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E/20/wKhkGWegRoKAJyGZAAIdplrHS8E273.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E/20/wKhkGWegRoKAJyGZAAIdplrHS8E2732.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E/20/wKhkGWegRoKAJyGZAAIdplrHS8E2733.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E/20/wKhkGWegRoKAJyGZAAIdplrHS8E2734.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E/20/wKhkGWegRoKAJyGZAAIdplrHS8E27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图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一幅家喻户晓的漫画“一条断蛇”,标题是“JOINORDIE”(“联合或者死亡”)。此漫画1754年由富兰克林创作并刊登于他经营的《宾夕法尼亚报》。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契合北美人民联合抗英决心B.主旨与欧洲启蒙运动有本质区别C.体现作者建立联邦制的主张D.是研究北美独立战争第一手史料2、1860年,纽约体力劳动者的周薪仅为7~18美元。1890年时,底特律铁路系统办公室雇员的最高年薪收入也仅为500美元。与之相比较,当时服务于底特律城市的许多高级文职雇员的平均年薪收入却在916美元左右。这表明美国A.社会阶层固化现象严重B.资本主义经济异常发达C.重视文官的稳定与发展D.人为制造社会收入矛盾3、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主政治,被认为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典范。雅典民主的表现包括A.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机会担任公职B.本地自由民皆可参加公民大会C.五百人议事会可行使司法审判权D.国家的公职人员均由推荐产生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根据现实国情的变化确立了不同的乡村治理体制,选择与乡村治理体制相适宜的农村基层干部选任方式,充分吸纳农村基层干部为国家政权建设所用。这一方式的实行A.推动了农村自治的进行B.完善了基层干部的选拔方式C.从具体国情出发形成的合理制度D.改变了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5、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这些社会现象是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B.以德治国理念的真实写照C.艰苦奋斗精神成为时代主流D.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体现6、1963年,第十八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联合国宪章》第23、27、61条的修正。根据修正案,安理会理事国的席位总额从11个增加到15个;安理会关于程序事项及其他一切事项的决议所需要的票数从7票增至9票。修正案还规定关于增选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从地域上公平且均匀分配的原则。该修正案的通过()A.体现了国际法中的平等原则B.加强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C.完善了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D.防止了国际武装冲突的爆发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秦。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隋。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唐。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8、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9、(一)官员的选拔。制度时期内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汉武帝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10、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1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征收两税,但________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庸调制。A.正确B.错误13、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秦朝与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A.正确B.错误14、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A.正确B.错误15、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A.正确B.错误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据此,中央政府在广西设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A.正确B.错误17、《战争与和平法》标志国际法诞生;()A.正确B.错误18、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分别是开创雅典民主政治先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标志。A.正确B.错误19、地理环境并非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A.正确B.错误20、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1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我国就初步建立了考课官吏的制度。秦汉时,考课官吏重外官;轻内官,既有“郡国上计”,又有“六条”刺察,还没有形成以才、守、政、年为考核内容的完整规范。而继考课之后的赏罚,多取决于皇帝。考核权的行使,或由丞相,或由三公。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材料二唐朝考课之法见于《唐六典》按唐制;任何人一经入仕,不论身份和地位,都须参加考课。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尚书省考功司负责考核四品以下官吏,三品以上高官由皇帝亲自考核。考课制按其不同职责来实际考核官吏治绩,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重在对官员品德操行的要求,“二十七最”是对不同职责的官员提出的具体才能标准。
——摘编自宿志玉(唐代官吏考课制度》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考课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考课制发展的原因。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3题,共30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不同时期的货币折射出特定的时代信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货币演进特点并说明原因。23、如表呈现了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四种解释路径。路径类型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现代化解释路径代表人物厄内斯特·盖尔纳认为,民族主义出现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民族国家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国家中心解释路径代表人物查尔斯·蒂利、迈克尔·赫克特认为,民族主义伴随着现代国家统治机制因军事竞争的需要,通过利用民族主义将现代领土国家转变为民族国家。建构主义解释路径代表人物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共同体之所以出现的根源在于人们思考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印刷资本主义的出现使民族这种想象世界的方式成为可能。权力结构解释路径代表人物安德烈·维默尔认为,民族主义的出现、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权力结构密切相关。——摘编自刘永涛《民族主义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四种解释路径研究》
从表中任选一种路径,指出其观点的局限性,结合15—18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相关史实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4、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图》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根据材料,从A或B时段中概括一个有关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关系的现象,并结合所学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5、P41“史料阅读”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从《考试法》可以看出南京国民政府选拔应试人有何特点?此法有什么进步性?又有什么局限性?26、阅读教材P45“史料阅读”,思考: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谁的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为什么?27、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它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28、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外交成就有哪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联合或者死亡”体现了决心,A正确;北美反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并体现了“天赋人权”思想,与启蒙运动本质相同,故B项错误;美国最初实行的是邦联制而非联邦制,且材料无涉及,故C错误;漫画创作的时间不合,不能作第一手史料,排除D。2、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同一时期为政府服务的高级文职雇员的收人较高,表明美国有意引导优秀人才为政府服务,故选C项;材料没有表明美国不允许人才流动,故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强调美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是侧重不同雇员的收人差距,故排除B项;美国社会不同系统的雇员收入有差距,这是正常现象,不是人为制造社会收人矛盾,故排除D项。3、A【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除了十将军之外,雅典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机会担任公职,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参加公民大会的是成年男性公民,不是所有自由民;C选项错误,行使司法审判权的是陪审法庭;D选项错误,除了十将军之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4、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央政府根据现实国情的变化确立了不同的乡村治理体制,选择与乡村治理体制相适宜的农村基层干部选任方式”可知,这是从具体国情出发形成的合理制度,故C选项正确;农村自治与我国乡村治理体制不符,排除A选项;“完善了基层干部的选拔方式”表述绝对,排除B选项;乡村治理体制以及基层干部选任并不能改变国家政权组织结构,排除D选项。5、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民群众崇德向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人民群众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以德治国理念无关,排除B项;材料讲的是面对新冠疫情,人民同舟共济,与艰苦奋斗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共抗疫情,与爱国主义教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安理会理事国的席位总额从11个增加到15个;安理会关于程序事项及其他一切事项的决议所需要的票数从7票增至9票。修正案还规定关于增选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从地域上公平且均匀分配的原则。”可知,第十八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修正案,增加安理会理事国的席位,提高安理会关于程序事项及其他一切事项的决议所需票数,并按地域公平且均匀分配的原则增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这些修正案有利于完善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C项正确;体现了国际法中的平等原则,“平等”说法绝对,排除A项;该修正案对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必然影响,排除B项;防止了国际武装冲突的爆发,“防止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州的行政权力萎缩,监察区“道”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解析】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8、略
【分析】【详解】
(1)一;贵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国一体”特点,所以1)应填E;二、根据材料中的皇权加强、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二出应填C;且2)处应填A;三、标题是选官制度的演变,而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标准经历了从血缘到德才、门第和才学的演变,且不断制度化,所以1)处应填B;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初期往往由官员兼任,随着历史发展,后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所以1)处应填D。
(2)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图“,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B项正确;“清掣签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C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E项正确;“清民间匾额”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当时还未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解析】(1)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9、略
【分析】【详解】
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⑪⑫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⑬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解析】贵族军功大小律令考察推举常科特科功劳征辟资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权10、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解析】战争:①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11、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解析】财产租庸调两税法附加税募役法金花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B【分析】【详解】
唐朝开始实行租庸调制,故题目错误。13、B【分析】【详解】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并非秦朝开创,故该说法错误。14、A【分析】【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故正确。15、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材料说法正确。16、A【分析】【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据此,中央政府设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故正确。17、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战争与和平法》国际法”可知,《战争与和平法》是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创作的政治类著作,而国家法诞生的标志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故题目错误。18、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因此题干表述正确。19、A【分析】【详解】
自然环境对文明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所以该说法正确。20、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10分)21、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重外官;轻内官”得出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根据“还没有形成以才、守、政、年为考核内容的完整规范”得出考课规范尚不完善;根据“而继考课之后的赏罚;多取决于皇帝。考核权的行使,或由丞相,或由三公。”得出赏罚具有随意性、尚未形成专门的考核机构。
(2)原因:根据所学可从吸取前代考课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科举制度的实施等方面概括。【解析】(1)特点: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考课规范尚不完善;赏罚具有随意性;尚未形成专门的考核机构。
(2)原因:吸取前代考课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科举制度的实施。五、论述题(共3题,共30分)22、略
【分析】【详解】
从材料中的货币演变的过程可得出主要特征有,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文书重量向通宝标示的演变;结合所学可得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后来商朝人开始用铜仿制海贝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五铢钱。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唐高祖政革币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解析】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文书重量向通宝标示的演变;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后来商朝人开始用铜仿制海贝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五铢钱。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唐高祖政革币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23、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代表人物厄内斯特·盖尔纳认为,民族主义出现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民族国家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可知,路径一局限性:单纯的从经济的视角研究民族国家的形成(或具有片面性)。关于阐释可从中世纪欧洲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军事等因素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解析】示例。
路径一局限性:单纯的从经济的视角研究民族国家的形成(或具有片面性)。
经济原因:中古中后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原因:各国专制王权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原因:英法等国重视民族语言的使用;强化了民族认同;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军事原因:英法百年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24、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曲线观察,A时段统计人口数长期低于实际人口数。结合该时期(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时代特征可以从国家分裂,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中央集权削弱;户籍制度遭到破坏;基层组织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严重,赋役负担较重;人口流动与隐匿分析原因。也可以根据材料曲线观察,B时段统计人口数与实际人口数趋向一致。结合该时期(清代)政治、经济发展时代特征可以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中央集权加强;推行摊丁入亩,永不加赋;户籍隐匿减少等方面分析原因。【解析】示例(一)A时段现象: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统计人口数长期低于实际人口数。
原因:国家分裂;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中央集权削弱;基层组织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严重;户籍制度遭到破坏;赋役负担较重;人口流动与隐匿。(3点即可)
示例(二)B时段现象:清代;统计人口数与实际人口数趋向一致。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中央集权加强;推行摊丁入亩,永不加赋;户籍隐匿减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行里甲;保甲制。(3点即可)
(补充说明:也可以从统计人口数与实际人口数变化趋同性角度进行分析:在分析原因时。也可以从中央集权、基层组织、人口流动、户籍制度、赋税制度等角度分析)六、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5、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可知《考试法》的特点是对应试人的资格有明确的要求;如教育部承认的国内院校的相关证书。
(2)根据材料可知进步性有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3)根据材料可知局限性有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私人现象始终无法拒绝。【解析】(1)特点:对应试人的资格有明确的要求;如教育部承认的国内外院校的相关证书等。
(2)进步性: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3)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委托招标代理合同
- 2025【合同范本】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本
- 2025二手空调购销合同范本
- 长城遗址修缮方案
- 促销活动合同范例
- 2024年六年级品社下册《去中学看看》说课稿2 苏教版
- 配件报价实施方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Did You Have a Nice Trip Lesson 19 Li Ming Goes Home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贵州笼式球场护栏施工方案
- 砂石加工账目处理方案
- 城市道路智慧路灯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标)
- 水泥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医院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
- 初中英语-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广州市劳动仲裁申请书
-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 23-张方红-IVF的治疗流程及护理
- 顶部板式吊耳计算HGT-20574-2018
- 因数和倍数复习思维导图
- LY/T 2986-2018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
- 三级教育考试卷(电工)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