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D/01/wKhkGWegRHWAePEfAAFnsIeTvkc090.jpg)
![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D/01/wKhkGWegRHWAePEfAAFnsIeTvkc0902.jpg)
![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D/01/wKhkGWegRHWAePEfAAFnsIeTvkc0903.jpg)
![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D/01/wKhkGWegRHWAePEfAAFnsIeTvkc0904.jpg)
![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0D/01/wKhkGWegRHWAePEfAAFnsIeTvkc09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40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争霸的结果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争霸中一些国通过改革加强自身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上帝创造人类B.女蜗抟土造人C.由古猿进化而来D.由动物演变而来3、“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首诗称赞的是()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郑和4、现在,我国许多法定节日是为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而设,下列哪一节日的设立不是出于此目的()A.元旦(阳历新年)B.元宵节C.春节D.端午节5、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国重归统一时的朝代是()A.隋朝B.秦朝C.唐朝D.宋朝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秦朝在政治上创立______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统治。7、1260年,______继承汗位,他实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8、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______(判断对错)9、判断题(对的填T,错的填F,2分)封建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治安定。()10、土尔扈特为蒙古族的一支,明末西迁到____河下游一带,后来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____的领导下,土尔扈特部众毅然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1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唐朝诗人______写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反映了动荡的时代,被后人称为______。
(2)南宋词人______;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
(3)清代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12、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是秦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纣,建立商朝。()14、周朝统治者为了维系分封制的稳定,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15、炎黄两部在阪泉之战中大败蚩尤,此后,两部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为华夏族。______(判断对错)1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______(判断对错)17、如果你想了解元大都的繁荣,你可以选择的书籍是《大唐西域记》()18、某同学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他应该去河南安阳。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4题,共32分)19、下图人物在《世界百位名人录》中名列前十位,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请回答。(1)图中人物是谁?什么时期的人物?他创立了哪一学派?其言论收集在哪本书中?
(2)作为思想家,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作为教育家,他的主张很有见地,影响深远。你能说出两点吗?
(4)他的思想在什么时候由谁建议被确定为封建正统思想?20、文物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文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文物1是哪个朝代高度发达文明的代表?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
⑵据文物2和文物3,指出商鞅变法与秦始皇巩固统一均采取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铜权上文字的字体。
⑶文物4中的“廿六年”指的是公元哪一年?该文物主要反映了哪些史实?21、材料一: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已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是什么?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任选两人写出他们的学派及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看图请回答:(1)隋朝大运河以哪座城市为中心?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全长是多少公里?这条运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看图请回答:(2)材料二与古代哪种选官制度有关?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这一制度有何积极影响?
(3)这两个材料的事件都与哪个皇帝有关?你如何评价这位皇帝?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4题,共36分)23、北宋前期;书生李某从泉州前往杭州探视兄长,他用交子选购了一些地方特产准备作为礼物送给哥哥。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24、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楚庄王。()25、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得益于秦朝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26、北宋前期;书生李某从泉州前往杭州探视兄长,他用交子选购了一些地方特产准备作为礼物送给哥哥。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的灾难.但在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例如管仲改革,吴起变法等,都使社会生产得到发展,诸侯国的力量得到增强,使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强.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知识点.理解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影响.
本题以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A2、C【分析】科学证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
故选C.
本题考查人类起源相关知识;注意熟记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本题掌握人类起源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析】C3、C【分析】【分析】题干里的“确保台湾入版图”告诉我们;这首诗反应了郑成功的赶走了外国侵略者,确保了宝岛台湾永在祖国版图。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神圣领土台湾。“强胡”是荷兰,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准确识记。4、A【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就已经有了,最受重视的是春节,宋代时称为元旦。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围炉而坐,喝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十分热闹。元旦(阳历新年)不是中国传统节日,因为中国在1912年以前没有公历,只有农历。综上所述,故选A。【解析】【答案】A5、A【分析】本题考查了隋朝统一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故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的朝代是隋朝。故选A。【解析】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略
【分析】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故答案为:中央集权.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制度.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中央集权7、略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他实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故答案为:
忽必烈;澎湖巡检司。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元朝巩固措施。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与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忽必烈;澎湖巡检司8、略
【分析】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春秋首霸--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春秋首霸--齐桓公。【解析】√9、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封建统治者出现盛世局面的首要原因是政治安定,统治清明,才能出现经济繁荣的盛世局面。考点:盛世局面的出现【解析】【答案】T10、伏尔加渥巴锡【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这一知识点的识记。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三子目的内容中,有这样一段原话:“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来受到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英勇的土尔扈特部众,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毅然踏上回归祖国的征途。”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土尔扈特部回归的相关事实。11、略
【分析】(1)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2)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3)清代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顶峰.
故答案为:
(1)李白;诗圣.
(2)辛弃疾.
(3)《红楼梦》.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李白;杜甫、辛弃疾和曹雪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李白、杜甫、辛弃疾和曹雪芹的成就.【解析】李白;诗圣;辛弃疾;《红楼梦》12、略
【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故答案为:
都江堰;李冰.
本题考查都江堰.
知道都江堰的相关知识.【解析】都江堰;李冰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朝的建立。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解析】【答案】错14、√【分析】【分析】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维系分封制的稳定。西周礼乐制度在当时起到教化民众;凝聚宗族、巩固统治的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尊老观念、家族观念和亲情观念的形成。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本题考查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西周制定严格的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维系分封制的稳定。15、×【分析】炎黄两部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此后,两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解析】×16、√【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是当时的突出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
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分析相关时代特征,确定主题。【解析】√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可•波罗来华的知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判断能力。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大都,在中国的元朝做官多年,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他所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题干“《大唐西域记》”错误,应将“《大唐西域记》”改为“《马可•波罗行纪》”。故选F。【解析】F18、×【分析】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他应该去陕西咸阳。
故答案为:
×。
本题查秦朝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朝建立和秦朝统一的史实。【解析】×四、识图题(共4题,共32分)19、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相关史实。根据”古代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世界百位名人录>中名列前十位”及所示图像可以判断:该人物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收集在《论语》之中。(2)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相关史实。作为思想家,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从孝敬父兄开始,尊重和理解他人。孔子还反对苛政,主张以德治国。(3)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相关史实。孔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4)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的相关史实。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解析】(1)孔子;春秋晚期(末期);儒家学派;《论语》。(2)他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等主张;“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实行德政,社会才会安定等。(3)提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4)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甲骨文。根据所学知识,文物1是商朝的甲骨文。目前我国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它记载了商朝政治、军事、祭祀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代。(2)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秦朝的统一。根据文物2和3内容可知,商鞅变法和秦朝统一共同的经济措施是统一度量衡。秦铜权上文字的字体应该是秦始皇统一的文字小篆。(3)本题考查秦朝的统一。文物4中的“廿六年”指的是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并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解析】(1)朝代:商朝。历史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或:它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及商朝的历史,便于后人研究商朝历史)。(2)措施:统一度量衡。字体:小篆。(3)时间:公元前221年。史实: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确立了“皇帝”制度(或:中央集权制度)。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孔子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2)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二可知,战国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动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战国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战国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的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解析】(1)儒家;仁。(2)墨子:墨家,“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孟子:儒家,仁政,民贵君轻;庄子: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韩非子:法家,“法治”,中央集权。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2)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知识。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开武举,亲自面试学生。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3)本题考查隋炀帝的相关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605年起,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故这两个材料的事件都与隋炀帝有关。评价隋炀帝要一分为二。隋炀帝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位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隋炀帝时还创立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持续了1300多年。但隋炀帝也是一位暴君。隋场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场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洛阳;两千多公里;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2)科举;殿试;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3)隋炀帝(杨广);隋炀帝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位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隋炀帝时还创立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持续了1300多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梁劳务合同范例
- 信贷资产信托合同范本
- 乙醇燃料的成本管理和降本增效
- 不带司机租车合同范本
- 全款买车销售合同范本
- 兼职模特合同范例
- 冷库设备购销合同范本
- 农村承包鱼塘经营合同范例
- 电影制片人聘用合同范本
- 徐州白云区门面出租经营合同范本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新疫苗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届西藏林芝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中国剪纸介绍2
- 药企销售总经理竞聘
- 开封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项目技术文件(国赛)
- 饮酒与糖尿病
- 公路电子收费系统安装合同范本
- 医院培训课件:《伤口评估与测量》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情侣自愿转账赠与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