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A/3C/wKhkGWefHfCAai0TAAEvmHMwPSc588.jpg)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A/3C/wKhkGWefHfCAai0TAAEvmHMwPSc5882.jpg)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A/3C/wKhkGWefHfCAai0TAAEvmHMwPSc5883.jpg)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A/3C/wKhkGWefHfCAai0TAAEvmHMwPSc5884.jpg)
![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A/3C/wKhkGWefHfCAai0TAAEvmHMwPSc58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必修1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7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B.Ag与稀硫酸反应: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D.将Na加入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B.乙烷的结构式是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是D.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是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HNO3B.Cl2C.NaHCO3D.SO24、下列关于SO2的描述正确的是A.无毒B.无色C.无味D.难溶于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中,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16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0族元素的原子C.同一主族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D.主族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只有Be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3H2(g)+N2(g)⇌2NH3(g)ΔH=-92kJ·mol-1,当放出9.2kJ热量时,转移电子0.6NAB.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mol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C.1mol·L-1氯化铜溶液中,若Cl-的数目为2NA,则Cu2+的数目为NAD.标准状况下,NO和O2各11.2L混合充分反应,所得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NA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根据元素周期表1-18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___;__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稀有气体除外)。
(4)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大于___(填化学式)。8、工业上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3O4、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档颜料﹣﹣铁红(Fe2O3);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若用稀硫酸,则Fe3O4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实验室实现“步骤Ⅰ”中分离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Ⅲ中应选用_____试剂调节溶液的pH(填字母编号).
A.稀硝酸B.氢氧化钠溶液C.高锰酸钾溶液D.氨水。
(3)步骤Ⅳ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煅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Ⅳ中,FeCO3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9.5,c(Fe2+)=1×10﹣6mol/L.试判断所得的FeCO3中是否含有Fe(OH)2,请通过简单计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已知:Ksp[Fe(OH)2]=4.9×10﹣17).
(6)欲测定硫铁矿矿渣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5.6克样品,充分“酸溶”、“水溶”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充分反应后加入NaOH溶液至不再继续产生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至固体恒重,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4.2克,测得该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9、化学反应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或者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有下列一组反应: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
(2)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
(3)上述反应中,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
(4)上述反应中,既是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
(5)根据你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填序号)。
A.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
B.氧元素的得失。
C.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D.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0、有五种等浓度溶液①Na2SO3、②BaCl2、③AgNO3;④NaOH、⑤X五种溶液(X为某未知溶液);将部分溶液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查阅资料:Na2SO3类似Na2CO3;具有某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序号。
操作。
现象。
离子方程式。
i
①+②
白色沉淀。
a
ii
②+③
b
c
iii
①+⑤
无色气体。
d
(1)将表格补充完整。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②与④不能发生反应;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猜测⑤是H2SO4,因此在实验iii的基础上增加实验iv,证明了猜测。实验iv的操作及现象是:(所需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用电弧法合成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方程式为:2K2Cr2O7+3C+8H2SO4=2Cr2(SO4)3+2K2SO4+8H2O+3CO2↑
(1)用双线桥法表示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2)此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3)若产生6.72LCO2标准状况下气体,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12、Na;Fe、Al是中学化学常见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焰色反应的实验中,Na元素燃烧时的焰色为_______色,观察K元素燃烧时的焰色需要透过_______。
(2)碘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治疗肿瘤。该核素的质子数为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质量数为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对应数值125和53)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与太阳能电池感光板所用材料均为晶体硅。(____)A.正确B.错误14、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____)A.正确B.错误15、氯化镁的电子式(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16、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____)A.正确B.错误17、的还原性较强,而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气体。(______)A.正确B.错误18、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19、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容器中分别盛有5molO2和2molN2,则压强之比为5∶2。(_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20、标准状况下,1mol氢气所占的体积是0.5mol氧气所占的2倍。(__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21、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4题,共16分)22、某工厂以精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为原料冶炼铜,在炼铜炉内发生如下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
(1)若生成38.4吨金属铜;需要含杂质20%的精辉铜矿多少吨?___(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2)若(1)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用于生产硫酸;可生产98%的硫酸多少吨___(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的转化率为92%,三氧化硫的吸收率为98%)?(保留3位小数)
(3)今将amolCu2S与bmol空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0%)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设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为P1,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容器内的压强为P2;请完成下列表格:___
。反应后固体的成分。
Cu
Cu2S;Cu
Cu2O;Cu
b的取值范围。
____
____
____
P1与P2的关系(填>、<;=)
P1____P2
P1____P2
P1____P2
23、玻璃仪器内壁残留的硫单质可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除去;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请计算:
(1)0.9600g硫单质与VmL1.000热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只生成和则V=______。
(2)6.400g硫单质与120.0mL1.000热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只生成和则x=______。24、Ⅰ.(1)含0.6molH原子的NH3的质量为______g。
(2)质量相同的CO2、NH3、SO2、O3四种气体中,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3)1.6g某气体含有3.01×1022个分子,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g/mol。
(4)把2.0mol·L-1Al2(SO4)3溶液和1.0mol·L-1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
Ⅱ.在0.2L由NaCl溶液、MgCl2溶液、CuCl2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如图所示。
(1)混合液中,MgCl2的质量为_______g。
(2)将该混合溶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L,稀释后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25、为确定某铝热剂(含氧化铁和铝)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1)若取a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同)体积为bL;样品中铝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
(2)若取ag样品将其点燃;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铁与铝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3)待(2)中反应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cL,该气体与(1)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c:b__________。
(4)用铝热法还原下列物质,制得金属各1mol,消耗铝最少的是____________。A.MnO2B.Fe3O4C.Cr2O3D.V2O5评卷人得分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3题,共12分)26、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W是海水中的重要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的单质为金属;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Z最高正价为+7。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元素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指明周期与族),上述五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填化学式)。
(2)W的单质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X的单质与加热还原出金属Ti,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门捷列夫曾预言过与Y同主族的“镓(Ga)”元素的存在,Ga与Y相邻。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A.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B.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碱性强弱:D.单质Ga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27、A;B、C、D、E是中学常见的几种化合物;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X;Y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A、B都是氧化物且A是红棕色粉末。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强电解质。
①若试剂1和试剂2的酸碱性相同,则C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若试剂1和试剂2的酸碱性不同,试剂1和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试剂2是稀硝酸。
①Y单质与稀硝酸反应生成E时,Y单质必须过量,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如果稀硝酸过量,可以选择试剂_____________进行验证。
②D的阳离子能够与强碱、氯气反应,生成一种高效的净水剂YO42-,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28、X;Y、Z、W四种物质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其中X、W为单质;Y、Z为化合物,未列出反应条件)。
(1)若Z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W遇淀粉溶液变蓝,则X单质在常温下的颜色为_______。
①工业上Z的用途很广泛,请用化学方程式写出Z的一种用途:_______。
②生活中所用的Z加入了碘酸钾,过量X与Y溶液反应可以得到一种碘酸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若X原子的质子数是W原子质子数的2倍,且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共2题,共12分)29、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________30、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镁为难溶物;不能拆,错误;
B.Ag不能与盐酸反应;错误;
C.小苏打为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D.Na与CuSO4反应时应为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错误;
故选C。2、B【分析】【详解】
A.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故A错误;
B.乙烷分子式是C2H6,结构式是故B正确;
C.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是故C错误;
D.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质量数是13,表示为故D错误;
选B。3、D【分析】【分析】
非电解质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
【详解】
根据概念,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本题中HNO3和NaHCO3属于电解质,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电离出离子的原因,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Cl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在选择时要严格按照非电解质的定义进行判断,以免解答时错选Cl2。4、B【分析】【详解】
二氧化硫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关于SO2的描述正确的是B选项,答案选B。5、D【分析】【分析】
【详解】
A.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8、8、18、18、32等;不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6,如锂和钾,故A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例如钠离子,故B错误;
C.同一主族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可能降低,如碱金属,也可能升高,如卤素,故C错误;
D.主族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只有Be,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次外层电子数为8的是Ar;不是主族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关系,最外层核外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判断元素的种类、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点,解题中注意掌握规律的同时,注意特例。6、A【分析】【分析】
【详解】
A.反应3H2(g)+N2(g)⇌2NH3(g)△H=-92kJ/mol转移6mol电子,转移电子数6NA,当放出热量9.2kJ时,转移电子0.6NA;故A正确;
B.FeI2溶液中,I-的还原性大于Fe2+的,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molFe2+被氧化时,溶液中I-已经完全被氧化,由于不知道FeI2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B错误;
C.只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但是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其中所含离子的数目,故C错误;
D.标况下,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和O2各11.2L,物质的量各为0.5mol,2NO+O2=2NO2,反应后生成二氧化氮0.5mol和0.25mol氧气,共0.75mol,分子数目为0.75NA,二氧化氮能自身转化为四氧化二氮,2NO2⇌N2O4,导致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小于0.75NA;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NO和O2反应时要考虑量的关系,还要考虑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相互转换。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短周期元素中有5种金属元素,分别是Li、Be、Na、Mg、Al;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则其中金属性最强的是Na,与O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
(2)短周期中属于稀有气体有He、Ne、Ar;
(3)同周期元素原子的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4)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C>Si;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N>C;则N的非金属性大于Si,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NH3>SiH4。【解析】5种Na2ONa2O2He、Ne、ArNaNH3SiH48、略
【分析】【详解】
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与硫酸不反应,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3O4、Fe2O3、FeO、SiO2)加入硫酸后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铁;过滤后得到的滤渣为二氧化硅,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生成硫酸亚铁溶液,调节pH后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可生成碳酸亚铁固体,经洗涤、干燥,在空气中灼烧时发生分解,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生成氧化铁。
(1)酸溶过程中四氧化三铁和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铁离子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Fe2++2Fe3++4H2O;(2)根据分析可知,步骤Ⅰ为过滤,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烧杯等;步骤Ⅳ中调节pH值的试剂要能与酸反应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用氨水较好,答案选D;(3)步骤Ⅴ是加入碳酸氢铵产生碳酸亚铁溶液,温度过高亚铁离子水解程度增大,同时碳酸氢铵容易分解,所以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4)步骤Ⅵ中发生反应为碳酸亚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生成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4FeCO3+O22Fe2O3+4CO2;(5)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9.5,则溶液中氢氧根浓度是10-4.5mol/L,溶液中c(Fe2+)•c2(OH-)=1×10﹣6×(1×10﹣4.5)2=1×10﹣15>Ksp[Fe(OH)2]=4.9×10﹣17,所以有Fe(OH)2沉淀生成;(6)根据题意,最后称得残留固体4.2g为氧化铁,则铁元素的质量为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2.94g,所以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94g/5.6g×100%=52.5%。
点睛:本题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析应用,主要是流程分析理解和反应过程的判断。注意掌握工艺流程题的解答流程和方法:(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2)然后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3)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流程:①反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解析】Fe3O4+8H+=Fe2++2Fe3++4H2O漏斗、玻璃棒、烧杯D防止NH4HCO3分解;减少Fe2+的水解4FeCO3+O22Fe2O3+4CO2溶液中c(Fe2+)•c(OH﹣)2=1×10﹣6×(1×10﹣4.5)2=1×10﹣15>Ksp[Fe(OH)2]=4.9×10﹣17,故有Fe(OH)2沉淀生成52.5%9、略
【分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在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则一定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有①④⑩;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有⑤⑦;
(2)②⑩两个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合理选项是②⑩;
(3)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其中有②⑧两个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其中⑧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合理选项是⑧;
(4)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为离子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有③⑨,且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同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合理选项是③⑨;
(5)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关系,明确反应中是否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反应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进行。【解析】①④⑩⑤⑦②⑩⑧③⑨C10、略
【分析】【详解】
(1)①Na2SO3和②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和NaCl,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3↓;②BaCl2和③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Ba(NO3)2;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2)②BaCl2和④NaOH若彼此交换成分后;产物中没有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二者不能反应;
(3)由于①Na2SO3和⑤能反应生成气体,且Na2SO3类似Na2CO3,具有某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可知⑤为酸,即阳离子是氢离子,若猜测其为硫酸,则需要验证其阴离子为SO所以可将⑤与②(或者Ba(OH)2/Ba(NO3)2)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结合实验iii,即可证明⑤是H2SO4。【解析】Ba2++SO=BaSO3↓白色沉淀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将⑤与②(或者Ba(OH)2/Ba(NO3)2)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结合实验iii,即可证明⑤是H2SO4,11、略
【分析】【分析】
反应中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C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4价,3个C转移电子数为12e-;根据方程式判断此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以及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详解】
(1)C元素的化合由0升高为+4价,Cr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该反应转移12e-,则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
(2)分析所给物质的化合价氧化剂为K2Cr2O7,还原产物为Cr2(SO4)3,还原剂为C,氧化产物为CO2,2K2Cr2O7+3C+8H2SO4═2Cr2(SO4)3+2K2SO4+8H2O+3CO2;此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答案为:3:2;
(3)产生6.72LCO2(标准状况下)气体,为0.3molCO2气体,由上述分析可知,3个C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e-,即生成3molCO2转移12mol的电子,则生成为0.3molCO2气体转移1.2mol的电子;故答案为:1.2mol。
【点睛】
做题时注意正确判断化合价的变化,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进行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和计算。【解析】①.②.3:2③.1.2mol12、略
【分析】(1)
焰色反应的实验中;Na元素燃烧时的焰色为黄色,由于Na的焰色为黄色,很容易掩盖K的紫色,故观察K元素燃烧时的焰色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色。
(2)
的质子数为53,质量数为125,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25-53=72,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3。【解析】(1)黄蓝色钴玻璃。
(2)537212553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A【分析】【分析】
【详解】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芯片主要原料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感光板主要原料为硅,故正确14、B【分析】【详解】
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错误。15、B【分析】【分析】
【详解】
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错误。16、B【分析】【详解】
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故错误。17、B【分析】【详解】
硫酸中的S为+6价,二氧化硫中的S为+4价,属于相临价态,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18、B【分析】【分析】
【详解】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错误。19、A【分析】【分析】
【详解】
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容器中,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有5molO2和2molN2,则压强之比为5:2,正确。20、A【分析】【分析】
【详解】
标准状况下,1mol氢气所占的体积为22.4L,0.5mol氧气所占体积为11.2L,因此1mol氢气所占的体积是0.5mol氧气所占体积的2倍,正确。21、B【分析】【详解】
碳酸钡会和盐酸反应,错误。四、计算题(共4题,共16分)22、略
【分析】【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并解答。
【详解】
(1)设需精辉铜矿的质量为x,根据元素守恒:则
故答案为:60t;
(2)设可生产98%的浓H2SO4的质量为y,根据元素守恒:得y=27.048t;
故答案为:27.048t;
(3)①反应后固体全部是Cu时,则反应为:Cu2S与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b=5a,此时为等体积反应,反应前后压强不变P1=P2;
②反应后固体为Cu2S、Cu时,反应为此时Cu2S过量,氧气不足,则0<5a,此时为等体积反应,反应前后压强不变P1=P2;
③反应后固体为Cu2O、Cu,氧气过量,但并没有完全反应生成Cu2O,根据可知Cu2S与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b=7.5a则:5a<7.5a,此时为体积减少的反应,故P1>P2。
故答案为:。反应后固体的成分CuCu2S、CuCu2O、Cub的取值范围b=5a0<5a5a<7.5aP1与P2的关系(填>、<、=)P1____P2P1____P2P1____P2【解析】60t27.048t
。反应后固体的成分。
Cu
Cu2S;Cu
Cu2O;Cu
b的取值范围。
b=5a
0<5a
5a<7.5a
P1与P2的关系(填>、<;=)
P1____P2
P1____P2
P1____P2
23、略
【分析】【详解】
(1)0.9600g硫单质物质的量为=若只产生Na2S和Na2SO3,由反应方程式得关系式为S~2NaOH。则n(NaOH)=0.06mol=1.000mol/L×V×10-3L=10-3Vmol;计算得到V=60.00mL。答案为60.00;
(2)6.400g硫单质物质的量为0.2mol,而120.0mL1.000mol⋅L−1热的NaOH溶液中NaOH物质的量为0.12mol,与NaOH反应的S为0.06mol,该反应产生的Na2S和Na2SO3分别为0.04mol和0.02mol。与Na2SO3反应的S为0.02mol,则剩下的S物质的量为0.2-0.06-0.02=0.12mol完全与Na2S反应,该反应中S与Na2S物质的量之比为=0.12:0.04=3:1=计算得x=4。答案为4。【解析】(1)60.00
(2)424、略
【分析】【分析】
在0.2L由NaCl溶液、MgCl2溶液、CuCl2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由图中离子的浓度,利用电荷守恒,可求出c(Cu2+)。
【详解】
Ⅰ.(1)含0.6molH原子的NH3;其物质的量为0.2mol,质量为0.2mol×17g/mol=3.4g。答案为:3.4;
(2)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质量相同时,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应,所以CO2、NH3、SO2、O3四种气体中,体积最小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SO2。答案为:SO2;
(3)n==0.05mo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32g/mol。答案为:32;
(4)把2.0mol·L-1Al2(SO4)3溶液和1.0mol·L-1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二者的体积都为1L,则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5mol·L-1。答案为:3.5;
Ⅱ.(1)从图中可提取出c(Mg2+)=0.5mol/L,则MgCl2的质量为0.5mol/L×0.2L×95g/mol=9.5g。答案为:9.5;
(2)从图中可知,c(Mg2+)=0.5mol/L,c(Na+)=1.0mol/L,c(Cl-)=3.0mol/L,则依据电荷守恒,可得出c(Cu2+)=(3.0-1.0-0.5×2)mol/L=0.5mol/L;
将该混合溶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L,稀释后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答案为:0.1。
【点睛】
稀释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但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解析】3.4SO2323.59.50.125、略
【分析】【分析】
(1)氧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根据氢气的体积计算铝的质量;
(2)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与氧化铝;由二者恰好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质量之比等于总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3)由方程式可知;(2)中生成的n(Fe)等于铝热剂中n(Al),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之比等于金属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注意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4)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化合价变化的数值越小,说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得到的电子数目越少,则消耗铝的量最少。
【详解】
(1)氧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方程式知,铝的质量=××27g/mol=g;
(2)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与氧化铝,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由二者恰好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质量之比等于总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样品中氧化铁与铝的质量比为(56×2+16×3):2×27=80:27;
(3)由方程式2Al+Fe2O32Fe+Al2O3可知,(2)中生成的n(Fe)等于铝热剂中n(Al),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之比等于金属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3)中生成的氢气与(1)中生成氢气体积之比c:b=2n(Fe):3n(Al)=2:3;
(4)A.MnO2~Mn,生成1molMn,需要得到4mol电子,消耗molAl;
B.Fe3O4~3Fe,生成1molFe得到mol电子,消耗molAl;
C.Cr2O3~2Cr,生成1molCr;需要3mol电子,消耗1molAl;
D.V2O5~2V,生成1molV,需得电子5mol,消耗molAl;
所以制得金属各1mol,消耗铝最少的是B,故答案为B。【解析】0.8b2Al+Fe2O3Al2O3+2Fe80:272:3B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3题,共12分)26、略
【分析】【分析】
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M为氧;W是海水中的重要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为钠;X的单质为金属,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为镁;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铝;Z最高正价为+7,为氯。
【详解】
(1)元素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ⅥA族,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上述五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酸是HClO4;
(2)钠的单质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是因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可燃性氢气,
(3)镁的单质与加热还原出金属Ti同时还生成氯化镁,其反应方程式为
(4)A.镓为第ⅢA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A错误;
B.镓与铝化学性质相似,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B正确;
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碱性强弱:C错误;
D.单质Ga金属性较强,不能与碱NaOH溶液反应产生D错误;
故选B。【解析】(1)第二周期第ⅥA族HClO4
(2)
(3)
(4)B27、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A、B是氧化物且A是红棕色粉末,X、Y是金属单质,判断,A与X的反应是置换反应,X是Al,Y是Fe,A是氧化铁,B是Al2O3;铝及氧化铝都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或氯化铝,所以试剂1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C是偏铝酸钠;A是铁的氧化物,Y与试剂2反应生成E,且A与试剂2反应后的产物D可与Fe反应,说明D中含有铁离子,所以试剂2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盐酸,E是亚铁盐。
(1)根据以上分析,单质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Al2O3+2Fe。
(2)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强电解质。
①若试剂1和试剂2的酸碱性相同;因此均是盐酸,则C氯化铝,铝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
②若试剂1和试剂2的酸碱性不同,则分别是氢氧化钠和稀硫酸,试剂1和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2OH-=AlO2-+H2O。
(3)若试剂2是稀硝酸。
①Y单质与稀硝酸反应生成E时,Y单质必须过量,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3Fe2++3NO↑+4H2O;如果稀硝酸过量;则生成硝酸铁,所以可以选择试剂KSCN溶液进行验证。
②D的阳离子能够与强碱、氯气反应,生成一种高效的净水剂YO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OH-+Cl2=FeO42-+Cl-+H2O。
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解析】2Al+Fe2O3Al2O3+2Fe酸性Al2O3+2OH-=AlO2-+H2O3Fe+8H++2NO3-=3Fe2++3NO↑+4H2OKSCN溶液Fe2++2OH-+Cl2=FeO42-+Cl-+H2O28、略
【分析】【分析】
(1)
若Z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Z是NaCl,W遇淀粉溶液变蓝,W是I2;碘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碘单质,则X是氯气,Y是碘化钠;氯气在常温下的颜色为黄绿色;
①工业上NaCl的用途很广泛,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
②过量氯气与碘化钠溶液反应可以得到碘酸钠和盐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l2+I-+3H2O═6Cl-+IO+6H+;
(2)
X、W为单质,Y、Z为化合物,若X原子的质子数是W原子质子数的2倍,且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可知X是镁、W是碳,Y是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猫合同范本
- 中国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业主房子托管合同范本
- 包材采购合同范例
- 代工生产合同范本
- 劳务公司与临时工合同范本
- 钢结构加工制作合同范本
- 两层铺面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重庆城区房屋出租合同范本
- 农业合作合同范本
- 课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宣讲
- 生产制造工艺流程规范与作业指导书
- 开工“第一课”安全培训课件
- 包装材料及纸制品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财务收支月报表excel模板
- 国标充电协议报文整理
- 水饺类产品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
- 电力变压器计算单
- 红外测温培训
- 新型城市化建设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质性研究(陈向明)PPT精选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