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33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影响显微镜分辨率本领的一个因素是衍射,衍射现象越明显,分辨本领越低。使用电子束工作的电子显微镜与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相比有更高的分辨本领,它利用高压对电子束加速,最后打在感光胶片上来观察显微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电压越高,电子的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明显B.加速电压越高,电子的波长越长,分辨本领越强C.如果加速电压相同,则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本领弱D.如果加速电压相同,则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本领强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的饱和汽压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B.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C.笔记本电脑的彩色显示器,是因为在液晶中掺入了少量多色性染料,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色光的吸收强度不一样,所以显示出各种颜色D.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A.第一类永动机无法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教室内看到透过窗子的“阳光柱”里粉尘颗粒杂乱无章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布朗运动C.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视为理想气体),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气团体积增大,温度降低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但最终不能达到绝对零度4、用甲、乙、丙三种单色光在同一个光电管上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单色光的强度相同B.单色光甲的频率大于单色光丙的频率C.三种单色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丙的波长最短D.三种单色光中,丙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5、为了更形象地描述氢原子能级和氢原子轨道的关系,作出如图所示的能级轨道图,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光照射逸出功为2.14eV的金属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41eVB.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C.辐射出b光时,电子的动能和电势能都会变大D.一个处于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可释放6种频率的光6、“物理”是“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的同时,还需要了解物理学家发现和总结物理规律的过程,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B.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粒子散射实验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与光强无关7、我国核聚变反应研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2018年获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摄氏度,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下列关于聚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B.任何两个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聚变C.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D.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减少8、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一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首次实现利用核聚变放电。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核聚变反应方程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互为同位素B.与互为同位素C.与中子数相同D.核内有92个质子,235个中子10、钚的一种同位素衰变时能释放巨大能量,其衰变方程为则()A.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B.核反应中γ光子的能量就是结合能C.核比核更稳定,说明的结合能大D.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所以比的比结合能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肉眼观察到空气灰尘的运动也是布朗运动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E.布朗运动不能在固体中产生E.布朗运动不能在固体中产生12、我国自主研发的氢原子钟现已运用于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中;它通过氢原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电磁波校准时钟。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之发生跃迁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0eV~12.9eV范围内的光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被吸收的光子能量只有3种D.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功为1.85eV的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A.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的悬浮颗粒物。当无风时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这间接地反映了空气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比液体内部的分子间距大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E.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E.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14、一分子固定在原点O处,另一分子可在x轴上移动,这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大小随其间距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曲线ab与cd的交点为e;则()
A.x>x0的情况下,x越大,分子力越小。B.x<x0的情况下,x越小,分子力越大C.x<x0的情况下,x越大,分子势能越大D.x>x0的情况下,x越大,分子势能越大15、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16、图一为密闭气缸中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图像,图二为在酱油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鸡蛋,图三与图四是关于分子势能、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一可知密闭气缸中的氧气分子在温度为时的平均动能较大B.图一中曲线一上黑点的纵坐标之和与曲线二上黑点的纵坐标之和一样大C.图二中鸡蛋颜色变深,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E.图三为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图像,图四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图像E.图三为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图像,图四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图像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但没有规则的外形,且表现为各向同性B.若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表现为斥力,在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力减小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减小,其压强也一定减小D.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会儿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该现象是扩散现象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如图所示,甲、乙、丙图中的玻璃管内都灌有水银,丁图中的小玻璃管浸没在水中。大气压强p0=76cmHg,(p0=1.01×105Pa,g取10m/s2,ρ水=1×103kg/m3),则以下四幅图中封闭气体A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________,p丙=________,p丁=________。19、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只有气体的体积同时______,使分子的数密度______,才能保持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0、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铜的密度为ρ,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铜原子的质量是___________,铜原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21、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幅图象分别表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假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减小,F增大,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如图所示为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图线,两分子之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此时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选填“引力”“斥力”或“零”);若两分子之间的距离由r0开始逐渐变大,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___________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23、著名的物理学家密立根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额率v,由此求出普朗克常量h。下表是他在一次实验中测得某金属的Uc和v的几组数据,现已根据表中数据做出Uc-v图象如图所示;试由图象求出:
Uc/V0.5410.6370.7140.8090.878v/HZ5.6445.8886.0986.3036.501
(1)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Hz;(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普朗克常量_______________J·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元电荷:C)24、一个铀核()放出一个粒子后衰变成钍核(),其衰变方程为____________,已知静止的铀核、钍核和粒子的质量分别为和真空中的光速为c,上述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核能为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20分)25、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6、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3题,共9分)27、(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0.25mL油酸,倒入标注250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250mL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甲所示。坐标格的每个小正方形大小为2cm×2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______c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m(保留1位有效数字)。
(2)图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下的一个“量子围栏”的照片。这个量子围栏是由48个铁原子在铜的表面排列成直径为1.4×10-8m的圆周而组成的,由此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28、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②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2)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1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20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cm2。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_n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9、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所占的体积为V,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d=_________.如果实验中油膜没有完全散开,则得到的油酸分子直径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24分)30、如图所示,两端等高、粗细均匀、导热良好的U形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着长L1=25cm的气柱(理想气体),左管的水银面比右管的水银面高出△h=3cm。现从右端管口缓慢注入水银,稳定后左、右两管中水银面相平。若环境温度不变,取大气压强p0=75cmHg。求稳定后加入管中水银柱的长度。
31、如图,一个质量为m的T型活塞在气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体积可忽略不计,距气缸底部ho处连接一U形细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T0,活塞距离气缸底部为1.5h0,两边水银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银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0,气缸横截面积为S,活塞竖直部分高为1.2h0,重力加速度为g;求:
(i)通过制冷装置缓慢降低气体温度;当温度为多少时两边水银面恰好相平;
(ii)从开始至两水银面恰好相平的过程中,若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求气体内能的变化。
32、如图所示,一光滑圆柱形绝热容器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使活塞上升高度为h。若这段时间内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气体的压强;
(2)这段时间内气体内能的变化量。
33、肺活量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高中生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毫升,在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大约占总体积的6%。已知正常大气压下水蒸气的密度=0.6kg/m3,水蒸气摩尔质量M=l8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23mol-1。(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高中生男子一次呼出的水蒸气的体积;
(2)试估算高中生男子一次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子的数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AB.光的波长越大;则波动性越强,越容易发生明显衍射;根据。
知加速电压越大;电子束的速度越大,电子的波长。
越小;越不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越强,AB错误;
CD.根据。
得。
由于质子和电子的电荷量的绝对值相等;而质子的质量远大于电子的质量,故经相同电压加速后的质子动量更大,波长更小,更不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更强,C错误D正确。
故选D。2、D【分析】【详解】
A.饱和汽压与液体种类和温度有关;所以水的饱和汽压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故A正确;
B.冰熔化过程吸热;所以可以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故B正确;
C.笔记本电脑的彩色显示器;是因为在液晶中掺入了少量多色性染料,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色光的吸收强度不一样,所以显示出各种颜色,故C正确;
D.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是液体分子密集在一起的缘故,但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像固体微粒那样强,选项D是错误的;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3、B【分析】【详解】
A.第一类永动机无法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运动;所以空气中粉尘颗粒杂乱无章的运动是气体的流动引起的,不是布朗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压强降低时,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由于热传递不计,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可知,内能减少,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只跟温度有关,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得知;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4、C【分析】【分析】
【详解】
A.光照强度决定饱和光电流大小;根据图可知甲光的强度大于乙光的强度,故A错误;
B.根据图可知丙光的遏制电压大于甲光的遏制电压;由公式。
所以甲光的频率小于丙光的频率;故B错误;
C.由于丙光的频率最大;所以根据公式。
因此丙光的波长最短;故C正确;
D.由于丙光的频率最大;丙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故D错误。
故选C。5、A【分析】【详解】
B.a光的光子能量
b光的光子能量
根据
可知
B错误;
A.a光照射逸出功的金属时,由于
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A正确;
C.辐射出b光时;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减小,动能增加,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C错误;
D.一个处于能级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释放出不同频率光的种类最多的情况为
即最多能释放3种频率的光;D错误。
故选A。6、B【分析】【详解】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值;故A错误;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
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但他没有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理论,故C错误;
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0
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正比关系,故D错误。
故选B。7、A【分析】【详解】
A.核聚变没有放射性污染;安全;清洁,故A正确;
B.只有原子序数小的“轻”核才能发生聚变;故B错误;
CD.轻核聚变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比结合能增加,但总质量减小,故CD错误。
故选A。8、B【分析】【分析】
【详解】
A.是衰变;所以A错误;
B.是核聚变;所以B正确;
C.是核裂变;所以C错误;
D.是人工转变;所以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B:C【分析】【详解】
A.核与核的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核与核质子数都为而质量数不同,所以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核内中子数为核内中子数为
所以中子数相同;故C正确;
D.核内有143个中子;而不是235个中子,故D错误。
故选BC。10、A:D【分析】【分析】
【详解】
AD.核燃料在反应过程中要释放巨大能量;所以总是要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才能更容易实现,故AD正确;
B.衰变中因质量亏损释放的核能;表现为新核的动能和γ光子的能量,而结合能等于把原子核拆分为核子需要的能量,两者是不同的,核反应中γ光子的能量是结合能中的一小部分,故B错误;
C.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越稳定;故的比结合能大,故C错误。
故选AD。11、C:D:E【分析】【分析】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液体中小颗粒的运动;体现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错误;
B.肉眼观察到的空气灰尘颗粒较大;不属于小颗粒,其次空气灰尘的运动主要是由于灰尘受到的重力和空气对流等因素引起的,因而不属于布朗运动,B错误;
CD.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CD正确;
E.布朗运动只能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不能发生在固体中,E正确。
故选CDE。12、B:C【分析】【分析】
【详解】
A.n=1能级与n=2能级能量之差为-3.4eV-(-13.6)eV=10.2eV,而10eV<10.2eV;根据能级跃迁理论,10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可以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跃迁,故A错误;
B.处于量子数为n激发态的氢原子能发出种频率不同的光子,则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B正确;
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照射光中吸收10.2eV的光子能量可以跃迁到n=2能级;吸收-1.51eV-(-13.6)eV=12.09eV的光子能量可以跃迁到n=3能级;吸收-0.85eV-(-13.6)eV=12.75eV的光子能量可以跃迁到n=4能级;可知照射光中有三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故C正确;
D.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51eV-(-3.4)eV=1.89eV>1.85eV;则照射逸出功为1.85eV的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
故选BC。13、A:B:E【分析】【分析】
【详解】
A.PM2.5颗粒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故反映了气体分子的运动特点,故A正确。
B.由于蒸发;液体表层的分子较液体内部稀疏,其分子间距较大,故而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故B正确。
C.晶体熔化时有熔点;即温度不变,故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转化成液态的分子势能,故晶体内能增加,故C错误。
D.根据分子动理论对压强的微观解释可知;封闭气体分子的碰撞频率不仅与分子数有关,还和每个分子单位时间内的平均碰撞次数有关,故D错误。
E.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宏观自然发生的热现象都是不可逆的,故E正确。
故选ABE。14、B:D【分析】【分析】
【详解】
A.x>x0的情况下,分子力表现为引力,x从x0开始逐渐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x<x0的情况下,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变化得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x越小;分子力越大。故B正确;
C.x<x0的情况下,x越大;分子力做的正功越多,分子势能越小。故C错误;
D.x>x0的情况下,x越大;分子力做的负功越多,分子势能越大。故D正确。
故选BD。15、B:D:E【分析】【详解】
ABC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所有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之和;其中分子势能是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能量,与重力势能无关;分子动能是分子运动的动能,与气体的整体运动的动能无关,故BE正确,AC错误;
D.由于是非理想气体,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若温度相应变化时,气体的内能可能不变,故D正确;16、B:C:E【分析】【详解】
A.根据图一中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图像可知,温度为T时的占比较大的氧气分子的速率大于温度为时的氧气分子,因此又因为温度是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密闭气缸中的氧气分子在温度为T时的平均动能较大;A错误;
B.图一中曲线1上黑点的纵坐标之和与曲线2上黑点的纵坐标之和均表示不同速率的氧气分子占分子数的百分比之和,都为B正确;
C.图二为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同时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C正确;
DE.图三为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图像;图四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的图像,D错误,E正确。
故选BCE。17、A:B:D【分析】【详解】
A.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表现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外形,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正确;
B.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关系可知,当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距离r的增大;分子力减小,故B正确;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减小,当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故C错误;
D.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会儿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该现象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A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甲图中以高的水银柱为研究对象可知。
[2]乙图中。
[3]丙图中B气体的压强。
则A气体压强。
[4]丁图中气体压强为。
【解析】66cmHg71cmHg81cmHg1.05×105Pa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增大增大减小不变20、略
【分析】【详解】
[1]设铜原子的质量为m,则
解得
[2]设铜原子的直径为d,则铜原子的体积为
解得【解析】21、略
【分析】【详解】
[1][2]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一直增大;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减小,F增大,增大。【解析】增大增大22、略
【分析】【详解】
[1]两分子间的距离从无穷远减小到的过程中,分子势能一直在减小,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两分子间的距离从再减小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增加,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在分子间的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2]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图线的倾斜程度大小表示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所以两分子之间的距离由开始逐渐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解析】零先增大后减小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设金属的逸出功为W0,那么光电效应方程为Ekm=UCe=hv-W0
由图象可知,当v=4.30×1014Hz时UC=0
即0=h(4.30×1014-v0)
解得vc=4.30×1014Hz
即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4.30×1014Hz;
(2)[2].由光电效应方程,可得
则有h=ke
即【解析】4.30×10146.7×10-3424、略
【分析】【详解】
[1]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得到衰变方程为
[2]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解析】四、作图题(共2题,共20分)25、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悬浮床护理操作规范
- 员工心理培训
- 商品质量考核合同(2篇)
- 家具定制方案优化协议
- 旧店铺货物买卖合同
- 服务型机器人维护员合同
-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能行》说课课件
- 建筑安全管理核心抓手
- 宠物医院招聘课件
- 小学救护知识培训
- 施工组织设计-麒麟人工智能产业园 D 区项目1-1#、1-2#、2-1#、2-2#、3-1#、3-2#、4#、5#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总承包(装配式)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CJJT148-2010 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
- JT-T-1180.2-2018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2部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
- 土地整治监理合同
- DLT 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
- Unit3TravelPlansLesson3(课件)人教新起点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至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解析)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考试复习题库350题(含答案)
- 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 叙事护理参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