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寒食》同步测试卷_第1页
统编版初中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寒食》同步测试卷_第2页
统编版初中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寒食》同步测试卷_第3页
统编版初中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寒食》同步测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初中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寒食》同步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30分)1.给下列加点词字注音。(5分)寒食()春城()御柳()斜()汉宫()2.解释下列词语。(5分)寒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御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默写《寒食》全诗。(10分)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寒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春城无处不飞花”中的“春城”指的是春天的城市。()“日暮汉宫传蜡烛”中的“汉宫”指的是汉朝的皇宫。()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寒食节风俗的赞美。()5.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不是描写寒食节景象的?(5分)A.春城无处不飞花B.寒食东风御柳斜C.日暮汉宫传蜡烛D.轻烟散入五侯家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寒食》全诗,回答问题。(20分)1.诗歌的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绘了怎样的景象?(5分)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3.诗中“飞花”“御柳”“蜡烛”“轻烟”等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4.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描写寒食节的景象来表达情感的。(5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20分)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2.诗中“贫居往往无烟火”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5分)3.比较韩翃的《寒食》和孟云卿的《寒食》,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10分)三、写作表达(30分)1.请你以“寒食节”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介绍寒食节的来历、风俗以及你的感受。(15分)2.请你根据《寒食》这首诗的意境,发挥想象,写一段描写寒食节景象的文字。(15分)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寒食(hánshí)春城(chūnchéng)御柳(yùliǔ)斜(xié)汉宫(hàngōng)2.寒食: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冷食,以纪念介子推。春城:春天的京城。御柳:皇宫中的柳树。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皇宫中可以点燃蜡烛,分赐给近臣。五侯:泛指权贵豪门。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4.√√××√5.D二、阅读理解(一)1.描绘了春天京城处处飞花、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的景象。2.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3.这些意象渲染了寒食节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4.诗人通过描写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权贵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二)1.表达了诗人漂泊他乡、贫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