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根据学科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C.能够与酸发生反应的溶液D.常温下,pH>7的溶液2、(2012·深圳)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OH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C.食盐可用于配置生理盐水D.稀盐酸溶液用于清除铁锈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苹果汁2.9~3.3B.葡萄汁3.5~4.5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长度约为1cmD.电冰箱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5、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变异现象B.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C.控制能卷舌的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的可能性是6、流行性感冒传播的途径是()A.水传播B.饮食传播C.空气传播D.接触传播7、下列各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A.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乙型肝炎B.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糖尿病C.癌症、手足口病、艾滋病D.小儿麻痹症、高血压、破伤风8、菜市场的草莓有多种口味,决定口味不同的是()A.基因B.环境C.肥料D.土壤9、今年的6月5日是第44各“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主题的是()A.使铁锅代替铝制炊具B.短途旅行时用自行车代替机动车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D.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自然界中固氮作用的形式有____、____及____。11、纯碱又称____,是碳酸钠的俗名。它的水溶液呈____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当碳酸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量的水分子,其化学式为Na2CO3•10H2O。碳酸钠晶体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而最后变成粉末,此变化叫____,属于____变化。12、如图表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间的关系.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C俗称苛性钠,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B物质是____.

(2)C物质的另一个俗称是____.它溶于水时会出现____(填“放热”或“吸热”)现象.

(3)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不能体现酸的化学通性的是____(填序号).13、图是滑雪运动员在雪地滑行的情景.在滑行过程中,如果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的.滑板和雪面摩擦生热,是通过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14、一台线圈电阻为3Ω的电动机,接在12V的电源上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5A,在2min内电流产生的热量是____J,转化成的机械能是____J.15、核电站将____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它常建在海边,其原因之一是需要大量的水作为汽轮机的冷却剂,这利用了水的____较大.16、如图,电阻箱两接线柱间的电阻值是____Ω.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7、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2题,共16分)18、如图是一轻质杠杆;O是支点,为了使杠杆在此位置平衡,请画出在A点所施加的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

19、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10m高的楼上,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且省力的绳子绕法.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15分)20、(2015•丽水)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为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____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____。

21、2015年1月;“蛟龙”号深潜器在印度洋下潜,游弋于海底高温热液区,为避免过高温度的热液对器材造成损坏,技术人员按照两种方法设计“高温自动报警电路”,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完成电路设计并算出相应答案.(两种方法都做,以第一种为准)

22、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单纯从颜色,外形看与真黄金无多大差异.因为一些不法分子选择的是黄铜(铜锌合金,金黄色,铜和锌保持各自单质的化学性质)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现请你设计一实验,证明某金黄色金属块是真金还是黄铜,要求写出实验的方法、现象和结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溶液的pH以及指示剂的变色进行.

【解答】解:

A;酚酞在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中为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则溶液一定不是碱性,故错误;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溶液显酸性,故错误;

C;有些中性的盐溶液也能与酸反应;故错误;

D;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则溶液呈碱性,故正确;

答案:D.2、A【分析】【分析】主要根据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A中NaOH虽能够与胃酸中的HCl反应,但由于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会损伤胃,不可行;B中熟石灰显碱性,且比较便宜,用于中和酸性土壤,可行;C中生理盐水就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可行;D中稀盐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可行。故选A。3、D【分析】【解答】A;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4、D【分析】【解答】

A;人的正常体温为37℃;变化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一些,接近3×108m/s;故B不符合实际;

C;甲型HINI流感病毒的长度很小;约为10﹣40nm,故C不符合实际;

D;电冰箱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5、D【分析】【解答】A;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这是一种变异现象,A正确;

B;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称为相对性状,B正确;

C;能卷舌是显性性状;因此控制能卷舌的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C正确;

D、从遗传图解看出,这对夫妇再生一个不能卷舌孩子的可能性是不是D错误.

故选:D.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表明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父母都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如Aa.遗传图解如图:

6、C【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流行性感冒的传播主要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健康人吸入了这种带有流感病毒的空气后,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因此本题选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流感性病毒的传播途径。7、A【分析】【解答】:A;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乙型肝炎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传染病,A符合题意;

B;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糖尿病是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病属于胰岛素分泌异常症,B不符合题意;

C;手足口病和艾滋病属于传染病;癌症是各种恶性肿瘤的统称.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速度高于正常细胞,且往往可转移到其他组织,不属于传染病,C不符合题意;

D;小儿麻痹症和破伤风属于传染病;高血压是指收缩压(高压)超过或等于140mmHg,或者舒张压超过了90mmHg.即血液压强高于标准值,不属于传染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据此解答.8、A【分析】【解答】解: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所以菜市场的草莓有多种口味,其口味的不同是由基因决定的.

故选:A

【分析】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9、D【分析】【分析】答此题可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分析;凡是节能减排的措施都是正确的.【解答】解:A、使铁锅代替铝制炊具,利于人体的健康,符合主题;

B;短途旅行时用自行车代替机动车;可减少空气污染,符合主题;

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减少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符合主题;

D;秸秆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主题.

故选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生物固氮雷电固氮人工固氮【分析】【分析】氮是构成生物的必要组成元素;但空气中游离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氮的这种变化过程叫做固氮。

【解答】自然界固氮的途径可用下图表示:

故答案为:生物固氮;雷电固氮;人工固氮11、苏打碱风化化学【分析】【分析】碳酸钠俗称纯碱,又称苏打,其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晶体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而最后变成粉末,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可以据此进行解答。【解答】碳酸钠俗称纯碱,又称苏打,其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晶体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而最后变成粉末,生成了新物质,即由Na2CO3•10H2O变为Na2CO3;该过程为风化,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苏打碱风化化学12、Fe2O3铁火碱放热④【分析】【解答】解:(1)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氧化铁,C俗称苛性钠,所以C是氢氧化钠,B会生成氧化铁,B会与硫酸反应,所以B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Fe2O3;B是铁;

(2)通过推导可知;C是氢氧化钠,另一个俗称是火碱,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3)氯化钡和硫酸会发生反应;不会与盐酸发生反应,是因为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不能体现酸的化学通性的是④.

故答案为:(1)Fe2O3;铁;

(2)火碱;放热;

(3)④.

【分析】根据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氧化铁,C俗称苛性钠,所以C是氢氧化钠,B会生成氧化铁,B会与硫酸反应,所以B是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13、静止做功【分析】【解答】解:在滑行过程中;如果以滑板作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于滑板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摩擦生热属于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答案为:静止;做功.

【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要看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的物体是静止的;

(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14、90630【分析】【解答】解:电流产生的热量:

Q=I2Rt=(0.5A)2×3Ω×60s×2=90J;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

W=UIt=12V×0.5A×60s×2=720J;

电动机转化成的机械能:

W机械=W﹣Q=720J﹣90J=630J;

故答案为:90;630.

【分析】由焦耳定律可以求出线圈产生的热量;由W=UIt求出电动机消耗的总电能,然后求出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15、核比热容【分析】【分析】①核能是最重要的新型能源之一;是利用可控的核反应,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为人类所使用.②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同等情况下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常用来做冷却剂.

【解答】解:①核电站主要是依靠可控的核裂变;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的;②用水作为汽轮机的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情况下,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核;比热容.16、8678【分析】【分析】根据对应的倍数的指针所对的数字读数.【解答】解:×10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8;×1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6,×1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7,×1的位置对应的数是8,故是8678Ω.

故本题答案为:8678.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7、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2题,共16分)18、解:

连接OA;则OA是最长的力臂,做OA的垂线,物体对杠杆的力使杠杆向时逆针方向转动,所以F应使其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

【分析】【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首先确定出最长的力臂,然后画出的示意图;由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是最长的力臂.19、解:对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绕线方法有两股和三股两种,两种方法都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两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根据题意工人站在楼下地面上可知拉力方向向下,具体图形如下:

【分析】【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

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再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向上绕到定滑轮上,依次反复绕,这种绕法有偶数段绳子承担物重;

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向下,依次反复绕,这种绕法有奇数段绳子承担物重.五、解答题(共3题,共15分)20、(1)红;(2)酸中的哪种离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分析】【分析】根据盐酸中存在三种粒子,在探究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逐一进行验证,所以设计了三个实验,通过每次的实验现象推断是哪种粒子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因为稀盐酸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H+、Cl﹣),探究谁使指示剂变色需要把这三种粒子逐一去验证。第一次加入蒸馏水是要验证水分子的;第二次加入氯化钠溶液是验证Cl﹣;第三次是验证H+;通过实验现象就可以判断出来是三种粒子中的哪个起的作用。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红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酸中的哪种离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故答案为:(1)红;(2)酸中的哪种离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21、解:

方法一:(1)

(2)35;(3)320.

方法二:(1)

(2)52;(3)320【分析】【解答】解:方法一:(1)由图象可知;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根据“闭合开关S,水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可知,电压表应并联在热敏电阻的两端.

根据“水温低于500℃时;绿灯正常发光;水温高于500℃时,红灯正常发光”可知,绿灯与下面触点接通,红灯与上面触电接通.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2)读图可知,当温度为500℃时,Rx的阻值为25Ω;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总===60Ω;

则此时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R总﹣Rx=60Ω﹣25Ω=35Ω;

(3)当电压表示数为3.6V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0=12V﹣3.6V=8.4V;

电路中的电流:I′===0.24A;

则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x′===15Ω;

读图象可知;此时热液的温度为320℃.

方法二:(1)由图象可知;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根据“闭合开关S,水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可知,电压表应并联在定值电阻的两端.

根据“水温低于500℃时;绿灯正常发光;水温高于500℃时,红灯正常发光”可知,绿灯与上面触点接通,红灯与下面触电接通.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2)读图可知,当温度为500℃时,Rx的阻值为8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