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师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西师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西师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西师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西师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西师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0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A.翻车B.筒车C.水排D.耧车2、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3、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D.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4、“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世。这一治世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B.文帝、景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C.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D.文帝、景帝重视“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是哪一治世景象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题文】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A.鉴真和尚B.高僧玄奘C.阿倍仲麻吕D.马可·波罗7、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A.唐政府对吐蕃实行有效的行政管辖B.使吐蕃与汉族融合成一个民族C.为唐番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D.促进了唐与天竺的友好交流8、如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9、历史学者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秦,虽死犹存的历史依据有()

①统一度量衡;货币。

②车同轨;书同文。

③焚书坑儒。

④建立了统一国家。

⑤开创了皇帝制;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

⑥开创了科举制。

⑦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⑦D.①②④⑤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______,它是隋朝工匠______建造的,它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11、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成语典故丰富多彩,大昱城的学子爱我中华,会承历史文化。请按照成语典故的先后顺序归类,把成语典故的序号填在相应括号内。①退避三舍②纸上谈兵③老马识途④百发百中⑤唇亡齿寒⑥卧薪尝胆⑦朝秦暮楚⑧三令五申⑨一鼓作气⑩完璧归赵春秋时期有()战国时期有()12、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联军在______________打败了商纣王的军队,建立了西周。13、明代中期,著名小说《西游记》是一部具有____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14、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始皇的支持下进行变法以求富国强兵。______(判断对错)15、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汉代医学家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隋朝的第三位皇帝炀帝,好大喜功,奢侈无度,激化矛盾,最终导致农民起义,隋朝灭亡。17、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但也埋下了积贫积弱的隐患。

。A.正确B.错误18、武王伐纣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______(判断对错)19、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20、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21、1636年,努尔哈赤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A.正确B.错误22、唐朝发明的翻车是重要的灌溉工具。

23、“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会种植水稻的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1题,共8分)24、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秩序。小茗同学整理了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历史,请你帮他完善表格。。朝代发展情况原因综上所述,你认为丝绸之路兴盛的条件有哪些?汉代兴起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政策开放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了,到达非洲陆上丝绸之路衰落了。发展原因:宋代科技的发展,如____;政府的支持,设置____。衰落原因:北方游牧民族如____、____对陆地的控制。____元代陆上、海上都繁盛,四通八达元代疆域辽阔,尤其陆上____发达。清代完全衰落____政策。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3题,共27分)25、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这个说法正确吗?请写出理由。26、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所创立的道家学派影响深远,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学派的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27、如图是泉州风景胜地老君岩;图片中人物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1题,共10分)28、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主张,请你用直线把相关内容连起来:墨子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庄子“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老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孟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韩非“兼爱”“非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筒车。筒车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能够自动灌溉的生产工具,故选B。【解析】【答案】B2、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秦国的圆形方孔货币。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差别很大,影响了各地的经济交流。秦朝建立后废除六国原有货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原秦国的圆形方孔货币。考点:秦统一货币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属识记层面的要求。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答案】C3、B【分析】【分析】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个是不正确的,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由中亚传入我国内地。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D【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文帝、景帝重视“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文景之治的表现和出现的原因.【解析】D5、D【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撤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本题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应的就是开元盛世时的情形。A是东汉时期的盛世,B是西汉时期的盛世,C是唐太宗时期的盛世。故选D。【解析】D6、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相关内容。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发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解析】【答案】A7、C【分析】【分析】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选项A;B、D均表述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8、A【分析】秦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中在文字方面第一次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性文字。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就是小篆。

故选:A。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应把握在文字方面的统一措施。

解答本题注意准确识记秦朝统一文字的措施。【解析】A9、D【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统一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在经济上铸造了秦半两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货币,并且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他统一了六国文字,以小篆为官方文字;思想上,他推崇法家,推行思想专制,下令“焚书坑儒”,规定车同轨,书同文.命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后来又修建长城、开凿灵渠.所以①②④⑤⑦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属于秦的过错;⑥选项隋朝开创了科举制,排除.

故选D.

本题以“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点.【解析】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赵州桥;它是隋朝工匠李春建造的,它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故答案为:

赵州桥;李春.

本题考查赵州桥;考查学生分析和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赵州桥;李春11、略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退避三舍、老马识途、唇亡齿寒、卧薪尝胆、三令五申和一鼓作气都发生在春秋时期。纸上谈兵、百发百中、朝秦暮楚和完璧归赵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故春秋时期发生的成语典故有:①③⑤⑥⑧⑨;战国时期发生的成语典故有:②④⑦⑩。【解析】春秋时期有(①③⑤⑥⑧⑨)战国时期有(②④⑦⑩)12、略

【分析】本题考查牧野之战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位国王,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创制“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商纣王的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1046年,渭水流域的周族部落首领周武王,起兵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纣王自焚,商朝灭亡。故填牧野。【解析】牧野13、浪漫主义【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代中期,著名小说《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点评】考查《西游记》。14、略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以求富国强兵.不是秦始皇,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把握商鞅变法的支持者.

本题以商鞅变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15、略

【分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答案为:张仲景.

本题主要考查张仲景.张仲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解析】张仲景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隋炀帝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隋朝的第二位皇帝炀帝,好大喜功,奢侈无度,激化矛盾,最终导致农民起义,隋朝灭亡。故本题错误,为F。

【解析】F17、√【分析】本题考查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也埋下了积贫积弱的隐患。本题是正确的。故选A。【解析】A18、×【分析】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周武王伐纣,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武王伐纣的相关知识。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扎实掌握武王伐纣的相关知识。【解析】×19、√【分析】【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20、√【分析】【分析】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简称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21、×【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皇太极建立清朝的相关知识点。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他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故题目错误。故选B

【解析】B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题错误。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其中唐朝发明的重要的灌溉工具是筒车。筒车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因而“翻车”错误,应改为“筒车”。故选F。【解析】F23、×【分析】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河姆渡人已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四、列举题(共1题,共8分)24、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点。宋朝时期,科技发展。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加以管理。为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和女震族的兴起,加强了对陆地的控制,使陆上丝绸之路衰落。元朝时期,统一了全国,疆域辽阔,陆上的驿站发达,海上丝绸之路也繁盛。清代,由于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丝绸之路完全衰落。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探讨可知,丝绸之路兴盛需要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政策开放。还需要技术先进的政府的政策支持。【解析】指南针;市舶司;契丹;女真;驿站;闭关锁国;国家统一;技术先进;国力强盛;政策支持等等。五、辨析题(共3题,共27分)25、错误,“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形成的局面称为“光武中兴”。【分析】【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而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故答案为:错误;“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形成的局面称为“光武中兴”。

【点评】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文景之治”是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