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29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唐律疏议·资贼》规定:“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普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这反映唐朝A.提倡“重罪轻罚”的原则B.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发展趋势C.宗族关系凌驾于法律之上D.经济发展推动了法律制度的改进2、以下为民国时期县长考试内容及流程。第一试第二试第三试第四试考

容三民主义、建方略、中国国民党革命史法学通论、经济学理、政治学原理、中外近百年史、中国人文地理现行法令概要、国际条约概要、木省财政、水省实业及教育、本省路政及水利前三试均为笔试第四试为试,注重应试人的经验及才识

据此可知民国时期的县长考试A.注重德才兼备B.强调资格出身C.深受科举影响D.突出行政能力3、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4、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后,所有的国家高级官职均由贵族担任,出现过执政官职位连续7年在某一大家族的族内流动,元老院元老由执政官任命,豪门大族通过垄断执政官这一官职来控制元老院,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这表明,罗马共和国政体()A.体现出公民大会的权威性B.已经具备三权分立的雏形C.形成了元老院的独裁统治D.具有浓厚的寡头政治特征5、1928年,国民党中央通过《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闭会期间,政权“付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负责“国民政府组织法之修正及解释”。这体现出()A.国民政府强调严格依法行政B.国民党党内推行独裁专政C.国民政府践行“三民主义”D.国民党剥夺人民民主权利6、汉文帝在诏令三公九卿、郡守、诸侯王举贤良的同时,増加了“上亲策之”这一程序。这一程序的设置A.强化了国家对官吏选拔的掌控B.完善了察举制选拔的程序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使才学成为官员选拔的标准7、1978年邓小平发表讲话时提出:“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这一讲话A.结束了“文革”的混乱局面B.揭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D.推进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秦。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隋。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唐。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9、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10、(一)官员的选拔。制度时期内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汉武帝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11、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12、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征收两税,但________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庸调制。A.正确B.错误14、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秦朝与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A.正确B.错误15、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A.正确B.错误16、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A.正确B.错误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据此,中央政府在广西设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A.正确B.错误18、《战争与和平法》标志国际法诞生;()A.正确B.错误19、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A.正确B.错误20、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分别是开创雅典民主政治先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标志。A.正确B.错误21、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6分)22、法律与教化材料一《唐律疏议》中有十恶重惩原则,如谋反:“谓谋危社稷”。然王者奉上天之宝命为子为臣将起逆心故曰“谋反”。如恶逆:“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如大不敬,指对帝王不尊敬的言行,为帝王配制药物有错误,为帝王做饭菜误犯食禁,无礼对待帝王派遣的使者。如不孝,指对直系尊亲属有忤逆言行;居父母丧时嫁娶作乐,脱去丧服,改着吉服。如不义,“谓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见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此外还有八议原则: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这八种人犯罪“大罪必议,小罪必赦”。以及刑事责任年龄及老幼废疾减免刑法原则(七十以上老人,十五以下儿童),死刑复议原则等。《唐律疏议》中有十恶重惩原则,如谋反:“谓谋危社稷”。然王者奉上天之宝命为子为臣将起逆心故曰“谋反”。如恶逆:“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如大不敬,指对帝王不尊敬的言行,为帝王配制药物有错误,为帝王做饭菜误犯食禁,无礼对待帝王派遣的使者。如不孝,指对直系尊亲属有忤逆言行;居父母丧时嫁娶作乐,脱去丧服,改着吉服。如不义,“谓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见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此外还有八议原则: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这八种人犯罪“大罪必议,小罪必赦”。以及刑事责任年龄及老幼废疾减免刑法原则(七十以上老人,十五以下儿童),死刑复议原则等。1905年的“洛克纳诉纽约州案”是一桩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劳工权益案。当时,经过工人阶级的艰苦斗争,纽约州议会终于通过一项法律,禁止面包房老板让雇工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一个叫洛克纳的老板第二次违反这一法律时,法院对他处以50美元的罚金。洛克纳不服,最终把这个案件上诉到了最高法院。洛克纳的辩护律师声称:纽约州的这项立法偏袒工人,损害老板,因此违反了宪法修正案第14条中“平等保护条款”。而且,宪法第5条修正案,也禁止各州不经过正当法律程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权,而“程序”就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而建立。19世纪末的美国,资本权力几乎决定了一切。这期间,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的判例确立并发展了这一原则。因此,经过激烈的辩论,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数判洛克纳胜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对《唐律疏议》的原则进行简要说明。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材料二1905年的“洛克纳诉纽约州案”是一桩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劳工权益案。当时,经过工人阶级的艰苦斗争,纽约州议会终于通过一项法律,禁止面包房老板让雇工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一个叫洛克纳的老板第二次违反这一法律时,法院对他处以50美元的罚金。洛克纳不服,最终把这个案件上诉到了最高法院。洛克纳的辩护律师声称:纽约州的这项立法偏袒工人,损害老板,因此违反了宪法修正案第14条中“平等保护条款”。而且,宪法第5条修正案,也禁止各州不经过正当法律程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权,而“程序”就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而建立。19世纪末的美国,资本权力几乎决定了一切。这期间,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的判例确立并发展了这一原则。因此,经过激烈的辩论,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数判洛克纳胜诉。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是较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之一。1950年;英国外交部在记者招待会上向全世界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声明,但又声称不改变同美国一起“反对共产主义的长期目标”,并要继续同台湾国民党集团“保持实际上的联系”。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英两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60年,毛泽东与来访的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进行会谈,毛泽东指出英国在个别问题上的态度(如联合国讨论蒋介石代表权问题的时候,同美国站在一起:在台湾英国还有领事以及西藏问题等)使得中国不能同英国正式互换大使。由于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坚持原则,与英国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英国政府终于放弃了“两个中国”、“台湾地位来定论”的错误立场,使中英外交关系在1972年3月13日升格为大使级,两国终于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

——摘编自张树德《红墙大事》材料二中英两国建交40多年来;双边关系取得了全面而快速的发展。例如,1972年,中英贸易额只有3亿美元,2012年达到631亿美元。中国在吸收英国投资的同时,也在英国进行投资,2004年中国在英国的直接投资存量仅为1.1亿美元,2012年高达89.3亿美元。2011年,中国赴英人次为20多万,是1972年的1000倍。1972年,中国赴英留学生约100人,2011年达到12万人。

——摘编自江时学《中英关系的回顾与展望》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英两国建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建交与友好合作的意义。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8分)24、P41“史料阅读”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从《考试法》可以看出南京国民政府选拔应试人有何特点?此法有什么进步性?又有什么局限性?25、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它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26、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外交成就有哪些?27、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取得重大成就,请回答:

(1)面对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形势;新中国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方针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哪次会议表明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重要会议?

(3)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打开建国以来的外交僵局,说出70年代前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外交成就。

(4)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什么政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根据材料:“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普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可知儒家思想对封建法律具有一定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强调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才能减轻处罚,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法律制度受经济发展影响,排除D。2、D【分析】【详解】

从材料中民国县长考试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国民党党史、建国策略、法律、经济学、政治学、本省财政、实业、教育及路政等,说明的是对县长行政能力的重视,主要选拔实用性人才,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个人品行,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县长出身问题,排除B项;科举制在明清时期走向僵化,不利于实用性人才的选拔,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A【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可以看出西周通过分封制,推动了周文化向河南、山东以及河北等地的传播,同时也促进了这些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A项正确;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直接控制”表述错误,西周通过分封制实行间接统治,排除C项;西周时期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并没有打破,排除D项。故选A项。4、D【分析】【详解】

从材料“所有的国家高级官职均由贵族担任”“元老院元老由执政官任命”等信息可知罗马共和国实质上是贵族统治的共和国,权力被贵族掌控,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政治特征,D项正确;A项与“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不符,排除A项;B项中的三权分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C项与“豪门大族通过垄断执政官这一官职来控制元老院”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5、D【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付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等信息可以看出,国民党的《训政纲领》是国民党的一党独大,专制统治,是对人民权利的剥夺,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并不是依法行政,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不仅有党内,还有党外独裁,排除B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枉顾人民权利,不是对三民主义的践行,排除C项。故选D项。6、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在举贤良之外,增加了由皇帝亲自把控的“上亲策之”,这有利于强化国家对官吏选拔的掌控,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A正确;察举制存在较大弊端,并不完善,B排除;C项是郡县制的影响,排除C;D项是科举制的描述,排除D。7、D【分析】【分析】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强调在立法问题上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因此D选项正确;“文革”结束于1976年,A选项错误;1987年党的十三大揭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B选项错误;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C选项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州的行政权力萎缩,监察区“道”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解析】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9、略

【分析】【详解】

(1)一;贵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国一体”特点,所以1)应填E;二、根据材料中的皇权加强、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二出应填C;且2)处应填A;三、标题是选官制度的演变,而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标准经历了从血缘到德才、门第和才学的演变,且不断制度化,所以1)处应填B;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初期往往由官员兼任,随着历史发展,后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所以1)处应填D。

(2)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图“,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B项正确;“清掣签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C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E项正确;“清民间匾额”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当时还未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解析】(1)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10、略

【分析】【详解】

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⑪⑫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⑬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解析】贵族军功大小律令考察推举常科特科功劳征辟资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权11、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解析】战争:①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解析】财产租庸调两税法附加税募役法金花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B【分析】【详解】

唐朝开始实行租庸调制,故题目错误。14、B【分析】【详解】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并非秦朝开创,故该说法错误。15、A【分析】【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故正确。16、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材料说法正确。17、A【分析】【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据此,中央政府设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故正确。18、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战争与和平法》国际法”可知,《战争与和平法》是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创作的政治类著作,而国家法诞生的标志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故题目错误。19、B【分析】【分析】

【详解】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表现为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很大的实权,故最高统治集团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0、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因此题干表述正确。21、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6分)22、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十恶重惩原则”“谓谋危社稷”得出严惩“谋反”;维护统治;根据“大不敬,指对帝王不尊敬的言行,为帝王配制药物有错误,为帝王做饭菜误犯食禁,无礼对待帝王派遣的使者”得出维护君主专制;根据“不孝,指对直系尊亲属有忤逆言行;居父母丧时嫁娶作乐,脱去丧服,改着吉服”得出礼法结合;根据“不孝”“不义”等得出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

(2)根据“最终把这个案件上诉到了最高法院”“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的判例确立并发展了这一原则”得出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根据“为了保护个人权利而建立”得出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根据“‘程序’就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而建立”“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数判洛克纳胜诉”得出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解析】(1)严惩“谋反”;维护统治;维护君主专制;礼法结合;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

(2)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23、略

【分析】【详解】

(1)根据“中英外交关系在1972年3月13日升格为大使级;两国终于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英建立外交关系的背景主要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打破了美国的孤立政策。而且此时的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

(2)根据“中英两国建交40多年来,双边关系取得了全面而快速的发展”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中英外交关系的建立密切了中英关系,促进了中英间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双方的人员交流。【解析】(1)中国重返联合国;打破了美国的孤立政策。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

(2)密切了中英关系,促进了中英间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双方的人员交流。五、简答题(共4题,共8分)24、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可知《考试法》的特点是对应试人的资格有明确的要求;如教育部承认的国内院校的相关证书。

(2)根据材料可知进步性有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3)根据材料可知局限性有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私人现象始终无法拒绝。【解析】(1)特点:对应试人的资格有明确的要求;如教育部承认的国内外院校的相关证书等。

(2)进步性: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3)局限性: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私人现象始终无法杜绝。25、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得出,第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