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17/wKhkGWefHxeAC9yYAAIOfbsKwdM336.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17/wKhkGWefHxeAC9yYAAIOfbsKwdM3362.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17/wKhkGWefHxeAC9yYAAIOfbsKwdM3363.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17/wKhkGWefHxeAC9yYAAIOfbsKwdM3364.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B/17/wKhkGWefHxeAC9yYAAIOfbsKwdM33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38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夏商时期的乐舞大多以神话般的写意形式来表现图腾崇拜,歌颂部落首领的功德,而西周乐舞则注重各种烦琐的礼仪,规模宏大面又庄严肃穆,在祭祀典礼等仪式中时刻强化化着天子与诸侯封君间的秩序。据此可知,西周乐舞A.强调政治制度的革新B.注重渗透社会等级思想C.淡化了血缘政治关系D.强化了君主的至上权威2、汉代法律规定“亲亲得相首暨”原则,即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长首匿卑幼除死罪听上请减免外,不负刑事责任。汉代还多次减轻刑罚,基本上废除劓刑、刖刑,使得犯罪者除了死刑外基本可以自全其身,尊重和保障了犯罪者的人身人格,这些做法体现了汉代A.统治者法律意识的淡薄B.儒道思想出现融合趋势C.法家思想退出历史舞台D.法律儒家化的时代特征3、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和国际收支的调节从属于一种有约束力的规则,而不是基于某些国家的自愿。这种世界货币关系形成的背景是A.《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运行C.美国控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韩愈认为,“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如以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也。”据此可知韩愈A.否认孔子学说B.崇尚法家思想C.主张礼法结合D.反对儒学独尊5、美国学者石斐然指出:“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台计算机,那么,政党体系就相当于这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中国这台机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它能不断进行自我升级。”下列属于该“操作系统”自我升级表现的是A.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B.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C.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D.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6、秦朝北筑长城,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当时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是A.羌、氐B.匈奴C.夷、越D.夫余、乌桓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秦。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隋。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唐。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8、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9、(一)官员的选拔。制度时期内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汉武帝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10、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1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征收两税,但________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庸调制。A.正确B.错误13、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秦朝与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A.正确B.错误14、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A.正确B.错误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据此,中央政府在广西设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A.正确B.错误16、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A.正确B.错误17、《战争与和平法》标志国际法诞生;()A.正确B.错误18、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分别是开创雅典民主政治先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标志。A.正确B.错误19、地理环境并非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A.正确B.错误20、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4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的文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833年英国政府各部门开始实行官职的考试补缺制度。1853年英国议会派麦克菜等3人组成委员会调查东印度公司的用人制度。该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摒弃用人制度上的“恩賜”主义,实行考试任用度。1854年,英国財政部高级官或查理斯・屈威廉和斯坦福・罗斯科特对英国文官进行全面调査,捉出了芳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視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考试等等。187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第二号枢密院令,对文官的考试、录用、等级结构等重要原则做了进一步的确定和完も。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个文官制度在英国正式建立。美国文官恫度的建立,经历了和英国大体相同的情况。——马桦《英国文官考试度研究》(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后期英国任用官员制度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北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的作用。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材料二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材料三《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太平御览》材料四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清史稿·选举志》(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承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
(3)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24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传统政治;历代间极多变迁,首先,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熬一代的人事.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无可讲。
第二;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
第三;制度虽像勒定为成文,其实还是跟着人事随时有变动。
第四;某一项制度之逐渐创始而臻于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逐渐在酝酿。又必有种种用意,来创设此制度。
第五;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
第六;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城性。
第七;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提供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制度多种认识。请从材料中提取一点认识,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评析。(要求:认识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世纪末期;政府中开始出现职业行政官员,主要负责各部内务,这就是英国近代最初意义上的文官。这时英国两党制基本形成,辉格党;托利党轮流执政。由于官吏的任用以党派为基础,讲关系、重门第,致使不少庸碌之辈和腐败分子混入了政府系统,而有真才实学的人则受到排挤。这样就会造成大批管员失业,使现政府效率低下贪污腐化,甚至引起政治震荡和社会动乱。
1833年;有些较大的部门开始以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方式招最官员,走出了考试任官的第一步。1855年,英国根据(诺斯科特一屈维廉报告)进行文官制度的重大改革、颁布了《关于承用王国政府文官)的第一个根密院命令,并成立了文官事务委员会主管文官考试录取工作,至此,英国文官制度初步形成。1870年,英国又顿布了关于文官制度的第二个根密院命令,以法律的形式最终确认了(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的构想,这是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步,以后经过英国历届政府的完善和补充,最终确立了整套文实制度。
英国19世纪70年代确立的文官制度延续至今;尽管竞争;通才、中业、常任等原则一直未变,但政府的职能、文官的任务却不断地变革,以使其不断完善。
——编自唐莹莹《浅谈英国文官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对一幕发生在10世纪英国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25、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既是一部中外交流史,又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科举制度早在16世纪就通过英文版的《大中华帝国史)一书被介到英国,从1570年到1870年关于中国科举制的英文版论文和专著就有78种之多,在英文体《绅士杂志》,《伦杂志》《雾杂志》等纷纷刊载着关于中国科举制的文章。19世纪,英国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科举制是一个热点,英国学者如郭士立、麦都思、密边乐在介解科举制的同时,都强烈呼吁英国政府按科举制原则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密迪乐还运用竟争性考试的办法进行了对英駐广州机构办事员的录用工作,这成为当时西方学习的典范。科举制之所以受到英国人的推崇,是因为它适应了英国当时社会的需要,而英国现存的政党分肥制使从事具体事务的文官也往往因议员或内成员的更替而更换1853年《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为基础、以1855年英国文官委员会主持普通文职文员公开竟争性考试为雏形、以1870年枢密院令为标志的与科举制形式非常相似的英国文官制度基本确立。——编自刘海波《英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的渊源)等结合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说明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史就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宣传史”。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上面的历史时间轴,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40分)27、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取得重大成就,请回答:
(1)面对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形势;新中国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方针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哪次会议表明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重要会议?
(3)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打开建国以来的外交僵局,说出70年代前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外交成就。
(4)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什么政策?28、“思考点”,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29、史学界认为,16~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子,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一系列斗争,在它的推动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进入崭新的时代。(1)列举16~18世纪欧美爆发“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三个典型事件。
(2)1689年;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限制国王的权力?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
(3)“崭新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4)从你所列举的典型事例中任选一个谈谈它的历史意义?30、简述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详解】
根据“西周乐舞则注重各种烦琐的礼仪,规模宏大面又庄严肃穆,在祭祀典礼等仪式中时刻强化化着天子与诸侯封君间的秩序”可得出,西周的礼乐制度实质上是维护等级秩序的手段,因此强调在乐舞中融入渗透社会等级思想,B项正确;乐舞与政治革新无关,排除A项;西周强调血缘政治关系来维护统治,排除C项;当时没有君主权力至上,没有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B项。2、D【分析】【详解】
“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符合儒家伦理观念,同时汉代废除肉刑,尊重和保障犯罪者的人身人格也符合儒家思想的内涵,说明汉代法律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即法律呈现出儒家化特征,D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汉代法律的特征而非统治者的法律意识,排除A;题干内容与道家思想无关,排除B;法律本身就是法家思想的体现,汉代法律中废除肉刑但不等于废除法律,因此说明法家思想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3、A【分析】【分析】
【详解】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这与材料中“有约束力的规则”等信息吻合,A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都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产物,排除BC两项;世界贸易组织不属于国家金融机构,D项错误。4、C【分析】【分析】
【详解】
韩愈认为孔子主张德治的主张不如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反映了唐代法律以礼入法的特点,C项正确;韩愈没有否认孔子学说,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崇尚法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反对儒学独尊,排除D项。故选C项。5、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82年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继续和发展,是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以及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基本方针,符合材料“政党体系”这一操作系统升级的限定,故选B;ACD均不是政党体系的内容,不符合材料限定,排除。6、B【分析】【详解】
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故秦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匈奴,故B项正确;羌、氐主要分布在当时的西北地区,故A项错误;夷、越主要分布在当时的南方地区,故C项错误;夫余、乌桓主要分布在当时的东北地区,不是长城的主要防御对象,故D项错误。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州的行政权力萎缩,监察区“道”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解析】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8、略
【分析】【详解】
(1)一;贵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国一体”特点,所以1)应填E;二、根据材料中的皇权加强、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二出应填C;且2)处应填A;三、标题是选官制度的演变,而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标准经历了从血缘到德才、门第和才学的演变,且不断制度化,所以1)处应填B;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初期往往由官员兼任,随着历史发展,后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所以1)处应填D。
(2)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图“,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B项正确;“清掣签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C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E项正确;“清民间匾额”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当时还未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解析】(1)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9、略
【分析】【详解】
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⑪⑫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⑬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解析】贵族军功大小律令考察推举常科特科功劳征辟资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权10、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解析】战争:①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11、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解析】财产租庸调两税法附加税募役法金花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B【分析】【详解】
唐朝开始实行租庸调制,故题目错误。13、B【分析】【详解】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并非秦朝开创,故该说法错误。14、A【分析】【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故正确。15、A【分析】【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据此,中央政府设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故正确。16、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下规定输庸代役,保障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故题干表述正确。17、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战争与和平法》国际法”可知,《战争与和平法》是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创作的政治类著作,而国家法诞生的标志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故题目错误。18、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因此题干表述正确。19、A【分析】【详解】
自然环境对文明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所以该说法正确。20、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4分)21、略
【分析】【详解】
(1)变化根据“该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摒弃用人制度上的‘恩赐’主义;实行考试任用度”得出是由政治恩赐制到考试录用制。背景结合所学内容壳子,主要是原官僚体系紊乱,政府管理低效;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有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据“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查理斯・屈威廉和斯坦福・罗斯科特对英国文官进行全面调査,捉出了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可知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国家管理的现实需要;而且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官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素养。
(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西方文官制度的作用主要是有利政局稳定和社会管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大了选材范围,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1)变化:由政治恩赐制到考试录用制。
背景:原官僚体系紊乱;政府管理低效;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国家管理的现实需要;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官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素养。(答出三点即可)
(2)作用:有利政局稳定和社会管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大选材范围,提高行政效率。22、略
【分析】【详解】
(1)主要依据:根据“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得出血缘;制度:结合所学可得出嫡长子继承制。
(2)原因:根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得出身为中正;根据“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得出门第高贵。
(3)影响:根据所学可从打破了特权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稳固了统治基础;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解析】(1)主要依据:血缘;制度:嫡长子继承制。
(2)原因:身为中正;门第高贵。
(3)影响:打破了特权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稳固了统治基础;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五、论述题(共4题,共24分)23、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某一项制度之逐渐创始而臻于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逐渐在酝酿。又必有种种用意,来创设此制度。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都是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完善形成的。结合三公九卿制度的建立、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立等信息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解析】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都是长期发展完善形成的。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其中宰相大权在握。为了限制相权,汉代实行了中外朝制度,唐代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度,宋代形成了中书门下制度,这些都限制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明代朱元璋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直接废除了宰相制度。为了减轻皇帝的政务负担,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4、略
【分析】【详解】
根据“18世纪末期,政府中开始出现职业行政官员,主要负责各部内务,这就是英国近代最初意义上的文官”可得出该材料的主题是英国的文官制度。对话的内容可从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具体内容、特点、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概括。【解析】对话主题:英国的文官制度。
甲:听说了吗?我们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考试成为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了。
乙:啊?有这么好的事吗?
甲:当然了;因为枢密院最近颁布了一个《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命令,并成立了文官事务委员会主管文官考试录取工作。
乙:这真是件好事;枢密院为什么要颁布这个命令啊?
甲:还不是因为以前在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上存在问题。你看以前官吏的任用常以党派为基础;讲关系;重门第,致使不少庸碌之辈和腐败分子混入了政府系统,而有真才实学的人则受到排挤、打压。这样造成了政府效率低下,腐败泛滥,甚至引起政治震荡和社会动乱。
乙:还真是;国家存在问题就应该进行改革。这样今后我们也有学习的动力了。
甲:是啊,我们好好努力,争取考上事务官。一方面可以为国家出力,另一方面在没有严重过错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自己衣食无忧了。25、略
【分析】【详解】
根据“中国的科举制度早在16世纪就通过英文版的《大中华帝国史)一书被介到英国”并结合所学可得出,16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对外扩张,当时仍是世界大国与强国的中国成为西方国家了解和研究的重要对象,中国的科举制等传入西方。根据所学,再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概括,即工业革命对于官僚体制不断发展的要求这一角度进行概括。可得出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启蒙思想不断宣传,英国对国家政治发展的规范化、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传统文官制度弊端不断凸显,英国更希望找到一种更加公平合理的文官制度。于是讲究公平公正的科举制得到更多的青睐,英国兴起了科举制度宣传热。再结合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的过程及影响进行概括,可得出进入19世纪中期,随着英国内阁制、政党制和议会制度的发展,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日益切,同时英国对中国科举制的宣传与实践更为充分,最终促成了英国科举制——文官制度的确立。【解析】示例说明:
16世纪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对外扩张,当时仍是世界大国与强国的中国成为西方国家了解和研究的重要对象,中国的科举制等传入西方。
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启蒙思想不断宣传,英国对国家政治发展的规范化;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传统文官制度弊端不断凸显,英国更希望找到一种更加公平合理的文官制度。于是讲究公平公正的科举制得到更多的青睐,英国兴起了科举制度宣传热。
进入19世纪中期;随着英国内阁制;政党制和议会制度的发展,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日益切,同时英国对中国科举制的宣传与实践更为充分,最终促成了英国科举制——文官制度的确立。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6、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多角度进行概述。材料的时间轴中涉及到了雅典城邦的兴起,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因此可从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的角度进行提炼主题。论述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即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以及雅典民主政治所产生的影响这些方面进行概括。其它角度诸如比较雅典与罗马文明的差异、罗马法律的发展及影响等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示例1:
主题:欧洲文明的起源。
阐述:在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最重大成就,如个人主义精神。与希腊相比,罗马人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在扩张征服和统治帝国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成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法律制度和个人主义的起源。
示例2:
主题: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的差异。
阐述:就文明的拓展方式而言。希腊: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罗马: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就国家的形式而言。希腊: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罗马: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度,实行总督统治。就政体和统治方式而言。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罗马:在摆脱了君主制后建立了共和国,但是一开始权力就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共和国并没有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而是一种贵族共和国,随着疆域的扩大,共和国转化为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就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言。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其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査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六、简答题(共4题,共40分)27、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面对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形势,新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方针是“一边倒”。
(2)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是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重要会议。
(3)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打开建国以来的外交僵局,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外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写商标代理合同范例
- 农村住宅购买合同范本
- 加盟合同范例预算
- 23《纸船和风筝》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001
- 代养鸡合同范例
- 2024年01月江苏2024年苏州银行招考(零售银行淮安区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养羊合作合同范例
- 推动创新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 公寓共享茶室合同范例
- 买卖合伙合同范例
- 班级管理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课件(共28张ppt)
-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试题一及答案
- 简易劳务合同电子版
- 明代文学绪论
- 通用税务自查情况说明报告(7篇)
- 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
- 分析化学(高职)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晚熟的人(莫言诺奖后首部作品)
- m拱顶储罐设计计算书
- 2023外贸业务协调期中试卷
- 新人教鄂教版(2017)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