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4/3B/wKhkGWegRBKAKnISAAGpYkl_00U982.jpg)
![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4/3B/wKhkGWegRBKAKnISAAGpYkl_00U9822.jpg)
![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4/3B/wKhkGWegRBKAKnISAAGpYkl_00U9823.jpg)
![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4/3B/wKhkGWegRBKAKnISAAGpYkl_00U9824.jpg)
![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4/3B/wKhkGWegRBKAKnISAAGpYkl_00U98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32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唐朝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据此判断政事堂是()A.最高议事机关B.最高立法机关C.最高行政机关D.最高决策机关2、2014年5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了中亚土库曼斯坦总统赠送的一匹汗血马。如果沿汉朝丝绸之路送汗血马去中原,应走的路线是()A.西域——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B.西域——河西走廊——阳关——洛阳C.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西域D.河西走廊——西域——阳关——长安3、【题文】在某一朝代的疆域图中,我们南平地区属于“江浙行省”。这一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4、如果你想参观我国目前已知最早人类的发源地,你应该去()A.陕西省B.云南省C.浙江省D.北京市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②大禹治水③齐桓公称霸④淝水之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千秋遗案陈桥驿,黄袍一着便罢兵。”其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发生于()A.960年B.961年C.962年D.963年7、某剧团要演编一部反映唐政府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应取材于()A.设立宣政院B.文成公主入藏C.制订“金瓶掣签”制度D.中央册封达赖和班禅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错误的说明理由。2分)公元前202年,汉武帝建立汉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朝进入鼎盛时期。()9、识图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分,请将下列地点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上。1.观察图一,秦朝都城所在地A观察图一,秦长城起点之一:B临洮,2.观察图二,220年曹丕建立的政权是A观察图二,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城市是B观察图二,诸葛亮治理蜀国时期使某一地区得到初步开发,这地区是C(注意:地图在答题卡上)10、唐朝改进了生产工具,______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唐朝商业繁荣,______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11、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______(判断对错)12、。女真族辽党项族元蒙古族西夏契丹族开皇之治唐玄宗光武中兴武则天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隋文帝金光武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1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简要写两点就可以)______。14、“罄南山之竹书罪无趣,决东海之波流而难尽”痛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5、宋代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最为发达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还能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造出船的模型,然后依据画出来的船图进行施工。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落后中国三四百年同时,宋代北自京东路,南至海南岛,港口以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对外经济交流较前代有迅速发展。(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材料二:宋代建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根据商人所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及要去的地点,发给公凭,即出海许可证;派人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阅实”回港船舶;对进出口的货物进行征税。(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宋代设立的这个专门机构是什么?宋朝设立这一机构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宋朝政府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王朝对民间的互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对在海外招商做出贡献的海商,宋政府还会赐予官职。(3)材料三中宋政府对海外贸易持何种态度?
材料四: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友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宋朝的对外贸易对今天我们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什么启示?16、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之为______时代。使用磨制石器时代,考古学上称为______时代。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商周时期青铜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18、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楚、燕、韩。()1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根据诗歌内容,据此判断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应是南宋与辽、西夏对峙的时期。()20、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在牧野打败纣王,后建立周朝,定都在亳,史称西周。()21、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2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3、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王嬴政的支持下变法。T.正确F.错误24、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907年,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唐朝至此灭亡。
。A.正确B.错误25、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了富饶的粮仓,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2题,共14分)26、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统一文字。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27、东周时期,一些重要的诸侯国比如齐国、晋国、楚国等仍然存在,说明西周时期传承下来的宗法制分封制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说法正确吗?如有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3题,共24分)28、以下四幅示意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政府机构不断变革的情况。
图A图B
图C图D请回答:(1)图A所示为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该制度完善于哪一朝代?(2)图B所示的为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行政制度?如图所示,当时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哪一机构?(3)图C所示的中央机构中丞相制度被废除的情况出最早现于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4)图D所示中央机构军机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该机构的设立有何影响?29、综合实践:考古发现的文物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为人们探究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七年级(1)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古活动,请你也来做一个“小小考古家”,加入他们的研究和学习。
。
(1)该文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它的出土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的国家。
(2)该文物是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簋。铭文记载了武王灭朝,建立朝的重大史实。
(3)该文物是在河南殷墟遗址出土的龟甲卜辞。卜辞上的文字叫做。它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朝开始。(4)该文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它的出土展示了朝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十分精湛。5)该文物是在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它的出土告诉我们,____工具已应用于农业生产。这一时期人们还使用牵引犁进行耕作。这一切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6)该文物是珍藏在上海博物馆里的商鞅方升。它体现了商鞅在国变法时采取了____的措施。
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图中的交子最早出现于哪个地区?宋朝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
(2)材料二说明了古代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从技术、劳动力、政府因素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12分)31、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缴纳给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多万人,繁重的傜役,迫使成千上万的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材料三:秦朝的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死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居都要受到牵连。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的处治。材料四: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六合”指的是哪六国?(8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3分)(3)材料四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是为什么?此人后来有什么壮举?(6分)(4)材料二、三与材料四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3分)(5)对于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的评价如何?(友情提醒:从功过两方面回答。)(5分)32、阅读下列材料: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君书·更法》请回答:(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至少写出3点)(3)他的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4)从这次改革的史实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分)33、下图所示《唐摭言》这段话的大意是:科举制度的设立,使出身低微的人可以通过它来提高门第,世家大族也可以通过它来维持地位。请你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1)什么是科举制度?(2分)它的设立开始于哪个朝代?(2分)(2)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科举制的设立能使“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4分)(3)你认为科举制的创立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在专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至高无上,是最高的立法、行政、决主机关,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的相公机构只是最高议事机关,权择A项。【点评】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2、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如果沿汉朝丝绸之路送汗血马去中原,应走的路线是西域——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BCD不正确,故选A。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3、D【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为了巩固统治,对地方实行的是行省制度,故选D。【解析】【答案】D4、B【分析】【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云南省元谋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如果你想参观我国目前已知最早人类的发源地,应该去云南省。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元谋人。5、C【分析】【分析】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可能记载东晋与前秦之间进行的淝水之战,据此可排除含④的ABD三个选项。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史记》。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史记》的内容。6、A【分析】略【解析】A7、B【分析】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A是元朝时设置的,CD是清朝的管理制度。故选B。【解析】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试题分析: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展开了4年之久的战争,最终刘邦战胜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考点:西汉的建立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识记刘邦建立汉朝的时间。【解析】【答案】×,理由:人物有误,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不是汉武帝。9、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春秋战国以来,诸侯争霸,战国争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痛苦的灾难,他们渴望天下能够统一,希望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而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后,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基础。自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咸阳在图一的A处位置),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历史上的巨大进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在政治上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这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在思想上焚书坑儒,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在军事上,命令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夺取,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垦田戍边。后来又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被称为万里长城。临洮的位置在图一中的B处位置。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2、本小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形势。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则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西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即图二中A处位置,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刘备死后,托孤给诸葛亮,由诸葛亮治理蜀国,经过几年的能力,使得四川地区和西南地区得到了很大的治理,即图二中C处位置;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即在今天的江苏南京,南京城是我国的古代著名的城市,号称“六朝古都”。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解析】【答案】1.观察图一,秦朝都城所在地A观察图一,秦长城起点之一:B临洮,2.观察图二,220年曹丕建立的政权是A观察图二,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城市是B观察图二,诸葛亮治理蜀国时期使某一地区得到初步开发,这地区是C10、略
【分析】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唐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它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故答案为:
曲辕犁;长安。
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解析】曲辕犁;长安11、略
【分析】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故宫。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解析】√12、据所学知;东汉光武帝时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隋文帝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的治世局面;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在位时出现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916年契丹族阿保机建立辽;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女真族阿骨打建立金;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朝;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帝在位时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故答案为: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史实,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据所学知;东汉光武帝时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隋文帝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的治世局面;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在位时出现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916年契丹族阿保机建立辽;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女真族阿骨打建立金;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朝;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帝在位时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故答案为:
1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统一文字【分析】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统一文字。
故答案为: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统一文字。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统一文字14、略
【分析】“罄南山之竹书罪无趣;决东海之波流而难尽”痛斥的是隋炀帝.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也乘乱纷纷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唐太宗曾引用古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告诫太子表明他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故答案为:
隋炀帝;唐太宗.
本题以古诗词为切入点;考查了隋炀帝;唐太宗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隋炀帝、唐太宗的相关知识.【解析】隋炀帝;唐太宗1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造船业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宋代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还能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造出船的模型,然后依据画出来的船图进行施工。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落后中国三四百年同时,宋代北自京东路,南至海南岛,港口以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对外经济交流较前代有迅速发展。可以归纳出: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2)本题主要考查了市舶司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二的信息:宋代建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根据商人所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及要去的地点,发给公凭,即出海许可证;派人上船点检,防止夹带兵器、铜钱、女口、逃亡军人等;“阅实”回港船舶;对进出口的货物进行征税。根据教材所学可以判断指的是市舶司。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3)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政府对海外贸易持何种态度。结合材料三的信息:宋朝政府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王朝对民间的互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对在海外招商做出贡献的海商,宋政府还会赐予官职,可以得出宋政府对海外贸易持支持的态度。(4)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的对外贸易对今天我们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启示。本题未开放想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促进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平等经济交流;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对外经济交流等。【解析】(1)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2)市舶司。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3)支持。(4)促进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平等经济交流;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对外经济交流。16、略
【分析】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主要为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之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时代,考古学上称为新石器时代.
故答案为:
旧石器;新石器.
本题考查的是两个石器时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旧石器和新石器的划分.【解析】旧石器;新石器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分析】【分析】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文明。18、×【分析】【分析】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赵;魏、韩。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战国七雄。19、×【分析】本题考查了民族政权并立时代。根据题干“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可知,反映的是陆游对当时南宋统治者的讽刺。他生活在南宋与金、西夏对峙的时期,当时辽已经灭亡了。故题干“南宋与辽、西夏对峙”应将“南宋与辽、西夏对峙”改为“南宋与金、西夏对峙”。【解析】F20、×【分析】【分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此后,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故答案为:错误;改正:亳改为镐京。
【点评】本题考查武王伐纣。21、√【分析】【分析】南北朝时期;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的知识点。重点掌握我国古代著名的石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2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相关知识点。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掀起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风潮,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而嬴政错误,应改为秦孝公。故选F。356【解析】F24、×【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灭亡。唐朝末年的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来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2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点。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占城稻从越南传入,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当时流传着一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四、辨析题(共2题,共14分)26、错误: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统一文字。
理由: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焚书坑儒,秦统一文字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统一文字。这个是错误的,秦灭六国后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使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到致命打击的是焚书坑儒,秦统一文字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的知识。27、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理由:东周时期,各诸侯国虽然存在,但不再向周王室进贡,也不再服从周王的命令,而是纷纷扩张国土,进行争霸战争,传统的分封制宗法制实际上已经被破坏。【分析】【分析】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时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王室衰微,反而依附大的诸侯国。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战国七雄,争斗不断。由此可见:东周时期,各诸侯国虽然存在,但不再向周王室进贡,也不再服从周王的命令,而是纷纷扩张国土,进行争霸战争,传统的分封制宗法制实际上已经被破坏。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理由:东周时期,各诸侯国虽然存在,但不再向周王室进贡,也不再服从周王的命令,而是纷纷扩张国土,进行争霸战争,传统的分封制宗法制实际上已经被破坏。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社会特征。五、识图题(共3题,共24分)28、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由图A中的信息“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刑部,礼部,兵部,户部,吏部”,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的职责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管具体政务。由此可知,图A所示为我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该制度完善于唐朝。(2)本题考查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由图B中信息“中书省”“行中书省”,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本题考查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相关知识。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4)本题考查军机处的设立的相关知识。清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解析】(1)三省六部制;唐朝。(2)元朝;中书省。(3)明太祖朱元璋。(4)雍正;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9、略
【分析】(1)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本题考查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西周。
(3)本题考查甲骨文。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因而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4)本题考查司母戊鼎。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它的出土展示了商朝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十分精湛。
(5)本题考查铁器和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应用于农业生产;并出现了牛牵引犁进行耕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6)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图片反映了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解析】(1)水稻。(2)商;周(或西周)。(3)甲骨文;商。(4)商。(5)铁制(或铁器);牛(或两牛)。(6)秦;统一度量衡。30、略
【分析】(1)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繁荣。北宋前期,为了便于商品交易,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政府给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大力发展造船业。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发展。(2)本题考查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二说明了古代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3)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江南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江南;另外,南宋政府偏安东南,并兴修水利,实行有力的政策,使得宋代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需要有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这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解析】(1)四川地区;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外国商人优惠待遇;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大力发展造船业等(任一点即可)。(2)经济重心南移;南宋。(3)原因:北方战乱,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宋政府偏安东南,并兴修水利,实行有力的政策。启示: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等。六、综合题(共3题,共12分)31、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嬴政,“六合”指的是齐、楚、燕、韩、赵、魏;(2)材料二反映的是秦赋税沉重;材料三反映的是兵役、傜役繁重;刑法残酷。(3)材料四这句话是陈胜说的,他讲这句话是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来推翻秦的统治;陈胜后来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4)材料二、三与材料四之间有联系,正是因为秦统治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来推翻秦统治。(5)对于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的评价:他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制度;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开灵渠。但他也实行了残暴的统治,秦赋税沉重;兵役、傜役繁重;刑法残酷;焚书坑儒。所以他既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建立及灭亡【解析】【答案】(1)嬴政齐楚燕韩赵魏(8分)(2)反映的是秦赋税沉重;兵役、傜役繁重;刑法残酷。(3分)(3)陈胜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来推翻秦的统治;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6分)(4)有联系正是因为秦统治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来推翻秦统治。3分(5)他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制度;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开灵渠。但他也实行了残暴的统治,秦赋税沉重;兵役、傜役繁重;刑法残酷;焚书坑儒。所以他既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32、略
【分析】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题文中给出的材料是商鞅在变法前后言论汇集《商君书》中的内容。在材料中,他通过举成汤、周武都是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企业在教育培训领域的文化推广
- 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融合与创新路径
- 《第2课 小发明 大天地 2 发明有方法》(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2024学年高中地理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课稿 湘教版必修1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三 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信息窗2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
- 现代建筑内外部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研究
- 火灾风险评估与老旧小区消防安全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2.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 增长(降低)率问题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环保科技推动绿色产业升级的引擎
- 物联网与大数据解锁智能家居的潜力与挑战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含答案)
- 生鲜超市未来工作计划
- 劳动合同薪酬与绩效约定书
- 消除医疗歧视管理制度
- 柴油机油-标准
- 足疗店营销策划方案
- 《初三开学第一课 中考动员会 中考冲刺班会》课件
- 学校安全一岗双责
- 2024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小学组)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
- 产后修复学习培训课件
- 高考志愿咨询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