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新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冀教新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48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作者儿时生活的.B.朗读“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这句话时,应用降抑调.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突出了山林的幽静.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对偶句.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报怨的。B.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版上闪闪发亮。C.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D.一只苍白犟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3、对文章《好的故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A.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比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B.灯光渐小,“石油”把灯罩熏得很昏暗,四周鞭炮繁响,烟雾弥漫,是“昏沉的夜”。“我”一边看书,一边蒙胧睡去,“看见一个好的故事”。这里,空气的窒息、昏沉,今人厌恶,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射。C.集中写梦境中的“好的故事”。这故事有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飞动起来像“万颗奔星”,幻化无穷,充满生机。D.故乡绮丽的风光并不是真实的描写,而是梦中的奇想虚化。4、下列句子运用了顶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B.带织人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C.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5、(《灯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B.作者以灯光为线索,充分展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C.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语言,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D.本文首尾照应,结构紧凑,含义深刻。6、选出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A.描写月光下的茅屋,主要突出了盲姑娘兄妹的穷困和凄凉。B.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C.贝多芬瞧不起穷苦的兄妹俩。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我能把字写漂亮。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á然而止____耳pàn____磅bó____tóng仁____8、方法辨析(指出各句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举例子B.打比方C.作比较D.列数字。

①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____

②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____

③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____

④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____9、加部首成新字再组两个词。

真——____——________

吾——____——________

每——____——________10、形近字组词。泽____评____驱____择____抨____躯____11、填上合适的词。

一____雨一____名言一____航海一____斧子。

一____木筏一____荒岛一____小锯一____轮船评卷人得分三、书面表达(共6题,共12分)12、给课文《飞天梦圆》分段,写出段意。13、造句。

①束手就擒:

②满载而归:14、读课文《敦煌壁画》,说说课题“敦煌”的意思15、读课文《台湾蝴蝶甲天下》,说说课题“台湾蝴蝶甲天下”的意思16、仔细读课文《麻雀》;说说。

文中的老麻雀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找出描写老麻雀的表现的句子。17、读课文《美丽的规则》,说说为什么说规则是美丽的?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0分)1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引:______②顾: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文中“尊君”与“家君”指的都是______;但称呼不同是因为______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一波三折。

B;“下车引之”一句体现了友人的粗鲁无礼。

C;“待君久不至”句中流露出对友人失约的反感。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19、用“/”标画在下列句子中应该停顿的地方断句: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名著导读(共4题,共24分)20、《童年》作者______作品讲述的主要内容是______主人公第一次挨打的原因是______。21、名著阅读(一)嘿,你在说什么,格里高里·伊凡诺维奇?让我跳舞?不是开玩笑吧?”外婆笑了起来,往众人身后躲着,大家都附和着。突然,她站了起来,收拾一下衣裙,挺直身子,高高地仰起脑袋,像年轻的姑娘一样迈着轻盈的步子走了过去,笑着说:“让大家开开心,来吧!雅科夫,换支曲子!”(二)“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①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__》(作品名称)。从文段可以看出外婆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②请回答这番话中的“谢谢你”是外祖母针对什么事情所讲的?请概括作答。22、名著知识(1)《_______》、《______》这两本诗集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的主题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2)《三国演义》中司马徽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其中卧龙;凤雏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皇帝的新装》作者是________,丹麦作家。23、名著阅读。(2分)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怎么了,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本文段节选自《____》,其中的“我”是____(名字)。“我”的外祖母是一个____(性格)的下层劳动妇女,她给予“我”无限的力量和支持,使“我”虽饱经生活磨难,但最终成长为一个____的人。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4题,共28分)24、“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这首歌想必会唱的人不少,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初中的你已长大,那些美好的回忆渐渐离我们远去,多希望能重新回到那个最纯真的年代

请你以“留在记忆里的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③不少于600字。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分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人生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有时甚至会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学会变通,换一种方法,相信终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要求:①请以“变通与方法”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26、题目:渴望_______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空缺处可填:“入团”、“理解”、“帮助”等(2)以记叙为主,可适当抒情议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字数在700左右。27、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作者儿时生活的;

B.朗读“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这句话时;应用平调;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了山林的幽静;

D.正确.

故选:D.

本题要结合文学;文化常识来分析.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的作家可以从作品、朝代、字号等方面掌握.

做本题时注意作者、作品及内容的把握以及朗读的把握.【解析】D2、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字,有的是形近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析】A.有误;“报怨”中的“报”应为“抱”;B.有误,“搁版”中的“版”应为“板”;

C.正确;D.有误,“犟硬”中的“犟”应为“僵”;故选:C。3、D【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必须熟悉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然后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作答。【解析】ABC.正确;D.有误,这是对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非梦中的奇想虚化。故选:D。4、B【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解析】A.把“美的人和美的事”比作“云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B.用前一句中的“狗”“云”作后面句子的开头,邻接的句子首尾蝉联,运用了顶真修辞手法。C.“仿佛”表示想象,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故选:B。5、B【分析】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析】《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课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A、C、D正确,作者以灯光为线索,说明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故选:B。6、B【解析】《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结合“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可知,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故选: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戛畔礴瞳【分析】【分析】:戛然而止:jiáránérzhǐ;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耳畔:亦作“耳伴”,耳边。磅礴:形容词,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瞳仁:(瞳孔)虹膜中央的小孔,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内。通称“瞳子”;“瞳人”、“瞳仁”。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戛然”和“磅礴”的书写。8、BDCA【分析】【分析】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掌握9、镇镇定镇静语语文语言海海风海浪【分析】【分析】真加偏旁可以变成填;阗,瑱,磌,搷,窴,寘,镇,缜,嫃,禛,瑱。吾加偏旁可以变成讠:语,齿:龉,囗:圄,攵:敔,钅:铻,女:娪,山:峿,王:珸,阝:郚,木:梧,口:唔,忄:悟,扌:捂,日:晤,火:焐,氵:浯。亻:俉,牛:牾,午:啎,鼠:鼯,疒:痦,辶:逜。每加偏旁可以变成诲(教诲)悔(后悔)侮(侮辱)海(大海)晦(晦气)霉(倒霉)梅(梅花)莓(草莓)敏(敏锐)勄(勄力)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与掌握10、沼泽评价驱动选择抨击身躯【分析】【分析】泽和择都读ze;一个是三点水一个是提手旁,注意区别;评和抨字形相似,但是读音不同,评读ping,言字旁,抨读peng,提手旁,不要混淆;驱和躯都读qu,一个是马字旁一个是身字,注意区别。

【点评】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而形近字的含义却不一样。做这样的题,必须要看清楚偏旁,这样才能判断这个字的读音。特别注意的是有的拼音还是差不多的。11、阵句次把只个把艘【分析】【分析】汉语里有丰富的名量词。很多事物都可以计量;而且都有自己特定的量词,不能乱用。因此需要记住每个名量词的用法,这些词在词义上表示人或事物,或动物;或情态的量;在语法位置上,前加数词或指代词,修饰名词、形容词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记号。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语感以及词语的积累。三、书面表达(共6题,共12分)12、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分析】【分析】课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3、①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②我在超市里挑了许多东西,拎着大包小包回家,真是满载而归啊。【分析】【分析】束手就擒:束手:自缚其手,比喻不想方设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满载而归:载:装载;归:回来。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点评】从这道题的要求看,是用词语造句,首先应理解词义,在此基础上再造句就容易了。14、敦煌是我国甘肃省一个地理名称。敦,大也;煌,盛也。【分析】【分析】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5、“甲”:居第一位,什么是甲天下?——天下第一。台湾的蝴蝶天下第一。【分析】【分析】“甲”:居第一位;什么是甲天下?——天下第一。

【点评】本题目的是引导质疑,整体把握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课题为下文做铺垫16、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分析】【分析】在小麻雀遇到危险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地落在猎狗面前。

【点评】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在掌握课文中心思想的前提下,就很容易回答这道题了。17、在没有交警的指挥下,人们自觉遵守行车规则,这是一种美德,所以说规则是美丽的。【分析】【分析】人们在没有交警的指挥下;人们自觉遵守行车规则,这是一种美德,所以说规则是美丽的。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四、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0分)18、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平时学习文言文要对课文的文体常识;文学常识等熟记于心,并做到正确书写。本文出自于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牵;

②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的重点词有:期:约定;行:出行;委:丢弃;去:离开;句子可翻译为:和别人相约一同出行;却丢下(我)先走了。

(4)本题考查文中人物称呼的分析。文中的“尊君”与“家君”指的都是元方的父亲;因为称呼者不同而有所不同,“尊君”是敬词,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谦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文中的“友人惭”一句;可以看出友人在元方的言语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他“下车引之”,是为了表示友好,表示道歉。故选B。

答案:

(1)《世说新语》.(1分)

(2)①引:拉;牵②顾:回头看((2分),每空1分)

(3)和别人相约一同出行;却丢下(我)先走了。(关键字:行;去)(2分)

(4)元方的父亲(1分)前者是敬词;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1分);后者是谦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1分)。

(5)B(2分)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以此来帮助自己理解句子的意思,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特定语气要译出来,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解析】世说新语;拉,牵;回头看;元方的父亲;前者是敬词,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1分);后者是谦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B19、略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阅读文章,结合翻译可以看出①句断句应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句断句应为: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解析】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五、名著导读(共4题,共24分)20、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

《童年》一书的作者是前苏联(国家)的高尔基(作者名).主要讲述主人公阿廖沙(人名)的成长经历.

答案:

高尔基阿廖沙把白桌布染成了蓝色。

学生在平时阅读名著时;不仅要了解名著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还要记住作者,练习概括名著内容.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名著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析】高尔基;阿廖沙;把白桌布染成了蓝色21、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只要平时认真阅读,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反复阅读精彩片段,解答此题并不难。根据语段中的“格里高里•伊凡诺维奇”“外婆”“雅科夫”,可知这段文字选自高尔基的《童年》。结合选文中对外婆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可以看出外婆乐观开朗的性格特点。“谢谢你”是针对阿廖沙将自己捡废品得来的钱塞给外祖母的事情所讲的。

【解析】①童年;乐观开朗

②阿廖沙将自己捡废品得来的钱塞给外祖母。

22、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此题比较简单,根据识记回答即可。(1)冰心的诗集为《繁星》《春水》,她的诗歌主题包括三个方面。(2)《三国演义》中的“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其中卧龙、凤雏分别指的是诸葛亮和庞统。(3)《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解析】(1)《繁星》《春水》(2)诸葛亮、庞统(3)安徒生23、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与积累能力。阅读名著,需要识记文学常识、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对于精彩片段要仔细阅读,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只要平时认真阅读“课标”推荐的名著,解答此题并不难。文段选自外国文学名著《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其中“我”是阿廖沙。从文段中外祖母的语言描写,可知“我”的外祖母是一个慈祥善良(或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下层劳动妇女,她给予“我”无限的力量和支持,使“我”虽饱经生活磨难,但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的人。【解析】童年阿廖沙慈祥善良(或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坚强勇敢、正直(或善良勇敢、充满爱心)

(评分:每空0.5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六、写作题(共4题,共28分)24、略

【分析】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的中心语是童年;也就是叙述自己童年生活的往事,从中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怀念.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或记叙散文.

【选材构思】例如;记叙自己在小学过“六一”儿童节的事情,表达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回忆一次和亲人一起过国庆节的情景;回忆奶奶给我做饺子的事情,表达对奶奶的感激之情.总之,只要能反映出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事情都可以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技法指导】本文在记叙事件过程中;可以使用小见大写法;注意精心选材和剪裁,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文章构思巧妙,小作者从我们熟知的事--数星星写起,却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从平常事中写不平常的情,融情于事,充满了真情实感.选材精妙、典型、深刻.童年是一曲动人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音韵和谐的诗童年是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永不褪色的老照片.“我”的这段童年生活是跟外婆一起度过的,留给我的还有小村夜色中那满天的星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满天的星空,早已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一幕,那里有“我”的童年生活,更有与“我”曾形影不离的挚爱亲人.【解析】【范文】

留在记忆里的童年。

小的时候;父母常常出外打工,由于种种原因,我被送到了外婆家.我的童年生活有一段是在外婆家度过的.

外婆家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开始的时候,我又与外婆很生疏,所以经常和外婆斗气,但她从未骂过我,任由我胡闹,慢慢地,我也就就和外婆形影不离了.

乡村的生活很单调;但也很精彩.在这样的小小的山村里,晚上是最美的了.大人们忙了一天也都收工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很是热闹,晚饭后,我常常偎依在外婆的怀抱看天上时圆时又扁的月亮,也经常仰着头数星星.“外婆,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啊?”外婆笑笑说:“天上的星星和你的调皮劲一样多”.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假装赌气不理睬外婆,自己耐心数起来:“一颗,两颗,三颗一颗,两颗,三颗”一会又跳出一颗,两颗,三颗,总也没有数完的时候,不一会儿,我的兴趣就又被池塘里青蛙的对歌吸引去了,此起彼伏的声音,不绝于耳,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虫儿也在应和,墙角的蛐蛐,更是让人兴趣盎然,终于把数星星的事放一边了,留在脑海中的星星还是一颗,两颗,三颗.

有时候;外婆也给我讲牛郎和织女星的故事.那时,在我的心中,姥姥就是依靠,就是那有着数不完星星的天空,外婆说过,人死了,灵魂就会升天,天上就会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