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4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4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4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4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4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建议用时:40分钟)1.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切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斗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辰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斗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务是()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B[依据材料“(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可知该历史事务是淞沪会战。]2.1938年7月6日,国共两党在武汉召开国民参政会,会上要求全国军民“一切的奋斗要以巩固武汉为中心,以达成中部会战成功为目标”,要保卫武汉,坚持抗战。这场战役()A.使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B.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C.国共合作取得首次成功D.实现国民参政会的目标A[依据材料“1938年7月6日……一切的奋斗要以巩固武汉为中心,以达成中部会战成功为目标”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场战役是武汉会战,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故A项正确。]3.1935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又对粮食资源、交通卫朝气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这一做法()A.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B.为争取抗战成功供应了物质保障C.干脆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D.是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B[依据题干中的时间“1935年”“1937年”可知,此时面临日军大举侵华,为打算抗战,国民党政府“对粮食资源、交通卫朝气关等进行统制”,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故B项正确。]4.历史漫画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了历史学问,深受学生喜爱。下面漫画反映的战役是()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C.淞沪会战 D.平型关大捷A[百团大战是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以破坏华北日军占据的交通线为目的的破袭作战,由漫画文字信息“哇!铁轨不见了”可知漫画反映的战役为百团大战,故选A项。]5.1940年3月,中共中心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依据地政权的人员安排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当时这一规定旨在()A.加强各阶层的抗日联合B.稳固依据地政权C.实行民主政治协商制度D.减弱国民党的力气A[题干中中国共产党在依据地政权的人员安排上实行“三三制”,意在团结一切力气携手抗日,故选A项;依据材料时间“1940年”可知,此时正值抗日斗争时期,“三三制”的目的旨在携手抗日,解除B项;实行民主政治协商制度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解除C项;1940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携手抗日,解除D项。]6.1938年底,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峙。同时,在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也在牵制着日军的力气。在这种态势下,日军无力接着实施战略进攻。上述材料说明()A.国共两党共同抗日 B.十四年抗战的起先C.日本军力消耗殆尽 D.中国战场全面反攻A[本题抓住题干的时间“1938年底”,B项起先于1931年,解除;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D项出现在20世纪40年头,解除;再结合题干对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表述可知,它体现了国共两党共同抗日,故A项正确。]7.1942年4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仁安羌与日军交战,“激战两昼夜敌被击溃,救出英缅第一师和装甲第七旅官兵7000余人,马千余匹,各种车辆300多辆,并救出被日军俘去的英军、美国教士、新闻记者等共500人”。仁安羌大捷()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B.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C.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导致了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倒戈A[由材料可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仁安羌大捷,有利于提中学国国际地位和声望,故A项正确;仁安羌大捷是中国与盟军之间的合作,非国内合作,故B项错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于此前3个月的1942年元旦,故C项错误;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倒戈是在1945年8月15日,故D项错误。]8.2024年,中国政府确定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中国的抗战成功纪念日。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A.赢得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成功B.赢得了与西方大国同等的地位C.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成功D.为世界赢得和平作出突出贡献A[抗日斗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成功,故A项正确;尽管抗战成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但是当时中国还未取得与西方大国同等的地位,故B项错误;抗战成功并未变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谈不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成功,故C项错误;材料要求分析中华民族“由衰落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的缘由,与赢得世界和平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教化部基础教化二司下发2024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依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化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24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中国新闻网材料二为纪念抗战成功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见下图。材料三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中华圆梦,民族复兴。——2025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死难者公祭祭文(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中国教化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历史依据。(2)材料二中纪念邮票呈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3)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从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各举一例,说明“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表现。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学问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及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倒戈。第(2)问,依据材料二和平鸽可知是捍卫和平与正义。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可知是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次小问,依据正面敌后战场相关战役来列举即可;第三小问,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是牢记历史、复兴中国以及维护和平。[答案](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先侵略中国,中国起先局部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倒戈。(2)捍卫和平与正义。(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役:淞沪会战(或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等)。意义:牢记历史;复兴中国;维护和平。10.下面为抗日斗争初期某次会战的概况,这场会战()日军:总兵力约14万人中国军队:共6个集团军(包括第十八集团军)约28万人时间:从1937年9月13日大同失守到11月8日太原陷落A.体现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B.呈现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特征C.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D.标记着中国全面抗战的起先B[材料反映的是正面战场的抗战,不是两个战场的合作,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共6个集团军(包括第十八集团军)”可知指的是国共合作抗日,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的时间和“大同”“太原”可知是忻口会战,而C项指的是淞沪会战,故错误;卢沟桥事变标记着中国全面抗战的起先,故D项错误。]11.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当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A.周恩来深谙历史学问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C.要依靠政府军队士兵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斗争路途D[依据材料“1940年”“炮”“马”“兵卒”可知,应是指抗日斗争时期抗战路途的问题,故D项正确。]12.依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型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这说明()A.国民党主动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B.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C.国共合作是取得抗战成功的根本缘由D.国民党全面抗战增加抗战成功的信念A[依据材料“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可知,国民党主动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故A项正确。]13.下图为1944年9月,中美两国士兵展示所缴获的日军旗帜。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张照片最有助于说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成功的保证B.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成功阻挡了日军攻势C.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主战场D.抗战取得成功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指国共两党合作、国内各阶层人民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中美合作无关,故A项错误;1944年9月,正面战场处于抗战相持阶段后期,故B项错误;抗日斗争后期中美等国合作,结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充分说明白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主战场,故C项正确;1944年9月中国抗战尚未取得成功,故D项错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不仅战胜了日本,消退了亡国的危急,还从盟国那里摆脱了不同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同等地位。抗日斗争中,中国还主动参加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验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主动参加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建,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斗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材料二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军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据澳大利亚、占据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据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全部的交通线,莫非不会是这样吗?”(1)材料一中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缘由是什么?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做说明。(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抗日斗争的成功是如何提中学国国际地位的。(3)依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斗争成功的世界意义。[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从抗日斗争的地位、列强特权的废除、国土的收复、参加国际事务等角度予以说明。第(2)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从抗击日军、反法西斯斗争组成部分、阻挡法西斯力气联合、付出巨大牺牲、壮大和平力气等角度作答。[答案](1)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成功,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成功,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