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光现象
:中考新趋势;
【跨学科实践】
1.(2024・重庆A卷)下列关于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描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一道残阳铺水中——水中的“夕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呈现出红色是江面反射红光的原因
C.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是自然界中的光源
D.露似珍珠月似弓一露珠特别明亮是白光发生了色散的原因
【答案】B
【解析】A.水中的“夕阳”是由于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
B.人眼看到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物体所反射的光的颜色,人看江面时,江面相当于不透明
物体,其呈现出红色是江面反射红光所导致的,故B正确;
C.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发出的光,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因此月亮不是自然界中的光源,故
C错误;
D.露珠特别明亮是因为露珠表面光滑,发生了镜面反射,将大部分光线反射进人眼中,故
D错误。
故选B。
【中考新考法】
2.(2024•山东临沂)小明在某购物中心前,可以看到玻璃幕墙中自己的像,进入购物中心
后,又可以透过玻璃幕墙看到外面的街景。心存疑惑的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该商店的玻
璃幕墙使用了一种具有单面透视作用的镀膜玻璃。他用一块5mm厚的镀膜玻璃和两支相同
的中性笔等器材探究镀膜玻璃成像的特点。
(1)如图甲所示,让玻璃板的镀膜面向前并把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让中性
笔/的笔尖紧贴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无论怎么移动中性笔比都不能让3与/的像
完全重合,原因是O
(2)如图乙所示,让中性笔/离开玻璃板一小段距离,在玻璃板后移动中性笔2,直至3
与N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既可以,又可以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将光屏放
在中性笔3的位置,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中性笔/的像。
(3)让中性笔N远离玻璃板时,中性笔3应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才
能与中性笔/的像完全重合。
【答案】玻璃板的厚度影响确定中性笔A的像的位置不能远离
【解析】(1)口]中性笔A的笔尖紧贴在玻璃板前,由于玻璃板的镀膜面向前,反射面在前,
这样中性笔A的笔尖到镜面的距离为0,由于玻璃有厚度,后面的像成在玻璃内,所以后面
的中性笔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2][3]实验时让中性笔A离开玻璃板一小段距离,这样中性笔A的像成在玻璃后面,
可以确定中性笔A的像的位置了。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光屏放在中性笔B的位置
上,光屏上不能承接到中性笔A的像。
(3)[4]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让中性笔A远离玻璃板时,中性笔B
应远离玻璃板,才能与中性笔A的像完全重合。
【结合生活实际】
3.(2024•四川成都)如图甲,小孟利用一面小镜子隔墙看到院里的小猫要偷吃鱼。如图乙
所示,表示来自小猫的入射光线,。点为入射点,8点为小孟眼睛所在位置。请在图乙
中完成作图:①画出反射光线03;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镜面。(镜面用〃〃〃〃表示,
保留作图痕迹)
o
【解析】由于人眼看到的光是从入射点反射过来的,所以连接。8为反射光线,由光的反射
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做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由于法线垂直于镜
面,所以过。点做法线的垂线,即为镜面
【新科技新情境】
4.(2024•四川泸州)如图甲是随嫦娥六号一起发射的角反射器的示意图,其三个反射面相
互垂直,其中两个反射面如图乙所示,一束光只在这两个反射面发生了反射,请在图乙中画
出这束光反射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先过第一次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反
射光线到达第二个反射面,同理先作法线,再作反射光线,注意第二次反射的反射光线与第
一次反射的入射光线平行
;中考真题速递:
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
1.(2024•湖南)《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现象。如图所示,墙上手影形成的原因
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答案】A
【解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手挡住,墙上黑暗区域
就是手的影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2024•山东临沂)2023年11月19日,2023全国中学生射击联赛在临沂举行。下列光现
象的成因,与射击比赛“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相同的是()
B.
D.
【答案】A
【解析】射击比赛“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林中的树影是树挡住光线,在树后形成的暗影区,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观后镜中的汽车是凸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成的,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3.(2024•四川南充)川北皮影,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和深厚文
化底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用灯光将受皮影的操纵者(拦门匠)操作的人物或物
件表演的影投射到屏幕上,如图甲。图①②③④现象中与川北皮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皿
甲①②③④
A.①图:海市蜃楼B.②图:南充清辉阁倒影
C.③图:手影游戏D.④图: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的“鱼”的下方
【答案】C
【解析】皮影戏是光源发出的光射到不透明的道具上,在其背后形成的影子落到屏幕上形成
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影游戏是光源发出的光射到不透明的手上,形成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C符合题意;
D.由于水中的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所以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的“鱼”
的下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4.(2024•四川宜宾)如图是2024年4月9日发生日全食的情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O
A.光的反射B.光的色散
C.光的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D
【解析】日全食属于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线上,月亮在中间挡住
太阳光而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2光的反射
5.(2024•安徽)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答案】A
【解析】A.平静水面上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阳光透过密密的树丛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这是光的直
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墙上留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杯中折笔是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偏折,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6.(2024•江苏连云港)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B.建筑物在平静水面下形成的倒影
C.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
【答案】B
【解析】A.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
不符合题意;
B.平静水面上建筑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
合题意;
C.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造成
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
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7.(2024•四川南充)2023年9月17日,我国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它是北半球巡天
能力最强的光学时域望远镜,如图甲所示。一束星光入射到望远镜,经主镜反射后到达成像
装置,如图乙所示,03是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工。并标出入射角大小(保留作图
痕迹)。
成像装置
【解析】先画出法线,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反射角为
90°-53°=37°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是37。,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左侧画出入射光
线
8.(2024•云南)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平面镜发生反射,请画出反射光线。
【解析】先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中作出
反射光线
9.(2024•河南)如图甲,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多个角度射到。点,在纸板上记录每次的光路。记录时,为了区
分每次的光路,可采用的方法是O
(2)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每次的入射角和,并记录下来。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以ON为轴,把纸板NO歹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如
图乙所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0小明想:当纸板
折到图乙位置时,反射光还存在吗?请设计一种验证方法:o
【答案】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路径反射角同一平面内用喷
雾器在纸板右侧喷水雾,观察反射光线是否存在
【解析】(1)[1]记录时,为了区分每次的光路,可以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入射
和反射路径。
(2)[2]为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该用量角器测量每次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
记录。
(3)[3]由题意得,当显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时,入射光线、反射光
线都能同时看见;当把显示反射光线的纸板JVOF向后折,这时在NOP上看不到反射光,说
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用喷雾器在纸板右侧喷水雾,水雾可以显示出光的传播路径,就可以验证反射光线是否
存在。
10.(2024•福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射向平面镜的。
点,改变入射光线多次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序号入射光线相对法线的位置反射光线相对法线的位置入射角i反射角r
1左右30°30°
2左右45°45°
3左右60°60°
4右左60°60°
(1)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______反射;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②反射角入射角;
(3)光热电站利用追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塔用于发电。图2为上午某时刻的光路图,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推断,随着太阳的运动,追日镜应沿时针方向旋转,使反射光线射
向吸热塔。
图2
【答案】漫两侧等于逆
【解析】(1)[1]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漫反射,所以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2)①⑵分析表格中入射光线相对法线的位置、反射光线相对法线的位置,总是左右相反
的,所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②[3]分析表格中多组入射角,和反射角r,他们的大小相等,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4]根据图2可知,此时上午某时刻的光路图,说明太阳要逆时针方向运动,入射角变
小,反射角也要变小,为了保证使反射光线射向吸热塔,追日镜也要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考点3平面镜成像
11.(2024•陕西)中国古诗词不仅文字优美、意境高远,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四
幅图与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涉及的光现象相同的是()
【答案】B
【解析】“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呻月在手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日各计时,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楼台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筷子弯折,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林间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4•江苏连云港)小明身高1.7m,距离平面镜3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
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o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O
【答案】1.73不变
【解析】口]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小明身高1.7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
是1.7m。
[2]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距离平面镜3m,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
[3]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当他向
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13.(2024・四川成都)夜幕降临,横跨成都锦江两岸的安顺廊桥灯火璀璨,桨声灯影里,夜
色让人陶然而醉,正所谓“锦江灯月遥相近,烟火市井三千年”。如图,水中“灯影”是由于光
的形成的;若锦江水面上涨,水中“灯影”到水面的距离变。
【答案】反射小
【解析】[1]水中“灯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上发生光的反射形成的。
[2]若锦江水面上涨,则灯距离水面的距离减小,即物距减小,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
距等于物距,所以像距变小,故水中“灯影”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14.(2024・重庆A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在答图中画出烛焰顶部/点在平面镜中
的像4。
M
,八£
N
M
【答案】R,
卜
N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N点在平面
镜中的像©
15.(2024•上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M
“tI
JI
f
N
M
f
4---------匚;--------y
【答案】;!
B------芍---------»B'
/
N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
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作图时分别过
AB作MN的垂线,标出等距离对称的A,B,,因像是虚像,故连接时用虚线
16.(2024•山西)小明照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为此他进行了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可选用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镜前,再用一支外形相
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移动,通过是否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得到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
实验过程:
(3)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观察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
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记录在表格中。试着用光屏承接平面
镜后面的像,观察光屏上能否呈现点燃蜡烛的像;
(4)换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两块相同的橡皮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实验的目的
是;
实验结论:
(5)平面镜所成的像为(选填“实”或“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答案】玻璃板距离使结论具有普遍性虚
【解析】(2)[1]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
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因此当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
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4)[3]实验中换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两块相同的橡皮重复上述操作,其目的是为了避免
单次试验结果造成的偶然性,使用多次实验让结论具有普遍性。
(5)[4]由上述实验过程可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如果透过玻璃板观察,有可能会把蜡
烛的像误认为在光屏上成像,因而需要不透过玻璃板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从而确定平面镜
成的是虚像。
17.(2024•湖南)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有以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并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
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的位置;
(2)如图乙所示,此时蜡烛2与蜡烛1的像已完全重合。接下来使蜡烛1向远离玻璃板方
向移动到某一位置,蜡烛2应向玻璃板方向移动,才能与蜡烛1的像再次重合;
(3)三次实验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如图丙所示。他在探究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时,用直线连接图丙中物点/与像点,完成三次连线后找到了规律。
【答案】平面镜远离B
【解析】(1)[1]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是相等的且关于镜面对称,所以蜡烛1向远离玻璃板方向
移动时,蜡烛2也应向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
(3)[3]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应该为垂直,物点/对应的像点应该为8,所以
应该用直线连接图丙中物点A与像点8。
18.(2024•江西)某同学的爷爷跟着电视节目学习太极拳时,因教练面向观众授课,爷爷总
是把左右动作做反。在该同学的建议下,爷爷向后转身,面对墙上镜中的电视画面学习,有
效地矫正了动作。为了帮助爷爷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享“探究平面镜
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镀膜玻璃板每小格边长为2cm的方格纸
【证据】
(1)将方格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镀膜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放置在方格纸上。
(2)将一枚棋子作为物放在镜前两格处,取另一枚棋子在镜后移动,直到它与物的像完全
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记录此时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
(3)改变物到镜面的格数,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关系,判断像与物到
镜面的关系。
(4)请你在虚线框内设计记录上述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一):
(5)下图为两枚叠放的棋子,将其放在镜前,取数量适当的棋子叠放在镜后并移动位置,
直到与镜前棋子的像完全重合,记录此时镜前与镜后棋子的数量。
两枚叠放的棋子
(6)改变叠放的棋子数量,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结果如表二:
表二
实验次数平面镜前棋子的数量/枚平面镜后棋子的数量/枚
122
233
344
【解释】
(1)根据表二,每次实验镜后棋子与镜前棋子的数量___________,且与镜前棋子的像完全
重合,可得结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借助方格纸可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0
【交流】分享完上述实验过程后,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该同学与爷爷面对面
玩起了“照镜子”的游戏。该同学扮演物举起左手,爷爷扮演镜中的像应举起手。
通过实验和游戏,爷爷明白了用镜子矫正动作的原因。
【答案】垂直距离见解析相等垂直右
【解析】(1)[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测量物距和像距,用镀膜玻
璃板作为平面镜垂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3)[2]实验中改变物到镜面的格数,进行多次实验,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关系,判断像与
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4)[3]根据实验要求和过程,设计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一)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平面镜前棋子的格数平面镜后棋子的格数
1
2
3
【解释】(1)[4]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可知,每次实验镜后棋子与镜前棋子的数量相等。
(2)[5]根据方格纸可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交流】[6]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该同学扮演物举起左手,爷爷扮演镜中的像
应举起右手。
19.(2024•重庆B卷)如图所示,利用两根相同的荧光棒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选填“薄”或“厚”)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2)将玻璃板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荧光棒A,在玻璃板
后面移动另一根荧光棒B,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相等。
【答案】薄垂直大小
【解析】(1)口]实验中,玻璃板的两个面都会成像,这会对实验现象造成一定的干扰,因
此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2)[2][3]如图所示,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
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用蜡烛B替代蜡烛A的像,
将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
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考点4光的折射
20.(2024•云南)古代的《墨经》对光现象就有了记载。图中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
成的是()
D.
【解析】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折断”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水杯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2024・上海)有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平静的水面时,若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
()
A.0°B.40°C.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水渠建设合同范本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程序设计基本知识》教学设计
- 承包农家果园合同范本
- 劳务住宿合同范本
-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3课时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幕墙玻璃施工合同范本
- 9心中的“110”(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9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Module 1 Unit 1 Food and drinks?(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五年级下册
- 纠正冤假错案申诉范文
- 锂离子电池串并联成组优化研究
-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课件-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2课 预防近视(教案)
- 大酒店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文件
- 解剖学知识点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课件
- TD/T 1038-2013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正式版)
- 2024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高清版)JTGT 3610-201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2022年江苏省五年制专转本考试英语真题(试卷+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