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新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B/18/wKhkGWegQjqAEn_NAAIkv2N2X00884.jpg)
![2025年沪教新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B/18/wKhkGWegQjqAEn_NAAIkv2N2X008842.jpg)
![2025年沪教新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B/18/wKhkGWegQjqAEn_NAAIkv2N2X008843.jpg)
![2025年沪教新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B/18/wKhkGWegQjqAEn_NAAIkv2N2X008844.jpg)
![2025年沪教新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B/18/wKhkGWegQjqAEn_NAAIkv2N2X008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新版选修1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有关蛋白质的纯化和纯度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化,凝胶色谱法进行纯度鉴定B.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允许有少量气泡存在C.将样品加入色谱柱顶端时,下端的流出口应处于关闭状态D.蛋白质通过色谱柱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2、从水果中提取果胶酶的适合条件是()A.高温、偏酸性提取液B.低温、偏酸性提取液C.高温、偏碱性提取液D.低温、偏碱性提取液3、固定化单宁酶应用于茶饮料加工,可消除其中的苦涩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单宁酶纯化时可采用透析法去除较小的杂蛋白B.化学结合法比物理吸附法对单宁酶活性影响更小C.温度、pH和重金属离子都可能影响固定化单宁酶活性D.固定化单宁酶可以回收,但不能再利用或连续使用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C.对于需要临时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20℃低温保藏的方法D.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5、关于泡菜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发泡菜新品种可调节通气发酵和密封发酵的时间比例B.泡菜制作时应将蒜瓣、生姜等辅料放在坛的中间C.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关键在于泡菜的选择和样品处理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纸层析法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某同学设计了图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7、当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利用糖的顺序及生长曲线如右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乳糖都可作为大肠杆菌的碳源B.大肠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的根本原因是它能进行有氧呼吸C.5小时左右生长停滞可能与细胞中缺乏乳糖分解酶有关D.大肠杆菌由利用葡萄糖转变为利用乳糖的原因是乳糖诱导发生了基因突变8、塑料是“白色污染”的“主要元凶”,降解塑料微生物的筛选有助于解决该难题。如图1是研究人员从蜡螟消化道中分离高效降解聚乙烯细菌的操作流程,图2是菌种筛选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聚乙烯是某些塑料的主要成分,菌种筛选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聚乙烯微粒而不透明。A.应选择菌落A1进行扩大培养B.扩大培养应选择固体培养基C.培养基中聚乙烯的作用是筛选目的菌和为目的菌提供碳源D.与焚烧相比,利用目的菌降解聚乙烯塑料具有不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9、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纤维素的昆虫之一,原因是白蚁消化道中的某些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某生物兴趣小组从白蚁消化道中分离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流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是由多种酶组成的复合酶,其中催化纤维二糖水解的酶是葡萄糖苷酶B.选择培养的培养基中,纤维素是唯一的碳源,且要持续通入无菌空气,提供充足氧气C.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不能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直接滴加刚果红染液D.要长期保存菌种,可将菌液与灭菌后的甘油1∶1混合,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10、马奶酒是“蒙古八珍”之一,其中发酵型奶酒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将马奶中的乳糖水解成单糖1和单糖2,酵母菌再利用这些单糖发酵产生酒精,从而制成马奶酒。科研人员研究分别利用野生型酵母菌和马奶酒中酵母菌的发酵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乳糖属于二糖,其元素组成是H、OB.14~16h时,野生型酵母菌内可能正在进行单糖2发酵相关基因的表达C.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中酵母菌完成酒精发酵用时更短D.在发酵过程中,两种类型的酵母菌细胞内均存在[H]的积累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1、橘皮压榨液中含有橘皮精油和大量水分,还有一些糊状残渣等杂质。可以先用普通____________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____________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________________的橘皮油分离出来。此时的橘皮油还含有少量的水和果蜡,需在_________℃下静止5~7d,使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通过滤纸过滤,___________与吸出的上层橘油合并,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12、植物芳香油不仅挥发性强,而且易溶____________,如石油醚、酒精、乙醚和戊烷等。不适于用水蒸气蒸馏的原料,可以考虑使用____________法。13、防止_____________入侵,获得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需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另一方面需要确保无处不在的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14、在缺水状态下,微生物处于__________状态。__________就是让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___________的生活状态。15、默写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______1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___________________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6分)17、下图1~3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装置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______性;其组成比较复杂,主要包括_________及其衍生物。
(2)橘皮精油的提取一般采用_______装置。对初步获得的提取液还要进行_______;离心、静置等一系列复杂处理;才能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
(3)提取玫瑰精油通常采用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使用该装置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提取胡萝卜素的生产原料主要有三种,即植物(主要是胡萝卜)、岩藻和_____。为了检测提取物是不是胡萝卜素,实验人员将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提取物和菠菜叶片研磨液的滤液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5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进行分离,当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位置为_______(填字母)时,即可说明该提取物是胡萝卜素。18、“微生物强化采油”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过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来提高采油率的新技术。以下是人们筛选;纯化和扩大培养该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请分析回答:
(1)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强化采油的微生物应取自______________的土壤。
(2)用于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的培养基从功能上讲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接种后;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时选取降油圈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最高效的目的菌株。
(4)扩大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取0.1mL稀释度为104的稀释液涂布,用固体培养基对其培养,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__________。最后统计的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200、180、220,则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为__________个/mL。该统计结果低于实际活菌值。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12分)19、蓝莓富含花青素;对人体有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消脂减肥、解酒护肝等功效。利用蓝莓可生产蓝莓果汁、蓝莓酒、蓝莓醋、蓝莓果酱等。回答下列问题:
(1)榨汁前需将新鲜的蓝莓进行_______;然后除去枝梗,防止______。
(2)用蓝莓果汁来生产蓝莓酒;需要将温度控制在______。发酵过程完成后,可以用______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
(3)若想继续利用上述发酵装置制做蓝莓醋;需进行的处理是______。
(4)蓝莓果酱是利用蓝莓果汁加糖熬制而成,以家庭生产玻璃瓶装蓝莓果酱为例,如何做到减少或避免杂菌污染?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20、三孢布拉氏霉菌具有β胡萝卜素含量高;易于培养等特点而广泛用于工业化β胡萝卜素的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纯化三孢布拉氏霉菌,每稀释10时一般是将1mL菌液移入盛有____mL无菌水的试管中。常用___________法进行活菌计数,其原理是培养基表面的一个菌落来源于_________。但统计的菌落数往往_____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稀释液中的活菌数。
(2)不同的材料选用的提取方法不同,根据胡萝卜素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常用____________法提取胡萝卜素,其效率主要取决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提取的胡萝卜素样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的结果,从图中分析可知,色带_____________为β胡萝卜素。
21、米醋是众多种类的醋中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制作米醋的主要流程是:蒸熟拌曲→入坛发酵→加水醋化。回答下列问题:
(1)“蒸熟拌曲”阶段中拌入的“酒曲”中含有酵母菌;从呼吸作用类型看,该微生物属于___________型生物。将大米蒸熟;冷却,经酶处理后得到葡萄糖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_。
(2)“入坛发酵”阶段产生的乙醇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现___________色。该阶段在生产时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阶段虽未经灭菌,但在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加水醋化”阶段中醋酸发酵前,对米酒进行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该阶段需要将发酵条件变为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阶段相关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30分)22、为了应对干旱和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很多城市增设了雨水截流储存和利用的设施,如布设于道路周边或地势较低区域的生物滞留池。生物滞留池内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等构成了小型生态系统。某城市道路收集到的雨水含有高浓度污染物,其中的多环芳烃(PAHs),会严重危害城市水环境。科研人员基于解决污染问题和维护生态安全两方面考虑,在从当地环境中筛选耐受菌的基础上,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工程菌。
(1)经检测发现;生物滞留池内PAHs中的芘含量相对较高。研究者尝试筛选能降解芘的菌种。
①筛选能降解芘的菌种基本操作步骤如下。请将下列“方框”内字母后面内容补充完整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②从对照区域和生物滞留池中分别培养出占比较高的菌属;结果见图1;图2。在两个区域中均能检测出的菌属有________个,此结果能够说明滞留池土壤中________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③在另一个筛选对芘具有耐受性的菌株的实验中;分离得到四个菌属中的菌株,其生长曲线见图3。研究人员欲从中选择一个构建工程菌。结合图1;图2所示结果,你认为应选择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研究者将能高效降解芘的外源基因重组至所选受体菌的同时;还转入了含lac启动子的核酸酶基因。在半乳糖苷分子的诱导下该启动子会被激活,表达的核酸酶会将自身遗传物质降解进而发生菌体自毁。转入该基因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的意义是_______。
(3)试举一例说明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_______。23、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下图是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的实验过程,根据图示和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__________,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或_____。24、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______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_____________→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因为盐的浓度过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
在离子强度低时;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的SDS可以与蛋白质结合,生成蛋白质-SDS复合物。由于SDS带有大量负电荷,复合物所带的负电荷远远超过蛋白质原有的负电荷,这使得不同蛋白质间电荷的差异被掩盖。而SDS-蛋白质复合物形状都呈椭圆棒形,棒的长度与蛋白质亚基分子量有关,所以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蛋白只存在分子大小的差别,利用这一点可将不同的蛋白质分开(分子筛效应)。
凝胶色谱法又称体积排阻色谱法;使用水溶液流动相的称为凝胶过滤色谱,使用有机溶剂流动相的称为凝胶渗透色谱。凝胶色谱的固定相是多孔物质,如多孔凝胶;交联聚苯乙烯、多孔玻璃及多孔硅胶等。试样是按照其中各组分分子大小的不同而分离的。大于填料微孔的分子,由于不能进入填料微孔,而直接通过柱子,先流出柱外,在色谱图上最早出现,小于填料微孔的组分分子,可以渗透到微孔中不同的深度,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组分,保留时间最长。
【详解】
A;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凝胶色谱法都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A错误;
B;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B错误;
C;将样品加入色谱柱顶端时;下端的流出口应处于关闭状态,C正确;
D;蛋白质通过色谱柱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快,D错误。
故选C。2、B【分析】【分析】
提取酶的过程中要保证酶的结构不被破坏。高温;强酸和强碱会导致果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
【详解】
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失活;低温抑制酶的活性,当温度升高时,酶活性可恢复。强酸;强碱也会导致果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果胶酶适宜偏酸性环境。
故选B。3、C【分析】【分析】
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种类一种或几种一种一系列酶常用载体无高岭土、皂土、硅胶、凝胶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制作方法无化学结合固定化、物理吸附固定化包埋法固定化是否需要营养物质否否是催化反应单一或多种单一一系列反应底物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小分子物质缺点①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失活②难回收,成本高,影响产品质量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反应物不易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优点催化效率高、耗能低、低污染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②可以反复利用成本低、操作容易
【详解】
A;透析法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去除混合物中的小分子物质;不能去除杂蛋白,A错误;
B;物理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单宁酶活性影响更小;B错误;
C;酶需要温和的条件;其活性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温度、pH和重金属离子都可能影响固定化单宁酶活性,C正确;
D;固定化单宁酶可以回收;也可以再利用或连续使用,D错误。
故选C。4、C【分析】【分析】
菌种保藏是一切微生物工作的基础;其目的是使菌种被保藏后不死亡;不变异、不被杂菌污染,并保持其优良性状,以利于生产和科研应用。菌种保藏的原理是为了达到长期保持菌种的优良特性,核心问题是必须降低菌种变异率,而菌种的变异主要发生于微生物旺盛生长、繁殖过程,因此必须创造一种环境,使微生物处于新陈代谢最低水平,生长繁殖不活跃状态。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常规转接斜面低温保藏法、半固体穿刺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含甘油培养物保藏法等;特殊的有: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和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详解】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A正确;
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等到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低温保藏,B正确;
C;对于需要临时保存的菌种;可以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然后在4℃的温度下保藏,C错误;
D;临时保藏的菌种由于频繁转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D正确。
故选C。5、B【分析】【分析】
泡菜制作:
1;菌种: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
2;实验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详解】
A;开发新产品时;应该考虑对泡菜材料进行创新拓展,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属于厌氧型生物,因此泡菜制作过程中不需要通气发酵,A错误;
B;制作泡菜时;需将经过预处理的新鲜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故应将蒜瓣、生姜等辅料放在坛的中间,B正确;
C;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实验步骤是: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比色;类似于pH检测中需要使用比色卡一样,在检测需要与标准显色液对比才知道待测样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因此,为了使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准确性提高,关键的操作是标准显色液的制备,C错误;
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D错误。
故选B。
【点睛】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A:B:D【分析】【详解】
果酒制作是厌氧发酵,该装置水可阻止空气进入;果酒发酵产生的气体是CO2,该装置便于CO2的排出;该装置弯管为了排出发酵产生的气体,不能保证果醋发酵需要的O2;去除弯管中的水后;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排出气体,避免杂菌污染。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7、A:C【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培养基中同时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大肠杆菌先利用葡萄糖再利用乳糖,大肠杆菌最开始只利用葡萄糖,葡萄糖消耗完后,由于环境中存在乳糖,大肠杆菌会产生半乳糖苷酶继续分解乳糖。
【详解】
A;据图可知;大肠杆菌既能利用葡萄糖也能利用乳糖作为生长过程中的碳源,A正确;
B;由图可知;前5小时左右大肠杆菌利用葡萄糖,后5小时利用乳糖进行生长繁殖,优先利用葡萄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错误;
C;大肠杆菌在正常条件下无利用乳糖的酶;5小时左右时生长停滞与此相关,C正确;
D;大肠杆菌在代谢中利用乳糖做碳源时;由于环境诱导基因表达,会产生分解乳糖的半乳糖苷酶,而非基因突变的作用,D错误。
故选AC。8、A:C:D【分析】【分析】
按照物理状态对培养基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一般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选择、鉴定等操作,液体培养基用于扩大培养,增加目的菌浓度。
【详解】
A、降解聚乙烯的细菌将固体培养基中的聚乙烯微粒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越大,分解塑料的能力越强,因此应选择菌落A1进行扩大培养;A正确;
B;扩大培养应选择液体培养基;B错误:
C;聚乙烯是某些塑料的主要成分;培养基中聚乙烯的作用是筛选目的菌和为目的菌提供碳源,C正确:
D;与焚烧相比;利用目的菌降解聚乙烯塑料具有不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D正确。
故选ACD。9、A:D【分析】【分析】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其中能够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的是葡萄糖苷酶;
2;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有的还有特殊营养物质(生长因子、维生素)。
3;纤维素分解菌常采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定;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物质,纤维素分解菌由于能够将纤维素分解而在平板上的菌落周围出现无色的透明圈,透明圈的大小可以反应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酶的多少。
【详解】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以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A正确;
B;从白蚁消化道中分离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呼吸类型应该为无氧呼吸,B错误;
C;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可以向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直接滴加刚果红染液,C错误;
D;要长期保存菌种;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方法,将菌液与灭菌后的甘油1∶1混合,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D正确。
故选AD。10、A:B:C【分析】【分析】
据图可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单糖1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14h左右),酒精产量的增加停滞一段时间,才开始利用单糖2进行发酵。
【详解】
A;乳糖是由1分子半乳糖和1分子葡萄糖构成的二糖;其元素组成是C、H、O,A正确;
B;据图可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单糖1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14h左右),酒精产量的增加停滞一段时间,才开始利用单糖2进行发酵。故14~16h时,野生型酵母菌内可能正在进行单糖2发酵相关基因的表达,以促进对单糖2的利用,B正确;
C;由图可知;野生型酵母菌完成酒精发酵用时大约22h,马奶酒中酵母菌完成酒精发酵用时大约14h,即马奶酒中酵母菌完成酒精发酵用时更短,C正确;
D、在酵母菌酒精发酵过程中,[H]与丙酮酸反应生成酒精和CO2;因此两种类型的酵母菌内均不存在[H]的积累,D错误。
故选AB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布袋离心上层5-10滤液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有机溶剂萃取13、略
【解析】①.杂菌②.纯净③.营养和环境条件14、略
【解析】①.休眠②.活化③.休眠④.正常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让豆腐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盐酸对氨基苯磺酸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玖瑰红四、实验题(共2题,共6分)17、略
【分析】【分析】
图1为蒸馏装置图;图2为压榨法、图3为萃取装置图。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
(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
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
(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
(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
【详解】
(1)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挥发;其组成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性及其衍生物。
(2)据分析可知因为橘皮中精油含量比较多因此其提取一般采用压榨法图2装置。对初步获得的提取液还要进行过滤;离心、静置等一系列复杂处理;才能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
(3)分析题图1可知;该装置是水中蒸馏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装置,玫瑰精油的提取可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这种提取方法叫水蒸气蒸馏法,使用该装置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
(4)工业上提取胡萝卜素的生产原料主要有三种;除了从植物(主要是胡萝卜);岩藻中获取外,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根据题干说明5中肯定含有胡萝卜素,而萃取物中要含有胡萝卜素.在样品1,2,3不应该有,而4和5应该有色素带,根据图形分析如果出现B中所示的色素带时,说明萃取物中最可能含有胡萝卜素。
【点睛】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知识,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和原理、胡萝卜素的提取及鉴定方法的记忆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解析】挥发萜类化合物图2过滤图1利用水蒸气将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微生物B18、略
【分析】【分析】
在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生存下来的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应选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该类微生物是厌氧微生物,接种后应密封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可形成降油圈,降油圈越大,说明该处的微生物降解石油的能力越强,所以应选择降油圈大的菌落进行培养以获得高效菌株.计算微生物的数量应取三个平板的平均值,该值会低于实际值,因为看到的是菌落数目。
【详解】
(1)在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生存下来的微生物;能降解石油,所以土壤取样时,应从含石油多的土壤中采集。
(2)从功能上;应选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和纯化该类微生物;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3)该类微生物是厌氧微生物;接种后应密封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养基上可形成降油圈,降油圈越大,说明该处的微生物降解石油的能力越强,所以应选择降油圈最大的菌落进行培养以获得高效菌株。
(4)计算微生物的数量应取三个平板的平均值,即(200+180+220)÷0.1×104=2.0×107个/mL.该结果会低于实际值;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要理解筛选高效菌株的原理——分解石油能力越强的菌株,在培养基上形成的降油圈越大,所以应挑选降油圈最大的菌落。【解析】长期被石油污染(含石油多的)选择高压蒸汽灭菌最大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2.0×107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五、非选择题(共3题,共12分)19、略
【分析】【分析】
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类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
(1)榨汁前需将新鲜的蓝莓进行冲洗;然后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防止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用蓝莓果汁来生产蓝莓酒;需要接种酵母菌。20℃最适合酵母菌的繁殖,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发酵过程完成后,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钾)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酸性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3)蓝莓醋生产过程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因此若想继续利用上述发酵装置制做蓝莓醋;需进行的处理是通入无菌空气,同时将装置置于30~35℃的温度下培养。
(4)蓝莓果酱是利用蓝莓果汁加糖熬制而成;以家庭生产玻璃瓶装蓝莓果酱为例,减少或避免杂菌污染的措施:①蓝莓果汁要煮沸;②装蓝莓果酱的瓶要用沸水(酒精)消毒;③装瓶时瓶口要通过火焰。
【点睛】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和条件,了解最后的检测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分析。【解析】冲洗杂菌污染18-25℃酸性重铭酸钾通入无菌空气,同时将装置置于30~35℃的温度下培养①蓝莓果汁要煮沸②装蓝莓果酱的瓶要用沸水(酒精)消毒③装瓶时瓶口要通过火焰20、略
【分析】【分析】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微生物处于稳定期时连续培养可以得到最多的发酵产物;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常用萃取法提取。
【详解】
(1)根据题意分析;实验要求将菌液稀释10倍,则应该将1mL菌液移入盛有9ml的无菌水的试管中;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后者可以用于菌种的计数,其原理是培养基表面的一个菌落来源于一个活菌;由于两个或多个连在一起的细菌会长成一个菌落,所以统计的菌落数往往少于稀释液中的活菌数。
(2)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因此常用萃取法提取,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用量。
(3)据图分析;色素带Ⅰ与标准样色素带一致,故其为β胡萝卜素。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萝卜素的提取和鉴定、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的相关知识点,明确微生物的两种接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分离菌种,而只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于菌种的计数,并能够根据胡萝卜素的特点判断其提取方法。【解析】9稀释涂布平板(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少于易溶于有机溶剂萃取萃取剂的性质和用量Ⅰ21、略
【分析】【分析】
1;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为18-25℃;醋酸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35℃。
2;醋酸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
(1)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将大米蒸熟;冷却,经酶处理后得到葡萄糖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微生物提供碳源。
(2)乙醇与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反应为灰绿色。由于“蒸熟拌曲”阶段中拌入的“酒曲”中含有酵母菌;在发酵前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而在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发酵过程中总是先“来水”后“来酒”。在酒精发酵旺盛时,发酵液为缺氧;呈酸性的状态,在此环境中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所以尽管“入坛发酵”阶段没有灭菌,但杂菌仍不会大量繁殖。
(3)“加水醋化”阶段中醋酸发酵前,对米酒进行稀释的目的是使发酵液中酒精浓度降低,以利于醋酸菌的生长繁殖。由于酵母菌发酵时为无氧环境、且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为18〜25℃,而醋酸菌为好氧菌,且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故进入该阶段需要将发酵条件改变为:通入无菌空气,温度设置为30〜35℃。该阶段醋酸菌将酒精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式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原理和流程,熟练掌握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原理和流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兼性厌氧碳源灰绿酵母菌在发酵前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在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缺氧、呈酸性使发酵液中酒精浓度降低,以利于醋酸菌的生长繁殖通入无菌空气,温度设置为30〜35℃六、综合题(共3题,共30分)22、略
【分析】【分析】
1.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基因多样性,也称遗传多样性)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物种、基因(遗传)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2.不适当引种的危害:澳大利亚原来并没有仙人掌类植物;当地人从美洲引种一种仙人掌作为篱笆,结果仙人掌过度繁殖,侵占大量的农田和耕地,给当地生态造成危害。
3.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4.基因污染指对原生物种基因库非预期或不受控制的基因流动;外源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基因污染主要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的。
【详解】
(1)①配制以芘(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为了获得纯净的培养物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同时对培养皿、接种环也要进行进行灭菌(b)→对灭菌完成的培养基进行倒平板操作→然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土壤浸出液进行接种(c)→接种时;为避免杂菌污染,需要在酒精灯火焰(外焰)旁进行接种(d)→接种完成后需要将平板放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待菌落长出后,挑选颜色;大小等有差异的单个菌落进行进一步的接种,进而对菌种进行分离的鉴定(e)。
②根据图1;图2的结果可知;在两个区域中均能检测出的菌属有3个分别为Tha、Pse、Com,该实验结果说明滞留池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及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③由图3的生长曲线可推测四种菌种对芘的耐受性均表现较好;但结合图1;图2所示结果,发现只有Pse菌株在对照池和滞留池中均占比较大且对芘的耐受性较好,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应选择Pse来构建工程菌。
(2)研究者将能高效降解芘的外源基因重组至所选受体菌的同时;还转入了含lac启动子的核酸酶基因。在半乳糖苷分子的诱导下该启动子会被激活,表达的核酸酶会将自身遗传物质降解进而发生菌体自毁。据此可知转入该基因的意义在于能防止转基因微生物逃逸到自然界,从而将实验带来的生态风险降到最低,避免引起生态危机。
(3)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如将外来物种引入新的环境,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问题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合同风险预警与防范措施协议
- 2025年中国两性霉素B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个人购买门脸房合同范本
- 上海bim合同范本
- 农场自建旅馆合同范本
- 代理退税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公司总经理专项聘用合同
- 养殖竞标合同范本
- 驾校教练车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陶瓷化工填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QC成果地下室基础抗浮锚杆节点处防水施工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 中药审核处方的内容(二)
- (完整)金正昆商务礼仪答案
- RB/T 101-2013能源管理体系电子信息企业认证要求
- GB/T 10205-2009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 公司财务制度及流程
-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新商业、新链接、新物流》配套教学课件
- 物联网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 MDD指令附录一 基本要求检查表201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