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必修1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3/38/wKhkGWehl6SAY6eyAAGe6PFMJ-E081.jpg)
![2025年浙教版必修1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3/38/wKhkGWehl6SAY6eyAAGe6PFMJ-E0812.jpg)
![2025年浙教版必修1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3/38/wKhkGWehl6SAY6eyAAGe6PFMJ-E0813.jpg)
![2025年浙教版必修1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3/38/wKhkGWehl6SAY6eyAAGe6PFMJ-E0814.jpg)
![2025年浙教版必修1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3/38/wKhkGWehl6SAY6eyAAGe6PFMJ-E08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必修1语文上册月考试卷39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对下列各句中“师”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惑而不从师。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⑤不耻相师⑥孔子师郯子。
⑦吾师道也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B.①③④/②⑤⑥/⑦/⑧C.①⑤/⑥⑦/②③④/⑧D.①②③/④⑥/⑤⑦/⑧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中:符合,合乎B.善假于物也假:借助C.是故无贵无贱无:无论,不分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精通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A.汝其勿悲。
望请其指教B.请以剑舞。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C.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汝可以模拟得之D.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哀吾生之须臾。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B.挟飞仙以遨游。
自唐显庆以来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寄蜉蝣于天地D.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5、下列选项中与以下事件发生地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偶结海棠社夜拟菊花题雅制春灯谜联诗悲寂寞A.衡芜苑秋爽斋暖香坞凹晶馆B.衡芜苑潇湘馆秋爽斋凸碧堂C.秋爽斋衡芜苑暖香坞凹晶馆D.秋爽斋潇湘馆衡芜苑凸碧堂评卷人得分二、名著阅读(共7题,共14分)6、下面三句是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三个人的描写。所写人物及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②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③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A.①林黛玉②贾探春③贾惜春B.①林黛玉②贾迎春③贾探春C.①贾迎春②贾探春③贾惜春D.①贾元春②贾迎春③贾探春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马道婆暗里施法,宝玉、凤姐一齐发疯,糊涂发烧。贾赦为宝、凤寻僧觅道,贾政劝说:“儿女之数,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强者。他二人之病出于不意,百般医治不效,想天意该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B.和尚道士持诵“宝玉”,宝玉病愈,黛玉念佛,宝钗说如来佛管林姑娘姻缘,黛玉骂钗与凤一样是贫嘴烂舌。C.小丫头佳蕙得了些赏钱托红玉保管。红玉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后来,宝玉传贾芸说些没要紧的话。贾芸通过佳蕙掉换了小红的罗帕。E.盛暑,宝玉和金钏儿戏笑,王夫人打了金钏儿一个嘴巴子。王夫人让金钏儿的母亲领之而去。后来,金钏儿撞墙自杀。E.盛暑,宝玉和金钏儿戏笑,王夫人打了金钏儿一个嘴巴子。王夫人让金钏儿的母亲领之而去。后来,金钏儿撞墙自杀。8、《红楼梦》中,第23回和第27回两次写到黛玉葬花的情形,请结合相关情节,比较黛玉心境的不同及其原因。9、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____,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红楼梦》的开卷诗。作品中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取“____”之意。(2)在《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群芳夜聚怡红院为宝玉庆生,大家占花名以助兴。宝钗製的签画的是牡丹,诗句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李纨掣的签画的是一支老梅,诗句是“竹篱茅舍自甘心”;香菱掣的签画的是并蒂花,诗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黛玉製的签画的是芙蓉,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从整本书看,每个签上的画和诗句都体现了掣签人的性格命运。请任选一签,结合签上的内容、原著情节简要分析掣签人的性格和命运。10、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贾琏女儿“大姐儿”生了痘疹后,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在这些处置措施中,哪些恰好符合了现代科学防疫的要求?请简要分析11、关于《红楼梦》的文化常识,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A.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关系为姨表兄妹。B.在黛玉初进贾府拜过贾母后不久,贾母就让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和黛玉相见。C.《红楼梦》的别名除《石头记》外,还有另外几个,例如《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刘姥姥进大观园》等。D.《红楼梦》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是因为秦可卿离世,宁国府无人理事陷入混乱。1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乡土中国》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从心”。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2分)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____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____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____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2题,共10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思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
(2)“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意象,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营造送别友人的凄凉景象。
(3)《诗经》中女主人公自诉不能出嫁的原因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1题,共9分)16、请从下面三幅《呐喊》插图中任选一幅;结合小说具体情节,描述画面所表现的场景。(字数不少于150字)
图一图二图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方面需要考生平时积累,一方面要结合句子语境分析比较。题目是下列各句中“师”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①③④为名词,老师;②⑤⑥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⑦是名词用作动词,学习;⑧是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故选B。2、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题要得分;考生必须平时多积累,多读多记,考试时再联系语境,利用上下文的语意和逻辑关系推测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词语在文中的释义,最后综合使用排除法得出最佳答案。
D项;“精通”错误。“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意思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故“通”的意思是:普遍;全都。故选D。
【点睛】
文言实词题要得分,必须多积累,多读多记。但在做题时,又有“法”可依,要依据上下文语境、句子的语法特点、句子本身的意思三个方面来推测。常有方法有意义推断法、语法推断法(句子搭配和句式、句间关系)、联想(课文、成语)法三种。3、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
A项;其:副词,一定/其:代词,她们;
B项;两个“以”皆为介词,用;
C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代词,代作者的“情”;
D项;为:动词,作为/为:介词,替。
故选B。
【点睛】
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4、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A项;第一个“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二个“之”,结构助词,“的”的意思。二者不同。
B项;第一个“以”,连词,表修饰;第二个“以”,助词,与“来”连用,表示时间。二者不同。
C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二者相同。
D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却;第二个“而”,连词,表并列。
故选C。
【点睛】
文言虚词,的语法分析法是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5、C【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主要内容的能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名著《红楼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熟读《红楼梦》,并能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做出细致的解读,答题时运用平时掌握的相关知识找出答案。
由《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和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可知;此处答案C合适。
故选C。二、名著阅读(共7题,共14分)6、B【分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而且因为以前没有把它列入考试范围,考生并没有多少有意识的积累,现在它“不期而遇”,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本题应结合小说内容情节具体把握人物特点。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7、C:E【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C.“贾芸通过佳蕙掉换了小红的罗帕”错误;贾芸通过坠儿掉换了小红的罗帕;
E.“金钏儿撞墙自杀”错误;金钏儿跳井自杀。
故选CE。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形象及相关情节的分析比较能力。
第一次欣喜。在遇见宝玉之前;葬花只是她的闲情雅趣。这一次黛玉葬花的一幕,感觉到的是风流诗意,是她对落花的怜惜。
第二次伤感。那一日晚饭后;黛玉因担心宝玉受舅舅贾政的责罚,不管夜色已深依旧去怡红院拜访,不料那日晴雯和碧痕拌嘴生气心情不好,宝钗又大晚上的过来,她们这些丫鬟不得休息,还得谨慎地端茶倒水,晴雯满肚子的怨气无处释放,恰巧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晴雯气不打一处来,果断的给门外人吃了闭门羹。黛玉心知这些丫鬟素来玩笑放肆惯了,于是大声说“是我!”可偏偏那日晴雯没有听出来是黛玉,仍然不肯开门,黛玉觉得没趣正想离去,却不料贾宝玉送薛宝钗出门,二人欢欢喜喜有说有笑,黛玉看在眼里痛在心中。第二日,正值芒种,传说这一天花神退位,百花凋零,望着这些枯萎的花,想到自己悲惨的身世和在贾府中的境遇,黛玉悲从中来,泪水止不住落下,一首《葬花吟》就是在这种情境下被黛玉吟唱出来的,表面上是在惋惜花,其实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综上:第一回葬花发生在宝黛共读西厢过程中,黛玉虽伤感于春光易逝,但更多的是从《西厢记》得到启发的爱情的觉醒和听到宝玉第一次表白的欢欣。第二回的黛玉葬花,是因为前一天在怡红院吃了闭门羹,又听到宝玉宝钗在里面说笑,产生误解和伤感。第二天葬花并作《葬花吟》,感叹寄人篱下的身世和痛苦无望的爱情。这次葬花完全沉浸在痛苦的气氛中,是宝黛爱情悲剧结局的一个预兆。【解析】第一次葬花发生在宝黛共读《西厢记》的过程中;黛玉虽伤感于春光易逝;春花凋零,但获知了宝玉的心迹,总体而言内心是惊喜的。
第二次是因为前一天在怡红院吃了闭门羹,又听到宝玉宝钗在房里说笑,产生误解,于是第二日怀着满腔的悲苦葬花,并写下了《葬花吟》,完全是沉浸在心酸苦涩的情绪中。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开卷诗。出自《红楼梦》的第一回。
贾府“四春”;在红楼里是大有深意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合起来就是“原应叹息”,深刻地暗示了四春的悲剧命运。
(2)本题要求任选一签;结合签上的内容;原著情节简要分析掣签人的性格和命运。解答时注意结合原著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例如;黛玉的性格:芙蓉“清姿雅质。独殿群芳”,标示着黛玉超凡脱俗;清秀非凡的特质,隐含着敏感、细心、淡泊、易伤感,绝顶聪明,兰心蕙质,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清高孤傲的性格。黛玉的命运:“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寓意黛玉寄身在泥淖般的贾府中,孤苦、凄冷,最终香消玉殒,寂寞而亡。
宝钗:“任是”,“纵然是”、“即便是”的意思。牡丹是富贵花,艳冠群芳。依作者的本意,“牡丹”纵然是含情不露,也自有她打动人心的魅力。性格:沉稳大度、处事周全,外冷内热。命运:享受富贵,最终与宝玉成婚,但家族势败、宝玉出家后守寡度日。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解析】(1)满纸荒唐言;原应叹息。
(2)答案示例:
①黛玉:“芙蓉”秋天开花;花朵“清姿雅质,独殿群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她自幼丧母,寄居贾府,后与宝玉相爱。性格:超凡脱俗;聪明绝顶、兰心蕙质、清高孤傲。命运:受调包计迫害,最后只落得焚稿断痴情。
②宝钗:牡丹是富贵花;艳冠群芳。“牡丹”纵然是含情不露,也自有她打动人心的魅力。
她享受富贵,居住在“蘅芜院”,服用冷香丸,最终与宝玉成婚。性格:沉稳大度、处事周全,外冷内热。命运:家族势败、宝玉出家后,守寡度日。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大概看到古人对瘟疫的一些处理方法,比如说忌食;隔离、清洁、用药等。
“一面打扫房屋”“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体现出保持清洁和公共卫生,并对密切接触者的衣物进行更换。
“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说明对某些食物要做到忌食。
“十二日不放家去”;体现出要进行及时的隔离和时间限制,避免人群中交叉感染。
大姐儿得了水痘之后;凤姐一家可谓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尤其“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体现出及时就医;用药。
这些都符合现代科学防疫的要求。【解析】(1)“与贾琏隔房”“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及时更换密切接触者的衣物;(2)“十二日不放家去”,采取必要的隔离手段,避免交叉感染;(3)“外面打扫净室”,保持公共卫生;(4)“诊脉下药”,及时就医。11、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能力。
A.“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关系为姨表兄妹”错误;林黛玉之母为贾敏,为贾宝玉之姑,林黛玉与贾宝玉为姑表兄妹。
B.“贾母就让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和黛玉相见”错误;元春在皇宫,应该是贾母就让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和黛玉相见。
C.“《红楼梦》的别名《刘姥姥进大观园》等”错误;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里最精彩的篇幅之一,也是许多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的一个桥段,但是《红楼梦》不叫《刘姥姥进大观园》。
故选D。
【点睛】
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12、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A.“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错误。原文说“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没有说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
B.“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有误;原文是说因为“熟悉”。
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有误;原文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恰恰相反。
故选C。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2分)13、略
【分析】【小题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吴廷尉”“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姓吴的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排除B项。分析可知,C项断句正确。故选C。
【小题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项的解说错误,“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农家”不是影响最深远的,故选A。
【小题3】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项,“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故选C。
【小题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曰”是省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2)数,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削,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种状况”。
【点睛】
参考译文: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答对,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就把他从博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年,天下已经安定,朝野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变所崇尚的颜色,订正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建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文帝刚刚即位,谦恭谨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一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贾谊出的主意。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拨到公卿大臣的位置。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皇帝从此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作了长沙王吴差的太傅。
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
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京城晋见皇帝。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福。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一直谈到夜半,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时间不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师傅。
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谊屡次上书,指出诸侯势力过大,有的封地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文帝不听。
几年以后,粱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师没有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解析】【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1)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
(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四、句子默写(共2题,共10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谋”“茫”“浸”“愆”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一般有“填充补足型”和“理解默写型”两种。本题属于“理解默写型”,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①.千古江山②.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③.醉不成欢惨将别④.别时茫茫江浸月⑤.匪我愆期⑥.子无良媒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寐”“靡”“簪”“戈”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点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双方货物代理合同变更文本
- 2025典范烧烤场地租赁合同书
- 2025年个性化辅导机构合同范本
- 2025年伤残人士求职援助协议
- 2025年兼职员工竞业限制协议
- 2025年哈尔滨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试题题库答案
- 2025年专业范文投资咨询与服务协议
- 2025年农村简易住房租赁协议
- 车辆付款委托协议
- 2025年古建筑修复工程保护协议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设技术
-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5部分:城镇天然气经营企业DB50-T 867.25-2021
- 现代企业管理 (全套完整课件)
- 走进本土项目化设计-读《PBL项目化学习设计》有感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课件希沃的课件
- 高端公寓住宅项目营销策划方案(项目定位 发展建议)
- 执业兽医师聘用协议(合同)书
- 第1本书出体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 [英语考试]同等学力英语新大纲全部词汇
- 2022年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