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82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②上网里聊天、发E—mai1成为人们比便捷的通信方式③人们排着长队买食油、火柴、棉布等生活必需品④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砖房,90年代盖楼房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3、我国最早打开对外开放大门和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管理体制的省份是()A.广东和海南B.广东和福建C.上海和广西D.福建和上海4、4.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B.广大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C.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题文】“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B.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C.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D.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6、“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D.雷锋7、中国共产党成立于()A.1919、5B.1920、7C.1921、7D.1922、78、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A.百日维新B.公车上书C.强学会的成立D.康、梁创办《万国公报》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____,坚持____。10、【题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一次内乱AB

错误: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题文】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2、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撕毁______,国民党军队22万人大举进攻______,接着向其他解放区发起进攻,内战全面爆发。13、【题文】在做数学作业时,小明对1、2、3、4的数字很好奇,就问妈妈:“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妈妈回答:“它叫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1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志愿军英雄功臣,其中视纪律重于生命的是____。____15、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填出图中ABCD代表的城市:A____B____C____D____。

写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E____。16、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因成功研制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屠呦呦()

。A.TB.F18、《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T正确F错误19、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日本首相田角中荣访华。______(判断对错)20、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延安。______(判断对错)2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此后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22、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3、近代史上从我国割地最多的国家是俄国。()2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的一部分。25、1997年,中美两国首脑在克里姆林宫签署联合声明,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平等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4题,共32分)26、1901年;王五听到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非常气愤,腐败的清政府无法对付洋人,只会对付自己人,比如主张变法的洋务派就被清政府赶尽杀绝。

判断正误;理由是什么?27、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升空时;从广播里传出“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28、图漫画创作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对其寓意;小龙认为是清朝统治光芒四射;而小红则认为是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9、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错误:

理由: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1题,共9分)30、下面是2008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的两个镜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嘉兴圣火点燃红船起航之旅图二遵义站火炬点火仪式现场。

(1)请说出奥运圣火选择在以上两个景点的历史依据?

(2)当年这两个地方发生的历史事件解决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

(3)以上事件在党的历史上各有什么重大意义?

(4)奥运圣火今天在以上景点传递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4分)31、【题文】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材料一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二西岸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1)请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和“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3分)

(2)阅读材料二;概括胡适对西方文化的态度?(1分)

(3)在提倡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对待东西方文化?(1分)32、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回答:(1)材料中“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人们排着长队买食油、火柴、棉布等生活必需品这种现象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排除,选D。【点评】考查衣食住行的变迁2、D【分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在他的第一部译著《天演论》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生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思想文化的知识点,应把握严复的成就。解答本题要熟记严复的有关成就。3、B【分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故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B。【解析】B4、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故选A。【解析】A5、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在十年探索时期的相关史实。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出现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现在成绩。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在我国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克服条件的恶劣,无私奉献,为国为人民做出贡献。所以这些人身上,体现了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解析】【答案】D6、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邱少云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焚烧,最后壮烈牺牲的。A;D不是朝鲜战争中的英雄人物,B的事迹是勇堵枪口,都与题意不合。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邱少云的有关内容。

本题掌握抗美援朝战争英雄人物的相关知识。注意准确识记邱少云的有关内容。【解析】C7、C【分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故选C.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为切入点;考查中共一大.

本题以中共一大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C8、B【分析】略【解析】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析】【答案】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10、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根据所学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的主要是经济上的倒退,全国政治上还比较稳定。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政府机构遭到严重破坏,革命委员会夺去了大部分政府机构的领导权,使中国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故选A。【解析】【答案】错误:A订正:“文化大革命”1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相关知识;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就提出改革开放,后来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摸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即邓小平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析】【答案】邓小平理论12、《双十协定》中原解放区【分析】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命令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

故答案为:

《双十协定》;中原解放区。

本题以“内战全面爆发”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全面内战爆发的知识点的识记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以及影响。【解析】《双十协定》中原解放区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于12世纪初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时,其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此后便传遍了全世界。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解析】【答案】错误:____正确:____14、邱少云【分析】根据题中的提示就知道是邱少云15、A厦门B汕头C深圳D珠海E海南岛【分析】【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根据题文地图标识,ABCD所代表的城市依次是:厦门、汕头、深圳、珠海,E是海南岛。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16、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爆发和中英《南京条约》以及《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本题答案为:鸦片战争、《辛丑条约》。【解析】鸦片战争辛丑条约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屠呦呦的相关知识点。屠呦呦,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5年10月,发现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故题目错误,故A错误,B正确。故选B。【解析】B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美俄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掠夺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去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894年至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正确。【解析】T19、×【分析】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题目给出的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中日建交。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呈敌对状态。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解析】×20、√【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在不同时期不断变动,中共中央所在地转移路线是: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京。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一直都在延安。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解析】√2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此后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解析】【答案】对22、√【分析】【分析】据所学知;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23、√【分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俄国是近代史上从我国割地最多的国家。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史上从我国割地最多的国家。2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英《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1860年中英在北京签订了《北京条约》。这个条约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等。故此题正确,故选T。【解析】T25、×【分析】近年来;中俄关系进入了健康和稳定发展的阶段,两国在各领域的全面合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俄两国高层领导人的互访和会晤,有力地推动了两国睦邻友好,1997年,中俄两国首脑在克里姆林宫签署联合声明,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平等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中俄关系。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苏关系的相关史实。【解析】×四、辨析题(共4题,共32分)26、错误。清朝主张变法的是维新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分析】【分析】清朝主张变法的是维新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主张的不同之处。另外题目中提到的“腐败的清政府无法对付洋人,只会对付自己人”在《辛丑条约》的表现为: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了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7、错误:“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

理由:籼型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在1973年培育成功的,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升空是在1970年,【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籼型杂交水稻的知识,籼型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在1973年培育成功的,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升空是在1970年,所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升空时,从广播里传出“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是不正确的。28、小红。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分析】【分析】此题属于辨析题;解法是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首先应该寻找好“辨点”,然后就“辨点”作以下三点操作:第一,辨。就是看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第二,析。就是回归教材,找准切入点,对观点进行分析。第三,汇总。就是回到题中,将正确的观点和所学历史知识结合并且总结得出正确结论。此题中就清朝是光芒四射还是土崩瓦解要求做出辨析,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独立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四分五裂,土崩瓦解,所以小红的判断是正确的,然后在回顾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点评】辨析题是近年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而且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解答此类试题时,许多学生常常不得要领,泛泛而谈,不着边际,丢分现象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一要掌握好基础知识,二要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形成一个网络知识,希望同学们要认真对待,加强练习。29、错误:1972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理由:1972年,尼克松访华是为了谋求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或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建交的知识,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所以1972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是不正确的。五、识图题(共1题,共9分)3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和遵义会议。依据图1“嘉兴圣火点燃红船启程之旅”可知;中共一大在此召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依据图2“遵义站火炬点火仪式现场”可知,1935年遵义会议在此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和遵义会议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叫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和遵义会议有何重大意义的知识。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遵义会议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本题考查的是奥运圣火今天以上景点传递有何特殊意义的知识。依据所学可知,奥运圣火在这两个城市传递,能够激起人们对当年革命先烈的无限追忆,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脚踏实地,坚定报国之志;在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还要团结合作;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为举办奥运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1)图1:中共一大在此召开;图2:遵义会议在此召开。

(2)图1:建立中国共产党;图2:确立了以毛泽东的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图1:中共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图2: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奥运圣火在这两个城市传递,能够激起人们对当年革命先烈的无限追忆,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激励每个中国人为举办奥运贡献自己的力量。六、综合题(共2题,共14分)3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和对待东西方文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先后经历了器物层次,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先后建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制度层次,19世纪末,面对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制度,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都是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表现,思想文化层次,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又发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这是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的表现。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胡适在材料中“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的信息,说明胡适对西方文明极力崇拜。

(3)根据理解;我们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是吸取其精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