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西师新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均通过改变靶细胞的生理过程发挥调节作用B.人体内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均属于激素C.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恒定不变的D.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2、某人腰椎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3、下列有关体液调节叙述正确的A.垂体能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B.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被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D.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所以体内的激素含量总处于剧烈变化中4、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又称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大脑皮层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神经元大量减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出现大小失禁等症状是因为脊髓受损对膀胱的控制减弱B.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接受外部刺激传到中央前回产生痛觉属于反射活动C.中央前回的右半球底部沟回增宽,神经元大量减少,可能导致左侧脸表情僵硬D.老年性痴呆患者通常语言无法清楚表达,这与大脑左半球韦尼克区萎缩有关5、房水是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如果房水过多,会导致青光眼。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的80%,主要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B.房水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C.利用药物来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D.房水与泪液均属于组织液,二者均为虹膜运送营养6、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A.肺泡数量多、表面潮湿而且伸缩性较大,有利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B.人体内环境的pH不会因摄入食物的酸碱性而剧烈变化C.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7、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人体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刺激类型刺激强度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时长相等)产生的感觉类型感觉强度针刺激较低刺痛较弱较高较强较强热刺激较低热感较弱较高较强较强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外正内负B.较高强度的针刺激,可能会引起感觉神经元较多的Na+内流C.受到针刺激与热刺激后机体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属于不同的反射D.较低强度的针刺激与较高强度的热刺激引起的传人神经上的电信号不同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芸苔素内酯(BR)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第6类植物激素。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BR溶液处理芹菜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不同浓度下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得到如图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BR在植物体内最可能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实验结果显示,BR对芹菜的生长具有两重性C.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2~0.4mg/L之间D.通过该实验可推断BR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9、热习服(热适应)是指机体长期;反复地暴露于热环境下时;出现的一系列可逆的适应性反应。在34℃、相对湿度为89%的环境下,未热习服和已热习服的人直肠温度和出汗率随运动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都会增多B.未热习服的人运动时直肠温度快速上升与出汗较少关系不大C.已热习服的人运动时汗腺分泌加快,有利于降低体温D.经热习服训练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恒定的能力会增强10、某实验小组获得了一株棉花突变体,为了测定该突变体茎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是否发生变化,用野生型和该突变型棉花以及适宜浓度的14C-IAA溶液进行相应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需在氧气浓度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B.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用等量且适量的14C-IAA溶液处理茎基端C.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型棉花合成生长素的能力比野生型棉花弱D.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型棉花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比野生型棉花强11、高糖、高脂肪膳食习惯容易导致肥胖并引发高胰岛素血症。如图是健康成人和肥胖症成人一次性口服100g葡萄糖后,150分钟内测得两者血浆胰岛素浓度及肥胖症成人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注:健康人空腹下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μU/mL)。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肥胖症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低于健康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B.30min后健康成年人因血糖浓度降低,反馈调节使胰岛素浓度随之下降C.该肥胖者胰岛素浓度高可能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下降有关D.长期高胰岛素水平会加重胰岛A细胞产生胰岛素的负担,将引发糖尿病12、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类似物(6-BA)、生长素定向转运抑制剂(NPA)对顶端优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用生长状况相同的一年生杨树枝条进行了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组别顶芽处理侧芽处理侧芽生长情况甲去除涂抹蒸馏水++++乙保留涂抹一定浓度的6-BA++++丙保留涂抹NPA++++++丁保留涂抹蒸馏水+
注:“+”表示侧芽生长情况且数量越多表示生长越明显A.乙组和丁组对比说明6-BA可以一定程度解除顶端优势B.甲组和丙组的结果相对比,说明侧芽处的生长素只来自顶芽C.综合分析四组结果可知6-BA和NPA均能解除顶端优势,且该实验条件下NPA效果比6-BA好D.根据本题中6-BA和NPA的作用可知,二者都属于植物激素13、科学家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和K+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含有不同Na+浓度的细胞外液对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Na+和K+进入神经细胞内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B.由图中三条曲线a、b、c可知,细胞外液中Na+浓度高低的关系是aC.由图中三条曲线可知细胞外液中Na+浓度可以同时影响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峰值D.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最终可能使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无法产生动作电位14、血清中含有多种白蛋白和球蛋白,为确定血清中何种成分是抗体,实验将同一动物的正常血清和免疫后的血清进行蛋白质分离并测定含量,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参与抗体的加工B.抗体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C.抗体由浆细胞产生D.结果说明抗体主要成分是α、β球蛋白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_______和_______,这两道防线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_______;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和_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_______。16、在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_______,无关变量有处理溶剂剂量,温度,光照等。17、作用表现及特点:(1)表现:既能_______生长;也能_______生长,既能促进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_____。(2)特点:_______,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18、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是______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_______、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_______进行_______。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一个形状像_______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的建立有关。19、学习和记忆。
(1).人类的记忆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________;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
(2).短时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_________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________以及________有关。20、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有________和数目更多的_________。其中神经元由________(神经元的膨大部分,内含细胞核)和突起组成;短的突起__________;长的突起_________又名_______,其末端细小分支称为________,集结成束称为__________。21、_______区(表达性失语症区)
(1)大脑皮层位置:大脑__半球____后部。
(2)受损症状:患者可以_______,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12分)22、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______)A.正确B.错误23、一个由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一个突触结构。______A.正确B.错误24、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1题,共6分)25、我国科学家发现;疫苗与佐剂S一起使用,可使机体的免疫应答更强烈;持久。为揭示其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研究。
(1)如图1所示,接种疫苗后,疫苗中的蛋白质成分作为抗原被吞噬细胞通过_______作用摄取形成吞噬小体。在R-G作用下,吞噬小体中的抗原被处理成抗原肽,呈递给_______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当细胞内的R-G过多时,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抗原被________;免疫应答受阻。
(2)研究者推测佐剂S通过影响体内物质G的合成;进而影响对疫苗的免疫应答。为验证该推测,研究者分别给四组小鼠注射表中所示的相应物质,一段时间后,测定四组小鼠抗体水平。
。注射。
成分。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疫苗。
+
Ⅱ
+
+
佐剂S
-
-
Ⅲ
+
物质G
Ⅰ
+
-
Ⅳ
注:“+”表示注射;“-”表示不注射。
①请完善表格内容,表格中Ⅰ、Ⅱ、Ⅲ、Ⅳ依次应为____(填写“+”或“-”)。
②测定结果显示第3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说明佐剂S可_______体内物质G的合成。
(3)研究者将体外培养的吞噬细胞分组进行图2所示处理;各组细胞进一步用蓝色荧光标记细胞核,红色荧光标记细胞内的吞噬溶酶体,再加入绿色荧光标记的抗原,温育相同时间后,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各组细胞中的荧光分布如图2所示。
据图中实验结果判断,图2中①、②两处结果应分别为图3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选填图片下方字母)。
(4)研究发现,佐剂S处理能使抗原在吞噬细胞中停留的时间延长。综合上述研究,推测佐剂S通过__________,加强机体免疫应答。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6、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2)体液②与①比较,明显减少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
(4)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与箭头表示)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图中_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____。27、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某种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称为_____,③称为_____。
(2)若刺激图甲中a点,下图中可以显示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变化的是_____。A.B.C.D.(3)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用字母表示)。
(4)图乙是_____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主要是通过⑨释放的_____实现的。
(5)兴奋在图乙所示的结构上传递方向是_____,原因是_____。28、糖皮质激素(GC)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下图为GC分泌调节及作用机制示意图;其中CRH和ACTH分别为下丘脑和腺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GR为GC的受体,HSP为抑制出白复合物,GRE为DNA分子上GR结合的DNA序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RH表示的激素名称为________,在GC的调节过程中,既存在________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也存在负反馈调节使GC含量维持正常生理水平。
(2)GC通过________运输,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当GC与GR结合后,________发生改变,导致HSP与GR解离,暴露出GR上的DNA结合域,GC-GRP合物与________结合,通过对________的调控;表达新的蛋白质,引起靶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3)泼尼松龙片是一种GC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甲疏咪哇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一线用药。下表是科研工作者使用泼尼松龙片辅助治疗甲亢的研究过程。研究过程方法要点选择研究对象并分组某医院以收治的7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研究对象,分成人数相同,性别比例、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的Ⅰ、Ⅱ两组。治疗方案Ⅰ组:服用适量甲疏咪唑片;Ⅱ组:服用_____。连续治疗2个月。测定指标测定两组患者_____。研究结果组别/结果相关抗体水平(IU/mL)相关抗体水平(IU/mL)FT3(mmol/L)FT4(mmol/L)TRAbTGAbTMAbTRAbTGAbⅠ组治疗前8.7841.2555.7128.3155.2455.24治疗后5.2933.1940.1623.8543.3823.8543.38Ⅱ组治疗前8.7241.1855.3428.6755.4755.47治疗后3.4720.6428.2319.1333.2619.1333.26研究结论GC辅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患者的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均下降,患者的免疫功能_____
注:三种甲状腺相关抗体TMAb、TRAb和TGAb的水平越前,代表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受损越严重29、老年痴呆是一类病程不可逆的神经衰退性疾病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痴呆(PDD)等,是由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部分由特定的基因变化引起的,常表现为语言、记忆、注意力等认知功能减退及人格及行为障碍。电突触是两个神经元细胞膜上由跨膜连接蛋白形成的通道,允许细胞内液从一个细胞流到另一个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某AD患者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原因可能是损伤了位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_____区。
(2)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状态是内负外正,受到刺激后Na+内流,导致膜电位发生逆转,电突触允许______从已兴奋神经元到未兴奋神经元;导致后者产生兴奋。
(3)下图表示造血干细胞(HSC)动员的机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骨髓中的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促进神经纤维末梢中的_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肽(CGRP),CGRP作为一种_____,可作用于HSC的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上的受体;促进HSC迁移至血管中。
(4)AD患者脑部大多有β-淀粉样蛋白(Αβ)沉积形成的斑块且患者神经元会发生“过劳死”。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酶切片段被分泌到细胞外发挥功能,其中一段会形成Αβ,以往针对Αβ研发的药物在近年均被证明无效。科学家研究APP其他酶切片段(如sAPPα),发现sAPPα中一个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片段(APP17mer)就具有sAPPα的生理功能。为探究该多肽在生物个体水平是否有效,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将同一批正常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组别实验处理检测实验组给小鼠喂食人工合成的该多肽片段(APP17mer)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电信号对照组给小鼠喂食清水
①请指出该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________。
②请改进本实验方案(写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
1;激素调节有三个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详解】
A;激素是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A正确;
B;人体内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除激素外还有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B错误;
C;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变化的,C错误;
D;激素会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D错误。
故选A。2、A【分析】【分析】
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脊髓中分灰质和白质,白质在外,连接传入神经和大脑;灰质在内,连接传出神经。
【详解】
“有感觉”说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没问题。“下肢运动障碍”;说明效应器是下肢肌肉,而伤在腰部,下肢肌肉未损伤,说明效应器没损伤。冲动从传入神经进入神经中枢后,先进入白质,再传到大脑,这样就会有感觉,然后经信号处理后经灰质传出到达效应器,如果受伤的地方在灰质,则会出现有感觉无效应的现象,说明神经中枢可能受伤。因此,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传出神经或神经中枢。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其次采用排除法,根据题干信息“有感觉”、“下肢运动障碍”排除感受器、传入神经和效应器,再进一步选出正确的答案,有一定难度,也属于易错题。3、B【分析】【分析】
【详解】
A;下丘脑能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A错误。
B;多细胞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系统;只有体液调节,B正确;
C;体液在体内四通八达;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被运输到身体的很多地方,只有靶细胞上有相应的受体,发挥作用,C错误。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发生剧烈变化,D错误。
故选B。4、C【分析】【分析】
1;学习是个体后天与环境接触、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变化的过程。记忆是学习的认知侧面;一般分识记、保持和重现三个过程。
2;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此处受损;病人与发音有关的肌肉虽未瘫痪,却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临床上称运动性失语症。
(2)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处受损;患者能讲话,但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听觉上的失认),对别人的问话常所答非所问,临床上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3)书写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此处受损;虽然其他的运动功能仍然保存,但写字;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临床上称为失写症。
(4)视觉性语言中枢:此中枢受损时;患者视觉无障碍,但角回受损使得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大脑长期记忆的信息编码以听觉形式为主),导致原来识字的人变为不能阅读,失去对文字符号的理解,称为失读症。
【详解】
A;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经元之间存在着淀粉样蛋白斑块;如果造成大脑某一区域受损,可能出现大小失禁等症状,A错误;
B;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接受刺激到中央后回产生痛觉;没有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
C;中央前回为躯体运动中枢;支配对侧躯体的运动,中央前回的右半球底部沟回增宽,神经元大量减少,可能导致左侧脸表情僵硬,C正确;
D;大脑左半球额叶后部是语言中枢;老年性痴呆患者通常语言无法清楚表达,这与该部位的萎缩有关,韦尼克区萎缩会导致患者语言理解障碍,D错误。
故选C。5、D【分析】【分析】
1;根据题干分析;房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属于组织液的一种,充满前后房。泪液的排出途径:泪腺分泌泪液--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
A;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房水属于组织液,其渗透压应与血浆相等,所以其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A正确;
B;房水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房水是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属于组织液,B正确;
C;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C正确;
D;房水属于组织液;泪液是泪腺分泌的;泪液属于外分泌液,不会进入内环境。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6、D【分析】【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A;肺泡数量多、表面潮湿而且伸缩性较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维持内环境稳态,A正确;
B、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HCO3-、HPO42-)维持pH相对稳定;所以人体内环境的pH不会因摄入食物的酸碱性而剧烈变化,B正确;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C正确;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D错误。
故选D。7、C【分析】【分析】
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详解】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正确;
B、较高强度的针刺激,引起传入神经兴奋,可能会引起感觉神经元较多的Na+内流;B正确;
C;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
D;较低强度的针刺激与较高强度的热刺激引起的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不同;即不同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频率,导致感觉的不同,D正确。
故选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B:D【分析】【分析】
分析柱形图:芸苔素内酯浓度在0~0.5mg/L范围内;随着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升高,植株幼苗的平均株高,先升高后降低。
【详解】
A;由柱形图可知;芸苔素内酯(BR)促进幼苗的生长,推测其最可能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A正确;
B;与0mg/L相比;在0.1~0.5mg/L浓度范围内,芸苔素内酯(BR)都促进幼苗的生长,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2~0.4mg•L-1之间,C正确;
D;该实验不能推断BR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促进细胞的伸长或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
故选BD。9、A:C【分析】【分析】
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详解】
A;运动会使机体产热量明显增多;散热量也会增加,A正确;
B;由题图可知;未热习服的人出汗率较低且运动时直肠温度快速上升,可推测直肠温度快速上升主要是出汗少、散热量较少引起的,B错误;
C;已热习服的人运动时出汗率较高;汗腺分泌加快,有效增加机体散热量,有利于降低温度,C正确;
D;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AC。10、B:C: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野生型棉花基端生长素含量高于顶端;而突变型棉花基端生长素含量低于顶端。
【详解】
A;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氧气浓度能够通过影响细胞有氧呼吸的速率,影响能量的供给从而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避免氧气浓度对实验的影响,实验需在氧气浓度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A正确;
B;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为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需处理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茎的顶端(顶端属于形态学上端),B错误;
C;该实验探究的是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无法确定生长素的合成能力,C错误;
D;一段时间后突变体顶端的生长素较多;而基段的生长素较少,说明向下极性运输的生长素较少,因此可以推测突变体茎的生长素极性运输能力减弱,D错误。
故选BCD。11、B:C【分析】【分析】
分析曲线图;该图为健康成年人;肥胖症成年人一次性口服足量葡萄糖溶液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从数据可以看出,肥胖症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量高于正常人的胰岛素释放量,该肥胖者由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缺少或受损,导致血糖利用异常。
【详解】
A;根据曲线图分析;肥胖症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高于健康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速率,A错误;
B;一次性口服100g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量增加,30min后健康成年人因血糖浓度降低,反馈调节使胰岛素浓度随之下降,B正确;
C;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上受体;使得血糖浓度下降,该肥胖者血糖浓度高,而胰岛素浓度也高,可能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密度下降有关,C正确;
D;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D错误。
故选BC。12、B:D【分析】【分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详解】
A;乙和丁的自变量为是否一定浓度的6-BA处理;两者都保留顶芽,但乙组涂抹一定浓度的6-BA后,侧芽生长明显,因此说明6-BA可以一定程度解除顶端优势,A正确;
B;甲和丙的自变量是有无顶芽和侧芽是否涂抹NPA;且丙中侧芽生长明显,变量不唯一,不能比较,因此甲和丙的结果不能说明侧芽处的生长素只来自顶芽,B错误;
C;甲、乙、丁组实验结果说明6-BA能解除顶端优势;甲、丙、丁组实验结果说明NPA能解除顶端优势,且NPA组侧芽生长更明显,因此四组结果说明6-BA和NPA均能解除顶端优势,且该实验条件下NPA效果比6-BA好,C正确;
D;6-BA和NPA能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但都是人工合成的,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而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D错误。
故选BD。13、A:B:C【分析】【分析】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详解】
A、Na+进入神经细胞内的方式是协助扩散,K+进入神经细胞内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
B、分析图可知,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且动作电位最大值与钠离子浓度有关,a的膜电位变化最大,说明细胞内外Na+浓度相差最大,同理c的膜电位变化最小,说明细胞内外Na+浓度相差最小,所以细胞外液中Na+浓度高低的关系是a>b>c,B错误,
C、静息电位的形成与细胞内外K+的浓度有关,所以细胞外液中Na+浓度不影响静息电位的峰值,动作电位的形成与细胞内外Na+的浓度有关,所以细胞外液中Na+浓度影响动作电位的峰值,C错误;
D、由于Na+进入神经细胞内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所以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最终可能使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无法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
故选D。14、A:B:C【分析】【分析】
抗体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为蛋白质。
【详解】
A;抗体的本质是免疫球蛋白;为蛋白质。高尔基体可以参与抗体的加工,A正确;
B;抗体是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由四条肤链构成,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具有特异性,B正确;
C;唯一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C正确;
D;由图可知;与正常血清相比,免疫后的血清中γ球蛋白含量明显增多,而白蛋白、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说明抗体主要成分是γ球蛋白,D错误。
故选AB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皮肤和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淋巴器官特异性免疫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药液浓度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促进抑制疏花蔬果两重性18、略
【解析】①.神经系统②.新的行为③.经验④.储存和再现⑤.海马⑥.新突触19、略
【分析】【详解】
学习和记忆:
(1)人类的记忆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其中前两个阶段属于短时记忆,后两个阶段属于长期记忆。
(2)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小题1】感觉性记忆。
【小题2】①.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②.海马③.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④.新突触的建立20、略
【分析】【详解】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神经元,neuron)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胶质细胞,glialcell)构成的。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树突是胞体发出的短突起,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又称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则称为神经。【解析】神经元胶质细胞胞体树突轴突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21、略
【分析】【分析】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详解】
布罗卡区(表达性失语症区),主要是S区受损引起的。该区域位于大脑皮层左半球额叶后部。该区域受损的症状表现为:患者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通常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该症状的出现,说明W区域也有一定的损伤。【解析】布罗卡左额叶理解语言四、判断题(共3题,共12分)22、A【分析】【详解】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的重要的前体物质,故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故正确。23、B【分析】【分析】
【详解】
一个由传入和传出两种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中有2个突触;因为传出神经支配肌肉或腺体也是通过突触结构完成的,该说法错误。
【点睛】24、B【分析】【详解】
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糖氧化分解加强,血糖浓度降低,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本题说法错误。五、实验题(共1题,共6分)25、略
【分析】【分析】
实验目的:探究佐剂S通过影响体内物质G的合成;判断疫苗的免疫应答。自变量是为佐剂S;物质G、佐剂S+物质G,因变量为小鼠抗体水平。
【详解】
(1)疫苗中的蛋白质进入吞噬细胞是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细胞摄取抗原蛋白质形成吞噬小体。在R-G作用下,吞噬小体中的抗原被处理成抗原肽,抗原肽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特异性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产生免疫应答。当细胞内的R-G过多时,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抗原被溶酶体的水解酶完全降解,特异性免疫受阻。
(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佐剂S通过影响体内物质G的合成;进而影响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自变量是为佐剂S;物质G、佐剂S+物质G,因变量为小鼠抗体水平。对照组为第1组,第2、3、4组又是相互对照。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表格中Ⅰ、Ⅱ、Ⅲ、Ⅳ依次应为-、+、+、+。若第3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说明佐剂S抑制体内物质G的合成,减少R-G的生成,阻碍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在R-G作用下,启动特异性免疫,产生免疫应答。
(3)根据题意和图示信息;用蓝色荧光标记细胞核,加佐剂S组蓝色荧光亮度增强,说明细胞核代谢旺盛,产生较多的物质G;加佐剂S和物质G组蓝色荧光亮度减弱,细胞核代谢减弱,产生较少的物质G,说明佐剂S抑制体内物质G的合成;敲除R蛋白基因组因R蛋白基因被敲除,不能合成R蛋白。红色荧光标记细胞内的吞噬溶酶体,吞噬溶酶体形成的越多,红色荧光亮度增强,当细胞内的R-G过少时,吞噬小体没有与溶酶体融合,不能形成吞噬溶酶体,红色荧光亮度减弱,加佐剂S和物质G组由于佐剂S抑制物质G产生,形成较少的R-G物质,形成较少的吞噬溶酶体,红色荧光亮度减弱,故①应为图3中的图A。敲除R蛋白基因组因R蛋白基因被敲除,不能合成R蛋白,不能形成R-G物质,不能形成吞噬溶酶体,几乎无红色荧光,故②应为图3中的图B。
(4)研究发现;佐剂S处理能使抗原在吞噬细胞中停留的时间延长。综合以上分析,推测佐剂S通过抑制物质G的合成,减少R-G的生成,抑制抗原被吞噬溶酶体降解,使抗原在吞噬细胞中停留时间增加,有利于抗原的处理和呈递,促进T细胞的活化,加强机体免疫应答。
【点睛】
本题考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探究佐剂S通过影响体内物质G的合成,进而影响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和获取题目信息的能力,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析】胞吞T完全降解-、+、+、+抑制AB抑制物质G的合成,减少R-G的生成,抑制抗原被吞噬溶酶体降解,使抗原在吞噬细胞中停留时间增加,有利于抗原的处理和呈递,促进T细胞的活化六、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6、略
【分析】【分析】
1;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进行大部分物质的交换;少部分组织液可以转化为淋巴,淋巴只能转化为血浆。
2;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1)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即图中的①②④。
(2)组织液与血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血浆蛋白,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氧气被红细胞运输,经血浆,跨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中,具体过程为①→②→③。
(3)皮肤烫伤后出现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4)内环境各成分是的关系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进行大部分物质的交换;少部分组织液可以转化为淋巴,淋巴只能转化为血浆,可以表示为:
(5)大量喝入食醋并不会引起内环境的pH的明显改变,因为血浆中含有很对缓冲物质,如HPO42-/H2PO4-;它们可以缓解外界物质对内环境pH的影响。
【点睛】
第(3)问,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第(5)问,内环境具有应对外界环境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喝入大量食醋,不会引起内环境pH的明显改变。【解析】①②④蛋白质(血浆蛋白)①→②→③组织液不会血浆缓冲物质27、略
【分析】【分析】
图甲中;①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图乙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主要是通过⑨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而实现的。
【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白芍收购合同范本
- Unit 5 Topic 1 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Section D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九年级英语下册
- 13《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 2025年眼镜边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雨刷刮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立体人头金属纽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python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 2025年特种电阻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质量合同范本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课件PPT
- 高中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5节多普勒效应课件
- 全套桥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 2021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ppt课件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样例与说明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6 Tree
- 高压氧科工作总结高压氧科个人年终总结.doc
-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 桥梁缺陷与预防
- 食品生物化学习题谢达平(动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