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新版选修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新版选修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新版选修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新版选修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新版选修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新版选修化学上册月考试卷49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处理含H2S的废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池中惰性电极C1为阴极B.FeCl3溶液在反应过程中可循环利用C.反应池中的离子方程式:2Fe3++S2-=2Fe2++S↓D.电解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S↓+H2↑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B.Cl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SF6中没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D.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3、由下列5种基团中的2个不同基团两两组合:①—OH②—CH3③—COOH④⑤—CHO,形成的有机物能与NaOH反应的有A.2种B.3种C.4种D.5种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石墨电极电解MgCl2溶液:Mg2++2Cl-+2H2OMg(OH)2↓+Cl2↑+H2↑B.泡沫灭火器工作时化学反应:2Al3++3CO32-+6H2O=Al(OH)3↓+3CO2↑C.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2H2OD.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2-+H3O+=HS-+H2O5、高分子材料p的合成路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分子有对映异构体B.n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高分子材料p可降解D.聚合过程中有小分子生成6、化学与社会、科技、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能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B.吸水性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建筑材料“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D.硅橡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的本质是有机物分子中失去氢原子或增加氧原子B.苯及其同系物的分子组成通式为CnH2n-4(n≥6)C.不饱和有机物一定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乙醇和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8、马鞍是一种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形状做成适合骑者臀部的鞍桥,前后均凸起,下面配有皮质或丝绸锦缎类的垫子,两侧带有铁质马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铁质马镫的材料一般为生铁,生铁的熔点低于纯铁B.木质马鞍的材料一般为桦木,桦木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属于糖类C.包裹马鞍的皮革一般为牛皮,牛皮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具有两性D.鞍具的木质材料上涂有一层桐油(一种植物油)漆,桐油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磷钨酸H3PW12O40等杂多酸可代替浓硫酸用于乙酸乙酯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3PW12O40在该酯化反应中其催化作用B.杂多酸盐Na2HPW12O40与Na3PW12O40都是强电解质C.H3PW12O40、KH2PW12O40与Na3PW12O40中都有相同的原子团D.硅钨酸H4SiW12O40也是一种杂多酸,其中W的化合价为+810、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不正确的是A.3,3-二甲基-4-乙基庚烷B.2,2-二甲基-1-戊烯C.2-乙基丁烷D.2-甲基-1,3-丁二烯11、有关烯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分子式为C4H8的烃分子中不一定含有碳碳双键D.烯烃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聚合物12、香叶醇;橙花醇和乙酸橙花酯在工业上用作香料;它们可由月桂烯来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③均为取代反应B.月桂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全部处在同一平面上C.香叶醇和橙花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D.乙酸橙花酯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和聚合反应13、化合物Z是合成某种抗结核候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如图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B.Y分子中的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Z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D.X、Z分别在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均能生成丙三醇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取代芳香族化合物C9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共有6种B.1mol普伐他汀()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C.乳酸薄荷醇酯()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加成等反应D.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与氢气充分还原后的产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完成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CH3CH(CH2CH3)CH(CH3)CH2CH3:______

(2)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CH3OOCH:________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据此填写下列空格。

(1)该物质苯环上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

(2)1mol该物质和溴水混合,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1mol该物质和H2加成需H2________mol;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物质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

B.该物质与甲苯属于同系物。

C.该物质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与乙烯相同。

D.该物质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17、按要求填空。

有下列物质:

①②③④C4H8

⑤CH2==CH—CH==CH2⑥C3H6⑦⑧

⑨HOCH2CH2COOH⑩HOCH2OCH2CHO

(1)其中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⑦与HCl一定条件下发生1,4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系统命名法给物质①和物质⑧命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苯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Perkin反应生成肉桂酸(产率45~50%);另一个产物A也呈酸性,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5CHO+(CH3CO)2O→C6H5CH=CHCOOH+A

苯甲醛肉桂酸。

(1)Perkin反应合成肉桂酸的反应式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产物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肉桂酸与乙醇反应生成香料肉桂酸乙酯,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3)取代苯甲醛也能发生Perkin反应;相应产物的产率如下:

可见,取代基对Perkin反应的影响有(写出3条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溴苯(C6H5Br)与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在氯化钯催化下可直接合成肉桂酸乙酯,该反应属于Beck反应,是芳香环上的一种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5)Beck反应中,为了促进反应的进行,通常可加入一种显____(填字母)的物质。

A弱酸性B弱碱性C中性D强酸性19、现有苯;甲苯、乙烯、乙醇、1-氯丁烷、苯酚、软脂酸甘油酯、油酸、淀粉;其中:

(1)显酸性的是________。

(2)常温下能和溴水反应的是________。

(3)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是_______________。

(4)能和FeCl3溶液反应产生紫色的物质的是________。20、乙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通过以下流程可以合成具有芳香气味的酯F。已知B是最简单的芳香烃,其摩尔质量为78g•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A→E的有机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D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D与E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有机物D、E、F可以通过饱和Na2CO3溶液区分。

B.E物质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C物质可通过硝化反应得到

D.CH2=CH2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聚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21、磷酸氯喹是一种抗疟疾的药物,已在临床上使用多年。同时临床上还发现它对新冠肺炎有一定疗效,且未发现和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是合成磷酸氯喹的中间体;可由苯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具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NaOH+H2O

回答下列问题。

(1)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AB,CD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F反应分两步进行,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酸化。写请出E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由D转化成E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丙二酸二乙酯,其分子式为C7H12O4。M与丙二酸二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甲基。

②lmolM能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44.8L

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9:2:l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2、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主要产物是2,4-二氯甲苯。(____)A.正确B.错误23、乙二酸、苯甲酸、硬脂酸、石炭酸都属于羧酸类有机物。(____)A.正确B.错误24、合成顺丁橡胶()的单体是CH2=CH-CH=CH2。(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32分)2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污损的Na2SO3溶液,某同学利用0.01mol·L-1KMnO4溶液采用滴定的方法测定其浓度,反应为2MnO+5SO+6H+=2Mn2++5SO+3H2O.请回答:

(1)实验中,Na2SO3溶液应先盛装在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再取出一定量于锥形瓶中。

(2)由于KMnO4溶液本身有颜色,故实验时不需要另外加入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时所得数据:。实验次数Na2SO3溶液的体积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110.00mL9.90mL210.00mL10.10mL310.00mL13.90mL

经计算可知Na2S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4)若滴定后仰视读取KMnO4溶液的体积,则读出体积比实际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_______(填“多”或“少”),据此计算,得到的Na2SO3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___________(填“大”或“小”)。26、某学生欲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以酚酞试液为滴定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排除酸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_____;然后小心操作使尖嘴部分充满酸液。

(2)用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的盐酸溶液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盐酸溶液的浓度偏低的__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B.滴定前盛放盐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最后读数时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读取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4)若第一次滴定开始和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请将数据填入下面表格的横线处。

滴定次数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1氢氧化钠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第一次25.00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25.001.0027.3026.30第三次25.002.0028.0826.08第四次25.000.2226.3426.12

(5)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依度c(HCl)=__________________。

(6)请简述滴定终点的判定_________________。27、四溴化乙烷(CHBr2-CHBr2)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于合成季铵化合物。某同学在实验室模仿工业生产,以电石(主要成分CaC2,少量CaS,Ca3P2等)和Br2等为原料制备少量四溴化乙烷,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如图所示。已知:四溴化乙烷的熔点为1℃,沸点为244℃,密度为2.967g•cm﹣3;难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I中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和氢氧化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剧烈,为了得到平缓的C2H2气流,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2)装置II的目的是_______。

(3)装置Ⅲ中在液溴液面上加入一层水的目的是_______。

(4)装置IV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乙炔。在碱性条件下,KMnO4与C2H2反应生成碳酸盐和MnO2,则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5)实际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Ca(OH)2,用于制备漂白粉,写出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8、环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I.环己烯的的制备与提纯。

(1)操作1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烧瓶A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浓硫酸也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FeCl3·6H2O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为_______。

②仪器B的作用为_______。

(2)操作2需要用到的两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

(3)将操作3(蒸馏)的步骤补齐:安装蒸馏装置,加入待蒸馏的物质和沸石,_______;加热,弃去前馏分,收集83℃的馏分。

II.环己烯含量的测定。

在一定条件下,向ag环己烯样品中加入bmolBr2与环己烯充分反应后,剩余的Br2与足量KI作用生成I2,向生成I2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再滴加cmol/L的Na2S2O3溶液,发生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mL(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4)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字母表示)。

(5)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样品中含有苯酚杂质。

b.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己烯挥发。

c.Na2S2O3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C1电极产生Fe3+,应该是发生氧化反应,所以C1电极为阳极;A错误;

B.电解池中生成FeCl3可作为反应池中的反应物,则FeCl3溶液在反应过程中可循环利用;B正确;

C.反应池中反应物H2S是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H2S=2Fe2++S↓+2H+;C错误;

D.电解池中Fe2+失去电子,被氧化,H+获得电子被还原,所以电解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Cl2+2HCl2FeCl3+H2↑;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2、D【分析】【详解】

A.CS2中心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无孤电子对,所以为直线形构型,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ClO3-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B错误;

C.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和氟原子之间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故C错误;

D.SiF4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SO32-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二者均为sp3杂化;故D正确;

故答案为D。3、D【分析】【分析】

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含-COOH;-COOC-或酚-OH;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③-COOH分别与②④⑤组合的三种有机物均含-COOH;均能与NaOH反应;①与④组合成苯酚具有弱酸性,能与NaOH反应;①与⑤组合成HCOOH,能与NaOH反应;综上所述,共有5种有机物能与NaOH反应,故选D。

【点睛】

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①③组合成的碳酸为无机物。4、A【分析】【详解】

A.用石墨电极电解MgCl2溶液,阳极氯离子放电、阴极水电离的氢离子放电,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Cl-+2H2OMg(OH)2↓+Cl2↑+H2↑;故A正确;

B.泡沫灭火器中主要成分为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二者混合后发生的离子反应为:故B错误;

C.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氢钠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硫化钠为强碱弱酸盐,其中硫离子水解以一级水解为主,其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

配比型反应: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而跟用量有关;书写方法为“少定多变”法:

(1)“少定”就是把相对量较少的物质定为“1mol”;若少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物质组成比相符。

(2)“多变”就是过量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实际需求量来确定,不受化学式中的比例制约,是可变的,如少量NaHCO3与足量Ca(OH)2溶液的反应:

“少定”——即定的物质的量为1mol;

“多变”——1mol能与1molOH-发生反应,得到1molH2O和1mol1mol再与Ca2+反应,生成BaCO3,如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

溶液呈中性时:

完全沉淀时:5、D【分析】【详解】

A.m分子有一个手性碳;有对映异构体,故A正确;

B.n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为sp2杂化;键角约为120°,所有原子共平面,故B正确;

C.高分子材料p中含有酯基;可降解,故C正确;

D.聚合过程中没有小分子生成;二氧化碳中碳氧双键;m中的三元环、n中的碳氧双键参与反应,故D错误;

故选D。6、B【分析】【分析】

【详解】

A.太阳能电池是光电转换装置;只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吸水性植物纤维对人体无毒无害;可用于食品干燥,故B正确;

C.“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都是碳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

D.硅橡胶是有机非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B。7、B【分析】A、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的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故A错误;B、苯的分子式为C6H6,其同系物分子式与苯相差若干个CH2,则通式可表示为C6+mH6+2m,令6+m=n,则有CnH2n-6,所以苯及其同系物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6(n≥6),故B正确;C、苯也属于不饱和有机物,但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有机物能与溴水发生加成,故C错误;D、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分子式为C2H6O,乙醚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分子式为C4H10O,乙醇和乙醚的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B。8、D【分析】【分析】

【详解】

A.生铁的熔点低于纯铁;A正确;

B.纤维素属于多糖;B正确;

C.牛皮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因此具有两性,C正确;

D.桐油属于油脂的一种;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故选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CD【分析】【详解】

A.因浓硫酸在制备乙酸乙酯中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又杂多酸可代替浓硫酸制备乙酸乙酯,所以杂多酸同样起到催化作用,A正确;

B.大多数盐属于强电解质;杂多酸盐为强电解质,B正确;

C.磷钨酸又可将其视作为H3PO4与WO3的混合酸;因磷酸为三元中强酸,磷酸盐中含有的酸根不同即原子团不同,C错误;

D.从化合价和代数为0可知W的价态为+6价;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不正确的是CD。10、BC【分析】【详解】

A项;该有机物命名符合烷烃取代基的位次和最小的命名原则;故A正确;

B项;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2号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超过4个,故B错误;

C项;主链选择错误;正确名称为3—甲基戊烷,故C错误;

D项;符合二烯烃的烯烃编号从距离双键近的一端编号的命名原则;故D正确。

故选BC。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命名,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是解答关键。11、CD【分析】略12、CD【分析】【详解】

A.反应①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月桂烯分子中含2个亚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则不可能所有C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根据香叶醇和橙花醇的结构得出两者具有相同的分子式;结构不同,故C正确;

D.乙酸橙花酯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也叫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也可发生加聚反应,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D。

【点睛】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主要是苯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酮,注意羧基和酯基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3、AB【分析】【分析】

【详解】

A.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根据X分子结构简式可知:主链上第二个C原子为手性C原子;A错误;

B.苯分子是平面分子,右侧C原子取代H原子的位置,在苯分子平面上;左侧O原子取代H原子位置在苯分子的平面上,由于饱和C原子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所以该CH3O-上的C原子可能在苯分子的平面上;但不一定在该平面上,B错误;

C.Z分子中含有羟基;由于羟基连接的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含有H原子,因此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C正确;

D.X分子中含有Cl原子;Z分子中含有酯基及Cl原子,二者分别在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均能生成丙三醇,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B。14、AB【分析】【分析】

【详解】

A.二取代芳香族化合物C9H10O2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说明结构中含有羧基和苯环,苯环上的两个取代基可以是:甲基和-CH2COOH;乙基和羧基;都存在邻位、间位和对位3种结构,共6种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能和NaOH反应的是羧基和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所以1mol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故B正确;

C.乳酸薄荷醇酯()中含有酯基;羟基;羟基可发生氧化、消去反应,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但该物质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与氢气充分还原后的产物为其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

故选AB。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详解】

(1)该物质最长碳链上有6个碳;两端距离支链距离相同,3;4号碳上分别有一个甲基,所以名称为3,4-二甲基己烷;

(2)该物质中包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上有4个碳;从距离双键近的一端开始编号,碳碳双键位于1号碳上,2号碳上有一个乙基,所以名称为2-乙基-1-丁烯;

(3)该物质苯环上连接一个醛基;名称为苯甲醛;

(4)该物质苯环上连接一个三氟甲基;名称为三氟甲苯;

(5)该物质苯环上连接一个乙炔基;名称为苯乙炔;

(6)该物质苯环上有两个处于间位的酚羟基;名称为间苯二酚;

(7)该物质是由苯酚和乙酸形成的酯;名称为乙酸苯酯;

(8)该物质为甲酸和甲醇形成的酯,名称为甲酸甲酯。【解析】①.3,4-二甲基己烷②.2-乙基-1-丁烯③.苯甲醛④.三氟甲苯⑤.苯乙炔⑥.间苯二酚⑦.乙酸苯酯⑧.甲酸甲酯16、略

【分析】【详解】

(1)该物质苯环上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则苯环上一氯代物有4种,故答案为:4;

(2)该有机物含有2个碳碳双键,1mol该物质和溴水混合,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答案为:2;

(3)该有机物含有2个碳碳双键、1个苯环,所以1mol该物质和H2加成需H25mol;故答案为:5;

(4)A;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苯环;所以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故正确;

B;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不属于甲苯的同系物,故错误;

C;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与乙烯相同,故正确;

D、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错误;

BD错误,故答案为:BD。【解析】425BD17、略

【分析】(1)⑤和⑦的结构相似;都含有2个碳碳双键,属于二烯烃,是同系物;⑨和⑩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⑤和⑦;⑨和⑩;

(2)与HCl一定条件下发生1,4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CH3)=CH2+HCl→CH2ClCH=C(CH3)CH2Cl,故答案为:CH2=CH—C(CH3)=CH2+HCl→CH2ClCH=C(CH3)CH2Cl;

(3)①是烯烃,从距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编号,最长碳链含有7个碳,在5号碳上含有甲基,名称为5-甲基-2-庚烯;⑧分子中含有羟基,是醇类,从距离羟基最近的一端编号,在2、4号碳上含有甲基,1、3号碳上含有羟基,最长碳链含有6个碳,名称为2,4-二甲基-1,3-己二醇,故答案为:5-甲基-2-庚烯;2,4-二甲基-1,3-己二醇。【解析】⑤和⑦⑨和⑩CH2==CH—C(CH3)==CH2+HCl→CH2ClCH==C(CH3)CH2Cl5-甲基-2-庚烯2,4-二甲基-1,3-己二醇18、略

【分析】【分析】

(1)A呈酸性;应含有-COOH,结合质量守恒判断;

(2)肉桂酸与乙醇反应生成香料肉桂酸乙酯和水;

(3)由表中数据可知;苯环上有氯原子取代对反应有利,苯环上有甲基取代对反应不利,氯原子的位置与CHO越远,对反应越不利,甲基的位置与CHO越远,对反应越有利;

(4)溴苯(C6H5Br)与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在氯化钯催化下可直接合成肉桂酸乙酯,同时生成HBr;

(5)产物中含有羧基;双键;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详解】

(1)A呈酸性,应含有-COOH,由C原子守恒可知,A中含2个C原子,即A为CH3COOH;

(2)肉桂酸与乙醇反应生成香料肉桂酸乙酯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6H5CH=CHCOOH+C2H5OHC6H5CH=CHCOOC2H5+H2O;

(3)由表中数据可知;苯环上有氯原子取代对反应有利,苯环上有甲基取代对反应不利,氯原子的位置与CHO越远,对反应越不利,甲基的位置与CHO越远,对反应越有利,且苯环上氯原子越多,对反应越有利,而甲基越多,对反应越不利;

(4)溴苯(C6H5Br)与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在氯化钯催化下可直接合成肉桂酸乙酯,同时生成HBr,反应的方程式为C6H5Br+CH2=CHCOOC2H5-→C6H5CH=CHCOOC2H5+HBr;

(5)产物中含有羧基、双键,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故不能发生的是消去,故选D。【解析】①.乙酸②.C6H5CH=CHCOOH+C2H5OH→C6H5CH=CHCOOC2H5+H2O③.苯环上有氯原子取代对反应有利④.苯环上有甲基对反应不利⑤.氯原子离醛基越远,对反应越不利(或氯原子取代时,邻位最有利,对位最不利)⑥.C6H5Br+CH2=CHCOOC2H5→C6H5CH=CHCOOC2H5+HBr⑦.B19、略

【分析】【分析】

常见官能团中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酚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醇羟基、酚羟基及羰基均能和钠作用生成氢气,酚羟基及羰基均有酸性,另外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详解】

(1)苯酚含酚羟基;油酸含羧基;均显酸性;

(2)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油酸脂肪烃基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3)乙醇含有醇羟基;苯酚含酚羟基、油酸含羧基;均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4)苯酚能和FeCl3溶液反应产生紫色。【解析】①.苯酚、油酸②.乙烯、苯酚、油酸③.乙醇、苯酚、油酸④.苯酚20、略

【分析】【分析】

根据题中图示信息可知,A是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B是最简单的芳香烃,其摩尔质量为78g•mol-1,B是苯,结构简式为或C是乙苯,结构简式为D是苯甲酸,结构简式为E是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F是苯甲酸乙酯,结构简式为结合题目分析解答。

【详解】

(1)B是苯,结构简式为或A是CH2=CH2,E是CH3CH2OH,A→E的有机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答案为或加成反应。

(2)D的结构简式为含有官能团是羧基;答案为羧基。

(3)D是E是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H2O;答案为+CH3CH2OH+H2O。

(4)A.有机物D是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产生气体,有机物E是CH3CH2OH,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无现象,互溶不分层,有机物F是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无现象,但溶液分层,现象不同,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区分;故A正确;

B.E是CH3CH2OH,含有羟基,能够被KMnO4氧化;故B错误;

C.C是属于苯的同系物,在浓H2SO4、浓HNO3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即+HO-NO2+H2O;故C正确;

D.CH2=CH2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聚乙烯,即nCH2=CH2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答案为BD。【解析】或加成反应或加成羧基+CH3CH2OH+H2OBD21、略

【分析】【分析】

由题中所给信息和图示判断,A的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C的结构简式为D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F的结构简式为G的结构简式为H的结构简式为据此解答。

【详解】

(1)E的结构简式为该结构中含氧官能团有羟基;酯基;答案为羟基、酯基。

(2)A的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AB的化学方程式为+HO-NO2+H2O,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C的结构简式为D的结构简式为CD的化学方程式为+3H2+2H2O;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答案为取代反应,还原反应。

(3)E的结构简式为F的结构简式为E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H3CH2OH+H2O;答案为+2NaOH+CH3CH2OH+H2O。

(4)丙二酸二乙酯,其分子式为C7H12O4,M与丙二酸二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M的结构中满足①分子中含有甲基;②lmolM能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44.8L,即产生CO2为2mol,可推知M中含有2个羧基;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9:2:l,可推知含3个等效的甲基,2个羧基的H等效,则满足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解析】酯基、羟基取代反应还原反应+2NaOH+C2H5OH+H2O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2、B【分析】【详解】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取代发生在侧链上,不会得到产物是2,4-二氯甲苯,错误。23、B【分析】【详解】

乙二酸、苯甲酸、硬脂酸都属于羧酸类有机物,石炭酸是苯酚,属于酚类。故答案是:错误。24、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顺丁橡胶的结构简式,可知顺丁橡胶为加聚产物,运用逆向思维反推单体,可知其单体为CH2=CH-CH=CH2。该说法说正确。五、实验题(共4题,共32分)25、略

【分析】【详解】

(1)Na2SO3溶液水解呈碱性;应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故答案为:碱式;

(2)达到滴定终点时,有高锰酸钾剩余,锥形瓶中的颜色从无色变为浅紫色,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标准液时;溶液突然从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由表格可知,第三组数据误差较大,应舍弃,将第1、2组取平均值得mL,Na2SO3与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MnO+6H+=5SO+2Mn2++3H2O,所以消耗的Na2SO3的物质的量为=0.00025mol,所以Na2S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5mol·L-1,故答案为:0.025mol·L-1;

(4)若滴定后仰视读取KMnO4溶液的体积,由于滴定管0刻度在上,所以读出体积比实际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偏多,则导致得到的Na2SO3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多;大。【解析】碱式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标准液时,溶液突然从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0.025mol·L-1多大26、略

【分析】【分析】

根据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和基本操作分析,并结合判断误差。

【详解】

(1)酸式滴定管带有玻璃旋塞;用手握住玻璃旋塞,然后打开旋塞即可排气,图示中②正确,故答案为②;

(2)滴定时;两眼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以便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3)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导致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A错误;

B.滴定前盛放盐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对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没有影响,不影响测定结果,故B错误;

C.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最后读数时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导致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偏小,滴定时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C正确;

D.读取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导致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4)结合图示可知;滴定前滴定管中液面读数为0.00mL,滴定后读数为26.10mL,所以K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6.10mL;

(5)四次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26.10mL,26.30mL,26.08mL,26.12mL,第二次数据误差较大,需要舍弃,另外三次滴定消耗盐酸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6.10mL,由HCl~NaOH可知,n(HCl)=n(NaOH),则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Cl)==0.1044mol/L;

(6)NaOH溶液滴定盐酸;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现象为:滴加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颜色由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点睛】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误差,都可以归结为对标准溶液体积的影响,然后根据c(待测)=分析,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那么测得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偏小;若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那么测得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也偏大。【解析】①.②②.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③.CD④.0.00⑤.26.10⑥.26.10⑦.0.1044mol/L⑧.当滴加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7、略

【分析】【分析】

本实验为制备少量四溴化乙炔,装置Ⅰ中电石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因为电石主要成分CaC2,含有少量CaS,Ca3P2,Ca3As2等均可和水反应,所以得到的乙炔中含有含有少量的H2S、PH3、AsH3还原性气体,通过装置Ⅱ中的硫酸铜溶液可生成CuS、Cu和H2SO4、H3PO4、H3AsO4,从而除去H2S、PH3、AsH3;再通过装置Ⅲ,液溴和乙炔反应制得四溴化乙炔,装置Ⅳ为尾气吸收装置,据此分析解答。

(1)

装置Ⅰ中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和氢氧化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可通过逐滴加入水或用饱和食盐水,控制反应速率,从而得到平缓的C2H2气流;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可通过逐滴加入水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