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2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题文】将颗粒完整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约25℃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______。A.甲先发芽B.乙先发芽C.同时发芽D.都不发芽2、玫瑰与青蛙在结构层次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缺少以下哪个层次()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3、绿色开花植物有几种器官()A.2B.3C.4D.64、宋朝的古莲子还可以发芽,开出美丽的花,造成古莲子沉睡千年的环境因素是()A.缺乏适量的水分B.缺乏适宜的温度C.缺乏充足的空气D.以上三项都是5、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是()A.列文虎克B.达尔文C.施旺D.克里克6、有关植物类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B.苔藓植物有假根C.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D.裸子植物有花、果实和种子7、下列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叙述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青春期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耗能多,要减少运动,以减少能量消耗。

B.青春期脑兴奋性加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是认识事物和学习的极好时机。

C.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可以互相帮助;建立真诚的友谊。

D.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要注意生理保健。

8、茄子的基部常有五片厚壳存在,它应是()A.果皮的一部分B.留存的花萼C.留存的花瓣D.茄子叶子的变态部分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小肠是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与之相适应的小肠的结构特点是()

A.小肠绒毛的大大增加表面积。

B.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

C.肠壁分四层。

D.有很多消化腺如肝脏;胆囊、肠腺。

10、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正确的选项是()A.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只有含氮、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B.伸长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体积变大、变长,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植物的芽都能发育成枝条D.根尖、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分生组织11、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B.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相同C.染色体的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D.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12、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号试管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

B.步骤2中要分别滴加等量的清水和唾液C.若将步骤3中水温调至90℃,更有利于唾液淀粉酶发挥高效的催化作用D.步骤4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②号试管变蓝色13、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被称为裸子植物活化石的是()A.银杏B.侧柏C.水杉D.银杉14、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注射输入完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完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有()

A.蛋白质。

B.无机盐和维生素。

C.氨基酸。

D.淀粉。

15、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无论怎么移动玻片,视野里的污点都不动,那么这个污点可能是在()

A.盖玻上。

B.玻片上。

C.目镜上。

D.物镜上。

16、【题文】有很大的谚语与生物世界某些现象有关,下列谚语中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大树底下好乘凉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呼吸时人体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它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人的生理活动.煤气中毒时,____过程受阻,造成组织细胞缺氧,甚至危及生命.18、被称为我国“四大家鱼”的是:____鱼、草鱼、____鱼和鳙鱼.19、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是____,主要存在于细胞的____中,其主要成分是____和____。

②.在细胞分裂过程中,A____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20、在一定的____内,____和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1、人体的各个系统在____、____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项生命活动.22、根据人体呼吸全过程图解;请回答:

(1)过程[①]是通过____实现的,过程[②]是____,该过程是通过____实现的,此时血液的变化情况是____.

(2)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____,该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是____.

(3)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B]____.

23、在____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进化论建立者____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____.24、下图是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瓶中放有萌发的黄豆种子,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装置可用于检测呼吸作用释放的是____;

(2)释放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

(3)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的是____.

25、有些树的树干,背阴的一面常常生长这有些苔藓,而向阳的一面则不生长,分析其原因,可推断苔藓宜生活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26、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__.(判断对错)27、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定比单细胞生物大.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6分)28、图示人体内某血液循环图解,请据图回答:(1)这是人体内的_____循环图解。C、D代表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2)B与D在结构上的相同之处是都由___________构成。(3)血液从A到C,发生的变化是由____血变成____血(4)如果将右心室换成左心室,左心房换成右心房,那么,[A]内流________血,[C]内流________血。29、如图是骨骼肌结构和屈肘动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骨骼肌可简单地分为______和______两部分;一块骨骼肌要跨越一个或几个______;靠[______](图中数字)附着在不同的骨上;在体内骨骼肌受到来自______传来的兴奋刺激后而收缩,牵拉所附着的骨活动,从而产生运动。

(2)屈肘时[______]______收缩,[______]______舒张,而伸肘时正好相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析】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据此答题.

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将甲乙两组种子在自身条件满足的基础上;在约25℃的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由于种子的萌发与土壤中的水分有关而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无关,故同时发芽.

故选:C

关键知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无关.【解析】【答案】C2、D【分析】【解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玫瑰属于植物;无系统,青蛙属于动物,有系统.所以在结构层次上,二者的区别就是有无系统这个结构层次.

故选:D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3、D【分析】答: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

故选:D

绿色开花植物也是经受精卵的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据此解答.

掌握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解题的关键.【解析】【答案】D4、D【分析】解:“沉睡”千年的古莲子没有萌发说明古莲种子没有得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造成古莲子沉睡千年原因是缺乏充足的水分;缺乏充足的空气、缺乏适宜的温度。

故选:D。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D5、B【分析】解: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故选:B。

生物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据此答题。

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解析】B6、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类植物的特征。【解答】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正确;

B;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其生殖离不开水,B正确;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了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其生殖也离不开水,C正确;

D;裸子植物的根、茎、叶发达;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没有花和果实,D错误。

故选D。

【解析】D7、A【分析】

A;进入青春期;正是身体发育时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故说法不正确.

B;青春期脑的重量及容量以及脑细胞、神经元的数量变化不大;神经系统的结构已接近成年,思维活跃,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记忆能力增强.故说法正确.

C;青春期更要注意树立远大理想;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上.在男女同学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帮助、勉励,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在人际交际中,要做到自尊、自爱.故说法正确.

D;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因此要注意生理保健.故说法正确.

故选:A

【解析】【答案】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分析解答.

8、B【分析】【解答】解: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各部分发育情况为:

茄子就属于花萼保留的植物;对于茄子基部常有五片厚壳,带刺的像叶一样的结构,实际是保留花萼,并继续发育.

故选:B.

【分析】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后天、花萼、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花药、花丝)组成,通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就发育成果实,花萼、花瓣、雌蕊、雄蕊一般都逐渐凋落.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AB【分析】

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与此相适应,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小肠是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与之相适应的小肠的结构特点是AB.

故选AB.

【解析】【答案】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是应该形成的最基本的生物学观念之一.

10、BD【分析】解:A;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错误.

B;在分生区的上部即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伸长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体积变大、变长,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正确.

C;不同部位的芽发育结果不同;如:花芽将发育成花,叶芽发育成叶,有的芽发育成侧枝,顶芽发育成主干,混合芽发育成枝和叶或叶和花,错误.

D;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形成其它组织.根尖、芽尖和茎的形成层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分生组织,正确.

故选:BD

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功能.【解析】【答案】BD11、BD【分析】解:A;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

B;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B错误;

C;染色体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C正确;

D;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DNA含量相同;而不是加倍,D错误.

故选:BD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解析】BD12、A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明确实验原理、理解科学探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AB.此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因此,步骤2中要分别滴加等量的清水和唾液,使①②号试管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故AB正确;C.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适宜的温度为37℃,酶活性最高,对淀粉的消化能力最强,效果最明显,故C错误;D.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一大特性。步骤4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色,②号试管不变蓝,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而清水不能,故D错误。故选AB。【解析】AB13、CD【分析】解:水杉属于裸子植物;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国的国宝”;“植物界的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银杉雌雄同株,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的珍稀裸子植物;

故选:CD.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银杉和水杉(植物中的“活化石”“大熊猫”)、珙桐.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解析】CD14、AD【分析】

因为小肠吸收严重不良的病人;需要通过静脉输入完全营养液的方法补充营养,输入的营养物质应当是营养物质的可吸收的形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需要被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蛋白质和淀粉不是人体直接利用的物质;

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是氨基酸和葡萄糖.只有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质才可作为营养从静脉输入人体.

故选:A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情况;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15、CD【分析】

视野中污点的位置有三个:目镜;物镜、装片.当移动玻片污点不动时;说明污点不再玻片上,污点只可能在目镜或是物镜上.

故选:C;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首先明白显微镜的结构.

16、A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符合题意;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D.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析】【答案】A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分析】【解答】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周围的血液之间.肺泡里氧的浓度高于周围血液;周围血液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这样就出现了气体扩散作用;肺泡里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到肺泡,然后经过呼吸道排出体外.经过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如果人体吸入了CO,大量的一氧化碳取代氧气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结合,因为它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大200多倍,这样血红蛋白就与一氧化碳结合,从而失去了与氧气结合的机会,人体就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所以煤气中毒时,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受阻,造成组织细胞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故选: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分析】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18、青鲢【分析】【解答】解: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故答案为:青;鲢.

【分析】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19、染色体细胞核DNA蛋白质平均【分析】【解答】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里,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

因此图中A是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里,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像旋转的梯子,DNA分子有一些能够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这些片段是基因.

2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由一个分成两个.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保证了生物遗传物质数目的稳定,这对生物的遗传的重要意义.

【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学生应该掌握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最明显。还可以考查染色体图中那是DNA,那是蛋白质,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分子片段叫基因,1条染色体有1个DNA分子,而1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是N——2N——N。20、自然区域生物生存环境【分析】【解答】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自然区域;生物;生存环境.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2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分析】【解答】解: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故答案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分析】人体的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22、略

【分析】

图中涉及了人体的呼吸的:①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几个过程.

(1)通过①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外界的氧气进入肺内,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所以图中往右边移动的气体是氧气,往外移动的是二氧化碳.②过程指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此时血液的变化情况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红细胞.该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氧气扩散到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氧气参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3)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该部位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故答案为:(1)呼吸运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作用;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2)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3)[B]组织细胞。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呼吸的几个过程;解答时必须明确呼吸每一个过程的原理.

23、略

【分析】

东非大裂谷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东非大裂谷东支的西侧;坦桑尼亚北部的奥杜韦谷地,发现了具史前人的头骨化石,据测定分析,生存年代距今足有200万年,这具头骨化石被命名东非勇士为“东非人”.1972年,在裂谷北段的图尔卡纳湖畔,发掘出一具生存年代已经有290万年的头骨,其形态与现代人十分近似,被认为是已经完成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典型的“能人”.1975年,在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交界处的裂谷地带,发现了距今已经有350万年的“能人“遗骨,并在硬化的火山灰烬层中发现了一段延续22米的“能人”足印.这说明,早在350万年以前,大裂谷地区已经出现能够直立行走的人,属于人类最早的成员.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如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进而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答案为:东非大裂谷;达尔文;森林古猿.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是森林古猿,据此答题.

24、略

【分析】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该气体沉淀消失,这是检验是否为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试剂.瓶中放有萌发的黄豆种子一昼夜后,插入燃烧的蜡烛会熄灭,说明瓶中的氧气被吸收了.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浑浊;氧气。

【解析】【答案】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吸是不是需要氧气,可用燃烧的蜡烛检验氧气的有无.

25、略

【分析】因为向阳的一面不能生长,说明了苔藓植物适宜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解析】【答案】阴湿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26、×【分析】解: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不见光的部位的细胞就不含叶绿体.

故答案为:×.

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理解掌握植物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