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选择性必修二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3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19世纪,把公园和公地比喻为“城市之肺”的观念在伦敦广泛流传,报刊媒介大肆宣传“城市之肺”的益处。这一比喻反映了当时英国A.工业革命成效显著B.城市化问题的严重C.社会环保意识增强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2、近代中国各租界之内,街道整齐洁净,租界之外的景象是路边随意便溺,垃圾遍地。这刺痛了中国的有识之士,1906年《京华日报》撰文称“强国先得强种,要强种先得讲求卫生”。这反映出近代中国()A.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B.经济发展的半封建特征C.卫生事业发展带有政治色彩D.社会变迁的半殖民色彩3、14世纪,面对黑死病的大流行,时人雅科迈认为腐坏的空气被吸入人体,会损害器官;戈恩提勒指出病人呼出的气体带有致病的“种子”;瓦勒斯库斯则强调病人呼出的气体会污染空气。这些认识()A.科学地揭示了疫病成因B.为隔离传染源提供了学理依据C.扼制了疫病大规模传播D.改变了人类对细菌的无知状态4、《白虎通》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种植经济的出现B.采集经济的出现C.渔猎经济的出现D.畜牧经济的出现5、近年来,河洛地区出土了大量两汉时期的铁农具,主要包括翻耕农具、中耕农具、整地农具、播种用具、收获农具等。这说明当时河洛地区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B.冶铁技术全国领先C.农业生产力质的突变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6、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0分)8、城市化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资料来源: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8、81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2015年为预测值材料二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把火车站与商业中心连接起来,给人以一种处于新的秩序、清洁、高效和美观标准控制之下的印象。超过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街旁点缀着纪念性的新教堂、市场和行政办公楼。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其精致优雅前所未见,既具有外貌的端庄,也具有内部的舒适,很快就在林荫大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拔地而起。——[美]巴里·伯格多尔著,周玉鹏译《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3页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化发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城市化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9、中国的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人们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1)下列邮票选自中国人民邮政出品的中国民居系列;请根据要求将它们做大致的分类。(填写字母)
①北方:_____________②南方:_______________
(2)中国幅员广阔;各地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决定其特点的因素有哪些?
(3)目前为止,中国共计有世界文化遗产56处,其中有三处民居,分别是2000年入选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保持19世纪已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风貌),2007年入选的开平碉楼和村落(代表了近5个世纪的塔楼建筑的巅峰),2008年入选的福建土楼(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你觉得它们能够入选的原因是什么?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秦汉开始,药材随着商旅沿着丝绸之路流布世界各地,《马可·波罗行纪》中有肃州生产、贩卖中药材的记载。13世纪的波斯宰相拉什德曾派年轻医生远行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并用波斯文写成了系统介绍中国科学与医学成就的《唐苏克拉玛》。17世纪40年代来华传教士卜弥格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著有《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1688年,俄国人到中国学习种痘术,之后传到了西欧,盛行一时。19世纪,《英国医学杂志》相继报道了中国针灸疗法。20世纪,法国人苏理莫昂专门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著有《真正的中国针灸术》。中医只是西方医疗的补充手段,西方民众只是选择性地接受了具有东方地域特征的药材和针灸。从秦汉开始,药材随着商旅沿着丝绸之路流布世界各地,《马可·波罗行纪》中有肃州生产、贩卖中药材的记载。13世纪的波斯宰相拉什德曾派年轻医生远行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并用波斯文写成了系统介绍中国科学与医学成就的《唐苏克拉玛》。17世纪40年代来华传教士卜弥格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著有《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1688年,俄国人到中国学习种痘术,之后传到了西欧,盛行一时。19世纪,《英国医学杂志》相继报道了中国针灸疗法。20世纪,法国人苏理莫昂专门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著有《真正的中国针灸术》。中医只是西方医疗的补充手段,西方民众只是选择性地接受了具有东方地域特征的药材和针灸。——摘编自王亚丽等《从中医西传看中西文化交流》——摘编自王亚丽等《从中医西传看中西文化交流》明朝末年,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具有近代意义的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当时传入的主要是解剖学、生理学知识。19世纪,医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特别表现在与中医学相较更有实力的外科学上,如白内障手术、乙醚麻醉法等。一些有见识的中医学家已开始了融通中西医的活动。清朝末年,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自办医学校,如京师大学堂开设医学科和医学实业馆。医疗保健制度、公共卫生与防疫等也开始仿效西方施行。到1912年,随着共和政府的建立,万象更新,现代医事制度也随之确立,西医大行其道,传统的中医被屏蔽于这一系统之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人甚至提出“废止中医案”,中医界据理力争,如张锡纯主张中西医理相同,应取长补短,和衷共济。——摘编自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医西传与西医东渐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医东渐加速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医西传与西医东渐的历史启示。材料二明朝末年,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具有近代意义的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当时传入的主要是解剖学、生理学知识。19世纪,医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特别表现在与中医学相较更有实力的外科学上,如白内障手术、乙醚麻醉法等。一些有见识的中医学家已开始了融通中西医的活动。清朝末年,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自办医学校,如京师大学堂开设医学科和医学实业馆。医疗保健制度、公共卫生与防疫等也开始仿效西方施行。到1912年,随着共和政府的建立,万象更新,现代医事制度也随之确立,西医大行其道,传统的中医被屏蔽于这一系统之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人甚至提出“废止中医案”,中医界据理力争,如张锡纯主张中西医理相同,应取长补短,和衷共济。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王清任(1768-1831年)在阅读古医书的过程中;发现“前人创著医书,脏腾错误”.并立志予以更正。他冒着“教人于背骼堆中;杀人场上学医道”的骂名,坚持对尸体进行直接观察,历经42年观察和研究,绘成25幅脏腑全图,配以文字说明,改正了前人对脏腑认识上的错误。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认为耳目喉鼻舌等均与脑相通,在脑的指挥下完成视听言嗅等功能。他发展了气血理论,总结出了气虚症状60种,血瘀症状50种,创制的药方治疗范围十分广泛,“补阳还五汤”是治疗冠心病、半身不遂的有效名方。我国医学界至今仍沿用王清任的某些方剂,对治疗脑膜炎后遗症、小儿伤寒瘟疫等症有良好效果。
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中订正了古代解别学中的许多讹谬;他自述“惟愿医林中人,不致南辕北辙,病或少失,是吾之厚望”。此书被节译成外文,西方医学界称王清任为中国近代解剖学家。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清任在医学领域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清任取得医学成就的个人原因。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1题,共2分)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表1为学者对工业革命的评述。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表1为学者对工业革命的评述。。著作评述[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本杰明·亨利茨曼在成为炼钢厂领导人之前是钟表制造人塞缪尔·加伯特以前做过锅匠;罗巴克的父亲谢菲尔德是小商品制造商。”[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它(工厂)在安德鲁·尤尔的《制造业哲学》(1834年)一书中被誉为‘通向水陆世界的伟大文明使节’。然而,它的批判者则把它看作是一种瓦解社会(特别是家庭)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结论明确。)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6分)13、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14、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详解】
材料中的“把公园和公地比喻为‘城市之肺’”;强调的是绿地在净化城市空气过程中的重要性,说明当时英国人的社会环保意识增强。故答案为C项。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是对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破坏的反应,不是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环境问题,不是城市化问题,排除B项;环境问题主要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排除D项。
【点睛】
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消极影响和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消耗了大量资源,加剧了资源短缺的压力,破坏了生态、破坏了环境,给人类带来了空气污染。2、C【分析】【详解】
根据题干租界之内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但租界之外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较差,中国的有识之士提出要想挽救民族危机必须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可见在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带有政治色彩,C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能体现民主革命思想,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体现经济发展的半封建特征,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的公共卫生事业的政治色彩,并非社会变迁的半殖民色彩,排除D项。故选C项。3、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14世纪,面对黑死病的大流行,时人雅科迈认为腐坏的空气被吸入人体,会损害器官;戈恩提勒指出病人呼出的气体带有致病的‘种子’;瓦勒斯库斯则强调病人呼出的气体会污染空气。”可知,面对黑死病大流行,对腐坏的空气被吸入人体,会损害器官,病人呼出的气体带有致病的“种子”,病人呼出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等认识的提出,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疫病的传染,正在为隔离传染源提供了学理依据,B项正确;材料没有描述疫病成因,而是疫病的传播,排除A项;扼制了疫病大规模传播,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改变了人类对细菌的无知状态,与材料描述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A【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是“神农氏”教百姓顺应农时耕作、使用农具的事迹,神农氏在古时被认为是农业的始祖。“耒耜”是一种耕作工具,应用于种植业中,与采集、渔猎和畜牧无关。故排除B、C、D项,正确答案为A选项。5、A【分析】【详解】
河洛地区出土了大量两汉时期的铁农具,主要包括翻耕农具、中耕农具、整地农具、播种用具、收获农具等,这些农具功能有别,说明当时河洛地区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A正确;题干中并未将河洛地区和其它地区的冶铁进行比较,排除B;C中“质的突变”不符合史实,排除;D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6、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7、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0分)8、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特征;从材料一全世界城镇人口及城市化水平数据信息可知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数据信息对比可推知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比发展中国家水平高,差距有拉大趋势;从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镇人口数据比较,可得出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支撑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第二小问原因,结合19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变化分析。如工业革命扩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通讯技术发达;各国工业化水平程度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原有城市化水平不同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影响,从“新道路”得出道路交通设施发展,密切了人们交流和信息传播;从“新街道”及“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街旁点缀着纪念性的新教堂、市场和行政办公楼”得出创新了城市生活方式,方便了居民生活;从“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得出居住条件改善提升生活质量,总之促进人类生活现代化;但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解析】(1)特征: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比发展中国家水平高;差距有拉大趋势;1975年后世界城市化重点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原因: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扩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通讯技术发达;各国工业化水平程度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原有城市化水平不同;等。
(2)影响:①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了居民生活,密切了人们的交流和信息传播;②创新了城市生活方式;③城市居住条件改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④推动人们社会生活现代化;⑤但也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9、略
【分析】【详解】
(1)分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建筑要与地理环境相适宜,具有典型地域性,A.内蒙古蒙古包属于典型草原风格建筑;B.北京四合院典型北方民居、C.陕北窑洞西北黄土高原典型民居、G.东北马架房适应东北特殊气候,故A、B、C、G属于北方民居典型代表;D.福建土楼典型客家文化代表,是南方民居代表、E.江苏水乡建筑适应南方多沟渠的特点,地域特色明显、F.云南主楼适应当地气候,西南少数民族民居代表、H.上海石库门呈现中西合璧的特点,是近代中西交流的见证,典型南方民居,故D、E、F、H属于南方民居的代表。
(2)因素:中国幅员广阔;影响民居因素多样,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例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因素,又有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例如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历史变迁、政府政策规划、建材类型等多种因素。
(3)原因:能够入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该类建筑具有典型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是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价值;另一方面这类建筑处于频危阶段,不可复制,有利于保护与传承。【解析】(1)ABCGDEFH
(2)因素:居住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
(3)原因(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符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它们都保存了独特的建筑,反映了传统的文化,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10、略
【分析】【详解】
(1)同:据材料“17世纪40年代来华传教士卜弥格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著有《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传教士把中医和中药材传入西方;据材料“明朝末年,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具有近代意义的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当时传入的主要是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欧洲传教士把西医带到中国。故两者都属于文化交流;传教士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异:据材料“从秦汉开始;药材随着商旅沿着丝绸之路流布世界各地,《马可·波罗行纪》中有肃州生产;贩卖中药材的记载”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医西传历史悠久;据材料“19世纪,医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特别表现在与中医学相较更有实力的外科学上,如白内障手术、乙醚麻醉法等。一些有见识的中医学家已开始了融通中西医的活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医东渐在19世纪后迅速发展;据材料“从秦汉开始,药材随着商旅沿着丝绸之路流布世界各地,《马可·波罗行纪》中有肃州生产、贩卖中药材的记载”及“明朝末年,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具有近代意义的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当时传入的主要是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医西传属于较为纯粹的文化交流,西医东渐带有殖民色彩;据材料“17世纪40年代来华传教士卜弥格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著有《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及材料“清朝末年,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自办医学校,如京师大学堂开设医学科和医学实业馆。医疗保健制度、公共卫生与防疫等也开始仿效西方施行”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医西传主要是通过著书立说,西医东渐则是通过建立医院、医学校等;中医西传主要是药材和针灸,西医东渐则是现代医疗技术、医院系统乃至医事制度的全面移植;据材料“中医只是西方医疗的补充手段,西方民众只是选择性地接受了具有东方地域特征的药材和针灸”“1912年,随着共和政府的建立,万象更新,现代医事制度也随之确立,西医大行其道,传统的中医被屏蔽于这一系统之外”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医西传后成为西医的重要补充,西医东渐后取代中医成为主流医学方向。
(2)据材料“19世纪;医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特别表现在与中医学相较更有实力的外科学上,如白内障手术;乙醚麻醉法等。一些有见识的中医学家已开始了融通中西医的活动”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优势地位,急剧扩张;伴随着科技进步,西医蓬勃发展,逐渐形成完备的体系;西医在外科手术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治病救人;据材料“清朝末年,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自办医学校,如京师大学堂开设医学科和医学实业馆。医疗保健制度、公共卫生与防疫等也开始仿效西方施行”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希望全方位学习西方文明;据材料“到1912年,随着共和政府的建立,万象更新,现代医事制度也随之确立,西医大行其道,传统的中医被屏蔽于这一系统之外。”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建立,全面移植西方制度;中医相对传统保守,逐渐走向没落;部分人士的呼吁与推动等。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不同文化各有特色,不应存在优劣之分;交流能够丰富文化的内涵;不同文化应该取长补短;科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等角度回答。【解析】(1)同:都属于文化交流;传教士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异:中医西传历史悠久;西医东渐在19世纪后迅速发展;中医西传属于较为纯粹的文化交流,西医东渐带有殖民色彩;中医西传主要是通过著书立说,西医东渐则是通过建立医院;医学校等;中医西传主要是药材和针灸,西医东渐则是现代医疗技术、医院系统乃至医事制度的全面移植;中医西传后成为西医的重要补充,西医东渐后取代中医成为主流医学方向。
(2)西方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优势地位;急剧扩张;伴随着科技进步,西医蓬勃发展,逐渐形成完备的体系;西医在外科手术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治病救人;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希望全方位学习西方文明;中华民国建立,全面移植西方制度;中医相对传统保守,逐渐走向没落;部分人士的呼吁与推动等。
(3)不同文化各有特色,不应存在优劣之分;交流能够丰富文化的内涵;不同文化应该取长补短;科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等。11、略
【分析】【详解】
(1)成就:根据材料“绘成25幅脏腑全图;配以文字说明,改正了前人对脏腑认识上的错误”可知,绘制人体胜腑图,改正前人的错误;根据材料“认为耳目喉鼻舌等均与脑相通,在脑的指挥下完成视听言嗅等功能”可知,认识到人脑的中枢地位;根据材料“他发展了气血理论,总结出了气虚症状60种,血瘀症状50种,创制的药方治疗范围十分广泛”可知,创制许多治疗气血症的有效药方;根据材料“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中订正了古代解别学中的许多讹谬”可知,著有医学著作《医林改错》。
(2)原因:根据材料“在阅读古医书的过程中,发现‘前人创著医书,脏腾错误’.并立志予以更正”“订正了古代解别学中的许多讹谬”可知,具有不迷信古人,不因循守旧,敢于质疑的革新精神;根据材料“坚持对尸体进行直接观察,历经42年观察和研究”可知,突破解剖学禁区,直接观察,富有科学研究精神;从药方的发明看,王清任为医学发展和患者负责的敬业态度;从王清任的医学成就看,在长期而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大胆创新。【解析】(1)绘制人体胜腑图;改正前人的错误;认识到人脑的中枢地位;创制许多治疗气血症的有效药方;著有医学著作《医林改错》。
(2)具有不迷信古人,不因循守旧,敢于质疑的革新精神;突破解剖学禁区,直接观察,富有科学研究精神;为医学发展和患者负责的敬业态度;在长期而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大胆创新。五、论述题(共1题,共2分)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学生需根据题目要求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首先,学生需根据材料选择一个熟悉并且容易论证的论题,根据材料中的“它(工厂)在安德鲁·尤尔的《制造业哲学》它的批判者则把它看作是一种瓦解社会(特别是家庭)的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将论题拟定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家庭和阶级关系变化”;论证过程学生可从工业革命时期近代工厂制度确立以及近代工厂制度确立所产生的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也可选取工业革命引发社会阶级结构变化这一角度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一定要注意紧扣论题,史论结合;最后对所论述的论题进行简单的总结,如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尤其是近代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教师的教学故事六篇
- 全国新型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考试题库80题(含答案)
- 大学卫生学课件
- 汽车租赁合同详细条款正规范本
- 沧州房屋租赁合同
- 棉花运输合同范本
- 标准的员工劳动合同
- 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及运营合同
- 海外房产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护理人文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7.2.3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合同管理工作计划
- 光伏项目安全培训课件
-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 《爱丽丝漫游奇境》
- 全面解读新能源法律风险与应对措施
- 民法学详细教案
- 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