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重点突破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重点突破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重点突破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重点突破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重点突破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重点突破练4(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下列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的一组实例是()①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都能水解淀粉却不能水解纤维素②二肽酶能水解二肽③啤酒等放久后会产生蛋白质沉淀使酒变混浊,加入少量蛋白酶可以将其分解④人的血液中碳酸酐酶的一个分子,每分钟可以催化分解1900万个碳酸分子A.①② B.①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D[①②③都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故①②③正确;④人的血液中碳酸酐酶的一个分子,每分钟可催化分解1900万个碳酸分子,说明酶具有高效性,故④错误。D正确。]2.(2024·山东济宁高三上期末)图1表示在图2中c点对应的pH条件下,肯定量的淀粉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淀粉含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图1图2A.限制图1中a点催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淀粉酶的含量B.若把图2中的pH改为温度,则c点和d点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作用机理是相同的C.上升pH,则图1中b点有可能不变D.若把两图中反应速率都改成酶活性,则两图中的曲线大体形态还是跟原来相像C[限制图1中a点催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淀粉的含量,A错误;若把图2中的pH改为温度,则c点和d点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高温条件使酶空间结构变更,而低温条件只是导致酶活性受到抑制,B错误;图2中c、d两点酶促反应速率相同,因此上升pH到d点,则图1中b点有可能不变,C正确;若把两图中反应速率都改成酶活性,图1中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酶活性不变,D错误。]3.下表为某爱好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试验步骤,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试验步骤分组甲组乙组丙组①淀粉酶溶液1mL1mL1mL②可溶性淀粉溶液5mL5mL5mL③限制温度0℃60℃90℃④将簇新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____(1)在该试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在试验中应当限制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等无关变量保持相同。(2)试验④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当是_______________。(3)试验的第⑤步最好选用________(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____(填“反应量”或“剩余量”)。(4)如将试验中的簇新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簇新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解析](1)依据分析可知,在该试验中,自变量是温度,而pH、酶的浓度、淀粉溶液的浓度、保温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在试验中应当保持相同。(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试验中,应当先设置好酶和淀粉的温度,然后再将相应温度的淀粉和酶混合进行反应,否则不能看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故试验④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当是将簇新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在相应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3)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试验的第⑤步最好选用碘液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淀粉的剩余量越多,说明酶活性越低。(4)温度会干脆影响H2O2的分解,因此试验中的簇新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不能换为簇新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答案](1)温度pH、酶的浓度、淀粉溶液的浓度、保温时间等(答出两点即可)(2)将簇新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3)碘液剩余量(4)不科学因为温度会干脆影响H2O2的分解题组二细胞的能量“货币”ATP4.(多选)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下图为生物体内合成ATP的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催化甲、乙、丙、丁过程的酶属于不同种酶B.AMP可以作为合成ADP的原料但不能作为合成RNA的原料C.丁过程只可能是呼吸作用D.图中的能量都是可逆的BCD[酶具有专一性,催化甲、乙、丙、丁过程的酶属于不同种酶,A正确;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以作为合成ADP的原料,也能作为合成RNA的原料,B错误;丁过程为合成ATP的过程,除呼吸作用外,光合作用中也有ATP的合成,C错误;图中的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行逆的,D错误。]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都可利用氨基酸形成多肽并产生水B.酵母菌、乳酸菌都能通过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产生ATPC.叶绿体、线粒体都可合成DNA、RNA、ATP等有机物D.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结构上的根本区分是有无细胞结构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都含有核糖体,它们都可利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并产生水,故A正确;乳酸菌是原核厌氧微生物,不会进行有氧呼吸且没有线粒体,故B错误;叶绿体、线粒体都可合成DNA和RNA,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其次、三阶段合成ATP,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合成ATP,故C正确;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二者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分是有无细胞结构,故D正确。]题组三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6.某同学在探讨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试验:取簇新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安装成如图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B.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C.试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D.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B[依据试验目的“探讨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可知,应对其创建无氧环境,故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用来鉴别CO2的,不变色说明没有CO2生成,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乳酸发酵而不是会产生CO2的酒精发酵;为防止马铃薯块茎上杂菌细胞呼吸对试验造成干扰,试验前需对其消毒;检验CO2也可用澄清石灰水。]7.如图为水稻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若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6H12O6eq\o(→,\s\up9(①))丙酮酸+[H]eq\o(→,\s\up9(②))CO2+aA.细胞质基质中会出现[H]的大量积累B.物质a和CO2中的氧原子都来自丙酮酸C.水分子作为反应物参加过程②的反应D.过程②中存在能量的释放和ATP的合成B[若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说明水稻细胞中发生的是无氧呼吸,[H]会将丙酮酸还原,生成CO2和酒精,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物质a为酒精,物质a和CO2中的氧原子都来自丙酮酸,B正确;无氧呼吸过程中不消耗水,C错误;无氧呼吸的其次阶段不释放能量,D错误。]8.将苹果贮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氧浓度(%)abcdeCO2产生量(mol/min)1.21.01.31.63.0O2的消耗量(mol/min)00.50.71.23.0A.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氧浓度为c时,苹果产生C2H5OH的量为0.6mol/minC.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酒精发酵D.氧浓度为b时,较相宜苹果的贮藏C[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0,表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此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正确;氧浓度为c时,苹果无氧呼吸CO2的产生速率为1.3-0.7=0.6(mol/min),而无氧呼吸中C2H5OH的产生速率与CO2的产生速率相等,也为0.6mol/min,B正确;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CO2的产生速率为1.2mol/min,消耗葡萄糖的速率为0.2mol/min,无氧呼吸CO2的产生速率为1.6-1.2=0.4(mol/min),消耗葡萄糖的速率为0.2mol/min,故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发酵,C错误;氧浓度为b时,呼吸作用速率最小,消耗的有机物最少,b条件下的氧浓度较相宜苹果的贮藏,D正确。]题组四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9.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D[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较低氧条件下旺盛,零下低温又易使水果被冻坏,因此无氧和零下低温均不利于水果的保鲜,A错误;C6H12O6不能干脆在线粒体中分解成CO2,葡萄糖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分解成二氧化碳,B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而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及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错误;夏季连续阴天,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削减,而夏季的气温又较高,细胞呼吸作用较强,呼吸分解的有机物较多,所以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强度,从而增加有机物积累量,可提高作物产量,D正确。]10.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30℃时间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温度降到25℃(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A.下移、右移、上移 B.下移、左移、下移C.上移、左移、上移 D.上移、右移、上移C[图中a、b、d三点分别表示细胞呼吸强度、光补偿点和在光饱和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由题干“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可知,当温度从30℃降到25℃时,细胞呼吸强度降低,a点上移;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所以光饱和点时汲取的CO2增多,d点上移;b点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在25℃时细胞呼吸强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在除光照强度外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要使光合作用强度仍旧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需降低光照强度,即b点左移。]11.如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某一晴天的光合作用变更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c点时弱B.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缘由是光照强度渐渐增加C.光合作用起先的时间在a点,而不是b点D.植物从b点后起先积累有机物,到f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B[分析曲线图可知,d点时二氧化碳的汲取量少于c点,所以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c点时弱,A正确;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渐渐减弱,温度略微降低,气孔张开,汲取的二氧化碳渐渐增加,B错误;从a点起先二氧化碳的释放渐渐削减,说明从a点起先进行光合作用,b点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正确;b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起先积累有机物,f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f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D正确。]12.(2024·山东济北中学高二上期末)用某种大小相像的绿色植物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试验:已知叶片试验前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更,马上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更,得到如下结果。据表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的质量变更(mg)*-1-2-3-4光照后的质量变更(mg)*+3+3+3+2*指与暗处理前的质量进行比较,“-”表示削减的质量值,“+”表示增加的质量值A.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可能为30℃B.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不相等C.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10mgC[四组中,只有第四组呼吸作用强度最大,所以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可能为30℃,A正确;释放的氧气量为净光合作用强度,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净光合作用强度(用质量变更表示)分别为4、5、6,所以氧气释放量也不相等,B正确;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为10,呼吸作用强度为4,所以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不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错误;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总量为2+4+4=10mg,D正确。]13.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状况的缘由是____________。[解析](1)分析图示,A过程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B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图中①为水光解产生的O2;由②和H2O产生①与NADPH([H],即还原型辅酶Ⅱ)可知,②是NADP+;由③转化成ATP可知,③是ADP+Pi;由④与CO2结合生成C3可知,④为C5。呼吸作用过程中的[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NADH(还原型辅酶Ⅰ)。(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A)可产生ATP,而暗反应阶段(B)不产生ATP。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产生ATP,其中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C),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其次和第三阶段(D)。(3)在缺氧条件下,植物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将丙酮酸转化成酒精。[答案](1)O2NADP+ADP+PiC5NADH(还原型辅酶Ⅰ)(2)C和D(3)在缺氧条件下植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14.某生物试验小组将某种绿色植物放在特定试验装置内,探讨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试验条件都是志向的),试验以CO2的汲取量与释放量为指标。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汲取CO2(mg/h)1.001.752.503.153.753.533.00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251.752.253.003.50(1)该绿色植物呼吸速率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2)若昼夜不停地进行光照,则该植物生长的最相宜温度是________。若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间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试验小组在提取与分别该植物的色素过程中,偶然发觉其缺失叶黄素色素带。①缺失该条色素带的植株主要对________光的汲取实力减弱。②为了探讨缺失该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O2汲取速率,结果如表。光照强度(klx)051015202530CO2汲取速率(mg·m-2·h-1)甲-3.6-0.722.43.04.86.97.0乙-4.6-12.43.65.87.98.8依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