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纪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这种称呼在中国普及是在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后C.辛亥革命后D.新文化运动后2、“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都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体现了以下哪一文件的核心思想()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3、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自主探究,上网搜集解放战争时期的图片,下列与该主题不符的是()A.

淮海战役B.

千里挺进大别山C.

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D.

渡江战役4、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的角逐移到了会议桌上,在争吵中,终于建立了战后的“新秩序”。构成这一“新秩序”的基础文献是()①《权利法案》②《凡尔赛和约》③《独立宣言》④《九国公约》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④5、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发起者是()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把错误的地方指出来并说明理由1890年家住萨摩藩的日本人小林觉来到京都,他在一家酒馆里听到很多人在讨论着刚刚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6分)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7世纪中期,康熙两次亲征______击败沙俄侵略军,最终通过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18世纪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______战役的胜利,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8、【材料解析】

材料一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人民有信教自由.

材料三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秦政治体制示意图(如图)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3)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中①处应填写____.哪次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从此,什么观念深入人心?9、1825年的某一天晚上,英国发明家史蒂芬孙坐在电灯下进行工程设计。错误:理由:10、改错题(题中有一处是错误的;写出错误内容并订正)

某兴趣小组在讨论“新经济政策”时;甲同学说:“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乙同学过:“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起的,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的。”

错误:____订正: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苏联的解体,表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12、按下列顺序排列的下组图片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正确反映了西方国家近代化的历程.____(判断对错)

13、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4、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判断以下表格设计

。A.正确B.错误15、英国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______(判断对错)1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各种矛盾的最主要矛盾。______(判断对错)17、宋代城市中已打破居民区和商业区的界限,出现了众多的服务性行业.____(判断对错)18、史实:20世纪30年代有一股世界性红色浪潮;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人们对市场经济投下怀疑目光,而苏联计划经济在这个时期取得不凡成就,许多知识分子纷纷前往苏联观摩,如纪德;罗曼•罗兰等,而中国亦有胡适人等。(摘自:《同舟共进》2012年第2期,作者:施京吾)

推论: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建设成就,正是用强制手段推行这种完美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____(判断对错)19、战国时期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即希望人们互助友爱,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0、以下是九年级一班小张同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描述;其中有4处错误,请细心的你指出来并改正.

波士顿倾茶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

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罗马尼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参加到同盟国一方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1916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造成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场大国争霸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1)错误:____改正:____;

(2)错误:____改正:____;

(3)错误:____改正:____;

(4)错误:____改正:____.2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来源与历史故事.请将以下成语与相关的历史故事用线连起来.

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9分)22、材料一材料二下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重(%)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材料四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1)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3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2分)(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2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它的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国外购买的“远”字号战舰。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材料二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粱启超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件事。——人民网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平远号”战舰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中创建的?(1分)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历史地位?(1分)(2)为实现材料二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在思想上的作用是什么?(1分)(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政治意义?(1分)(4)材料四所反映的陈独秀先生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这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想?(1分)这一运动兴起后,哪些史实彰显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举1例,1分)(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怎样的规律?(1分)你得到了哪些认识?(1分)24、阅读《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民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请完成:(1)材料中的“文”指谁?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在什么时间?(2)材料中的哪三句话体现了三民主义精神?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孙中山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的“大人”、“老爷”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故选C。

【解析】【答案】C2、B【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应把握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解答本题要熟记法国大革命的有关内容.【解析】B3、C【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C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中国工农红军在1937年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不会出现图片C.选项ABD和解放战争有关,不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解析】C4、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基础文献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的《九国公约》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析】【答案】D5、D【分析】【分析】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解析】【解答】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后;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都先后失败,证明走资本主义制度行不通,所以中国民族反思,应该结合国情,寻找一条适合中国人民自己走的道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先进的中国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人的道路,故D正确;ABC均不是“第二次反思”,故ABC错误.

故选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日本在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内阁是行政机关,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使日本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考点:明治维新【解析】【答案】错误:1890年理由:日本在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7、雅克萨萨拉托加【分析】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为了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清军大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777年,大陆军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整个美国独立战争的战局;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故答案为:

雅克萨;萨拉托加。

本题主要考查雅克萨之战;萨拉托加大捷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雅克萨之战、萨拉托加大捷的相关史实。【解析】雅克萨萨拉托加8、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伯里克利是雅典城邦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代表.他实行了扩大公民权利的改革;宣扬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

(2)材料二出自英国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3)材料三出自《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献.《人权宣言》和《权利法案》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4)材料四反映的是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

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答案为:

(1)雅典;广大公民直接参与.

(2)《权利法案》;君主立宪政体.

(3)法国大革命;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平等.

(4)中央集权制度;皇帝;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9、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考察的是课本识记的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直接找出错误作答即可。考点:工业革命【解析】【答案】错误:史蒂芬苏不能坐在电灯下进行工程设计。理由:史蒂芬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才发明出来的。10、新经济政策冷战政策【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史实。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初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的解体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第二子目苏联的解体中的内容:“这次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可知,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解体意味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失败,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因此题目表述错误。考点:苏联的解体【解析】【答案】错误1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西方国家近代化进行的理解.【解析】【解答】《蒙娜丽莎》代表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哥伦布到达美洲代表的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攻占巴士底狱代表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始了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进程.

故答案为:

√.13、×【分析】【分析】工业革命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出现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后来,在冶金;采矿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14、√【分析】本题考查对秦汉、隋唐、元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总体特征的把握。秦始皇完成了兼并六国、一统中国的伟业。为了巩固统一的局面,秦始皇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并征服了岭南地区。汉代,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汉武帝时期实现了大一统局面。汉代还开拓了西域,新疆正式属于中国版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隋唐时期从7世纪初到10世纪初,出现了三百多年的统一,这一时期,我国疆土辽阔,周边很多民族政权归附中央政权,统一的规模超过秦汉时期。元明清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政府还加强了对西藏(如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清代设立了驻藏大臣)、新疆(如清代设立了伊犁将军)、台湾(如清代设立了台湾府)等地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从中可以看出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本题表述正确,故选A。【解析】A15、×【分析】艺术大师达•芬奇是意大利人;不是英国人。因此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为切入点,考查文艺复兴。

本题以文艺复兴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6、√【分析】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战前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解能力。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的关系。【解析】√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城市风貌.【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城市中已打破居民区和商业区的界限,出现了众多的服务性行业,例如出现了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子.

故答案为:

√.18、×【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实行的两个五年计划.【解析】【解答】苏联在1928--1937年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并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重点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加强,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但此时实行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是完美的,由于斯大林模式具有严重的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因而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子.【解析】【解答】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并不是反对一切战争.

故答案为:×.四、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0、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刚刚开始不久,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参加到同盟国一方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第一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我们要拒绝战争,珍爱和平.

故答案为:(1)错误:波士顿倾茶事件;改正:萨拉热窝事件.(2)错误:罗马尼亚;改正:塞尔维亚.(3)错误:同盟国;改正:协约国.(4)错误:斯大林格勒战役;改正:凡尔登战役.21、略

【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故事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解析】【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卧薪尝胆”是出自吴越争霸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破釜沉舟”是巨鹿之战中项羽采取的办法,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退避三舍”是出自城濮之战晋文公中的故事,现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出自鸿门宴中项羽的谋士范增欲杀害刘邦的故事,现在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出自淝水之战中的成语,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故答案为:

卧薪尝胆--吴越争霸;破釜沉舟--巨鹿之战;退避三舍--城濮之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五、综合题(共3题,共9分)22、略

【分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图片,获取有效信息,依据图片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图二是工业革命中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旅行者号机车);图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第(2)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图表,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图表中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进行比较可以知道,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结合时间1870年、1913年可以知道,这一时期,美国先后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美国内战,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861年开始的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材料中的“英国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科技投入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可以得出,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本则材料主要以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进行考查,英国从工业革命后的世界第一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逐渐衰退告诉我们,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从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崛起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维护国家的统一,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等。考点: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蒸汽时代”的到来·瓦特与蒸汽机;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上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电气时代”的到来【解析】【答案】(1)图一:蒸汽机图二:火车机车(旅行者号机车)图三:飞机(3分)。(2)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1分)原因:①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分)(3)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2分)(4)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2分)。(答任意二点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23、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的内容有:一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二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三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因此,材料一中的“平远号”战舰是在洋务运动中创建的,四建立学校,派遣留学生,设立京师同文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军事,国防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