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余秋雨在其作品《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A.科举选官更利于国家行政管理B.选官制度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C.科举及第者已控制了整个国家D.以门第为依据的选官现象已被杜绝2、唐朝中外交往频繁,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并在日本主持修建了大昭寺。A.TB.F3、想了解天气状况;除了可以从电视上收看天气预报外,其他的媒体还有()
①报纸②教科书③电台④互联网⑤手机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4、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A.楚B.秦C.齐D.魏5、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A.西周B.秦朝C.唐朝D.清朝6、如果我们想去日本探寻中日友好的实物见证,可以去()A.唐招提寺B.布达拉宫C.大慈恩寺D.那烂陀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孔子是____末年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8、(1)秦朝时期,在中央设立______;负责监察百官。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
(3)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了______,教授儒家经典。9、夏王______时,______代替了禅让制。10、下图中A政权名称是____,B政权的都城是____。11、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海外人们尊敬,主要是因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错误:订正:12、唐朝都城______(填古地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宋都城______(填古地名)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历史推论:这些神话传说反映我国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了农耕文化。()14、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到秦朝的统一,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到隋朝的统一,从辽宋夏金时期的分裂到元朝的统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15、抗元英雄文天祥曾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A.TB.F16、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燕三家大夫瓜分。17、(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1题,共10分)18、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8分)19、【题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最高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1)材料一中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坚实基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之后秦王为巩固统治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确立了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2分)
材料二2014年4月30日;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出站口接人处施爆。案件造成3人死亡,其中1名系无辜群众,2名犯罪嫌疑人当场被炸死。
(2)新疆“东突”恐怖分子的这一劣行;是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请你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材料三1368年至1840年是明朝和清朝前期。这一时期;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3)据材料三;请举出清朝前期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两项。(2分)
材料四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全国人大的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国策。
(4)据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我国成功运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是什么?(1分)
(5)纵观中国历史,结合当前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1分)20、请围绕“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学习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⑴图①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重大作用何在?(2分)⑵图②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如何?(2分)⑶材料二中的“骞”指谁?(2分)⑷“骞”初行的具体目的是什么?(2分)⑸你认为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2分)21、【题文】评说历史(14分)
西周建立以后;实行了分封制。这种制度使西周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2分)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
除了分封制,西周统治者还实行了哪些制度?(6分)22、材料论述(经过唐太宗一段时间的统治)天下安定太平,流民都有了土地,回归乡里。粮食丰收,一斗米才三四钱,一年来全国因为犯罪而被判死刑的才29个人。全国都可以不关家门,也没盗贼。出门在外的旅人也不需要带粮食,在路途中就可以买到。——译自《资治通鉴》(1)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叫什么?(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中关键信息“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选官更利于国家行政管理。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故选:A。
本题以余秋雨的《十万进士》为依托;考查科举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科举制的创立完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解析】A2、B【分析】本题考查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由于受航海技术等条件的限制,鉴真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自己也因患眼疾双目失明。但他矢志不渝,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这一年,鉴真已66岁。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故本题错误,故选B。岁。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故本题错误,故选B。66【解析】B3、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媒体的相关知识。某地的天气状况会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也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会有特殊性。故教科书上所说的是一般规律性的情况,不会考虑到天气的特殊性。故看天气预报应该借助报纸;电台、互联网和手机等,而不能依靠教科书。故排除②,选择B。
【点评】知道媒体的相关知识。4、B【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故选B.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史实.【解析】B5、A【分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不是交税),平时镇守疆土.故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西周.
故选A.
本题以“领地国家”为切入点;考查分封制的认识.
本题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西周分封制中诸侯的义务.【解析】A6、A【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相关内容。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他居住日本唐招提寺,为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故选A。【解析】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春秋儒【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8、略
【分析】(1)秦朝在中央政府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故秦朝在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使儒家教育官方化.
故答案为:
(1)御史大夫.
(2)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3)太学.
(1)本题主要考查御史大夫.
(2)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
(3)本题主要考查太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陈胜、吴广起义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解析】御史大夫;陈胜、吴广起义;太学9、略
【分析】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答案为:
启;世袭制.
本题以夏商周更替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启;世袭制10、略
【分析】本题考查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这时,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等好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北宋有东,西二京。东京汴梁和西京洛阳。历史上,中国北宋的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综上所述,故填辽,东京。【解析】辽,东京11、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考点:造纸术【解析】【答案】错误:发明了订正:改进了12、略
【分析】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宋都城临安人口超过百万,商业繁荣,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故答案为:
长安;临安。
本题考查唐朝都城和南宋都城。
本题以长安和临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长安;临安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分析】【分析】“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传说;反映我国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了农耕文化。故本题的推论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点。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分裂之后的统一的相关知识点。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到秦朝的统一,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到隋朝的统一,从辽宋夏金时期的分裂到元朝的统一,由此可知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15、√【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天祥的相关知识点。忽必烈即位后,定国号为元。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俘虏了南宋皇帝,南宋灭亡。文天祥组织军队誓死抗元,结果被捕,在解往大都的路上,写下了这首有名的《过零丁洋》诗,表达自己誓死也决不投降元朝的决心。故题目正确,A正确,B错误。故选A。
【解析】A16、×【分析】本题考査的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公元前375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候剩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战国即由此起始。故:错误。【解析】F17、√【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读图能力。该图再现了牧野之战的情景,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双方在牧野大战,结果商纣兵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史称西周。故本题正确。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答案】√四、材料题(共1题,共10分)18、(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的“舟”比喻的是君主,“水”比喻的是百姓,意思就是:君主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它掀翻。唐太宗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和水的关系。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所以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实行了开明的治国措施。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知人善任,虚心纳谏,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民为本,改善民族关系,积极对外交往。唐朝还沿袭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对国家机构做了改革和整顿;沿用隋朝的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通过这些措施,唐朝国力增强,经济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据所学知;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他重用的人才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
(3)由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可知,唐太宗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是文成公主入藏。
故答案为:
(1)舟和水的关系;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贞观之治。
(2)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3)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分析】
本题以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为主线;考查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及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及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解析】【小题1】(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的“舟”比喻的是君主,“水”比喻的是百姓,意思就是:君主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它掀翻。唐太宗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和水的关系。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所以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实行了开明的治国措施。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知人善任,虚心纳谏,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民为本,改善民族关系,积极对外交往。唐朝还沿袭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对国家机构做了改革和整顿;沿用隋朝的科举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通过这些措施,唐朝国力增强,经济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据所学知;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他重用的人才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
(3)由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可知,唐太宗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是文成公主入藏。
故答案为:
(1)舟和水的关系;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贞观之治。
(2)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3)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小题2】【小题3】五、综合题(共4题,共8分)1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确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后;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西域最高军政长官,标志新疆正式归中央管辖。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清朝先后设置伊犁将军和新疆行省管辖新疆地区。
(3)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有:册封宗教领袖达赖或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管辖西藏;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确立达赖或班禅的继承人——灵童。
(4)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20世纪90年代,我国成功运用“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历史上长期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解析】【答案】(1)商鞅变法;中央集权制。
(2)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新疆正式归中央管辖。
(3)册封宗教领袖制度;设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答对任意两项得2分。)
(4)港澳回归。
(5)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0、略
【分析】试题分析:(1)学生在看历史地图时,一定要注意左下角的图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国力鼎盛,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击匈奴,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政府对抗,打击了匈奴的侵略气焰,并使一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2)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所示为汉元帝时的昭君出塞,昭君出塞使边疆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对汉匈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3)依据材料中“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可知,材料描述为第一次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4)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采取攻势,为有效的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5)回答此类开放性试题时,一定要建立在前几问的基础上。前面提到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通西域,由此可知,民族之间的交往时战时和,但总体来讲,以和为主。故答案应为和平友好;目前我们应该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友好交往的民族意识。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解析】【答案】(1)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1分);打击了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6 太阳 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 2024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 第2框 复杂多变的关系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 学会宽容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如何写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范文
- 2025服装代理商合同协议书范本
- 2《花的学校》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隧道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二 小数乘法 2小数的乘法第2课时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冀教版
- 军训训合同范例
- 黔江办公室铝扣板施工方案
- 做投标文件培训
- 9.4+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建筑工程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限责任公司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瓶装液化气送气工培训
- 外科护理课程思政课程标准
- 船舶航行安全
- 道德经全文完整版本
- 9.2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2024年审计局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招录139人完整版附答案【研优卷】
- 潍坊市人民医院招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