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672-2019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工程评价技术规范_第1页
DB11-T 1672-2019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工程评价技术规范_第2页
DB11-T 1672-2019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工程评价技术规范_第3页
DB11-T 1672-2019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工程评价技术规范_第4页
DB11-T 1672-2019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工程评价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7.160

F12

备案号:69299-2020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672—2019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工程

评价技术规范

Evaluatingtechnicalspecificiationforconstructionprojectof

residentialphotovoltaicgrid-connectedpowersystem

2019-12-25发布2020-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672—2019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工程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工程评价的关键设备与部件、工程质量检查、工程质量检

测和评价项目及分级准则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工程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

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标准。

GB/T33342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技术规范

NB/T32004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NB/T42073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

NB/T42142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技术规范

IEC61215(所有部分)地面用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型式批准(Terrestrialphotovoltaic(PV)

modules-Designqualificationandtypeapproval)

IEC61724-2光伏系统性能-第2部分:容量评估方法(Photovoltaicsystemperformance-Part

2:Capacityevaluationmethod)

IEC61730(所有部分)光伏组件安全鉴定(Photovoltaic(PV)modulesafetyqualification)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residentialgrid-connectedPVsystem

在居民固定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场所建设,并以220V/380V接入用户侧电网或公共电网运行的光

伏发电系统。

3.2

系统功率比systempowerratio

光伏发电系统的平均输出功率与预期输出功率的比值。

4.工程质量评价

4.1关键设备与部件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所选用的关键设备、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评分表详见附录A:

a)组件应满足IEC61215、IEC61730的要求,并通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的认证;

1

DB11/T1672—2019

b)逆变器应满足NB/T32004的要求,微型逆变器应满足NB/T42142或其他等效标准的要求,

并通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的认证;

c)光伏并网箱应满足GB/T33342的要求,且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44;

d)直流电缆应选择光伏专用电缆,应满足NB/T42073或其他等效标准的要求,并通过具有资

质的第三方机构的认证;

e)交流电缆应选择C类及以上阻燃电缆;

f)组件边框之间的跨接线宜选用不小于BVR1×4mm²的黄绿线。组件金属边框和引下导体之

间的连接线宜选用不小于BVR1×4mm²的黄绿线;

g)支架至地面的引下导体宜选用40×4mm的镀锌扁铁或直径12mm的圆钢或截面积16mm²

以上的铜导线或其他等效的导体;

h)接地极宜选用镀锌角钢、钢管、圆钢或其它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

4.2工程质量检查

4.2.1平屋顶工程质量检查

4.2.1.1支架基础安装质量

对于平屋顶,支架基础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评分表详见附录A:

a)支架基础应外形方正、表面平滑、排列整齐、放置平稳;

b)支架基础应无漏筋、蜂窝、孔洞、夹杂、疏松、裂缝、外形或表面缺陷的问题;

c)外露的金属预埋件应无锈蚀现象,且有防腐防锈处理;

d)对于防水层上没有保护层的屋面,配重基础下应有垫层;

e)支架基础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f)宜采用不锈钢螺栓螺母。

4.2.1.2支架安装质量

对于平屋顶,支架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评分表详见附录A:

a)支架外观应无损坏和变形;

b)支架安装不得出现明显错位、偏移和歪斜;

c)支架与支架基础或连接件间应固定牢靠,紧固螺栓配套的平垫片、弹垫片应齐全,螺母端须

保证螺杆露出不少于3~4个丝牙。

4.2.2斜屋顶工程质量检查

对于斜屋顶,支架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评分表详见附录A:

a)导轨应采用弯钩、夹具、抱箍等与屋顶结构基础可靠连接,有效连接点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b)弯钩固定时,应做好屋面防水,安装完成后,瓦片应恢复原位;

c)宜采用不锈钢螺栓螺母。

4.2.3组件安装质量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组件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评分表详见附录A:

a)组件应牢固可靠安装。对于螺栓紧固安装方式,应有防松措施;对于专用压块安装方式,组

件与支架接触面应吻合;

b)组件边框应无锈蚀和防腐保护层损坏现象;

c)组件边框上应无自行的钻孔、扩孔;

d)组件边缘距离导轨端头的距离宜不小于70mm;

2

DB11/T1672—2019

e)相邻组件间的组件边缘高度偏差应≤2mm,同组组件间边缘高度偏差应≤5mm;

f)组件间的间隙宜不小于20mm;

g)平屋顶上光伏方阵组件串的最低点距屋面不宜低于300mm;

h)斜屋顶不宜起倾角安装组件,斜屋顶光伏方阵后口不应超出屋脊,前口不宜冒出屋檐。

4.2.4逆变器安装质量

逆变器安装应按照安装说明书执行并满足以下要求,评分表详见附录A:

a)逆变器的安装位置应清洁、通风、防雨、干燥、无直晒,安装位置附近应无高温发热、易燃

易爆物品及腐蚀性化学物品;

b)逆变器应直立牢固安装、不晃动;

c)逆变器前方应留有足够间隙便于观察数据以及维修;

d)逆变器的外观及主要零部件不应有损坏、锈蚀现象,元器件不应松动或丢失。

4.2.5并网箱安装质量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箱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评分表详见附录A:

a)安装位置应清洁、通风、干燥、无直晒,安装位置附近应无高温发热、易燃易爆物品及腐蚀

性化学物品;

b)并网箱应直立牢固安装、不晃动,宜安装在防水屋檐或遮挡板下方;

c)前方应留有足够间隙便于观察数据以及维修;

d)并网箱的外观及主要零部件不应有损坏、变形和锈蚀现象,元器件不应松动或丢失;

e)并网箱本体的预留孔洞及电缆管口应进行防火泥封堵。

4.2.6光伏连接器安装及电缆敷设质量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连接器安装与电缆敷设应满足以下要求,评分表详见附录A:

a)光伏连接器及电缆应外观完好,表面无破损,重要标识无模糊脱落现象;

b)电缆和光伏连接器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自然下垂现象,电缆与连接器连接处不应弯曲

拉扯过紧,应松紧适度;

c)组件间的直流光伏电缆应固定在支架上,光伏连接器的固定区域应不易积水;

d)组件外的其余电缆宜采用阻燃型PVC管、PE管或钢管进行保护;

e)交流电缆、直流电缆和未接地的通信电缆不宜在同一线管内敷设;

f)光伏连接器的型号应与直流光伏电缆匹配;

g)光伏连接器的公母头卡扣应接触到位;

h)明配管线宜沿墙敷设,管卡固定间距宜不超过1.2m;

i)电缆穿越隔墙的孔洞间隙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

4.3工程质量检测

4.3.1组件红外热成像

应进行组件红外热成像测试,测试时光伏系统应满足如下条件:

a)处于正常工作模式;

b)组件应是无污染或低污染水平;

c)辐照度应大于等于600W/m2。

同一组件外表面电池正上方的最大温差不应超过10℃。

3

DB11/T1672—2019

4.3.2组串绝缘电阻

应进行组串负极和地之间、组串正极和地之间的绝缘电阻测试,测试电压1000VDC,绝缘电阻应

不低于1MΩ。

4.3.3接地连续性

应进行组件边框之间、组件边框与光伏支架之间、光伏支架与引下导体之间、逆变器保护接地与接

地排之间的接地连续性测试,电阻值应小于0.5Ω。

4.3.4接地电阻

应进行接地扁铁与大地之间,或接地极与大地之间的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Ω。

4.3.5系统功率比

核查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测试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方阵面辐照度、组件背板温度、光伏系统的输

出功率,按照IECTS61724-2中的方法进行光伏系统功率比计算,光伏系统功率比结果应不小于80%。

4.4评价项目及分级准则

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对工程质量的评价采用现场检查和检测的方式,得出相应得分,具体评价项目及分

值详见表1。

表1评价项目及分值

序号评价项目分值

1关键设备与部件11

2平屋顶/斜屋顶工程质量检查9

3组件安装质量10

4工程质量检查逆变器安装质量10

5并网箱安装质量10

6光伏连接器安装及电缆敷设质量10

7组件红外热成像5

8组串绝缘电阻10

9工程质量检测接地连续性10

10接地电阻10

11系统功率比5

合计:100

4.4.1建设工程的等级包括A、B、C和D四级,分级准则及对应分值详见表2。

表2分级准则及分值

序号等级说明分值

1A工程质量优秀实际值≥90分

2B工程质量良好80分≤实际值<90分

3C工程质量一般60分≤实际值<80分

4D不达标实际值<60分

4

DB11/T1672—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评分表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工程的评分表,见A.1~A.8。

表A.1关键设备与部件核查项目评分表

序号项目分值得分结果与说明

组件应满足IEC61215、IEC61730的要求,并通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

12

构的认证;

逆变器应满足NB/T32004的要求,微型逆变器应满足NB/T42142或其

22

他等效标准的要求,并通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的认证;

3光伏并网箱应满足GB/T33342的要求,且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44;2

直流电缆应选择光伏专用电缆,应满足NB/T42073或其他等效标准的

41

要求,并通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的认证;

5交流电缆应选择C类及以上阻燃电缆;1

组件边框之间的跨接线宜选用不小于BVR1×4mm²的黄绿线。组件金属

61

边框和引下导体之间的连接线宜选用不小于BVR1×4mm²的黄绿线;

支架至地面的引下导体宜选用40×4mm的镀锌扁铁或直径12mm的圆钢

71

或截面积16mm²以上的铜导线或其它等效的导体;

8接地极宜选用镀锌角钢、钢管、圆钢或其它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1

合计:11

评价人员:年月日

表A.2平屋顶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评分表

序号项目分值得分结果与说明

1支架基础应外形方正、表面平滑、排列整齐、放置平稳;1

支架基础应无漏筋、蜂窝、孔洞、夹杂、疏松、裂缝、外形或

2支架1

表面缺陷的问题;

基础

3外露的金属预埋件应无锈蚀现象,且有防腐防锈处理;1

安装

4对于防水层上没有保护层的屋面,配重基础下应有垫层;1

质量

5支架基础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1

6宜采用不锈钢螺栓螺母。1

7支架外观应无损坏和变形;1

支架

8支架安装不得出现明显错位、偏移和歪斜;1

安装

支架与支架基础或连接件间应固定牢靠,紧固螺栓配套的平垫

9质量1

片、弹垫片应齐全,螺母端须保证螺杆露出不少于3~4个丝牙。

合计:9

评价人员:年月日

5

DB11/T1672—2019

表A.3斜屋顶工程质量检查评分表

序号项目分值得分结果与说明

导轨应采用弯钩、夹具、抱箍等与屋顶结构基础可靠连接,有效连接

13

点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2弯钩固定时,应做好屋面防水,安装完成后,瓦片应恢复原位;3

3宜采用不锈钢螺栓螺母。3

合计:9

评价人员:年月日

表A.4组件安装质量评分表

序号项目分值得分结果与说明

组件应牢固可靠安装。对于螺栓紧固安装方式,应有防松措施;对于

11.25

专用压块安装方式,组件与支架接触面应吻合;

2组件边框应无锈蚀和防腐保护层损坏现象;1.25

3组件边框上应无自行的钻孔、扩孔;1.25

4组件边缘距离导轨端头的距离宜不小于70mm;1.25

相邻组件间的组件边缘高度偏差应≤2mm,同组组件间边缘高度偏差应

51.25

≤5mm;

6组件之间的间隙宜不小于20mm;1.25

7平屋顶上光伏方阵组件串的最低点距屋面不宜低于300mm;1.25

斜屋顶不宜起倾角安装组件,斜屋顶光伏方阵后口不应超出屋脊,前

81.25

口不宜冒出屋檐。

合计:10

评价人员:年月日

表A.5逆变器安装质量评分表

序号项目分值得分结果与说明

逆变器的安装位置应清洁、通风、防雨、干燥、无直晒,安装位置附

12.5

近应无高温发热、易燃易爆物品及腐蚀性化学物品;

2逆变器应直立牢固安装、不晃动;2.5

3逆变器前方应留有足够间隙便于观察数据以及维修;2.5

逆变器的外观及主要零部件不应有损坏、锈蚀现象,元器件不应松动

42.5

或丢失。

合计:10

评价人员:年月日

6

DB11/T1672—2019

表A.6并网箱安装质量评分表

序号项目分值得分结果与说明

安装位置应清洁、通风、干燥、无直晒,安装位置附近应无高温发热、

12

易燃易爆物品及腐蚀性化学物品;

2并网箱应直立牢固安装、不晃动,宜安装在防水屋檐或遮挡板下方;2

3前方应留有足够间隙便于观察数据以及维修;2

并网箱的外观及主要零部件不应有损坏、变形和锈蚀现象,元器件不

42

应松动或丢失;

5并网箱本体的预留孔洞及电缆管口应进行防火泥封堵。2

合计:10

评价人员:年月日

表A.7光伏连接器安装及电缆敷设质量评分表

序号项目分值得分结果与说明

光伏连接器及电缆应外观完好,表面无破损,重要标识无模糊脱落现

11

象;

电缆和光伏连接器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无自然下垂现象,电缆与

22

连接器连接处不应弯曲拉扯过紧,应松紧适度;

组件间的直流光伏电缆应固定在支架上,光伏连接器的固定区域应不

31

易积水;

4组件外的其余电缆宜采用阻燃型PVC管、PE管或钢管进行保护;1

5交流电缆、直流电缆和未接地的通信电缆不宜在同一线管内敷设;1

6光伏连接器的型号应与直流光伏电缆匹配;1

7光伏连接器的公母头卡扣应接触到位;1

8明配管线宜沿墙敷设,管卡固定间距宜不超过1.2m;1

9电缆穿越隔墙的孔洞间隙处,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1

合计:10

评价人员:年月日

表A.8工程质量检测项目评分表

序号项目分值得分结果与说明

1组件红外热成像;5

2组串负极和地之间的绝缘电阻;5

3组串正极和地之间的绝缘电阻;5

4组件边框之间的接地连续性;2

5组件边框与光伏支架之间的接地连续性;2

6光伏支架与引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