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关于隋炀帝的叙述错误的是()A.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全国B.开凿大运河C.正式创立科举制D.三次远征辽东2、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长安B.洛阳C.泉州D.杭州3、【题文】右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京剧净角》邮票;图中人物曾任北宋开封府尹,是百姓心目中的清官。他是。

A.管仲B.曹操C.包拯D.李鸿章4、假如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你告诉他应去哪座城市()A.西安B.咸阳C.上海D.敦煌5、“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贴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评述,正确的是()A.一部完整的农书B.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C.一部东方药物巨典D.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6、元朝时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两段新运河;不禁让人想起来了隋朝开通的大运河。下列对这两朝开通的大运河相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由统治者发起开凿的。

②都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③都以洛阳为中心。

④都是为了南粮北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7、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A.有利于选拔人才B.有利于巩固专制制度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得到了不断完善8、从如图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C.中原人民大量迁往江南D.北方民族大量迁住中原9、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毛公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题文】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朝,秦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1、【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明清两朝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撰写的长篇小说。清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给小说创作以深刻影响。清初至乾隆时期是清朝小说发展的全盛时期,数量和质量、内容和形式、风格和流派与前代相比都有较大的发展。乾隆年间诞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以下结论;如果与上述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在答题卡上涂“A”;如果违背了上述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在答题卡上涂“B”;如果是上述内容未涉及的,请在答题卡上涂“C”。

(1)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占据垄断地位。()

(2)中国文学史上;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

(3)《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故事写成的长篇小说。()

(4)明代的《红楼梦》是章回小说的顶峰。()

(5)《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12、清朝时期,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形成的一个新的剧种是京剧,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剧种,被视为国宝。______。(判断对错)13、战国时期,商鞅在齐桓公支持下变法,秦国很快富强起来。错误:;正确:。14、秦朝在地方上,废____制,推行____制度;15、观察如图;请将下列诸侯国填入如图相应位置。

A.春秋时期首先成为霸主的国家:齐国。

B.成语故事“一鸣惊人”出处的国家:楚国。

C.在城濮之战中以“退避三舍”的谋略打败。

楚国的国家:晋国。16、甲午战争结束后,1895年,______和______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老子的学说集《道德经》成为儒家经典。______(判断对错)18、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诗圣”李白和“诗仙”杜甫。______(判断对错)19、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20、《女史箴图》的作者是王羲之。2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22、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1题,共2分)23、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请把和下列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用线连起来,共6分)雍正帝抗击倭寇戚继光收复台湾郑成功设驻藏大臣康熙帝设伊犁将军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乾隆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4、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分封制。25、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楚庄王。()评卷人得分六、列举题(共4题,共16分)26、按朝代顺序写出从夏到西汉的朝代顺序,并写其中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的朝代及在洛阳定都的朝代27、列举清朝大兴文字狱的严重后果28、根据提示,填写正确内容。(1)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的_____________。(2)宋朝时专门娱乐场所是______________。(3)元朝的统一促进了_________。(4)岳飞抗金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______________。29、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列举秦始皇的历史功绩。(至少答出三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A.隋文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全国.

B.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D.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服劳役;三次远征辽东.

故选A.

本题考查隋炀帝的统治;把握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的不是隋炀帝的功绩.

解答本题注意识记隋炀帝的统治.【解析】【答案】A2、A【分析】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欧洲(大秦).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通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古代丝绸之路;把握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准确识记丝绸之路的起点。【解析】A3、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时期的历史人物。图中人物是包拯;曾任北宋开封府尹,人称“包青天”,是百姓心目中的清官。管仲是春秋时期的齐国的政治家;改革家。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李鸿章是清朝末期著名的全权大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北宋开封【解析】【答案】C4、B【分析】【分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秦朝的都城在咸阳。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秦的统一,要把握秦的统一的史实及秦朝的都城。5、C【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本草纲目》.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明代《本草纲目》的内容和地位.【解析】【答案】C6、C【分析】为了方便南粮北运;元世祖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为了加强对全国的巩固统治,派人开凿了大运河,所以①②选项符合题意。③④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元朝时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两段新运河;不禁让人想起来了隋朝开通的大运河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大运河的有关内容。【解析】C7、B【分析】实行科举制度;便于在全社会选拔人才,扩大的人才的社会基础,有利于人才参政议政.科举制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实行科举制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巩固专制制度.

故选B.

本题考查隋唐以来的历朝历代都沿用隋朝创立的科举制的根本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注意掌握隋唐以来的历朝历代都沿用隋朝创立的科举制的根本原因.【解析】B8、C【分析】如图的“人口迁徙示意图”;反应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北方各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依据课本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躲避北方的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他们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核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C9、B【分析】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司母戊鼎.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母戊鼎的地位.【解析】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夏朝和秦朝的史实。

点评:关于夏朝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关于秦朝的建立,学生还要知道,秦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定都咸阳。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割据争战的局面,实现了大一统,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解析】【答案】夏嬴政1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文学史的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各个阶段;都有一种文体为主要形式,如:先秦时期,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形式;两汉时期,以赋为主要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乐府诗为主要形式;唐朝时期,以近体诗为主要形式;辽宋夏金时期,以词为主要形式;元朝时期,以曲为主要形式;明清时期,以小说为主要形式。因此小说并非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占据垄断地位。故本题错误。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文学史的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明清小说,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故本题正确。

(3)本题主要考查小说《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成书于元末元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是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创作的,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故本题正确。

(4)本题主要考查小说《红楼梦》的相关内容。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书中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说,它是章回小说的顶峰,但《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人,不是明代人。故本题错误。

(5)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包含: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这四部名著在我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解析】【答案】BAABA12、略

【分析】清乾隆年间;徽班以徽戏为主,汲取汉调;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京剧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剧种,被视为国宝.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京剧.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的艺术成就的相关史实.【解析】√13、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商鞅变法是秦国的改革。考点:商鞅变法【解析】【答案】错误:齐桓公改正:秦孝公14、分封制郡县制【分析】【分析】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废除了自西周以来的分封制,所以答案是分封制,郡县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相关知识,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15、略

【分析】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A.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首先称霸的诸侯国为齐国,在图中右框位置.

B.“一鸣惊人”与楚庄王有关.楚庄王少年即位;面临朝政混乱,为了稳住事态,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实则暗地里在等待时机,人问之,曰:“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一鸣惊人”这个典故由此而来.楚国在最南边,在图中下框位置.

C.城濮之战中的战胜国是晋国;在图中的中框位置;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退避三舍来源于城濮之战,晋文公流亡楚国时承诺,以后如果在与楚军交战中,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以报答楚王的恩情.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军队在城濮相遇,晋文公信守诺言,楚军紧追不舍,晋军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大败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晋国在图中的右框位置.

故答案为:

16、略

【分析】据所学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代表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故答案为:

李鸿章;伊藤博文.

本题考查《马关条约》.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

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解析】李鸿章;伊藤博文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分析】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故答案为:×。

本题以老子为依托;考查的是老子历史成就的知识。

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老子历史成就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18、×【分析】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被后人尊为“诗圣”。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为依托;考查李白和杜甫。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1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金刚经》。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解析】【答案】对20、×【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点评】本题是对东晋时期顾恺之的绘画成就的考查。2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史记》的相关知识点。《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故题目正确。故选T。【解析】T22、√【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的原因。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的原因。【解析】√四、连线题(共1题,共2分)23、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先看事件根据事件的相关知识来确定是哪位历史人物的贡献,雍正帝设驻藏大臣、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乾隆帝设伊犁将军考点:明清重要历史人物【解析】【答案】五、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4、秦始皇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实行分封制是西周【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实行的郡县制。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故答案为:错误:秦始皇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理由:秦始皇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实行分封制是西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25、错误:楚庄王;改正:齐桓公。【分析】【分析】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故答案为:错误:楚庄王;改正:齐桓公。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五霸。六、列举题(共4题,共16分)26、略

【分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从夏到西汉朝代更替的知识。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汤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故答案是: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本题第二问考查的是秦朝实现大一统的知识。依据所学可知,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完成统一。本题第三问考查的是定都洛阳朝代的知识。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解析】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秦;东周。27、略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造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严重摧残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解析】【答案】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8、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的居住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