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_第1页
《数字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_第2页
《数字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_第3页
《数字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7409数字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1401.1国外研究现状 129305(一)数字金融相关理论 129589(二)制造业发展 192731.2国内研究现状 27383(一)数字金融相关理论 224587(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测度 3269351.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41.1国外研究现状数字金融相关理论从整体来看,Achugamonu(2020)研究了数字金融和金融包容中的动态因果关系,并采用格兰杰误差修正法(ECM)和广义矩方法(GMM)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金融与金融包容性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ReshetnikovaN(2021)发现社会面临着数字金融技术的双重性质,这表现在它们不仅是金融部门创新进程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社会、经济和人民的风险来源。OziliPetersonK.(2020)通过考察了英国、美国、印度和尼日利亚的数字金融使用情况发现,较高的借记卡使用率与美、尼私营部门较高的国内信贷有关;而更高的信用卡使用率与更低的国内对私营部门的信贷、存款银行的私人信贷、更少的对英国的汇款有关。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发展本国的数字金融和支付系统,以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数字金融采纳方面的巨大差距。但数字金融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缺陷WenchenMiao(2020)介绍了数字金融在克服当前融资体系的不足中所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传播时期,以及将限制数字金融潜在发展的暴露的能力障碍。不仅是对整体经济有影响,数字金融的影响还具体到居民家庭,ShaojunHuang(2021)基于2011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提高家庭杠杆率,并对居民的经济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制造业发展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产业出现不断集中趋势。백영기(2000)发现制造业的空间分布显示出高度的集中度。在韩国中部地区明显出现了空间集中,同时已发现该地区内工业分权化的新趋势,但仍显着劣势。Sutikno(2015)利用静态位置商(SLQ)和动态位置商(DLQ)的分析工具,建立逻辑回归二元分析模型揭示制造业集群的原因,并推荐了一些新集群的发展方案,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另外,还存在其他的因素促进制造业的发展。HuizhenKong(2018)利用协同学理论来分析制造业发展情况,并根据实证结果为可持续发展制造业体系提供了提高协同度的措施,即通过提高经济效率、提高自然资源等效率措施来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科技创新。GoranButurac(2019)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方法(C.M.S.)和投入产出模型来量化制造业出口对其他部门的影响情况,认为制造业的竞争力提高是决定近两年克罗地亚国内公司生产业绩的最重要因素。DusingizimanaHonoree(2020)为评估金融信贷市场在制造业公司发展中的贡献,并在Sulfo行业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发现了货币市场可通过多种方式为制造业企业创造贸易机会。1.2国内研究现状数字金融相关理论在宏观层面,宋晓玲(2017)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黄益平(2018)通过回顾中国过去十几年的数字金融的发展,展望数字金融今后的发展。郭峰(2020)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描述了中国不同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即表现出了很强的地区收敛特征、空间集聚性和空间异质性。钱海章(2020)用双重差分法得出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的结论,进一步数字金融发展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创新和创业渠道。汪亚楠(2020)认为数字金融有政策性、靶向性、广覆盖性的特点,并可以显著的提升振兴我国实体经济。在微观层面,谢绚丽(2018)认为,数字金融的发展和推广可以促进企业创业。唐松(2018)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结构性”驱动效果,并且数字金融的深度发展可以长时间驱动企业技术创新。万佳彧(2019)认为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效应,相较于一般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强。黄益平(2019)对数字金融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建立了统一的监管规则、统合监管体系、增强监管科技以及引入监管沙箱在内的四方面的改革来平衡金融创新、有效防控风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封思贤(2019)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可以促进银行竞争进而改善了银行的成本效率,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利润效率,当然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会因银行异质性而有所不同。易行健(2018)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消费有显著促进作用。张勋(2019)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何婧(2019)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使用对具有较低人力资、物质和社会资本的群体影响更大。何宏庆(2019)就我国数字金融现出的阶段,认为需坚持“普惠”与“精准”相统一原则,以推进数字金融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测度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难以准确界定的概念,既有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认知方向:第一类为“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视角。林兆木(2018)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无法短时间完成的阶段,积小变为大变、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又细化为:商品和服务质量、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经济重大关系协调、循环顺畅的发展,更是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冯正霖(2018)也认同上述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观点。第二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金碚(2018)将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学意义上界定为一种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而出现的经济发展结构、方式和动力状态。另外,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发展作为一对相对概念,刘志彪(2018)通过对比高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得出高质量发展中存在评价标准多元化、经济过剩常态化和实现手段市场化的特点。第三类为宏观微观的视角。任保平(2018)就微观、中观、宏观三位一体分析质量经济属性,同时判断质量的现实和终极价值。王一鸣(2018)认为,可以由微观层面中产品和服务质量、中观层面中产业和区域发展质量和宏观层面中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等来衡量发展的质量。赵建波(2019)站在宏观层面上构建了以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和民生指向观三个方向为框架去描述高质量发展。有关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国内研究并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师傅(2018)构建包括增长的基本面(强度、稳定性、合理化、外向性)和社会成果(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两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张军阔(2019)指出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应加快形成与之相符的体制机制。简新华(2019)认为“四高一好”可以用来衡量高质量发展,即产品和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运行状态。方大春(2019)根据高质量发展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将测度指标分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王伟(2020)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功效系数法构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1.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现阶段,国内外研究中将数字金融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联系起来的文献较少。对数字金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金融行业内部,着眼于研究数字金融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新趋势和新未来。而对制造业的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测度制造业发展的指标构建和测度可以促进或抑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上。学术界并没有确定统一的指标以衡量高质量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