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埇桥区重点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6/13/wKhkGWehZuqAT6GkAAKfOYSnC-w269.jpg)
![安徽宿州埇桥区重点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6/13/wKhkGWehZuqAT6GkAAKfOYSnC-w2692.jpg)
![安徽宿州埇桥区重点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6/13/wKhkGWehZuqAT6GkAAKfOYSnC-w2693.jpg)
![安徽宿州埇桥区重点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6/13/wKhkGWehZuqAT6GkAAKfOYSnC-w2694.jpg)
![安徽宿州埇桥区重点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6/13/wKhkGWehZuqAT6GkAAKfOYSnC-w26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宿州埇桥区重点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2、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下列有关被子植物的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①在适宜的环境中,种子一定能萌发②有的植物茎不能加粗的原因是茎内无形成层③根不断长长的原因主要是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生长的结果④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筛管向上运输的,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的导管向下运输的⑤农业生产上,只施氮、磷、钾肥就能获得农作物高产⑥雄蕊和雌蕊是花结构中的主要部分⑦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A.②③④⑥⑦ B.①②④⑤⑦ C.②⑤⑦ D.①④⑤⑦3、赣南脐橙果大形正、肉质脆嫩、酸甜适度,入围商务部、质检总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的地理标志产品清单。下列关于赣南脐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果实中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B.果肉中的酸味和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液泡内C.采用嫁接的方式繁殖赣南脐橙属于无性生殖D.果实中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而来的4、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例证中不正确的是()A.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B.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适于物质交换C.鼻腔中有鼻毛和鼻黏膜分泌的粘液,可使空气保持清洁、温暖且湿润,适于吸气D.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适于根吸收水分5、某人煤气中毒,从肺部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房 D.右心室6、下表是某同学对9种动物做出的简单分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类别一蚯蚓、蝗虫、河蚌、蜘蛛类别二家鸽、海豚、家兔、蜥蜴、鲫鱼A.水生还是陆生 B.体内有无脊柱C.体温是否恒定 D.胎生还是卵生7、有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B.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无关C.人类起源是神创造的D.吃熟食,改善营养,促进人类脑的发育8、在透明纸上写上一个字母“d”,视野里观察到的物像是()A、PB、qC、dD、b9、常年患有贫血的某人,因阑尾炎就医.血常规检验发现下列哪种成分含量偏离正常值?()A.白细胞和血小板B.血糖和血细胞C.血小板和红细胞D.红细胞和白细胞10、下列关于人类进化阶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C.南方古猿→智人→直立人→能人 D.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11、现有精子、卵细胞、女性体细胞、男性红细胞各一个,请问这些细胞中的X染色体加起来至少有多少条?A.5条 B.4条 C.3条 D.2条12、井冈山和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江西旅游的两张名片,它们分别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B.“鼠→蛇→鹰”是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一条食物链C.杀死井冈山森林中所有害虫,会更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D.上述两个生态系统彼此独立,互不关联13、将一根猪的腿骨纵剖开,观察到骺端内骨髓腔的骨髓均为红色,这是什么猪的骨()A.老母猪 B.成年猪 C.大公猪 D.幼年猪14、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纸片上的“P”字母时,物像是()A.b B.d C.p D.q15、研究发现,一种通体碧绿的软体动物——海兔,能在取食藻类后,将其叶绿体保留在体内合成有机物。此外,它还取食海葵和水螅等可口的“小点心”。由此推测这种海兔A.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在生态系统中不是消费者C.其结构比海葵更为简单D.与藻类是合作关系16、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C.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D.节肢动物都有三对足,两对翅17、观察如图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A.① B.④ C.⑥ D.⑦18、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分布”时,用10只生活状态正常的鼠妇作为探究材料,记录的数据如下:下列关于该小组探究中的某些说法或做法比较科学的是()时间(分钟)环境2345678910明亮976554310阴暗1234566810A.提出问题是:鼠妇要生活在阴暗潮湿地方吗B.该探究实验最成功的因素之一是设置了对照实验C.探究中如果实验结果与做出的假设不一致时,可以修改实验结果D.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10分钟时,鼠妇全部在阴暗的环境中19、检查某病人发现其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A.肾小体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20、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 B.珊瑚虫 C.石钟乳 D.珊瑚礁21、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中能完整表示出的是______循环,该循环的起点是______。在心脏①与②、③与④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保证血液在心脏只能从心房→______→动脉。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______时,血液中的氧气将会_____(填“增加”或“减少”),血液变为______血。22、阅读资料,回答相关问。:《流浪地球》是2019年初最火的电影,剧中领航员在空间站冷藏了三十万个人类的受精卵、一亿颗基础农作物的种子并储存着全球已知的动植物DNA图谱,以确保在新的星球重建人类文明。种子库的建立保护了绝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如云南昆明就有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子资源库,这里已经收集了4O00万颗种子,其中有南方红豆衫、野大豆等珍稀濒危植物种子。种子库的建立有利于保护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的多样性。南方红豆杉和野大豆同属于绿色植物,它们是生态系统组成中的_____,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南方红豆衫和野大豆都是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区别是前者的种子外面没有_____包被。农作物种子中胚的形成需要色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生殖。
参考答案1、C【解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详解】对照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可知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④滴加液体、③放置表皮、①盖盖玻片、②染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理解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D【解析】
此题可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开花和结果、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相关知识分析解答。【详解】①在适宜的环境中,种子不一定能萌发,种子萌发还需要自身条件,①错误。②有的植物茎不能加粗的原因是茎内无形成层,形成层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新的韧皮部细胞,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②正确。③根不断长长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靠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的细胞体积的增大,③正确。④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向上运输的,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的,④错误。⑤农业生产中,植物需要的无机盐有多种,只施氮、磷、钾肥不一定能获得农作物高产。如,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不结果;而且在植株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的无机盐也不相同,⑤错误。⑥雄蕊和雌蕊是花结构中的主要部分,雄蕊的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面有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⑥正确。⑦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⑦错误。不正确的是①④⑤⑦,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和结果,注意知识的积累。3、D【解析】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雌蕊发育来的具体发育为:
。【详解】果实中的果肉中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A正确;植物细胞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液泡中,因此果肉中的酸味和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液泡内,B正确;嫁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C正确;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一个胚珠发育成一个种子,而不果实中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而来的,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4、C【解析】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鼻腔可使空气保持清洁、温暖且湿润。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血流速度慢,适宜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详解】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故A正确;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血流速度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故B正确;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故C错误;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人体根尖的、毛细血管、肺泡、鼻腔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5、B【解析】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如下:氧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从外界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一氧化碳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氧气失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随血液循环一氧化碳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然后进入左心房。因此,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熟练掌握肺循环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
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详解】蚯蚓、蝗虫、河蚌、蜘蛛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家鸽、海豚、家兔、蜥蜴、鲫鱼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可见B符合题意。【点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7、D【解析】试题分析:A、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B、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错误;C、人类起源是神创造的,没有科学依据,C错误;D、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D正确。故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难度一般,属于了解层次。8、A【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所以将字母“d”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视野中看到的像是“p”,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9、D【解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详解】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如果患贫血,应该是RBC(红细胞)和HGB(血红蛋白)的值偏低;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一个患有贫血的人突患阑尾炎就医,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红细胞、白细胞。【点睛】熟记血液各成分及功能,就能解答此题。10、A【解析】
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详解】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A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人类进化的历程了解在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的特点。11、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精子、卵细胞、男女性体细胞、男女性红细胞中的染色体数,要求学生熟记。【详解】精子中有1条X染色体或1条Y染色体、卵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女性的体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XX).一个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X染色体;所以,“精子、卵细胞、女性体细胞、男生红细胞”,这四个细胞中至少共含有X染色体数═1+0+2═3(条)。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精子、卵细胞、男女性体细胞、男女性红细胞中的染色体数。12、A【解析】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2)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上任何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生物的变化。【详解】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因此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井冈山和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它们分别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所以,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A正确。B.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鼠→蛇→鹰”的起始部分不是生产者,因此不是一条食物链,B错误。C.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若消灭所有的害虫,将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C错误。D.生物圈中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D错误。【点睛】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食物链的书写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13、D【解析】试题分析: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此猪的骨髓腔内的骨髓都为红色,这只猪是幼年猪。考点: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14、B【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上下左右都相反。【详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纸片上的“p”字母时,物像是d。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15、A【解析】
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生产者的作用是将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可以被生物利用。【详解】海兔,能在取食藻类后,将其叶绿体保留在体内合成有机物,由此推测这种海兔体内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这种海兔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16、D【解析】
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详解】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A正确;
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B正确;
节肢动物约有120多万种,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C正确;
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是昆虫纲的主要特征,不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D错误。【点睛】主要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关键。17、B【解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但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图中①口腔,②食道,③肝脏,④胃,⑤胰腺,⑥小肠,⑦大肠。【详解】蛋白质的消化是从④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B正确。【点睛】关键是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8、B【解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惟一性还要注意多统计次数,计算平均值,减少误差。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详解】某生物兴趣小组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分布”,所以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A错误;该探究实验最成功的因素之一是设置了对照实验,B正确;科学探究是严谨的,不能因为一次实验结果就否定或推翻原来的假设,要检查原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或进行重复多次实验,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C错误;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10分钟时,鼠妇大部分在阴暗的环境中,而不应该是全部,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活动的理解,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19、B【解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详解】由于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本来不能过滤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过滤到原尿内,而肾小管对蛋白质和血细胞没有重吸收作用,因此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所以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中发生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肾小球。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20、B【解析】
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防火面料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4-2026年中国手写板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
- 堆浸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临沧税务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文化娱乐场所租赁及运营管理合同
- 传媒公司拍摄合同范本
- 532装修合同范本
- 城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膨化食品生产线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矿山生产承包合同范本
-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 2024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 胸外科讲课全套
- 医疗器械GSP相关
- 202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电力工程施工售后保障方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多源数据整合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教案 (一)
- 校园招聘活动策划方案(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