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PEP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PEP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PEP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PEP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PEP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鲁番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当地果农为了进一步提高葡萄品质,可采取下列哪种措施()A.夏季使用玻璃温室B.秋季焚烧秸秆C.夏季使用碎石铺在地表D.冬季在地表铺设地膜2、一只飞鸟在“行星凌日”时从泰姬陵上空飞过;仿佛准备去衔取一粒落在太阳上的“石子”,此情景恰被一位摄影师拍到(下图)。这颗“石子”即是此时凌日的行星,该行星可能是。

A.月球B.金星C.火星D.木星3、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地下储有石油的是()

A.甲B.乙C.丙D.丁4、下列有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快B.纵波的传播速度与横波相同C.横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D.纵波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5、下列化石能够代表新生代生物发展的是()A.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蜀龙化石B.中国古生物馆海百合化石C.北京延庆百里画廊松柏木化石D.黑龙江省博物馆猛犸象化石6、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在天亮前后出现称启明星,黄昏时分出现称长庚星。在地球上看到长庚星时,金星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处7、农村传统的防御霜冻的做法是傍晚焚烧秸秆放烟。这样做是因为烟尘可以A.增强地面辐射B.减弱地面辐射C.增强大气逆辐射D.减弱大气逆辐射8、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沿河流考察时发现,河中有处低矮水坝,河水浸过低坝向下游流淌,水位高差约12米。下列关于地理兴趣小组成员沿途记录的信息或得出的结论,可信的是()

A.a处河岸发现大片沙滩B.在河流源头处能看到李家庄C.水坝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发电D.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可能是420米9、下图示意中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夏季易导致台湾岛铁路运输线路中断的自然灾害是。

①台风②泥石流③地震④寒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下图为某一等高面示意图;箭头①②③④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为____,表示摩擦力的为____,表示地转偏向力的为____,表示风向的为____。

(2)该图表示____半球(北/南),判断的理由为____。

(3)乙处为____风(风向),最可能位于____(近地面/高空)。

(4)图中甲、乙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为____,判断的理由为____。11、北京时间12点时,与北京同处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___________;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刻_____;同一条纬线上,同一天,昼夜长短_____。正午太阳高度_____。12、下面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C、D对应的节气名称分别为:A____B____

C____D____。

(2)右图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①点和②点时,分别对应左图中A;B、C、D四个位置中。

的________和________。

每年________(日期)前后,地球运动到左图中的D处,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度),该日昆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___________值(最大或最小)。13、读下图;回答问题:

(1)F山脉名称____,走向是____

(2)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G____;____。

(3)写出下列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M____;____。

(4)试分析E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哪些重要分界线?(2条即可)

(5)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山脉代号是____,名称是____。14、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乙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表示三大岩石中的__________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

(3)图中③箭头表示___________;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_________(增强或减弱),其对过程①会产生__________(增强或削弱)影响。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______处。15、图1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图2为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为基础的,表现最典型的区域是_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

(2)图2乙山地南坡山麓为_______气候;甲山地与北坡相比,南坡雪线较__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_____)A.正确B.错误17、沿海国在领海范围内享有关闭领海的权利。(_____)A.正确B.错误18、石油、煤炭、风能、水能等能源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_____)A.正确B.错误19、太阳活动强烈时,可能会影响地球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_____)A.正确B.错误20、太阳内部物质经核裂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1、根据下图所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表示什么辐射:____辐射;____辐射;____辐射。

(2)图中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作用。

(3)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填代号)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南美三国路线图及瓦尔帕莱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气候资料图。

(1)舰艇编队10月6日至10日凌晨访问瓦尔帕莱索军港期间;多次遇到漫天大雾。雾多形成于静风或者微风;晴朗、近地面水汽比较充足、下垫面较冷、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阐释瓦尔帕莱索港多漫天大雾的原因。

(2)描述舰艇编队在途经麦哲伦海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3)比较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瓦尔帕莱索在降水特征方面的不同点,并简析其成因。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洪水、滑坡、泥石流和地震都是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在遇到这些灾害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才能在灾害中获得生的希望。材料二常见灾害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材料三“北京市地形图”及“北京市2018年8月5-15天气资料”。日期8月5-6日8月7-8日8月9日8月10-11日8月13-15日天气状况雷阵雨雷阵雨转中雨雷阵雨转雨多云雷阵雨转中雨

(1)图所示的自然灾害类型包括____和____。

(2)图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和____(填序号)。

(3)下列关于洪水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双项选择)。A.如遇洪灾室内进水前,要及时切断电源B.洪灾时中小学生应以抗灾为主,积极参加抢险活C.洪水围困时,可用手电筒、哨子、旗帜等发出求救信号D.在旅游景区遭遇洪水时,要沿山谷中的旅游线路撤离(4)结合材料三,说出北京市最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及大气的受热过程。

【详解】

增强葡萄的品质的措施,主要是增大昼夜温差,增加葡萄中糖分的含量,夏季使用碎石铺在地表,增大昼夜温差,C正确;夏季使用玻璃温室,会减小昼夜温差,影响品质,A错误;秋季焚烧秸秆能增强保温效应,减小温差,B错误;冬季不是葡萄的生产季节,D错误。故选C。2、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站在地球上能看到“行星凌日”现象;可知该行星必须是位于地球运行轨道以内的,由选项中所给的行星可知只有金星是位于地球运行轨道以内的,因此可知此时凌日的行星可能是金星,B正确。月球是卫星,火星;木星是地外行星,ACD错误,故选B项。

【点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星、金星是位于地球运行轨道以内的,而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是位于地球运行轨道以外的。3、A【分析】【分析】

【详解】

地震波速度可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纵波可以在三态中传播,横波不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若发现石油,则横波会消失,纵波波速下降。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图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下降,有可能有石油的存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4、D【分析】【分析】

【详解】

地震的能量是通过地震波传播的;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类型,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由此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5、D【分析】【分析】

【详解】

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恐龙主要生活在中生代;A错误;海百合是一种古老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属于古生代,B错误;松柏属裸子植物,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C错误;猛犸象为哺乳动物,出现于新生代晚期,D正确。故选D。

【点睛】6、B【分析】【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当地金星位于①;③位置时,金星、太阳与地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从地球上观测,此时金星与太阳同升同落,金星的反射光被太阳光掩盖或遮挡,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金星,此时的金星不可能是长庚星,排除A、C;当金星位于④位置时,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先于太阳从东面升起,我们可以在天亮前后看到金星,此时的金星称为启明星,排除D;当金星位于②位置时,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后于太阳从西边落下,我们可以在黄昏时分看到金星,此时的金星称为长庚星,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7、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焚烧秸秆放烟防御霜冻原理的理解程度。

【详解】

地面辐射由地面温度决定,夜晚地面温度呈下降趋势,焚烧放烟只是减缓下降速度,不会增温,即不会增强地面辐射,排除A。焚烧放烟减缓地面辐射减弱的速度,排除B。人造烟雾产生大量水汽和尘埃,这些物质可以增加大气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同时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明显,使地面降温速度减缓而防御霜冻,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D。8、D【分析】【分析】

【详解】

图中显示,河道在a、b处有明显弯曲;a处为凹岩,以侵蚀为主,河岸不太可能发现大片沉积作用形成的沙滩,A不可信;读图可知,在河流源头和李家庄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因此在河流源头处不能看到李家庄,B不可信;材料信息表明,河中有处低矮水坝,河水浸过低坝向下游流淌,因此水坝不具有发电功能,水坝比较低矮,没有明显的水库,拦蓄洪水有限,因此水坝防洪功能弱,C不可信;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推算,山峰高度为550~600米,桥梁处高度应在100~150米之间,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的相对高度为400~500米,因此可能是420米,D可信。故选D。

【点睛】9、A【分析】【详解】

从中国台湾岛铁路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铁路环绕台湾山脉分布。夏季,当地多台风,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及诱发的次生灾害有可能导致铁路运输线路中断,①符合题意;台湾夏季多暴雨、多台风,加上当地铁路位于山脉边缘,暴雨和台风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对铁路破坏性较大,容易导致台湾岛铁路运输线路中断,②符合题意;地震不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③不符合题意;夏季北方冷气团势力不强,加上当地纬度低,不会受到寒潮影响,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某一等高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近地面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的判读,风速大小的比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根据图中信息以及所学知识;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对应②,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应为①,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应为④,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对应③。

(2)

结合图是信息可知;该地的地转偏向力向右,风向右偏,因此图示为北半球。

(3)

根据图中信息以及指向标;乙处为西南风,因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故最可能位于近地面。

(4)

图中甲、乙两处相比,甲处等压线较乙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甲处风力较大。【解析】(1)②①④③

(2)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

(3)西南近地面。

(4)甲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时差和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解题需要掌握零时线的计算;日期范围的划定,地方时的概念,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与纬度的关系。

【详解】

当北京时间12点时,即120°E为12点时,60°W为0点;则从60°W向东到180°的范围为一个日期,且此日期与北京同处于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240°/360°=2/3;根据地方时的定义,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因此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刻相同;同一条纬线上,同一天,昼弧比例相同,则昼夜长短相同;同一纬度的点,距离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差相同,则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解析】三分之二相同相同相同12、略

【分析】(1)地轴北极向太阳靠近;是夏至,地轴北极远离太阳,是冬至。顺着公转方向,按春夏秋冬顺序,左图中A;B、C、D对应的节气名称分别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2)右图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①点和②点时,分别对应左图中春分;夏至,A、B、C、D四个位置中的A和B。

(3)每年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动到左图中的D处,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或者南回归线),该日昆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解析】(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2)AB

(3)12月22日23°26′S(或者南回归线)最小13、略

【分析】(1)读图;F山脉名称是武夷山,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2)G山脉是巫山;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是四川盆地。

(3)M山脉是天山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

(4)E山脉是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黄土高原的南界;大致是1月份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是农业上水田与早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的分界线;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等。

(5)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山脉代号是Q,名称是喜马拉雅山脉。【解析】(1)武夷山东北一西南(2)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3)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4)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⑥河流的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⑦农业上水田与早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5)Q喜马拉雅山脉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岩层下凹;其地质构造应是向斜。

(2)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而生成,故排除掉岩浆岩;该地位于地壳内部,经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c表示变质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3)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箭头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其对太阳辐射会产生削弱影响。

(4)修建隧道适合在背斜,图中甲是背斜,乙是向斜,故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甲处。【解析】向斜变质内力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削弱甲15、略

【分析】【详解】

(1)图1中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是由于水分条件的差异引起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典型的区域中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大,沿海到内陆的水分变化大。

(2)图2乙山地南坡山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的是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甲山地与北坡相比,南坡雪线较高,原因南坡为阳坡,气温较北坡高,且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南坡高于北坡。

【点睛】

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也称为经度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

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

分布规律: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解析】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向内陆)水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北坡位于迎风坡(雪线较低)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一般是在气候炎热的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领海范围内其他国家有无害通航权;不得随意关闭。所以本题答案为错误。

【点睛】18、√【分析】【分析】

【详解】

石油、煤炭是历史时期生物体固定太阳能;风能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水能是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动能,来自于太阳能。太阳辐射是维持大气和水体运动的动力,题目说法正确。19、×【分析】【分析】

【详解】

磁暴现象是因为太阳风扰乱地球磁场形成的;而不是扰乱电离层。太阳风被地球磁场吸附到两极,与大气产生摩擦,发生了极光现象。

【点睛】

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导致磁暴,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20、×【分析】【分析】

【详解】

太阳内部的物质经过核聚变产生大量的能量;而不是核裂变。

【点睛】

太阳核聚变过程: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四、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1)

结合学过的知识;地球受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故①是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向外释放能量,故②为地面辐射,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后,把能量归还给大地,故③是大气逆辐射。

(2)

图中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

(3)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所以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对应图中的②

【点睛】【解析】(1)太阳地面大气逆。

(2)削弱。

(3)②22、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气压带;风带及洋流知识;解答时首先应明确题干中涉及地点的地理位置,然后在调用相关知识。

【详解】

(1)本题主要是根据雾的定义;结合雾的形成条件去思考。雾是水汽凝结物,形成雾一般用具备是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10月为瓦尔帕莱索初夏,近地面气温高,蒸发旺盛;受海洋影响大,空气暖湿,有充足的水汽。下垫面较冷可以从寒流流经和大陆降温快两方面分析:附近有秘鲁寒流流经,夜晚大陆降温更快,下垫面气温比高空低,晴朗的夜间或清晨逆温最明显,同时气温低的时段有利于水汽的凝结。所以多漫天大雾。

(2)麦哲伦海峡处于南纬50多度的西风带;强劲而饱含水汽的西风不仅给海峡地区带来低温;多雨和浓雾,而且造成大风、急浪,是世界闻名的猛烈风浪海峡,不利于航运。

(3)降水特征包括降水总量及其季节分配两个方面。从降水总量看,瓦尔帕莱索年降水量较小;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瓦尔帕莱索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冬季,而布宜诺斯艾利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洋流、海陆位置等因素影响。瓦尔帕莱索位于30°S--40°S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30°S--40°S大陆东岸,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巴西暖流增温增湿。【解析】(1)瓦尔帕莱索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强,海水蒸发较为旺盛,空气暖湿;附近有秘鲁寒流经过,造成下垫面附近气温比高空低,形成逆温;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汽极易凝结形成雾,所以多漫天大雾。

(2)麦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