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选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选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选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选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选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选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12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闪即逝的彗星②轮廓模糊的流星。

③星光闪烁的恒星④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行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若在甲、乙两地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显示为甲(69°22′24″N,76°22′40″E),乙(80°25′01″N,77°06′58″E)。晴朗的夜晚,同一时间两地观测到北极星的状况是()A.两地都刚好露出地平线B.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大于乙地C.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小于乙地D.都看不到北极星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空间的新时代,其时间及发射的国家是()A.1957年苏联B.1975年俄罗斯C.1957年美国D.1975年美国4、下列有关潮汐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潮汐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太阳与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B.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时,全球各海域同时出现大潮C.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连线垂直时,该地出现小潮D.永不停止的潮汐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5、居住在上海的小明看到一轮满月位于头顶正上方(上中天),此时的时间大概是()A.农历十五的傍晚B.农历十五的清晨C.农历初一的午夜D.农历十五的午夜6、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重达3.8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相比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的落月难度更大。嫦娥四号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特别是近月制动和落月的过程,没有重来的机会,对系统可靠性有着极高要求。上图为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示意图。相比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的落月难度更大。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嫦娥四号探测器重量更大B.落月过程地面控制更困难C.月球背面光线昏暗D.月球背面温度变化极大7、下列传统节日中,日、地、月三者位置大致成一直线且月球居中的是()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除夕8、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B.1970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神舟一号”C.“神舟五号”于2005年顺利升空和返回D.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国家9、载人飞船搭载多种植物种子,其目的是为了开发宇宙中的()A.空间资源B.太阳能资源C.矿产资源D.环境资源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10、读“地平坐标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平坐标系中;规定午圈与地平圈的交点S的方位角为________,高度为________。

(2)在地球北极观察;北极星的地平坐标:方位角________,高度________。

(3)在赤道上观察;北极星的地平坐标:方位角________,高度________。

(4)在赤道上观察;3月21日6时,太阳的地平坐标:方位角________,高度________。

(5)在赤道上观察,3月21日正午,太阳的地平坐标:方位角________,高度________。11、读下面“赤道坐标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赤道坐标系中;天赤道的原点γ为________点。其赤经和赤纬分别为________。

(2)在赤道坐标系中;赤经的度数范围为________。赤纬的度数在天赤道以北为________,天赤道以南为________。

(3)天赤道所在的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关系是________,天轴与地轴的关系是________。12、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运动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在天球上沿________道运动;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________。

(2)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也在黄道附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位于E1时,星空中的________座与太阳同升同落。当地球运行到E2位置时;星空中的________座与太阳同升同落。

(4)太阳与某星座同升同落,到下一次与其同升同落的时间间隔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经纬度位置:甲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___;位于寒带的有______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______。

(3)甲位于乙的__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_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其最短距离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2222.2千米。

(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共9题,共18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星旅游就是以天空星体为观察对象的旅游活动,是欧美国家近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崭新的旅游形式。藏族文明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算知识,几乎每颗闪烁的明星都有神奇迷人的传说,拉萨欲将冬季观星旅游作为“冬游西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推广,扩大市场吸引力。分析拉萨发展冬季观星旅游的优势条件。15、下图是“我国某地二分二至太阳视运动曲线图”及“该地在不同时期的天球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________运动的体现。

(2)据图甲知该地的地理纬度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图甲中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的是________,在图乙中对应________点,此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

(4)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甲中③所示时;该地昼长约________小时,此时太阳的投影位于________点。

(5)当该地太阳的运动曲线如图甲中②所示时,哈尔滨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此时太阳投影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点。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浩瀚的太空中;“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了光辉的13年,接待了26支科学实验队伍,进行了16500次科学实验。但近几年来,它历经了多次撞击;漏气、失火事件,工艺和硬件设备日益老化1999年8月29日清晨5时,“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结束了它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学任务,开始进入无人操作的孤独状态。2001年3月23日,它成功坠入南太平洋指定地域。

(1)为何还要花巨资将工作寿命终止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带回地球?________。为达到此目的;还可以将“和平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平号”空间站是________(国家)发射的。

(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在________年。短短的几十年中;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从空间________阶段,进入到了空间________阶段。

(4)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发展;不仅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而且还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各项成果中,属于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是________;属于天文学方面的是________。

A.发现地球大气层外还有磁层。

B.发现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

C.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D.利用卫星寻找资源和为飞机导航17、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甲:____运河,B:____沙漠,C:____气候,D:____气候。

(2)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纬线)之间,以____带(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____。

(3)非洲有世界最长的裂谷____,它是由非洲板块和____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形成的。

(4)____河(填字母)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岛,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渔业是冰岛经济支柱,渔产品加工业发达,绝大部分渔产品出口国际市场,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60%,冰岛政府在开展对外渔业合作方面非常慎重,不轻易用渔业资源在国际上换取其他利益。材料二:下左图为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冰岛示意图。

(1)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_边界;按成因分属于_________岛。

(2)描述冰岛城镇分布特点。

(3)简析冰岛渔产品出口量大的原因。19、[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祁连山南缘凹陷的山间小盆地内,南面有鄂拉山,北面有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总面积10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100米,湖水面积、水深受季节影响明显。盐湖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水季节,湖面大部无湖表水;5-9月为丰水季节,湖表覆满水层。茶卡盐湖有厚度在4-8米之间的沉积盐层。夏季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平静的湖面如镜子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有中国的“天空之镜”之称。下左图示意茶卡盐湖地理位置,下右图为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观。

(1)板块运动导致的地壳抬升是茶卡盐湖形成的主导因素。推测茶卡高原内陆湖泊的形成过程。

(2)说明6-9月茶卡盐湖形成“天空之镜”的条件。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星旅游就是以天空星体为观察对象的旅游活动,是欧美国家近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崭新的旅游形式。藏族文明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算知识,几乎每颗闪烁的明星都有神奇迷人的传说,拉萨欲将冬季观星旅游作为“冬游西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推广,扩大市场吸引力。分析拉萨发展冬季观星旅游的优势条件。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该湖区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湖泊以东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88万平方千米,流域内人口约有225万,人烟稀少。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湿”“热”的原因。

(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差异原因。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晴朗的夜晚;我们肉眼观察到的彗星是拖着长尾巴的天体,运动速度不快,而一闪即逝的是流星现象,①错误;我们肉眼观察到的流星是一闪即逝的,不是轮廓模糊的,②错误;恒星是自已能够发光的天体,在晴朗的夜晚看到的恒星具有星光闪烁的特征,③正确;相对于恒星,行星与地球的相对运动速度较快,因此行星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2、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天体观测规律可知;北半球可观测到北极星,北半球各地观测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纬度值相同。题意表明,甲;乙两地地理坐标分别是(69°22′24″N,76°22′40″E)、(80°25′01″N,77°06′58″E),因此甲地观测北极星的仰角为69°22′24″,乙地观测北极星的仰角为80°25′01″。由此判断,同一时间两地观测到北极星的仰角都较高,不会是刚好露出地平线,A错误;甲地看到的北极星仰角小于乙地,B错误,C正确;两地均位于北半球,都能看到北极星,D错误。故选C。

【点睛】3、A【分析】考查宇宙探索阶段。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探索宇宙的新阶段--航天时代。故选A。4、B【分析】【分析】

【详解】

潮汐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太阳与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A正确;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时,全球海域不可能同时出现大潮,B错误;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连线垂直时,天体引力小,该地出现小潮,C正确;永不停止的潮汐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D正确。本题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B。5、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初一为新月,排除C。满月时月球;地球和太阳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间,满月与太阳此升彼落。农历十五的傍晚太阳大致位于西边地平线附近,则满月大致位于东边地平线附近,不符合题意,排除A;农历十五的清晨太阳大致位于东边地平线附近,则满月大致位于西边地平线附近,不符合题意,排除B;农历十五的午夜,太阳落在地平线以下最低,则一轮满月位于地平线上最高(上中天),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6、B【分析】【分析】

【详解】

注意材料信息:嫦娥四号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特别是近月制动和落月的过程,没有重来的机会,对系统可靠性有极高要求。由于落月地点是在月球背面,受地面控制更困难,B正确;并不是嫦娥四号探测器重量更大,也不是由于月球背面温度变化大,AD错;其落月过程受地面系统控制,与光线是否昏暗关系不大,C错;故选B。

【点睛】7、D【分析】【分析】

【详解】

从材料描述来看;月相应为新月,出现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或三十)。元宵节和中秋节是农历十五,端午节是农历初五,除夕是农历三十,ABC错,D对。故选D。

【点睛】

该题考查月相相关知识,月相变化与农历相对应。同时要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较熟悉。8、D【分析】考查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

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A错误;1970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B错误;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于2004年3月25日升空,4月1日顺利返回地面,C错误;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和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D正确。故选D。9、A【分析】【详解】

宇宙资源主要包括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载人飞船搭载多种植物种子主要利用太空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地面实验室难以模拟的物理条件进行育种,属于宇宙空间资源的利用。故选A。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10、略

【分析】整体分析:方位的度量亦可在地平圈上进行;以南点为起算点,由南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计量。方位的大小变化范围为0°~360°,南点为0°,西点为90°,北点为180°,东点为270°。

(1)在地平坐标系中;规定午圈与地平圈的交点S的方位角为0°,高度为0°。

(2)在地球北极观察;北极星的地平坐标:方位角0°,高度90°。

(3)在赤道上观察;北极星的地平坐标:方位角0°,高度0°。

(4)在赤道上观察;3月21日6时,太阳的地平坐标:方位角270°,高度0°。

(5)在赤道上观察,3月21日正午,太阳的地平坐标:方位角0°,高度90°。【解析】(1)0°0°(2)0°90°(3)0°0°(4)270°0°(5)0°90°11、略

【分析】(1)在赤道坐标系中;天赤道的原点γ位于春分圈上,为春分点。其赤经和赤纬分别为0°;0°。

(2)在赤道坐标系中;赤经的度数范围为0°~360°。赤纬的度数在天赤道以北为0°~90°,天赤道以南为0°~-90°。

(3)天赤道所在的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关系是重合,天轴与地轴的关系是重合。【解析】(1)春分0°;0°(2)0°~360°0°~90°0°~-90°

(3)重合重合12、略

【分析】整体分析:太阳系天体特征有共面性;其他天体与地球公转轨道近似共面,在天球上的位置也在黄道附近。星座方位与太阳所在方位一致,与太阳同升同落。两次同升同落的时间间隔是地球的一个公转周期。

(1)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运动;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

(2)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也在黄道附近;原因是太阳系天体特征有共面性,其他天体与地球公转轨道近似共面。

(3)当地球位于E1时,结合运动方向箭头,星空中的天秤座与太阳所在方位一致,与太阳同升同落。当地球运行到E2位置时;星空中的摩羯座与太阳方位接近,与太阳同升同落。

(4)太阳与某星座同升同落,到下一次与其同升同落的时间间隔地球的一个公转周期,约一恒星年。【解析】(1)黄相同(2)太阳系其他天体与地球公转轨道近似共面。

(3)天秤摩羯(4)地球的公转周期13、略

【分析】【详解】

(1)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因此经纬度位置:甲(60°S,170°W),丙(70°S,170°E)。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与之相对的160°E。东半球包括西经度小于20°;东经度小于160°的地区;图中乙、丁经度为150°E,丙经度为170°E,甲经度为170°W,因此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高纬度地区指纬度60°至90°之间的地区,因此丙、丁位于高纬度。寒带指纬度大于66.5°的地区,温带指纬度介于23.5°--66.5°之间的地区,因此丙、丁位于寒带,甲、乙位于温带。

(3)甲和乙位于同一纬线;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依据劣弧定向原则,甲位于乙的正东方向。与甲相比,丙更靠近南极点,但二者不在同一经线上,依据劣弧定向原则,丙位于甲以西,故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11千米。甲与乙位于60°S,60°纬线圈为赤道周长的一半,因此甲乙之间的纬线长相差40°*111.11*1/2=2222.2千米。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故由甲飞往乙应先往西南,再向正西,后往西北飞行。因此其最短飞行距离应小于2222.2千米。

(4)丙、丁间与丙、乙间所跨经纬度相同,但丙、丁间纬度较高,故距离较短。【解析】(60°S,170°W)(70°S,170°E)乙、丁丙、丁丙、丁甲、乙正东西南小于小于三、综合题(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分析】

考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条件;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拉萨观星游发展的条件,主要是环境优势,主要从大气的密度、天气、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来分析。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而洁净,大气透明度高。雨季集中在夏季,冬季晴朗少雨。城市人口和建设规模较小,夜晚人工光源对星空影响小。观星活动易与悠久的藏族文化相结合,具有独特性。【解析】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而洁净;雨季集中在夏季,冬季晴朗少雨;城市人口和建设规模较小,夜晚人工光源对星空影响小;观星活动易与悠久的藏族文化相结合,具有独特性;纬度较低,观测范围大15、略

【分析】(1)图甲中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体现。

(2)据图甲知该地的地理纬度是40°N;判断依据是北极星地平高度即当地纬度。

(3)图甲中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的是③,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在图乙中对应C点,此时该地,40°N的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26°34′。

(4)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甲中③所示时;该地日落时间16:30,可以计算昼长约9小时,此时太阳的投影位于C点,在南回归线对应的天球上。

(5)当该地太阳的运动曲线如图甲中②所示时,日落时间是18:00,哈尔滨的昼夜状况是昼夜等长,原因是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此时太阳投影位于图乙中的B或D点。【解析】(1)地球自转(2)40°N北极星地平高度即当地纬度。

(3)③C26°34′(4)9C

(5)昼夜等长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B或D16、略

【分析】【详解】

考查保护宇宙空间环境的措施;宇宙探索进程。

(1)因为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很大;一般为几千米每秒至几十千米每秒,即使轻微碰撞,也会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坏。花巨资将工作寿命终止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带回地球是为了减少太空垃圾;为达到此目的,还可以将“和平号”推到其他轨道上去。

(2)“和平号”空间站是苏联发射的。

(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在1957年。短短的几十年中;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从空间探索阶段,进入到了空间开发利用阶段。

(4)利用卫星寻找资源和为飞机导航属于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面,故选D;发现地球大气层外还有磁层,发现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属于天文学方面,故选ABC。【解析】(1)减少太空垃圾推到其他轨道上去(2)苏联。

(3)1957探索开发利用(4)DABC17、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非洲为区域载体;考查非洲自然地理特征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

(1)图中甲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是撒哈拉沙漠,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C热带草原气候区,D是刚果盆地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2)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的气候类型为主,再加上赤道穿过非洲中部,故其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3)非洲有世界最长的裂谷东非大裂谷;南起赞比西河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它是由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形成的,被称为“地球的伤痕”。

(4)E是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注入地中海,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点睛】【解析】苏伊士撒哈拉沙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南北回归线热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东非大裂谷印度洋E18、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冰岛的位置;城镇分布特点、渔产品出口大的原因等。考查知识的运用与调用能力。

【详解】

(1)冰岛位于大西洋;位于生长边界,按成因分属于火山岛。

(2)城镇的分布呈现不均匀分布;主要分布在沿海,且沿公路分布。

(3)从图可知;冰岛位于暖流与寒流的交汇,鱼类资源丰富;国内人口少,市场狭小;距离欧洲其他发达国家近,消费量大;渔业历史悠久,捕鱼量大,渔产品加工量大;港口众多,海运便利;政策支持。

【点睛】【解析】(1)生长(张裂);火山。

(2)分布不均;沿海多;内地少;沿公路分布。

(3)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离欧洲大陆较远,污染小,渔产品质量好;渔业历史悠久,渔产品加工业发达;港口众多,海运便利;国际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答对5点即给满分)19、略

【分析】【详解】

防水土流失主要考虑减少地表径流的速度和流量大小以及对土壤的固着程度。人工松林植物种类单一,植株稀少,生长期短,扎入土层浅,且植株间杂草少,水土保持功能弱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次生林植物种类较多,植物间距小,植物密集,植物根系长,能够扎入更深的土壤,再加上植株间有大量的杂草,因此对同强度降水具有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解析】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20、略

【分析】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过程;对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运用多角度分析的综合思维能力,逻辑性较强。

【详解】

(1)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祁连山南缘;该位置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青藏高原地区隆起成高原,边缘形成褶皱山脉,山脉中的凹陷处成为盆地,盆地相对于周边山脉地势低洼,冰雪融水和地表水和降水汇聚成为湖泊,又加上该地区受山脉和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无法进入,气候变干,湖水只进不出,成为内陆盐湖。

(2)“天空之境”主要是说湖泊清澈;水质好,水面波浪小,平静。6-9月该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冰雪融水量增加,使得茶卡盐湖地区有较多的积水,加上茶卡盐湖本身湖水浅,人可以进入这个环境,拍照效果好,此季节风力较小,水面平静,加上地处青藏高原,大气污染小,水质好,湖水和大气的透明度高,湖面倒映出天空的情景,给人一种身处天空之城的感觉。

【点睛】【解析】(1)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成为高原;高原上山地隆起(或构造隆起),凹陷处形成盆地,河水(或地表水)在盆地低洼处汇聚形成潮泊;高原山地进一步隆起,气候变干,湖水不能外泄,形成内陆湖。

(2)地处高原,大气稀薄,晴朗天气多,空气清洁、无污染,大气透明度高;丰水季节,盐湖上有覆水;湖水浅,湖面广;人类活动少,水质洁净无污染;风力小,湖面平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