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E/39/wKhkGWejBpGAb-tKAALeHYxvH4A728.jpg)
![第1课《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E/39/wKhkGWejBpGAb-tKAALeHYxvH4A7282.jpg)
![第1课《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E/39/wKhkGWejBpGAb-tKAALeHYxvH4A7283.jpg)
![第1课《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E/39/wKhkGWejBpGAb-tKAALeHYxvH4A7284.jpg)
![第1课《春》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3E/39/wKhkGWejBpGAb-tKAALeHYxvH4A728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春》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春》,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理解文中描绘的春天的景象。2.
深入品味文章的意境,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出文中所展现的画面,感受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4.
体会朱自清散文“语言清新自然、生动形象”的独特艺术魅力,培养对散文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理解作者在文中描绘的春天的美好景象。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如“酝酿”“卖弄”等,准确理解词句含义。反复朗读文章,感受其韵律和节奏。2.
教学难点感受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艺术特色,理解其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三、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欣赏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春天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景象。提问学生:在你们的心目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展示一些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看看他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二)作者及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文学成就和代表作品。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宛如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卷。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1)生字:嗡(wēng)、酿(niàng)、窠(kē)巢(cháo)、喉(hóu)、嘹(liáo)、烘(hōng)、擞(sǒu)(2)词语:朗润:明朗润泽。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卖弄:炫耀。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嘹亮:(声音)清晰响亮。黄晕:昏黄,不明亮。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静默:寂静;没有声音。舒活:舒展活动。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繁花嫩叶:密密地开着花,娇嫩的叶子。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3.
思考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哪些内容?(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1)课文围绕“春”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的内容。(2)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盼春,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绘春,具体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颂春,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四)品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1.
朗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思考:(1)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春天的盼望之情的?(2)“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1)作者通过“盼望着,盼望着”这一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2)“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情感。3.
朗读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思考:(1)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1)作者描绘了春天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景物。春草的特点:嫩、绿、多。春花的特点:多、艳、香。春风的特点:温暖、柔和、清新。春雨的特点:细密、轻盈、滋润。迎春的特点:欢快、热闹。(2)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写这些景物。例如: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和“钻”写出了小草的顽皮和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小草的鲜嫩和可爱。春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热闹景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的色彩艳丽。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运用了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和。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细密和轻盈。迎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们迎接春天的喜悦心情。(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字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强调春天的美好,鼓励学生用心去感受春天,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六)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词,每个字写三遍。2.
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3.
观察春天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不少于50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让学生听写生字词。2.
让学生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3.
提问学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谁能说说课文第二部分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二)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
朗读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思考:(1)作者是如何赞美春天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1)作者用三个比喻句来赞美春天,“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这句话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突出了春天的新;“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句话把春天比作小姑娘,突出了春天的美;“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这句话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突出了春天的力。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2)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春天的成长过程来写的,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发展变化,体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3.
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三)品味语言,学习写作方法1.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喜欢的理由。2.
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品味,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例如:(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的万物比作刚睡醒的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色彩艳丽,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运用了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和,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四)拓展延伸1.
介绍朱自清其他具有优美语言特色的散文,如《荷塘月色》《绿》等,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些散文的名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魅力。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这些散文,进一步体会朱自清散文的韵味。2.
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春天里的经历和感受,与作者进行对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生活中,如何更好地欣赏和感受春天的美好。(五)课堂小结1.
回顾文章的内容和意境,教师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再次描绘文中春天的美好景象,让学生在脑海中重现那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面。例如:在这堂课即将结束之际,让我们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那春草图,嫩嫩的、绿绿的,仿佛是大地铺上的一层绿毯;那春花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那春风,轻拂着面庞,如母亲的手那般温柔;那春雨,细密而轻盈,为大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那迎春图,人们欢欢喜喜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2.
总结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强调散文的魅力所在。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善于观察生活,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六)布置作业1.
背诵并默写课文,要求书写工整、美观。2.
模仿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描绘秋天景色的文章,不少于300字。注意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第三课时(一)朗读展示1.
请几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从朗读的语气、节奏、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2.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二)词句赏析1.
教师选取文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词句,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等,引导学生再次进行赏析。(1)分析这些词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改写,比较改写后的句子与原文的差异,进一步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2.
学生自主选择文中其他的词句进行赏析,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分享。(三)写作练习1.
给出一个具体的场景或事物,如校园的一角、公园里的一朵花等,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描写。(1)要求学生细致观察,抓住场景或事物的特点。(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3)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2.
学生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信息安全补充协议与原合同冲突规避及保密合同
- 2025年度员工自愿离职保密协议及知识产权归属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解除双方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专业保姆雇佣及生活照料协议
- 2025年度商家与客户数字化营销合作协议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1 Unit 1 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说课稿1 外研版(三起)
- 二零二五年度矿山股份制合同协议书-矿山矿产资源评估与交易
- 二零二五年度洗浴技师职业成长与劳动合同
- 2025年度跨区域用工协议书规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货运驾驶员聘用合同
- 美容卫生管理制度
- 铜陵2025年安徽铜陵郊区周潭镇招聘乡村振兴专干和村级后备干部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纪检办公室工作计划范文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02(原卷版)
- 桥梁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新版)中国动态血压监测基层应用指南(2024年)
- 矿物加工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副本
- 电力通信光缆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