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一模生物试卷_第1页
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一模生物试卷_第2页
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一模生物试卷_第3页
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一模生物试卷_第4页
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一模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班级姓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选材的叙述,错误的是A.羊的红细胞比鸡的红细胞更适于制备细胞膜B.叶肉细胞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更适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C.选用水绵比颤藻、黑藻更适于探究植物细胞的放氧部位D.选用蝗虫雌性生殖器官比雄性生殖器官更适于观察减数分裂2.外泌体是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的包含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囊泡,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外泌体具有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细胞迁移、细胞分化、细胞通讯等多种功能。肿瘤来源的外泌体还可导致大量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与侵袭。下列有关外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泌体是一种分泌到细胞外的小囊泡,囊泡内的物质合成均需要核糖体参与B.多囊泡体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外泌体可以是淋巴细胞产生的,小囊泡中可能包含淋巴因子D.具有通讯作用的外泌体内含有信号分子,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3.目前科学家较为认可的衰老机制是线粒体学说。该学说的内容是:在衰老过程中,线粒体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不仅会对细胞造成直接损伤,还能启动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途径,促进细胞衰老;线粒体呼吸酶复合物的活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导致ATP生成减少,细胞能量代谢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衰老。雌激素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科学家发现在许多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均存在雌激素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产生的氧自由基可间接导致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B.在线粒体产生的氧自由基促进细胞衰老过程中会发生信息交流C.线粒体合成ATP的能力与呼吸酶复合物的活性有关,ATP合成酶只存在于线粒体中D.推测雌激素可能通过与线粒体内的受体结合来保护线粒体,发挥其抗细胞衰老的作用4.如图表示人类X染色体上几种基因的位置,控制红色色盲和绿色色盲的2个隐性基因相距很近、紧密连锁,能共同传给同一个后代。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形成的配子,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形成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很接近。已知在减数分裂时,女性X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会发生交叉互换,而男性中不会。假设眼白化基因用m表示,血友病B基因用n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眼白化基因与红色色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B.血友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可由两个基因控制C.基因型XMnXmN的女性与XmmY婚配所生儿子中,眼白化和血友病B两病均患的概率约为1/4D.一个患红色盲但不患绿色盲的女性所生儿子中,患红色自比患红绿色盲的概率小5.将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2n=38)全部DNA中的一条单链被32P标记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得到4个子细胞,检测相应细胞中标记的情况。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最终可能出现2个子细胞中含32P,2个不含32P的情况B.最终可能出现3个子细胞中含32P,1个不含32P的情况C.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32P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全部染色体均含32P6.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约99%相同,但人脑容量却是黑猩猩的3倍。科学家识别出一种只有人类才有的基因ARHGAP11B,此基因有助于人脑发育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神经元,使具有语言和记忆等高级认知能力的大脑体积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语言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这与基因ARHGAP11B的出现有关B.将ARHGAPI1B基因植入鼠胚胎中,预期鼠的脑神经细胞明显增多C.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非常相似可作为二者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D.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先祖可能发生过可遗传的变异,刺激了脑生长7.某种植物的红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在某一种群数量足够大且自由交配的该植物种群中,DD占20%、Dd占40%、dd占40%,若将此种群中的个体随机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种群甲和乙,之后两个种群均无突变和迁入、迁出。甲由于环境条件改变,dd个体全部被淘汰,经过一代后,甲,乙中D基因的频率分别为A.75%和40%B.66.7%和63.3%C.66.7%和60%D.43.7%和40%8.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包膜冠状病毒,其RNA可直接充当翻译的模板,这种RNA称为正链RNA,RNA进入细胞后会立即合成自身复制必需的两条超长复制酶多肽(ppla和pplab),这两条复制酶多肽需要被剪切成多个零件(包括RNA复制酶),然后病毒才能启动自身遗传物质进行大量复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pla和pplab的合成所利用的核糖体和原料均来自于宿主细胞B.正链RNA和由它形成的互补链均可作为病毒的遗传物质C.新冠病毒与HIV增殖过程的城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新冠病毒RNA复制过程中既有氢键形成又有氢键断裂9.如图为反馈调节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模型属于概念模型,效果对系统的反作用可能是促进或抑制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其负反馈调节的基础C.若将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过程看作一个系统,效果应为血糖降低D.反馈调节可以发生于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10.淀粉酶可以使面粉中的淀粉水解,保证了面团发酵时有足够的糖源,从而加快气体生成速度,使成品更加蓬松柔软。某实验小组用两种淀粉酶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的相对活性,可通过检测淀粉剩余量来计算酶的活性B.使面团蓬松柔软的气体是CO2,在52℃左右分别使用两种淀粉酶,气体的产生速率相近C.淀粉水解的产物可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形成砖红色沉淀D.随温度的升高,两种淀粉酶均会逐渐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而使活性下降11.γ-氨基丁酸(GABA)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中,谷氨酰胺可通过GAD酶的催化被转化为GABA.研究发现,结肠癌及肺癌细胞也可分泌神经递质GABA,促进肿瘤生长,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ABA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可导致突触后神经元Na+内流B.GAD酶升高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有利于谷氨酰胺转化为GABAC.GABA作为神经递质可能会延长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D.GABA受体可能位于神经细胞、癌细胞、效应T细胞的表面12.人工林若为单一树种,抗病虫害能力和生物多样性通常会下降;若为多树种混交林,则可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也能涵养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工林群落发生次生演替的过程中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B.对人工林群落喷洒害虫的性外激素是一种化学防治措施C.单一树种人工林木通常高低整齐,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D.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属于其间接价值,此价值大于其直接价值13.科研人员用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在露天种植(100%光照)、林下种植(65%光照)及棚下种植(30%光照)3种生境下三年生刺五加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叶绿素等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强光照射下叶绿素合成困难且容易被破坏可能是露天种植条件下植株叶绿素含量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B.刺五加植株的Pn及Gs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均在露天种植时最大C.可以采用纸层析法提取光合色素,表中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D.在露天种植条件下刺五加植株的Gis很大但Ci最小,可能与光照强度升高导致Pn升高有关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转化是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组成细胞的DNA,而使其自身基因组成和性状发生变化的现象。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和R型细菌的DNA均可使对方转化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的基因组成发生改变并使其具有荚膜C.给小鼠注入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混合物后,R型细菌会被转化并导致小鼠死亡D.在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只加S型细菌的DNA比加入等量DNA和蛋白质混合物的转化效率要高15.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与血浆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血浆渗透压是使组织液回流到毛细血管的一种力量。组织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或血浆中的渗透压降低,均会导致水分向组织液迁移造成组织水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回流减少导致组织液过多形成水肿B.血浆中的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液的量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C.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使淋巴液进入组织液减少,导致组织水肿D.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16.科研人员利用蔡乙酸(NAA)、吲哚丁酸钾(IBA-k)、生根粉(ABT)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猕猴桃枝条进行了不同处理,生根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CK为空白对照组B.在1~3组实验处理时,1组可采用浸泡法,3组可采用沾蘸法C.1~9组之间为对比实验,7~9组实验中选取的插条长度和数目可以不同D.在1~3组实验基础上探究最适处理浓度,设置精细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时无需设置CK组17.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此草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吃虫的鸟大量死亡后蝗虫数量增加,吃草籽的鸟和鼠数量减少B.第二营养级除牛以外其他生物的重量减少500kg可以使人至多增重500kgC.提高草对太阳能的同化率可以提高输入此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鹰增重1kg需要消耗草125~1000kg,鹰粪便中的能量可来自于第三.四营养级的同化量18.研究人员在黑色素瘤斑马鱼模型中找到了控制黑色素瘤形成的关键基因——ATAD2基因(可合成ATAD2蛋白),并证实去除ATAD2基因后,即使存在诸多“相关基因”突变,细胞依旧无法癌变形成黑色素瘤,而添加ATAD2基因后,细胞重新获得了发生癌变的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TAD2基因在黑色素瘤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靶向ATAD2基因的药物可以治疗黑色素瘤B.“相关基因”指的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这两类基因均突变后即可导致细胞癌变C.ATAD2基因存在时,细胞即可具有无限增殖、容易扩散、转移的特性D.用致癌因子诱发ATAD2基因突变即可获得无法癌变的细胞三、非选择题:共59分。第19~2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3、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4分。19.(10分)净光合速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是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决定植物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来源的多少,而净光合速率决定胞间CO2浓度消耗的快慢。回答下列问题:(1)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因子可分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两个方面,下图表示水分或盐胁迫下使某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因子,图中A、B分别是限制和限制。胞间CO2浓度下降会导致叶肉细胞中短时间内C5的含量(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已知在不同时间内测得某植物叶片出现以下两种情况:①气孔导度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胞间CO2浓度下降;②气孔导度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胞间CO2浓度上升。其中情况(填序号)是非气孔限制的结果,原因是气孔导度下降会使胞间CO2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会使胞间CO2上升,此时,。在①和②基础上测得某植物叶片在某段时间内出现了第三种情况,如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上升时,既存在气孔限制也存在非气孔限制。20.(12分)某雌雄异株植物显性基因A、B、C同时存在时开紫花,其余情况都开白花。一株纯合紫花雌株与隐性纯合白花雄株杂交得到F1,回答下列问题:(1)若三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则F1雌雄株随机传粉得到的F2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若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F1产生的配子如下表所示,则三对基因的分布情况是,且(填“发生”或“未发生”)过交叉互换,据此分析F1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3)若三对基因中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另外两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F1雌雄株随机传粉得到的F2中紫花雌株占,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4)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也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已知至少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三对基因位置关系为时,F2中紫花:白花=3:1。21.(13分)研究人员在研究机体对肿瘤免疫排斥的机制时,用致癌剂甲基胆蒽(MCA)诱导小鼠形成肿瘤后,将肿瘤分别移植给切除肿瘤的同品系小鼠(A组)、未免疫的正常同系小鼠(B组),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MCA属于致癌因子,射线属于致癌因子。正常机体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但机体并未形成肿瘤,原因是因为免疫系统具有的功能。(2)A组实验中将切下的肿瘤重新移植给小鼠时,效应T细胞就会,而记忆细胞,从而排斥肿瘤。(3)A、B组均使用同系小鼠的原因是。(4)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确定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排斥中是否发挥作用,进行了图2实验,实验材料有野生型小鼠若干、针管、一定剂量的MCA、缓冲液、灭活的肿瘤缓冲液等。请补充图2中a、b、c、d的具体物质或操作:a.,b.,c.,d.。22.(9分)鲢是典型的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的鱼类。近些年来,因人类过度捕捞和生境遭到破坏,松花江鲢的自然种群数量减少,捕捞产量下降。回答下列问题:(1)由题干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调查鲢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2)下图是在某种捕捞强度下松花江中鲢个体的体长和体质量生长速度曲线。据图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鲢个体年龄的增大,鲢个体的体长生长速度逐渐;鲢个体的临界年龄是指在捕捞强度为0的前提下,当鲢个体的瞬时自然死亡率与其体质量的相对生长速度相同时的鲢个体年龄,捕捞年龄小于临界年龄会导致鲢种群数量下降,研究人员计算出松花江中鲢个体的临界年龄为3.538a。已知捕获的鲢的体质量生长速率为400g/a,此时鲢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3)松花江中有多少鱼种群及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这是水平上的研究,鲢以草鱼(草食性鱼类)的粪便为食时,鲢的能量来自于第营养级的摄入量中未同化部分。鲢能够逃避河鲈的捕食,这说明信息传递能(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侧的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23.[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对微生物进行筛选和鉴定时,常用到观察噬菌斑和抑菌圈的方法。分析以下两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Ⅰ.噬菌班,即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宿主细胞溶解死亡时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透明小圆斑。研究人员欲证明在含有多种噬菌体的原液(溶液A)中存在能裂解大肠杆菌的噬菌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