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甲午中日战争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2、【题文】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为()A.1949年9月1953年6月B.1953年10月1957年7月C.1954年9月1959年6月D.1950年10月1953年7月3、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习近平主席与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现任总统特朗普会晤的照片,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的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历史事件是A.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下列有关义和团运动的说法,____的是()A.具有朴素的爱国激情B.没能进入京津地区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D.提出“扶清灭洋”口号5、1839年6月,一位民族英雄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位民族英雄是()A.关天培B.陈化成C.林则徐D.琦善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______(判断对错)7、《资政新篇》的作者是洪仁玕,提倡向西方学习,得到了初步实践。______(判断对错)8、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请回答:(1)根据提示填写下表。古代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代表是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文明,它的民主政治在________达到极盛。9、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______壮烈牺牲;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______窃取了。10、请列举作为北伐对象的三位军阀。11、【题文】请将代表下列经济特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A.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B.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号称“龙尾”D.西藏少数民族自治区E.新疆少数民族自治区。

12、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____正式成立;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____”。13、______年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策被迫对日宣战______爆发,1895年清朝代表______赴日本谈判,被迫签定丧权辱国的《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纪念的是在甲午海战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15、为了争取和平民主,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并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16、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拥有着像义和团运动那样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的无限生气。判断对错:______。17、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2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土地改革。18、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遵义会议确立了博古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9、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20、史实:1898年6月9日;光绪皇帝先后颁布了100多道变法诏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

推论:戊戌变法运动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彻底变革。21、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军事上的核心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改错题(共3题,共18分)2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全统一。

错误:____改为:____23、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与土地改革时期的结果一样,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享有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你同意以上说法吗?请说明理由。24、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史实推论正确与否(1)“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东方红》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______(2)“驱散乌云见太阳,革命道路多宽广。毛主席呀红太阳,救星就是共产党。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翻身农奴把歌唱》农奴翻身做了主人,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实现统一。

______(3)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使我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

______(4)200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00多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四倍。外商在我国投资项目累计达40多万个,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扩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______(5)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______(6)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南方讲话,解放了思想,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2题,共10分)25、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A.武昌B.南京26、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农民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图二:早稻亩产3万斤的浮夸报道回答:(1)图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事件主要发生在哪些区域?它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图二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什么历史现象?我们从中应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提到的“中国人民局部抗战”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及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在东北开展的抗日战争,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全面抗日战争”是指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各阶层爱国人民开始的抗日战争。A项是1994、1895年中日之间的战争,主要是清政府组织军队和日本进行海战,人民参与程度并不深,B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了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那时日本还没有武力侵华,D项西安事变是国民党内部主张抗日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囚禁蒋介石逼其抗日的兵变,和题干没有关系。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所以答案为C。考点:九一八事变【解析】【答案】C2、D【分析】【解析】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解析】【答案】选D3、C【分析】本题考查了尼克松访华的相关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历史事件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C。【解析】C4、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所以义和团没能进入京津地区的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所以ACD不对,故选B。【解析】B5、C【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故选C.

本题以“1839年6月;一位民族英雄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为切入点,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

本题以“1839年6月,一位民族英雄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等”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虎门销烟的时间、领导者.【解析】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

故答案为:

×。

本题以“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问中国;尼克松将自己对中国的7天访问描绘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知识的掌握。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及影响。【解析】×7、略

【分析】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从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资政新篇》并不是农民斗争经验的产物,未能反映出农民的土地要求,但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资政新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性质、经过和结果.【解析】×8、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文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的小国;越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外形近似中国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它们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金字塔为誉为世界古代奇迹之一。古埃及又被成为“金字塔的国度”。古代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疆域内流淌两条大河,长江与黄河,境内还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称为“新月沃地”。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的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公元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个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约公元前2500年,亚洲南部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部落侵入古代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古代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代表是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中最著名的是雅典文明。从公元前443年至前429年,伯利克里连续15年任十将军委员会首席将军,成为了雅典大权独揽的最高统治者,将民主制度推向了古代世界的最完善、最典型的境界,史称“伯利克里时代”。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经济和文化也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故填:尼罗河流域;古代中国;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雅典;伯利克里。【解析】尼罗河流域;古代中国;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雅典;伯利克里9、邓世昌袁世凯【分析】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失败了,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故答案为:

邓世昌;袁世凯.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辛亥革命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和辛亥革命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时,向学生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解析】邓世昌袁世凯10、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故答案为: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分析】

本题考查北伐战争。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国民革命军北伐。【解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故答案为: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1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史地结合的能力。首先定为图中重要的河流——黄河;长江、珠江;结合所学,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时上海浦东,我国的龙尾城市是重庆,西藏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故从左到右应填:DECA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民族团结【解析】【答案】从左到右:DECAB12、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分析】【分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故答案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成立和国民政府。13、1894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马关条约【分析】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话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故答案为:

1894;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马关条约。

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签定地点与人物;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区别掌握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解析】1894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马关条约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分析】【分析】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史实。15、√【分析】【分析】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重庆谈判。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知识点,都是课本中最基本的应该掌握的知识,可以结合课本和材料作答。16、√【分析】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但它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盲目排外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拥有着像义和团运动那样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的无限生气”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经过和结果。【解析】√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取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解析】【答案】错18、×【分析】试题分析:遵义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考点:遵义会议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意义要识记。【解析】【答案】×19、×【分析】【分析】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意义。20、×【分析】【分析】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因触犯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捕杀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前后仅维持了103天。戊戌变法运动没有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彻底变革。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点。21、√【分析】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解析】√四、改错题(共3题,共18分)22、完全统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分析】【分析】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香港;澳门之外,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1951年5月,西藏地方政府派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来到北京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了关于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协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23、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结合教材可知;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归农民私有。土地改革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经营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内改革从农村开始,在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但是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土地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因此1979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土地改革的结果不一样。故题目的表述是错误的,不同意题目中的观点。

【解析】不同意;理由:土地改革的结果的确是建立土地私有制,对土地有所有权,经营权。但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土地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24、略

【分析】(1)材料“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反映是的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的历史.没有直接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内容.故本题的推理是错误的.

(2)由材料“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不是西藏的和平解放.故本题的推理是错误的.

(3)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使我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故本题的推理是正确的.

(4)材料“200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00多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四倍.外商在我国投资项目累计达40多万个,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反映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状况.由材料可知,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故本题的推理是正确的.

(5)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本题的推理是正确的.

(6)材料“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出自邓小平的南方讲话.邓小平的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本题的推理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B.

(2)B.

(3)A.

(4)A.

(5)A.

(6)A.

(1)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伟大贡献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西藏民主改革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知识点.

(5)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