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211-2022 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E/03/wKhkGWefNpSAbzjkAACNKek_SZY474.jpg)
![DB50T 1211-2022 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E/03/wKhkGWefNpSAbzjkAACNKek_SZY4742.jpg)
![DB50T 1211-2022 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E/03/wKhkGWefNpSAbzjkAACNKek_SZY4743.jpg)
![DB50T 1211-2022 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E/03/wKhkGWefNpSAbzjkAACNKek_SZY4744.jpg)
![DB50T 1211-2022 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E/03/wKhkGWefNpSAbzjkAACNKek_SZY47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65.020.20CCSB23DB502022-03-25发布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DB50/T1211—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兴端、张菡、史婵、李秋卓、佘兴蓉。3DB50/T1211—2021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鲜食型甘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大田移栽、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本文件适用于鲜食型甘薯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鲜食型甘薯Fresh-edibletypesweetpotato薯块淀粉含量中等,适宜蒸、煮、烤,食口性好的优质甘薯品种。4产地环境远离“三废”污染地区,产地环境符合NY/T5010-2016要求,选择耕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5品种选择选择通过品种登记适宜重庆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淀粉含量10%~18%的鲜食型品种。宜选择红黄肉、紫肉型品种。6播种育苗6.1精选种薯4DB50/T1211—2022种薯特征应符合品种登记公告描述,纯度大于98%,单薯重150g~250g,薯块整齐度好,无烂薯、破损薯,不带甘薯SPVD病毒病、甘薯小象甲等病虫害的健康种薯。6.2种薯处理在种薯播种前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5min~8min进行杀菌消毒。6.3覆膜育苗6.3.1苗床准备苗床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靠近水源、管理方便的地块;苗床做成100cm~120cm宽的厢面,按33cm左右行距开沟浇足底水,用2%敌克松溶液喷雾或敌克松原粉2kg/667m2进行苗床消毒;每667m2条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kg~60kg作底肥。6.3.2排种3月上中旬当土温稳定达到15℃以上即可排种。排种5kg/m2~8kg/m2,排种薯于沟中,覆盖3cm~5cm厚的细土,用平膜加小拱膜进行保温。6.3.3苗床管理出苗前不浇大水,出苗后及时去除平膜,如遇干旱,可适当浇水促苗生长。齐苗后如遇床温超过32℃时,拱膜昼揭夜盖,保持床土湿润,促进壮苗生长。苗长25cm~30cm时揭膜,炼苗2d~3d后采苗。及时拔除销毁SPVD病株。6.4电热温床育苗6.4.1温床准备电热温床宽1.0m~1.2m,深35cm~40cm,长度依地形确定。平整畦面后,铺设地热线。两端用两个木板钉上木楔固定地热线,线距10cm~15cm,两边稍窄。地热线布线要求平直、松紧一致。铺好地热线后覆盖5cm~10cm营养土。6.4.2排种排种时大小薯分开、种薯平放、头尾相接,种薯排放量以10.0kg/m2~15.0kg/m2为宜。排好后用沙土填充空隙,加盖3cm~5cm细土,然后浇水湿透床土,遮盖薄膜,通电加温。5DB50/T1211—20216.4.3苗床管理前期保持床温32℃~35℃催芽,相对湿度70%~80%;齐苗后揭去平膜,地温控制在25℃~28℃;苗高25cm时可采用浇水、通风和白天揭膜等方法使床温降到20℃左右,炼苗3d~5d即可采苗。及时拔除销毁SPVD病株。7大田移栽7.1起垄施肥栽插前深耕土壤30cm~40cm,起垄栽培,垄距70cm~80cm,垄高30cm。肥料使用符合NY/T496-2010要求。起垄时施足基肥,每667m2施生物有机肥(活性菌0.5亿/g以上,有机质≥45%)500kg或农家肥1000kg~1500kg,加复合肥(N:P2O5:K2O=15:6:23)30kg~40kg。7.2栽插5月中旬至6月上旬,5cm~10cm地温稳定在17℃及以上栽插。剪取6节~7节茎尖壮苗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药液浸种苗5min~8min防黑斑病,栽插入土3节~4节,斜插或平插压实。每667m2栽插密度3500株~4500株,肥地宜稀,瘦地宜密。8田间管理8.1中耕除草栽插后10d~15d进行中耕除草并培土。8.2肥水管理封垄前依据苗情每667m2追施尿素3kg~4kg。注意排水防涝和抗旱。8.3藤蔓管理藤蔓生长过旺时,采用提蔓控旺,不得翻蔓。或用5%稀效唑可湿性粉剂15g兑水25kg进行叶面喷施控旺。8.4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辅以化学防治综合防控病虫害。农药使用符合GB/T8321要求。起垄时用5%辛硫磷颗粒剂2kg/667m2撒入垄内诱杀防治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于傍晚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配合40%甲氧茚虫威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卷叶虫叶面害虫。及时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医院院感知识与防控措施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地下三维成像雷达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厨房重油污清洁剂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即食章鱼烧罐头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数据报告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手持削皮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指甲油颜色定制服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护肾养肾饮料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厨房电器礼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多功能工具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查房
- 病例展示(皮肤科)
- GB/T 39750-2021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保护技术要求
- DB31T 685-2019 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
- 燕子山风电场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 高一英语课本必修1各单元重点短语
- 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完整版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 T∕CSTM 00640-2022 烤炉用耐高温粉末涂料
- 心脑血管病的危害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