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香港歌星刘德华所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那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半坡居民B.河姆渡居民C.北京人D.元谋人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②③①④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分封制的形成B.世袭制的确立C.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4、如果想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阅读()A.《史记》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5、标志着西晋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事件是()A.灭蜀B.西晋定都洛阳C.灭吴D.西晋迁都长安6、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是在()A.春秋B.战国C.夏朝D.商朝7、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脚剁下来,你能使用的最先进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剑D.铁斧8、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杰出代表人物搭配不正确的是()A.契丹﹣﹣尺带珠丹B.吐蕃﹣﹣松赞干布C.女真﹣﹣阿骨打D.西夏﹣﹣元昊9、唐朝时期造型美观、色彩绚丽(如图),闻名中外的著名陶器是

A.青花瓷B.唐三彩C.青瓷D.白瓷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在____。东晋南朝时期,____的经济迅速发展。东汉末年,北方人民为了____,开始南迁。____后期,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11、改错题:辨析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改正:【】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王羲之。改正:【】北宋时兴起的扬州,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改正:【】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抓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南宋灭亡。改正:【】《送子天王图》是“画圣”吴道子的代表作品。改正:12、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咸阳,周幽王被杀死,西周至此结束。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13、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既是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又是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它是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______14、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唐朝1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16、康熙帝于______年设台湾府,隶属于______。17、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

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______

(2)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______

(3)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______

(4)《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______

(5)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______。18、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贸易港口设立了都护府管理海外贸易.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9、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三国演义》。()20、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两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和舜。尧年老的时候,指定了德才兼备的舜继位。()21、清朝前期,京剧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长生殿》,汤显祖的《牡丹亭》两部政治历史剧成为京剧的传世之作。。A.正确B.错误22、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23、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磨制方法,制成不同的磨制石器。______(判断对错)24、春秋时期的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______(判断对错)25、巨鹿之战中,刘邦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26、(2016•呼和浩特)孔子希望恢复传承西周的政治制度,庄子对此提出批评.27、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2题,共6分)28、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材料二:

(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指那件事情?

(2)材料二的图中反映的是元朝时期的哪一制度?元朝加强了对哪些边疆地区的管辖?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29、从1978年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并以此为旗帜,大踏步的向前发展。下列的一组照片见证了祖国发生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1)图一“伟大的转折”指的是哪次会议?(2)图二中什么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实现了“伟大的变革”?这一政策具有怎样的作用?(3)图三中该城市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说出该城市的名称。(4)图四“谱写光辉的篇章”指的是什么事件?“光辉”体现在哪里?(5)改革开放离不开邓小平,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对邓小平的评价。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2题,共14分)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①.炎黄联盟打败蚩尤的战役是—②.周武王消灭商纣的战役—③.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31、(1)远古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____。(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大教育家_____,他的言论收集在____一书中。(3)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________发展而来的,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4)列举战国时期三个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体现老子思想的著作是_____。(6)秦朝的都城在______。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2题,共6分)32、连线题: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转战东南沿海抗倭明太祖设锦衣卫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戚继光33、很多成语都来自我国古代历史故事,语言简洁,寓意深刻。你知道下列成语与哪些历史事件相关?用线条将它们连接起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谋人,题干考查的内容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所以此题选择的是D项。本题题干中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香港歌星刘德华所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内容交待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抒发的是对祖国的情感,干扰思维,可不去考虑,重点是最后一句: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这是本题的关键之所在。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解析】【答案】D2、C【分析】10世纪初北方的辽建立;南方是五代十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五代十国结束,11世纪初期西夏建立,辽;西夏、北宋同时并存。后来金灭辽,金、西夏、北宋同时并存.1127年金又灭掉北宋,南宋建立,金、西夏、南宋同时并存。

故选:C。

此题考查了民族政权的并立和各政权建立的时间;要牢记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概况.

解答此题要根据这一时期各民族政权建立的时间进行思考.【解析】C3、D【分析】“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知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灭六国和秦的统一的相关史实。【解析】D4、C【分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应该阅读《齐民要术》。

故选:C。

本题以想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为切入点;考查《齐民要术》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C5、C【分析】略【解析】C6、A【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有关内容.

注意准确识记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的时间.【解析】A7、B【分析】本题考查的磨制石器的相关知识点。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荒地,用磨制的石器把猪脚剁下来。ACD错误,B正确。故选B。【解析】B8、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及其杰出代表人物的搭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吐蕃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基本上统一了当地各部落,B搭配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C搭配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D搭配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契丹的建立者是耶律阿保机,尺带珠丹是吐蕃的赞普,A搭配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9、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三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唐三彩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图中是唐三彩。故选B。【解析】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北方江南躲避战乱西晋【分析】【分析】我国经济中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而有所转移;最初是在北方黄河流域,后来转移到江南地区。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乱,南方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南迁,形成南迁浪潮。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1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商业的繁荣。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本题错误,应将“会子”改为“交子”。(2)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书法家。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欧阳询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故本题错误,应将“王羲之”改为“欧阳询”。(3)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时的瓷都。根据所学知识,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故本题错误,应将“扬州”改为“景德镇”。(4)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宋的灭亡。根据所学知识,1127年,金灭北宋,抓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故本题错误,应将“南宋”改为“北宋”。(5)本题主要考查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吴道子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故本题正确。【解析】(1)【×】改正:将“会子”改为“交子”。(2)【×】改正:将“王羲之”改为“欧阳询”。

(3)【×】改正:将“扬州”改为“景德镇”。

(4)【×】改正:将“南宋”改为“北宋”。

(5)【√】12、咸阳镐京【分析】公元前771年;太子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故答案为:

错误:咸阳;改正:镐京.

本题考查西周灭亡和东周建立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西周的都城.【解析】咸阳镐京13、夏朝【分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既是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又是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

故答案为:

夏朝。

本题以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既是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又是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为切入点,考查夏朝建立。

本题以夏朝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夏朝1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赵州桥的相关内容。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赵州桥【解析】【答案】错误“唐朝”,应改为“隋朝”15、略

【分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故答案为:

秦朝.

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建立的知识点.

本题以秦朝的历史特征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朝建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秦朝16、略

【分析】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故答案为:

1684年;福建省.

本题考查清设台湾府.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解析】1684;福建省17、略

【分析】(1)由材料“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可知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故题干的说法从材料中得出的.

(2)由材料“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可以看出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故题干的说法违背了材料的意思.

(3)由材料“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看出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故题干的说法是从材料中得出的.

(4)材料中无关于《金刚经》的任何表述;故《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材料无涉及.

(5)由材料“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故题干的说法从材料中得出的.

故答案为:

(1)A;

(2)B;

(3)A;

(4)C;

(5)A.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解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思路是,把题干说法与材料相对照,有且正确涂A,有而错误涂B,无涂C.【解析】A;B;A;C;A18、略

【分析】市舶司是北宋朝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宋朝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专门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管理贸易的机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宋朝商品经济的掌握情况,市舶司是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解析】×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9、×【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点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地位是易混知识点。20、×【分析】【分析】尧舜禹都是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转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这就是尧舜禹的禅让。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禅让制。2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生殿》和《牡丹亭》的相关知识点。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果实,有力的批评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不是京剧。故题目错误,故选B。【解析】B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人暴动”。周厉王即位后,宣布山川林泽收归国有,百姓严禁利用,对内采取高压政策。公元前841年,镐京内的平民阶级“国人”对此十分不满,引发暴动,后周厉王逃离镐京。故:正确。【解析】T23、×【分析】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被敲打成的粗糙石器被称为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山顶洞人。

故答案为:×。

本题以北京人制作石器为依托;考查的是北京人生活的知识。

本题以北京人制作石器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北京人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24、×【分析】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题干说墨子是春秋时期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墨子的主张。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掌握墨子的主张和影响。【解析】×25、×【分析】【分析】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趁项羽决战之机,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巨鹿之战。26、√【分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庄子批评孔子在鲁国想要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就像陆地上推船,劳而无功.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注意准确识记孔子和庄子的思想.27、√【分析】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故答案为:

√。

本题以“青铜时代”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青铜文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青铜文明。【解析】√四、识图题(共2题,共6分)28、略

【分析】(1)本题考查元朝的史实。1271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定国号为元,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的都城临安,元灭亡南宋。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所以,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应该是1271年;“遂一天下”是指是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2)本题元朝的行省制度。材料二的图中反映的是元朝时期的行省制度。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开始于元朝。元政府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已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解析】(1)①1271年;②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2)①行省制度;②西藏、台湾;③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宣政院直接统辖。29、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的历史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地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本题考查的是建立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1980年,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在短短几年里,深圳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4)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关知识。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5)本题考查的是怎样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解析】(1)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3)深圳(4)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南巡讲话,南方视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5)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五、列举题(共2题,共14分)30、略

【分析】①本题考查涿鹿之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部落与东方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故填涿鹿之战。②本题考查武王伐纣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位国王,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创制“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商纣王的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1046年,渭水流域的周族部落首领周武王,起兵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纣王自焚,商朝灭亡。故填牧野之战。③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赶野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故填学会用火。【解析】①.涿鹿之战②.牧野之战③.学会用火3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大禹。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故填写:禹。(2)本题考查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学说,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他的学说在汉武帝时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整理成书,记载孔子的言论。故填写:孔子和《论语》。(3)本题考查甲骨文和司母戊鼎。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故填写:甲骨文和司母戊鼎。(4)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战役。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很大,参与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长。著名的战役,如桂林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故填写: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5)本题考查《道德经》。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后期的楚国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