能使误差小于0.5%C.当时其他科学家重复该实验,也得到相近结果【答案】(1)18(2)B;C【解析】(1)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2)误差是指人为或实验器材引起的在合理范围内的偏差。【解答】(1)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故为18;(2)瑞利认为偏大0.5%的细微差别不是误差,故A错误,BC正确。

典例2:(2023·舟山)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如图1)火遍全网。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2H4)凝固。(1)无水肼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甲表示的元素是。(2)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有。A.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答案】(1)N或氮(2)A;B【解析】(1)根据化学式计算氮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大小,然后结合图2判断即可;(2)①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②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③分子由原子构成;④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解答】(1)根据化学式N2H4可知,无水肼中氮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4×2):(1×4)=7:1。根据图2可知,甲表示的元素应该是N或氮;(2)A.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2+1×4=32,故A正确;B.在N2H4中,H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2x+(+1)×4=0,解得:x=-2,则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正确;C.无水肼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组成,故C错误;D.无水肼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D错误。◆变式训练2:(2023·舟山)氢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请结合资料回答:(1)卡文迪许用锌与足量的酸反应得到可燃空气,该可燃空气其实是;(2)图甲A、B原子和图乙中的原子的总称为氢元素(填字母)。【答案】(1)氢气(H2)(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概念,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解答】(1)锌和稀酸反应可制得氢气,氢气可燃;(2)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故C和AB相同,其质子数都为1个;真题演练1.(2021·台州)有一种人造氢原子(可表示为4H)的原子核中有3个中子,它可以结合成4H2分子。一个4H2分子中,下列微粒的个数不等于2的是()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答案】C【解析】根据一个4H2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及一个氢原子质子数为1分析。【解答】一个4H2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一个人造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3,则4H2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2,中子数为6;2.(2023·宁波)古人通过往铜中加入锡(Sn)熔合制成青铜器。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9,质子数为50。则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69 B.119 C.69 D.50【答案】D【解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解答】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锡的质子数为50,则电子数也为50;3.(2021·台州)如果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则下列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SO2)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化学式确定原子的个数和种类,据此分析判断。【解答】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则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有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硫原子构成,模型为:,故C正确,而A、B、D错误。4.(2023·宁波)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动态“局域柔性”框架材料,实现了在室温下对重水和普通水的有效分离。一个重水分子(2H2O)中含有的质子个数为()A.3 B.10 C.12 D.20【答案】B【解析】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氢、氧原子质子数分析。【解答】一个重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氢原子质子数为1,氧原子质子数为8,则重水分子中含有质子个数为10;5.金属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燃烧过程中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钠离子B.氯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C.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D.氯原子转变为氯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变【答案】B【解析】A、根据钠原子易失去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形成钠离子分析;B、根据氯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分析;C、根据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分析;D、根据氯原子和氯离子电子数不同,质子数相等分析。【解答】A.燃烧过程中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钠离子,不符合题意;B.氯离子中质子数为17,电子数为18,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不符合题意;C.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正负电荷数相等,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不符合题意;D.氯原子转变为氯离子的过程中,只是核外电子数发生变化,核内质子数不变,不符合题意;6.(2023·宁波)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3(CH2)10CH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氧属于混合物B.CH3(CH2)10CH3属于无机物C.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D.CH3(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答案】C【解析】A、根据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B、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根据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可以燃烧的物质具有可燃性分析。【解答】A、液氧为氧气的液态,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CH3(CH2)10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C、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氧分子,符合题意;D、CH3(CH2)10可以燃烧,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7.(2023·衢州)19世纪末,科学界有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电流不能通过蒸馏水,也不能通过固体盐块,但把盐块放进蒸馏水中溶解成盐水时,电流却一下子畅通起来。盐水为什么能导电?阿伦尼乌斯认为盐溶于水,就产生了带电的离子,这些离子移动就能导电。但遭到了许多科学家的质疑: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水中有氯离子,为什么盐水是无毒的?钠遇水就会剧烈反应,如果水中有钠离子,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1)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知道离子是原子得失形成的,盐水能导电是因为盐水中存在钠离子和氯离子。(2)当时科学家有“划线部分”的想法,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改变,会导致它的性质也改变”。【答案】(1)电子(2)化学【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解答】(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2)物质的性质是由其构成的微粒所决定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改变,会导致它的化学性质也改变”。8.(2023·舟山)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1)水分子(H2O)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2)请将如图方框中“?”处补全:。【答案】(1)复杂(2)【解析】(1)根据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分析;(2)根据氧分子的构成分析。【解答】(1)水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复杂原子;(2)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表示为;9.(2022·温州)“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在原子论中提出元素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复杂原子”。材料二:1809年,盖·吕萨克认同道尔顿的原子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说: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道尔顿反对盖·吕萨克的假说,他认为若该假说成立,解释化学反应时,有些反应会推导出“半个原子”,与原于论矛盾。材料三: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解决了道尔顿和盖·吕萨克的矛盾。随后科学家们确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分子”学说。(1)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2)道尔顿原子论中“复杂原子”构成的物质,按现在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纯净物中的。(3)依据道尔顿的原子论和盖·吕萨克的假说,下列反应能推导出“半个原子”的是__________。(可多选)A.1升氢气和1升氯气化合成2升氯化氢气体B.2升氢气和1升氧气化合成2升水蒸气C.木炭与1升氧气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D.木炭与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E.硫与1升氢气化合成1升硫化氢气体【答案】(1)电子(2)化合物(3)A;B;D【解析】(1)在原子内部,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2)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3)根据资料中的信息分析。【解答】(1)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得出了原子可以继续再分的结论;(2)道尔顿原子论中“复杂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即为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按现在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3)A.1升氢气和1升氯气化合成2升氯化氢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则每一个氯化氢“原子”中就应只含有半个氯“原子”和半个氢“原子”,即“半个原子”,故A符合题意;B.2升氢气和1升氧气化合成2升水蒸气,则每一个水“原子”中就应只含有半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即“半个原子”,故B符合题意;C.木炭与1升氧气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则每一个二氧化碳“原子”中就应只含有一个氧“原子”,故C不合题意;D.木炭与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则每一个一氧化碳“原子”中就应只含有半个二氧化碳“原子”,即“半个原子”,故D符合题意。E.硫与1升氢气化合成1升硫化氢气体,则每一个氯化氢“原子”中就应只含有一个氢“原子”,故E不合题意。故选ABD。专项练习1.(2023·柯桥模拟)“钛基消气剂”因其强大的吸气功能常常被使用在真空电子器件中,其主要成分金属钛。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质子数是22。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2 B.26 C.48 D.70【答案】A【解析】【解答】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是22,故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也为22。2.(2022·南湖模拟)酒驾测试仪器中有一种重要元素——铬,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相对原子质量为52,则铬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52 B.24 C.28 D.76【答案】B【解析】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解答】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核电荷数为24。3.(2023·路桥模拟)2023年4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铀同位素原子92241U,这一发现将对核能和核武器相关领域研究产生重要影响。A.46 B.92 C.149 D.241【答案】B【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答】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92;相对原子质量为24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为149,所以922414.如图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核外电子,则该原子含有的质子数为()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A【解析】根据原子中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分析。【解答】由图示可知,该原子核外一个电子,则核内质子数也为1;5.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C.原子核体积很小D.原子核质量比较大【答案】A【解析】根据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的现象以及对此作出的推断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不能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直接通过,说明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α粒子碰到的原子核体积很小,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α粒子碰到的原子核的质量比较大,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6.(2023·路桥模拟)光晶格钟是利用锶-88原子可吸收或发出特定振动频率的光这一性质来计时的时钟,其精度极高。锶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与镁、钙等相似。如图为锶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锶的原子序数是88B.锶原子核内有38个中子C.锶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D.锶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成为Sr2+【答案】D【解析】A.原子序数一般位于元素符号的左上角;B.中子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C.根据原子序数可以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D.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解答】A.锶的原子序数是38;B.锶原子核内有50中子;C.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共有4个电子层,所以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D.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2个电子。7.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火遍全网,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2H4)凝固。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是()A.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克B.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D.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常见含义,包括原子数目,种类等信息。【解答】A.相对分子质量为32;B.氢为+1价,故氮元素为-2价;C.无水肼由氢元素和氮元素组成;D.一个无水肼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8.(2023·杭州模拟)“美林”是常用的退烧药,其有效成分是布洛芬(C13H18O2),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A.C13H18O2不属于有机物B.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布洛芬分子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D.布洛芬中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比为18:13:2【答案】B【解析】A、根据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C、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