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4区域经济联系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4区域经济联系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4区域经济联系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4区域经济联系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4区域经济联系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区域经济联系eq\o(\s\up7(时间:25分钟总分:50分),\s\do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要把资源环境承载作为确定区域产业发展规模的科学依据,西北水资源缺乏地区,将坚持“在发展中爱护,在爱护中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2题。1.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缘由是(D)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爱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须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须要资金开发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解析: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是很多江河的水源地,但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依据题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所以要想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需加大生态投入。2.关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过程中的状况,说法正确的是(C)A.西部地区可为东部地区供应资金和技术B.在合作中,西部地区受益,东部地区经济无影响C.有利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D.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供应大量的劳动力和信息解析:东、西部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有利于西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东部经济、技术发达,可为西部供应资金、技术,在合作中东、西部是双赢的;西部可为东部供应大量劳动力。目前四川是国内上游油气勘探最热点地区,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已经在那个地区绽开勘探开发竞赛,而主战场就是地下5000米深的自然气储气层。这个地区大量存在的中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有着产生、储集和封闭油气的良好条件。预料2024年中国自然气需求量为2500亿~3000亿立方米,2010年8月31日,川气东送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并投入商业化运行,成为四川省自然气工业发展的新契机。据此完成3~4题。3.“川气东送”被称为国内在建难度最大的管道工程,有关该工程的正确叙述是(C)A.横跨中部、东部八省市,地势起伏巨大B.因数次穿越长江,管道运输的连续性无法保障C.须要翻越鄂西渝东的崇山峻岭,隧道工程量巨大D.沿线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工程拆迁量大解析:湖北省的东部和重庆西部有山地,因此工程量较大。4.西气东输管线终点是上海,“川气东送”工程又向上海供气,其建设意义为(D)①有利于保障长三角地区能源平安稳定供应②可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③可增加上海港对外出口自然气的实力④有利于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输送自然气到上海的目的并不是输出,而是解决上海的能源惊慌问题。读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路途图,完成5~7题。5.①②③工程输送的资源分别为(D)A.电能资源、自然气资源、生物资源B.水资源、生物资源、电能资源C.电能资源、水资源、自然气资源D.自然气资源、水资源、电能资源解析:读图可知①工程为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资源为自然气;②工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送的资源为水资源;③工程为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的资源为电能资源。6.图中①③工程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A)A.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大气污染C.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大气污染解析:图中西气东输工程资源调出区位于新疆,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资源调出区位于珠江上游地区,该地区植被破坏严峻,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7.关于①②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D)a.均变更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b.均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爱护意识c.均有利于资源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A.abB.bcC.acD.cd解析:南水北调工程不能变更能源消费结构;资源跨区域调配提高了调入区的资源爱护意识;三项工程均有利于资源调入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2024年12月27日环球网报道,苹果公司CEO出访印度时表示,正考虑把“全部”的生产线由中国转移到这个人口大国中。之前苹果公司就宣布了将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建立全新的IOS应用设计与开发加速器生产基地。下图为苹果公司拟建工厂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8.苹果公司将IOS应用设计与开发加速器生产基地选址在班加罗尔主要考虑的因素是(D)A.劳动力 B.市场C.交通 D.技术解析:IOS应用设计与开发加速器是苹果手机的核心部件,对技术水平要求高,班加罗尔作为印度的“硅谷”,软件制造技术水平极高,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9.苹果手机生产线转移到印度,使当地(D)A.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B.失业人员增多C.减缓了城市化进程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解析:苹果手机生产线转移到印度,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了就业机会,另外还会推动当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故D项正确。喀什是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个重要城市。喀什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资源。2024年是国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第九年,现在喀什正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据此完成10~12题。10.喀什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B)A.资金、技术B.原料、劳动力C.动力、土地D.市场、设备解析:喀什位于新疆,新疆是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区,在该地发展纺织工业有丰富的原材料;同时,喀什位于西北内陆地区,经济不发达,劳动力廉价,可以为纺织工业发展供应大量廉价劳动力。11.我国沿海大型纺织集团在喀什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其最主要缘由是(A)A.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B.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C.享有实惠政策,基础设施完善D.喀什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突出解析:“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有利于削减运输量,节约运费,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形成了集聚效应。12.产业转移的实施对该地的影响包括(D)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②推动城市化进程③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④促进基础设施建设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产业转移有利于该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市化的发展,但大量产业转移到该地,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二、非选择题(共26分)13.(12分)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项目AB人口/万人22393508面积/平方千米2708055375耕地面积/千公顷9892760GDP/亿元160135276城市化水平/%67.535.5产业结构2∶47∶5126∶44∶30每万人高校生数/人34391单位GDP能耗/千克标准煤·元-10.260.54(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经济发达,劳动力素养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B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6分)(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淌。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①③⑤,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②④。(填代码)(2分)①资金②劳动力③技术、管理④原料、燃料⑤劳动密集型产业(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淌对流入区的影响。(4分)答案: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供应就业机会。解析:由发达地区A区域流向欠发达地区B区域的主要是资金、技术、管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欠发达地区B区域流向发达地区A区域的主要是劳动力、原料和燃料。14.(牛刀小试)(14分)山东省主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城市。(2分)(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4分)(3)从图中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