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2024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历史(A卷)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乌鸦山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南澧县道河乡高堰村,出土石器可以划分为大型与小型石器。大型石器包括砍砸器、似手斧石器、石锤等砾石石器,所占比例不足30%,小型石器主要为各种形式的刮削器和尖状器,所占比例达70%。这些出土石器反映出A.贫富分化已逐步显现B.人类活动的历史久远C.居民由迁徙转为定居D.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2.下列图示为春秋战国时期形制不同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造成其形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经济水平高于南方B.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同C.政治上的动荡与分裂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形成3.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记载“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万分。(公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它与北大竹简《赵政书》的内容,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两份出土文献的记载与《史记》记载的“密谋篡位说”相违背。这说明A.历史评述缺乏统一标准B.后人结论难以还原真相C.时代变迁决定历史解释D.多元史料丰富历史认知4.曹魏时魏文帝推行九品中正制,中央在各州郡挑选有名望与识鉴的名士为中正,品评当地人才之品第高下,确定举士人选。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诏云;“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A.是为士族量身打造的选官制度B.品评无据导致制度弊端显露C.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文官与士人的政治地位5.白居易在《醉吟先生墓志铭并序》中写道:“乐天幼好学,长工文,累进士、拔萃、制策三科,始自校书郎,终以少傅致仕,前后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上述墓志铭折射出当时A.儒佛并存融合发展B.科举制使士人因诗入仕C.哲理化思潮的奠基D.市井风情与文人意趣融合6.北宋前期,各州通判常与长吏(知州)争权,因此中央下诏:“诸州通判,无得怙权徇私,须与长吏连署文移,方许行下。”这一规定A.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B.削弱了通判的职能C.加强了对知州的监督D.有助于地方政务处理7.北宋枢密使富弼在《条上河北守御十二策》中坦言,“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人)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这主要说明A.金朝积极效仿中原王朝B.辽夏封建化程度加深C.辽宋夏金民族交往频繁D.中原王朝制度的先进8.明中叶,内阁大学士可以通过“票拟”影响皇帝决策。然而,除非大学士票拟符合帝意,否则,它很难为皇帝所采纳。经常出现皇帝命大学士“再拟”“三拟”的现象。如此反复之后,如仍不合帝意者,皇帝则弃票拟于一旁,“留中不报”,“径发中旨”。这表明A.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B.明代内阁形同虚设C.明代内阁服务于皇权D.明代皇帝任性妄为9.下表为17世纪后期中英贸易白银流入中国估计表。年份中英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万两)1660-1669年0.41670-1679年6.61680-1689年29.21690-1699年27.6合计63.8-资料来源:谷秀婷《14-19世纪明清白银存量数据梳理》该材料可以用于佐证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B.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C.清代前期海外贸易不断扩大D.清代前期国内商品经济繁荣10.晚清小说《孽海花》中描绘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期间诸多士大夫在外交场合懵懂无知,科举出身却对国际形势、近代科技茫然无措;还呈现了西方新思潮大量涌入,冲击传统观念的情形。据此可知,晚清时期A.传统教育无法培育实用人才B.中国社会急需变革C.儒家思想根深蒂固D.西方科技迅速传入11.来华外国人对辛亥革命爆发原因提出了诸多见解,有人认为“清政府已“腐烂不堪',不能照旧统治下去”;有人强调“列强侵华是辛亥革命发生的基本原因”;还有人提出“中国本身存在相应的思想情感因素,诸如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思想”等。据此可知,以上认识A.全面揭示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B.过于强调思想情感因素C.主要从西方列强利益角度出发D.一定程度上指出了革命爆发的必然性12.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强调对于与民主主义不相容的“孔教”要有“猛勇之决心”加以批判;胡适曾称赞陈独秀“是近年来攻击孔教最有力的健将之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A.完全否定儒家思想B.核心就是批判儒学C.批判封建专制主义D.对儒学缺乏统一态度13.下图是民国初期为配合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而印制的邮票,但由于该历史事件结束太快而未发行。该历史事件被认为是倒行逆施。据此判断,该邮票出现的时间可能是A.清末新政时期B.袁世凯复辟时期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D.张勋复辟时期14.下图为1937-1948年国统区的物价水平(以美元计价)变化情况。据此分析1937-1948年间,国统区物价水平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工农业发展B.经济政策调整C.政治局势变化D.国际形势影响15.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在强调“美国在世界上有利益保护,苏联要扩张,这个没法子改变”的同时,注重与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改善关系,支持西欧联合自强,增进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等。这体现出我国A.实施全方位外交战略B.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政策C.外交方针的灵活务实D.贯彻了“另起炉灶”的方针16.2016年6月8日的《人民日报》中写道:“正是由于人民群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否行得通,还得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和评判。”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突出的特点是A.科学性和创新性B.实践性和人民性C.开放性和整体性D.时代性和统一性第I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得分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7题16分,18题18分,19题18分,共52分)17.中国古代壁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6分)图1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图1图2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王宫遗址发掘出土的壁画,经考证,其内容为武则天划龙舟图。图2图3“开芳宴”图像是宋辽金元墓葬中常见的装饰图像。它主要是用来表现墓主人夫妇的和睦与恩爱,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理想的家庭模式和正统的道德观念的反映。图3图4辽代壁画《童嬉图》,壁画中有茶碾、茶盏、酒坛、酒碗等物,身后方桌上是文房四宝。壁画真切地反映了辽代的点茶用具和方式,细致真实。图4(1)请你任选两幅壁画各撰写一篇解说词。(要求:史论结合、表述完整、逻辑清晰。提示:可从壁画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内涵、价值角度分析)(12分)(2)根据上述壁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壁画保护的现实意义。(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明代法典对女性有着极为严苛的规定,如财产继承,未嫁女只可在家中绝后的情况下拥有财产继承权,已嫁女性若原配死去,守寡者也难保有丈夫的财产。就婚姻权而言,明朝女性很难有自己抉择的权利。······明代思想领域被程朱理学所垄断,贞节是程朱理学大力宣扬的信条。明代统治者鼓励贞节行为,对贞节烈女进行旌表,免除本家差役。由于守节殉烈为整个家族带来荣耀,使得封建宗族势力会极力阻挠不愿意履行贞洁操守的妇女。据《古今图书集成》统计,明代节女、烈女人数为35600多人,有毁容不嫁、既嫁殉夫、未嫁殉夫等。妇女将守节看得比生命还珍贵,生存权利被极大地剥夺。-摘编自湛明月《明代妇女社会地位的探讨》材料二中国妇女运动始于19世纪末戊戌维新时期,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兴办女学热和不缠足运动。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缠足这一残害妇女的陋习逐渐被革除。······然而《临时约法》却没有承认女性的参政权。经过几次女子参政运动的冲击,女子参政有了突破性进展。20世纪20年代初,湖南选出了一名女省议员,10名女子当选县议员。······实行婚姻自由也是妇女运动追求的重要目标,激进的青年男女曾为此付出过血的代价,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了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的口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女性逐步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等方面获得了部分权力,女性的地位有了全面改善与提高。这是破除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既受到新生产方式产生、政治民主化进程、法制改革、教育改革、社会观念等种种变革的影响,反之,也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变革。-摘编自焦玉莲等《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对社会变迁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妇女运动发展的原因,并说明其意义。(9分)19.稳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个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正是源于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和来源的变动时间总数(人)构成来源工人(%)农民(%)其他(%)1921年7月577.01\92.99(知识分子)1925年1月99550\501927年4月5796750.818.730.51928年6月4万10.976.612.51934年10月30万5.8877.21936年10月4万多\\\1949年10月448.8万2.559.637.9(军人占24%)(备注:其他含知识分子、军人、中小商人、学生等)-摘编自梁丽辉《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来源变动分析》材料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会议及其主要内容时间(会次)内容中共一大1921年7月确立党的名称;提出党的纲领;确立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和发动工人运动中共三大1923年6月决定与国民党合作中共四大1925年1月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提出工农联盟问题中共八七会议1927年8月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中共六大1928年6-7月明确现阶段社会和革命的性质;指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中共七大1945年4-6月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总共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志》(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数量和来源上有哪些变化,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理由。(8分)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答案及简析1.答案:B解析:乌鸦山遗址出土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说明当时已有人类活动,反映出人类活动历史久远,B正确。旧石器时代未出现贫富分化,A错误;新石器时代人类才逐渐定居,C错误;国家初始形态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材料未体现相关信息,D错误。2.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分裂,各国经济相对独立,这使得货币形制不同,C正确。材料未对比南北经济水平,A错误;材料未提及审美观念对货币形制的影响,B错误;中央集权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与货币形制差异无关,D错误。3.答案:D解析:秦简与《史记》记载不同,体现了多元史料能丰富对历史的认知,D正确。历史评述有唯物史观等标准,A错误;结合多种史料可接近历史真相,B错误;时代变迁影响但不“决定”历史解释,C错误。4.答案:C解析:九品中正制初期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C正确。该制度并非专为士族打造,A错误;九品中正制前期品评有标准,B错误;宋代科举制完善提高了文官与士人地位,D错误。5.答案:A解析:白居易“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体现了儒佛并存融合发展,A正确。材料未体现因诗入仕,B错误;材料未涉及思辨内容,C错误;材料未体现市井风情,D错误。6.答案:D解析:北宋规定通判与知州连署公文,这有利于节制通判权力,协助知州处理政务,D正确。该规定主要作用于地方政务处理,与君主专制无关,A错误;规定是规范通判行为,未削弱其职能,B错误;规定目的不是监督知州,C错误。7.答案:B解析:契丹、党项学习中原制度、文化,反映出辽夏封建化程度加深,B正确。材料未提及金朝,A错误;材料主要体现辽夏学习中原,非民族交往频繁,C错误;D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内容。8.答案:C解析:内阁票拟需符合皇帝意旨,表明内阁服务于皇权,C正确。君主专制顶峰是军机处设立,A错误;内阁有“票拟”权,并非形同虚设,B错误;材料未体现皇帝任性,D错误。9.答案:D解析:17世纪后期(清代前期)中英贸易中白银大量流入,为国内商品经济发展提供货币,可佐证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D正确。鸦片战争原因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A错误;材料是清代数据,与明代无关,B错误;清代前期闭关锁国,海外贸易受限,C错误。10.答案:B解析:晚清士大夫对国际形势和近代科技无知,同时西方思潮涌入,说明中国急需变革,B正确。A说法绝对;材料主旨不是儒家思想,C错误;材料不仅提及西方科技,D错误。11.答案:D解析:来华外国人从多方面分析辛亥革命原因,一定程度指出了革命爆发的必然性,D正确。这些认识不全面,A错误;未过于强调思想情感因素,B错误;也考虑了其他因素,并非主要从西方列强利益出发,C错误。12.答案:C解析:陈独秀批判与民主主义不相容的“孔教”,是批判封建专制主义,C正确。新文化运动并非完全否定儒家思想,A错误;新文化运动核心是民主与科学,B错误;材料人物观点倾向于批判儒学,D错误。13.答案:B解析:邮票上“中华帝国”及“倒行逆施”提示该事件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所以邮票出现于袁世凯复辟时期,B正确。清末新政、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无此情况,A、C错误;张勋复辟未称“中华帝国”,D错误。14.答案:C解析:1937-1948年国统区物价受多种因素影响,政治局势变化(如战争)是主要因素,C正确。这一时期国统区工农业受战争破坏,A错误;经济政策调整影响小于政治局势变化,B错误;国际形势包含在政治局势内,D错误。15.答案:C解析:毛泽东在美苏争霸背景下,积极改善与各国关系,体现外交方针灵活务实,C正确。全方位外交战略始于20世纪80年代,A错误;材料未体现外交成果,B错误;“另起炉灶”指不承认旧外交关系,D错误。16.答案:B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源于人民实践需求,且需人民实践检验,体现了实践性和人民性,B正确。A、C、D不符合材料描述。17.答案:(1)示例:图1:东汉时期,北疆地区壁画展现铁犁牛耕。这表明中原农耕技术传播到北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