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中图版选修四历史上册月考试卷81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范文澜《中国通史》载“秦始皇焚民间藏书,坑孟派儒生,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皇宫中却藏有大量图书,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作者认为秦始皇A.焚书坑儒只是针对儒家B.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C.依旧借助儒家治理国家D.积极推行法制,依法治国2、清初,广大人民支持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其原因在于平定叛乱有利于A.维护国家统一,减轻老百姓的痛苦B.减少清政府的财政开支C.清政府能维护人民的利益D.维持清朝的封建统治3、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写道:“在这里,全体公民都成了国家(武装工人)雇佣的职员。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国家垄断经营的大公司)的职员和工人。全部问题在于要他们在正确遵守劳动标准的条件下同等地劳动,并同等地领取报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列宁主张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列宁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效果C.列宁构想了俄国社会发展道路D.经济建设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作重心4、1979年11月,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一论断A.推动了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B.认为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C.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基础D.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市场存在区别5、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A.拿破仑B.华盛顿C.甘地D.俾斯麦6、“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A.梁启超B.黄兴C.孙中山D.蔡锷7、《贞观政要》描述唐太宗统治时期,“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牢房)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岭表,自山东自沧海,皆不贵粮,取给于路。”该材料A.有美化贞观之治之嫌B.真实反映唐朝经济繁荣C.说明唐朝人喜爱旅行D.体现唐朝社会治安良好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8、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A.正确B.错误9、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A.正确B.错误10、“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马克思的观点。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1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祖冲之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从青年时起;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时代的各种文献、记录、资料,几乎全部搜罗来进行研究,并且亲自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他编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祖冲之把《大明历》送给宋孝武帝请求公布实行,宋孝武帝命令懂得历法的官员对这部历法的优劣进行讨论。祖冲之对权贵势力的攻击丝毫没有惧色。他写了一篇有名的驳议,他说:“旧的历法不精确,难道还应当永远用下去,永远不许改革?谁要说《大明历》不好,应当拿出确凿的证据来。如果有证据,我愿受过。”最终,宋孝武帝决定在大明九年(465年)改行新历。
在数学研究方面;他十分重视古人研究的成果,一方面他对于古代科学家刘款;张衡、刘徽、刘洪等人的著述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吸取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又敢于大胆怀疑前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结论,并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加以修正补充,从而取得许多极有价值的科学成果。祖冲之算出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打破。祖冲之还给出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
——摘编自《祖冲之》(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祖冲之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1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24年,31岁风华正茂的梁漱溟辞去北大的教职,到山东曹州办学;后又到山东邹平,推动乡村建设运动,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建立乡村建设实验区与县政建设实验区,设立村学、乡学,实施广义的教育工程,如推行农业改良、建立乡建金融、整顿风俗等。他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精神发展之路,首先要“走出乡村”,这样才能“与西洋文明接气”,并产生改造与建设乡村的要求;然后,又要“回到乡村”,“建设新社会”,同时也找到自我生命的归宿。他说中国文化的根,就有形的来说,就是“乡村”;就无形的来说,就是“中国人讲的老道理”,即一曰“伦理本位”,二曰“教化,礼俗,自力”,三曰“人生向上之义”,四曰“崇尚贤者”。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选择:以乡村为根,以老道理为根,另开创出一个新文化。“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这便是“乡村建设”。1924年,31岁风华正茂的梁漱溟辞去北大的教职,到山东曹州办学;后又到山东邹平,推动乡村建设运动,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建立乡村建设实验区与县政建设实验区,设立村学、乡学,实施广义的教育工程,如推行农业改良、建立乡建金融、整顿风俗等。他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精神发展之路,首先要“走出乡村”,这样才能“与西洋文明接气”,并产生改造与建设乡村的要求;然后,又要“回到乡村”,“建设新社会”,同时也找到自我生命的归宿。他说中国文化的根,就有形的来说,就是“乡村”;就无形的来说,就是“中国人讲的老道理”,即一曰“伦理本位”,二曰“教化,礼俗,自力”,三曰“人生向上之义”,四曰“崇尚贤者”。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选择:以乡村为根,以老道理为根,另开创出一个新文化。“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这便是“乡村建设”。——据钱理群《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提出的背景。1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桓谭,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师、天文学家。在其著作《新论》中,他列举许多事例批评各种宣扬天有意志的虚妄言论。当时,谶纬学家宣传说鹳鸟是“天”的宝鸟,如果杀取此鸟就会引起天的震怒,而发出雷声。桓谭辩驳说:人杀死鹳鸟和天打雷曾经在时间上先后发生,那只是偶然巧合,并非天的震怒。他还认为万物都是阴阳之气相合而生,万物的生死犹如四时的运行一样,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如果不按自然的本来面貌认识自然,就犯了迷不知返的错误。桓谭指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精神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如同烛光依赖烛脂一样。烛脂燃烧完毕,灯火无法复燃,人的形体衰落死亡,精神也随之消亡。桓谭,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师、天文学家。在其著作《新论》中,他列举许多事例批评各种宣扬天有意志的虚妄言论。当时,谶纬学家宣传说鹳鸟是“天”的宝鸟,如果杀取此鸟就会引起天的震怒,而发出雷声。桓谭辩驳说:人杀死鹳鸟和天打雷曾经在时间上先后发生,那只是偶然巧合,并非天的震怒。他还认为万物都是阴阳之气相合而生,万物的生死犹如四时的运行一样,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如果不按自然的本来面貌认识自然,就犯了迷不知返的错误。桓谭指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精神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如同烛光依赖烛脂一样。烛脂燃烧完毕,灯火无法复燃,人的形体衰落死亡,精神也随之消亡。——改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1)根据材料,指出桓谭的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汉谶纬迷信思想盛行的原因。14、【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詹天佑在西方学习9年,却未中断他对中华的苦恋与追求。回国后他认为’'交通之对于全国,犹之人心之对于身体。交通之发达,国家之富强,即不啻身体之康健0“1892年,唐山到山海关的关内外铁路要在滦河上建造大桥。英国、日本、德国籍的工程师都没有成功,詹天佑用压气沉箱法建成桥墩,如期顺利建成滦河大桥。詹天佑不仅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多次拒绝英、日等资本财团的染指,以铁路权益为重,绝不转手让于外人。在詹天佑领导下,1909年10月,京张铁路提前两年胜利建成通车。——摘编自经盛鸿、张瑞娟《詹天佑的爱国主义思想述评》
(1)根据材料;概括詹天佑的爱国主义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詹天佑。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冯梦龙(1574-1646),从小博览群书,年轻时准备走科举入仕之途,但他为学不拘,因而难入八股制义的堂奥。他推崇李贽的离经叛道与疏狂放荡,混迹于秦楼楚馆与茶楼酒肆,领略到与儒家书斋生活迥然异趣的世情。冯梦龙的代表作《三言》叙述男女情爱,颂扬义侠行为,揭露官场劣迹,描述文人雅事。《三言》问世后,文坛仿其形式而拟写话本之作,如初刻、二刻《拍案惊奇》等,形成晚明通俗文学发展的高潮。他的《三言》传到日本,日本文学家仿其书体,撰成日本的“三言”。《三言》中的部分篇章还被人辑入《今古奇观》,跨洋渡海,成为中国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的小说集而风行文坛。冯梦龙(1574-1646),从小博览群书,年轻时准备走科举入仕之途,但他为学不拘,因而难入八股制义的堂奥。他推崇李贽的离经叛道与疏狂放荡,混迹于秦楼楚馆与茶楼酒肆,领略到与儒家书斋生活迥然异趣的世情。冯梦龙的代表作《三言》叙述男女情爱,颂扬义侠行为,揭露官场劣迹,描述文人雅事。《三言》问世后,文坛仿其形式而拟写话本之作,如初刻、二刻《拍案惊奇》等,形成晚明通俗文学发展的高潮。他的《三言》传到日本,日本文学家仿其书体,撰成日本的“三言”。《三言》中的部分篇章还被人辑入《今古奇观》,跨洋渡海,成为中国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的小说集而风行文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冯梦龙投身通俗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梦龙通俗文学创作的影响。——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郑吉,会稽人(今浙江),自幼尚武,少有大志,喜习外国事。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勇敢,有谋略。公元前68年,侍郎郑吉到西域后,一改过去从关内派兵远征的办法,而是迅速扩大渠犁屯田,增加西域驻军。公元前76年,秋收之后,郑吉再次发兵攻车师王鸟黄于石城,车师王降。公元前60年,匈奴虚闾单于死。右贤王屠耆堂纂夺了单于位,大カ剪除异己。本应继位的日逐王先贤挥身感危险,欲降汉,派使达于郑吉。郑吉表示非常欢迎,迅速派屯田士卒1500人并发龟兹等国5万人迎日逐王降,并妥善安置。匈奴从此退出西域。宣帝甚喜,封日逐王为归德侯,任郑吉为都护,管西城南北二道。西汉政府自张雾首通西域,至神爵二年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经过七十余年,之后,統轄了六十八年,共计一百余年之久,西汉自在西域设躍都护府后,丝路南北两道皆畅通无阻。郑吉在西域先后ニ十余年,大兴屯田破车师,降日逐王,出任西城第一任都护,平息乌孙内乱,为完成统一西城大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摘编自予征《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吉在西域的主要建树及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吉取得成就的原因。17、【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民国时期史家辈出。20世纪初,梁启超提倡“史学革命”:“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者也。”“前世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1915年,胡适师从美国实验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在清代乾嘉考据学的基础上,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顾颉刚创立“古史辨派”,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将文献和文物资料做印证研究。陈寅恪通晓多种东方古代和欧洲语言文学,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和明清史的研究。陈垣对于中国宗教史和文献学有颇多贡献。这一时期史学与地理学、地质学、人种学、语言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律学、经济学等联系在一起。1924年,李大钊出版的《史学要论》是中国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理论著作。民国时期史家辈出。20世纪初,梁启超提倡“史学革命”:“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者也。”“前世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1915年,胡适师从美国实验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在清代乾嘉考据学的基础上,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顾颉刚创立“古史辨派”,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将文献和文物资料做印证研究。陈寅恪通晓多种东方古代和欧洲语言文学,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和明清史的研究。陈垣对于中国宗教史和文献学有颇多贡献。这一时期史学与地理学、地质学、人种学、语言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律学、经济学等联系在一起。1924年,李大钊出版的《史学要论》是中国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理论著作。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史家治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史学研究的影响。——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3题,共24分)18、19世纪,中、英两个女人的沧桑时代,截然相反的治国之路。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一位是东方帝国的太后,一位是“日不落帝国”的女王,这两位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却在踏进十九世纪的门槛时遭逢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Victoria(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1836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继位,在位64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从丈夫那里学到“阴谋、收买、强权、先下手为强、武力侵占”等谋略。1857年,一场设计巧妙的阴谋使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股权;第二年,在大英帝国沿海殖民地的版图中又增加了印度——帝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形成了“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在位期间,英国在经济、科学、文学、艺术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史称“维多利亚时代”。材料二:慈禧太后EmpressDowagerCixi(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7岁被选秀入宫,27岁垂帘听政,执政48年。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佛爷”。慈禧太后重用李鸿章等汉臣开办洋务运动,庚子后“新政”废科举、倡新式教育,禁止妇女缠足等。慈禧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动的格局,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等,治理国家的难度要远超历代的帝王。慈禧皇太后的选择,一直是以妇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两个女人时代的看法。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请对材料中卢梭和马克思的平等观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论题符合题干要求,史实充实,逻辑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完成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的部分。序号人物备注2牛顿(1642〜1727)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4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6蔡伦(?〜121)中国造纸术的重大改进者。8世纪传入阿拉伯,12世纪传入欧洲。9哥伦布(1451—1506)发现美洲新大陆。10爱因斯坦(1879〜1955)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11马克思(1818〜1883)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8秦始皇(前259〜前210)开创了中国政治和文化统一的格式。20毛泽东(1893〜1976)领导共产党夺取政权并在以后的27年中,对这个大国进行相当规模的改造。23马丁路德(1483〜1546)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24哥白尼(1473〜1543)发表《天体运行论》,推翻地心说,建立日心说。25瓦特(1736〜1819)蒸汽机的重大改进者。27乔治华盛顿(1732〜1799)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担任美国首届总统。38爱迪生(1847〜1931)有数量巨大的一千多种发明。73卢梭(1712〜1778)提出“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学说。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力量是多元的。从上表中任选三位或三位以上杰出人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5题,共45分)21、(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22、“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试卷上写下的话。谈谈你读后的感想。23、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24、(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25、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详解】
根据“秦始皇焚民间藏书”“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皇宫中却藏有大量图书,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可知,秦始皇并非完全废止儒家思想,只用法家一种思想治国,体现秦始皇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故B正确;根据“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可知,焚书坑儒不是只针对儒家,排除A;材料反映秦始皇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不能体现“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排除。2、A【分析】三藩割据;造成了国家的分裂局面,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广大人民支持康熙平定叛乱,是从维护国家统一这一大局出发的。故A正确;广大人民支持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与减少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无关,排除B;广大人民支持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主要是平定三藩之乱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百姓的生活,清政府主要维护统治者利益,C错误;广大人民支持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主要是平定三藩之乱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百姓的生活,并非维持清朝的封建统治,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广大人民支持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应站在人民的角度上分析平定叛乱对人民的影响。3、C【分析】《国家与革命》是在十月革命前夕写的;在这里列宁已经提出了取得政权后,建设国家的构想,故C正确;国家的‘辛迪加’(国家垄断经营的大公司)不等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材料没有表明国家垄断经营的大公司有资本主义成分的参与,故排除A;当时尚未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故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作重心,这只是列宁的设想,故排除D。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学生可以认识到列宁建设国家的构想,据此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4、D【分析】【详解】
由材料“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可知,尽管邓小平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突破,但他还是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市场是有区别的,所以他才会特意强调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故选D。当时改革开放事业刚刚开始,不可能有马上进入新阶段的说法,排除A;B项为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排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是市场,而材料则还是认为计划经济为主导,这说明1979年邓小平的这一论断距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有较大距离,排除C。5、B【分析】【详解】
材料“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乎天下为公”是徐继畬对华盛顿的描述,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6、C【分析】【详解】
从材料理解可以知道批判袁世凯称帝,背叛共和,最愤慨的应该是孙中山。7、A【分析】【详解】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牢房)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大意是:出门旅游或做生意的人,也不会碰上小偷强盗,国家的牢房常常是空的,野外放牧的牛马不用看管,夜晚家家户户的门也不用上锁。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但有夸大其词的倾向,故A正确,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唐朝人喜爱旅行,排除C;唐朝社会治安良好,但不可能国家的牢房常常是空的,夜晚家家户户的门也不用上锁,排除D。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8、B【分析】【详解】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并不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故题目表述错误。9、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推动20世纪初政治变革的先驱,故题干说法正确。10、B【分析】【详解】
“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列宁的观点,故题干表述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11、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中“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时代的各种文献;记录、资料;几乎全部搜罗来进行研究”得出:搜集研究历史文献资料;依据材料中“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得出:勤于实践;依据材料中“他又敢于大胆怀疑前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结论,并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加以修正补充”得出:吸收前人成就,不断创新;依据材料中“在天文历法方面,他编制的《大明历》”“在数学研究方面”“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得出:领域广泛。
(2)依据材料中“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果”得出:祖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依据材料中“在数学研究方面”“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得出:精确了圆周率的数值,他的数学研究成果长期领先于世界;依据材料中“祖冲之对权贵势力的攻击丝毫没有惧色”得出:坚持真知、不畏权贵的精神影响后世。【解析】(1)搜集研究历史文献资料;勤于科学实践;吸收前人成就;不断创新;研究领域广泛。
(2)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数学成就在当时世界领先;坚持真知、不畏权贵的精神影响后世。12、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建立乡村建设实验区与县政建设实验区,设立村学;乡学,实施广义的教育工程,如推行农业改良、建立乡建金融、整顿风俗等”得出乡村建设内容是全方位的;根据“他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精神发展之路,首先要‘走出乡村’”得出知识分子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根据“伦理本位”“教化,礼俗,自力”得出传统儒家思想为核心;根据“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得出乡村建设是救亡图存的途径;根据“与西洋文明接气”得出借鉴西方文明成果。
(2)背景:根据“1924年”,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得出近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对乡村破坏较大;根据“风华正茂的梁漱溟辞去北大的教职,到山东曹州办学;后又到山东邹平,推动乡村建设运动”,联系所学近代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历程,得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救国方案行不通;根据“‘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这便是‘乡村建设’”得出梁漱溟对民族自救道路的反思和对乡村地位的认识。【解析】(1)特点:乡村建设内容是全方位的;知识分子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传统儒家思想为核心;乡村建设是救亡图存的途径;借鉴西方文明成果。
(2)背景:近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对乡村破坏较大;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救国方案行不通;梁漱溟对民族自救道路的反思和对乡村地位的认识。13、略
【分析】【详解】
(1)材料“批评各种宣扬天有意志的虚妄言论”;说明否认天有意志;“他还认为万物都是阴阳之气相合而生”,“阴阳之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人的形体衰落死亡,精神也随之消亡”,他主张形体是精神的基础。
(2)材料中“天有意志的虚妄言论”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与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以及汉武帝之后统治者的推崇、利用有关,也反映出东汉社会动荡,百姓困苦,寻求精神慰藉。【解析】(1)主张:否认天有意志;认为“阴阳之气”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形体是精神的基础。
(2)原因: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思想;汉武帝以后儒学被推为正统;统治者利用谶纬迷信思想;社会动荡,百姓困苦。14、略
【分析】【详解】
(1)本小问的思想;依据材料“詹天佑在西方学习9年,却未中断他对中华的苦恋与追求”可知眷恋祖国;依据材料“交通之发达,国家之富强,即不啻身体之康健”可知实业救国;依据材料“英国;日本、德国籍的工程师都没有成功,詹天佑用压气沉箱法建成桥墩,如期顺利建成滦河大桥”可知为国争光;依据材料“詹天佑不仅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多次拒绝英、日等资本财团的染指,以铁路权益为重,绝不转手让于外人”可以概括出维护铁路主权。
(2)本小问的简评,依据材料“在詹天佑领导下,1909年10月,京张铁路提前两年胜利建成通车”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以及为近代中国的铁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依据材料“詹天佑不仅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多次拒绝英、日等资本财团的染指,以铁路权益为重,绝不转手让于外人”的信息可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依据材料“英国、日本、德国籍的工程师都没有成功,詹天佑用压气沉箱法建成桥墩,如期顺利建成滦河大桥”的信息可知扎实的知识、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的工匠精神影响后世。【解析】(1)思想:眷恋祖国;实业救国;为国争光;维护铁路主权。
(2)简评: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为近代中国的铁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扎实的知识、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的工匠精神影响后世。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冯梦龙的通俗文学创作;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冯梦龙投身通俗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但他为学不拘,因而难入八股制义的堂奥”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从明末商品经济发展;八股取士束缚士人思想、文化专制日益严重、反专制等进步思想兴起等方面来回答。
(2)冯梦龙通俗文学创作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叙述男女情爱,颂扬义侠行为,揭露官场劣迹,描述文人雅事”“形成晚明通俗文学发展的高潮”“《三言》中的部分篇章还被人辑入《今古奇观》,跨洋渡海,成为中国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的小说集而风行文坛”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解析】(1)时代背景:明末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八股取士束缚士人思想,文化专制日益严重;反专制等进步思想兴起。
(2)影响:推动了明清小说创作的繁荣;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批判了封建礼教;宣扬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传播了中华文化,影响了世界文学;为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素材。16、略
【分析】【详解】
(1)主要建树及意义:根据“而是迅速扩大渠犁屯田;增加西域驻军”可得出大兴屯田,就地解决驻军的粮料供应,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强了西域的防守能力,为后世所效法;根据“公元前76年,秋收之后,郑吉再次发兵攻车师王鸟黄于石城,车师王降。公元前60年,匈奴虚闾单于死。”可得出与匈奴争夺并大破车师,扩大了西汉政府在西域的影响力;根据“郑吉表示非常欢迎,迅速派屯田士卒1500人并发龟兹等国5万人迎日逐王降,并妥善安置。匈奴从此退出西域。宣帝甚喜,封日逐王为归德侯,任郑吉为都护,”可得出降日逐王,使西域最终结束匈奴的统治,归属于汉朝;根据“任郑吉为都护,管西城南北二道。”可得出出任西域第一任都护;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保护了过往的客商,为完成统一西域大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加强了西域与内地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原因:结合所学可得出西汉国力的强盛、张张骞凿空西域打下的基础、汉宣帝的支持、郑吉的勇武与谋略等方面。【解析】(1)主要建树及意义:大兴屯田;就地解决驻军的粮料供应,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强了西域的防守能力,为后世所效法;与匈奴争夺并大破车师,扩大了西汉政府在西域的影响力;降日逐王,使西域最终结柬匈奴的统治,归属于汉朝;出任西域第一任都护;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保护了过往的客商,为完成统一西域大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加强了西域与内地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原因:西汉国力的强盛;张张骞凿空西域打下的基础;汉宣帝的支持;郑吉的勇武与谋略17、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1915年;胡适师从美国实验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在清代乾嘉考据学的基础上,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可知,受中国学术传统与西方史学影响;根据材料“前世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可知,不再以帝王将相和大人物为主要研究对向;根据材料“这一时期史学与地理学;地质学、人种学、语言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律学、经济学等联系在一起”可知,研究内容丰富多元,学科交叉;根据材料“顾颉刚创立‘古史辨派’,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将文献和文物资料做印证研究”可知,注重史料和方法研究。
(2)影响:民国时期的史学研究奠定了近代史学研究的基础(推动了史学研究的近代化);从成就看,涌现出一大批史学大师,促进了思想解放;根据材料“1924年,李大钊出版的《史学要论》是中国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理论著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救亡运动的发展(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解析】(1)特点:受中国学术传统与西方史学影响;不再以帝王将相和大人物为主要研究对向;研究内容丰富多元;学科交叉;注重史料和方法研究。
(2)影响:奠定了近代史学研究的基础(推动了史学研究的近代化);涌现出一大批史学大师,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救亡运动的发展(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四、论述题(共3题,共24分)18、略
【分析】【详解】
解答本题首先应该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提炼相应的论点,再结合相关史实对提取的论点进行论证。如根据中英两国的社会传统和社会环境论述女人当政的影响,又如根据维多利亚女王和慈禧太后执政的结果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她们进行评价,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即可。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论点提取准确,论证严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解析】参考答案一: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论述。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政治制度与女性执政的不同结果。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二: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两位女性政治家重视现代化,两位女性政治家不同的执政效果等。
论述:论述充分;运用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三: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注重实力扩展与注重内政控制的不同;或其他一个角度。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四: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19、略
【分析】【详解】
首先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列出卢梭和马克思两者平等观的差异。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两者的平等内涵不一致,卢梭强调的是权利的平等,主张建立社会契约以保障平等,而马克思的平等观强调社会成员普遍平等,主张消灭私有制和阶级以实现全人类解放。第二,两者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不一致,18世纪中期法国的国王与贵族为了维持自身的特权地位,采取了打击上升中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措施,为此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以理性来勾画出未来社会的蓝图,提出了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求的思想主张;而马克思的观点是在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急剧加大;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充分暴露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这充分反映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特征。第三,两者的影响不一样,卢梭的平等观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而马克思的平等观则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也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团体与资方斗争的理论依据。
其次;列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归纳出共性,两者都抓住了特定时代的基本矛盾,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具有鲜明的进步性。
最后,依据同、异点归纳出主题。示例:追求平等是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念,平等观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解析】示例:追求平等是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念;平等观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卢梭强调权利的平等;主张建立社会契约以保障平等。卢梭的观点是18世纪中期法国社会矛盾的反映,国王与贵族维持自身的特权地位,并打击上升中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以理性来勾画未来社会的蓝图,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求。卢梭的平等观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的平等观强调社会成员普遍平等;主张消灭私有制和阶级以实现全人类解放。马克思的观点是在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急剧加大;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充分暴露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也反映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特征。马克思的平等观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也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团体与资方斗争的理论依据。
卢梭和马克思的平等观虽然不同,但都抓住了特定时代的基本矛盾,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具有鲜明的进步性。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本题要围绕“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力量是多元的”这一中心拟定论题,如:杰出人物能够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可从牛顿、毛泽东和马丁•路德的历史贡献来说明杰出人物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先导作用;如:科技创新推动人类历史进程,可以从蔡伦、瓦特和爱迪生的贡献为例,说明科技创新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如思想创新促进人类历史进程,可以从孔子、马克思和卢梭等人为例,说明思想创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解析】示例一:杰出人物能够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1687年;牛顿出版了经典力学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马丁•路德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天主教会的权威,创立了新教,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推动欧洲社会思想解放。
综上所述;杰出人物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先导作用。
示例二:科技创新推动人类历史进程。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传播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开展,使人类社会进人蒸汽时代。爱迪生的发明促进了电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改变了人类生活。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
示例三:思想创新促进人类历史进程。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CPBA考试试题及答案概览
- 公务员省考汽车维修工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 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与责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食品质检员备考策略试题及答案
- 备考2024美容师考试应注意的细节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语文考试创新思维题型试题及答案
- 宠物营养中的植物成分研究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新考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CPBA学习路径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新规试题及答案
- 广州数控GSK980TA1-TA2-TB1-TB2-GSK98T使用手册
- 麦肯锡和波士顿解决问题方法和创造价值技巧
- 《复发性流产诊治专家共识2022》解读
- GB/T 23862-2024文物包装与运输规范
-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SH∕T 3097-201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 2023年婚检培训试题
- 2024年陕西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NY∕T 2537-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
- 各省市光伏电站发电时长和量速查
- 护理三查八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