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单选题(共25题)1、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③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黄少一人。⑤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冬冬赛庙回。

(1分)A、中秋节、寒食节、除夕、重阳、秋社B、秋社、除夕、重阳、中秋节、寒食节C、重阳、中秋节、秋社、除夕、寒食节D、寒食节、中秋节、除夕、秋社、重阳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①译文: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②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③已经燃尽的灯烛象把腊月燃尽(腊月是一年最后一月,也有燃尽一年之意);晓角响过,那角象在报说春天的到来。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⑤出自陆游的《秋社·雨余残日照庭槐》

2、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1分)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D、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项,拟人,花不“语”。B项,比喻,将“愁”比作“一江春水”。C项,拟人,红杏“闹”。D项,拟人,花“弄”影。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A、井然有序、大惊失色、期期艾艾、波涛凶涌B、长途跋涉、红装素裹、袅袅烟云、孜孜不倦C、锲而不舍、气充斗牛、顶礼摹拜、芒刺在背D、面容姣好、物竞天泽、踉踉跄跄、无可置疑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波涛汹涌C气冲斗牛、顶礼膜拜D物竞天择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国家和政府应当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努力提高公民的收入水平,_______提高公民的幸福感受,它作为构建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理当列入政府决策的依据以至于行政考核的重要内容。②目前很多城市建筑千篇一律,一味的“借鉴”照搬西方的现代建筑形式,没有自己的文化_______,在总体风格上变得缺乏个性,空间视觉紊乱,与城市禀赋、自然环境不协调。③快乐是幸福的必需品,但快乐_______无穷大,因为幸福的滋味不能仅仅是快乐这一种。

(1分)A、勉力、沉淀、何苦B、勉力、沉积、何必C、勉励、沉淀、何苦D、勉励、沉积、何必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①“勉力”是努力的意思。“勉励”是劝人努力、鼓励的意思。②“沉淀”指溶液中难溶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或指沉淀到溶液底层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沉积”指物质在溶液中沉淀后积累起来,如:文化沉积、历史沉积。③“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5、下列各句括号中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1分)A、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B、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政府,连日来纷纷发表公报或(声明),再次(申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谴责台湾当局的“台独”行径。C、狼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搏斗而存活下来的。D、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评头论足”含贬义;C“凶猛”不能形容人;D感同身受:心里感激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一样

6、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A、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B、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C、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B内——纳,接纳的意思C堕——隳D趣——取,与舍相对。

7、下列各句括号里词使用正确的是()

(1分)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在世常告诫我们,为人要清白,做事要踏实。B、拙作完成得力于先生处颇多,(特奉)送先生一本。C、谢谢你,你来看我,我就感激万分了,还买这些东西,我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只好(笑纳)了。D、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和语境“我家家风”不符;B特奉的意思是:特地送(献)上,表达尊敬;C“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受下礼物,改为“收下”;D豆蔻年华意思是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滋润起来。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BA句中“歌声”与“浮现”搭配不当,可删去“的歌声”;C句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D句有歧义,可改为“张教授身体瘦弱的父亲”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下面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此曲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也通过描写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分)A、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者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例句宾语提前:然而不王者,未有之也。A被动句B介词结构后置,蜀道之难,于上青天难C介词结构后置,故国不堪(于)月明中回首D宾语提前,“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1、材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搞暴,不复挺者,操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币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下列括号中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木直(中)绳

②虽(有)槁暴

③(知)明而行无过矣(1分)A、①zhòng②yǒu③zhìB、①zhōng②yǒu③zhīC、①zhōng②yòu③zhìD、①zhòng②yǒu③zhī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木直中绳mùzhízhòngshéng;虽有搞暴suīyǒugǎopù;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知是通假字(“知”通“智”,智慧),所有读知(zhì)。

12、下列有关情景默写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1分)A、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B、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C、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D、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D项,根据“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这一提示可知,《劝学》中的句子应该也与“行路”“积累”有关,由此可知,应为“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故选D。

13、下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1分)A、歼(qiān)灭、骁(xiāo)勇、鞭辟(pì)入里B、肖(xiāo)像、琴弦(xián)、深恶(wù)痛绝C、斡(wò)旋、熟谙(ān)、莘莘(xīn)学子D、挑衅(xìn)、湍(tuān)急、数(shǔ)典忘祖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歼jiān;B肖xiào;C莘shēn

14、材料饮用水安全危机

生活饮用水,作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安全直接关乎生命健康。然而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报告称,“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中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则显示,中国1073个重点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有25%的水质不达标;地下水源地问题同样严重,115个地下水源地中,有35%不合格。

卫生部的一份检测报告称,根据现有的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有2221种有机化合物,在饮用水中发现有756种,其中有20种致癌物,23种可疑致癌物,18种促癌物和56种致突变物,严重威胁国人的身体健康。

水污染隐患令人担忧。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另据专家透露,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的情况多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国绝大多数水厂却难以应对。现在国内的水厂,主要采用高锰酸钾消毒。这种传统的工艺,只能去除水源中的泥沙、胶体杂质、微生物,以及20%~30%的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针对的是受轻度污染的水质。而近几年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有1/3的水源是不合格的,水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传统工艺很难将其去除。

如果水源不合格,要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水厂就应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所谓深度处理,就是在传统的工艺上,增加臭氧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容易吸附的有机物,而臭氧可以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从而更加有利于活性炭吸附。经过臭氧活性炭处理的饮用水,可以解决20%~30%有机污染物的问题,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

日本的供水系统,目前正普及一种新的过滤技术——膜工艺。膜的孔径只有0.01微米,可去除残留在水中的污染物及细菌等小分子杂质。与传统的工艺相比,膜工艺可以提高1倍的过滤量,出厂的水质比较优良。

水厂做深度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采用臭氧活性炭的加工工艺,1吨水1天要花费300元。膜处理工艺更加贵,1吨水1天要花费400元。采用这些工艺,势必要增加水厂的运行成本。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区县城镇的供水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根本无法对工艺、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同时,专家指出,虽然技术上可净化污水,但是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首先要做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保证水源的安全。

(选自2011年3月17日《中国科技报》,有删改)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1分)A、运用现有的检测技术,我们在饮用水中发现了756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有机化合物。B、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C、先进的水处理工艺能让人们喝上放心水,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安全危机。D、膜处理工艺先进,和传统工艺相比,水的过滤量可提高1倍,出水更快。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项表述不准确,756种“有机化合物”中只有部分有机化合物会威胁人类健康;B项表述扩大了范围,从原文可以看出,“经济损失”是指“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而造成的损失,而“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包括购买净水设备、瓶装水等费用;D项张冠李戴,文中“过滤量”是指去除杂质的量,而非出水的速度。

15、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爱国诗句的一项是()

(1分)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意为:(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B意为: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C意为: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表现对友人思念与牵挂之情;D意为: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故选C。

1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1分)A、绿色是多么宝贵呀!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安慰、它是快乐。B、被郁郁苍苍的扁柏、蒲葵、一品红、木麻黄环绕着的三元里抗英斗争烈士纪念碑,在晴空下,金色的字迹正闪闪发光。C、今年我们公司的新年联欢晚会有以下节目——大合唱、男女声独唱、诗歌朗诵、舞蹈和杂技。D、我不知道这件事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把这件事情处理好。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B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

A项,将顿号改为逗号,即“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安慰,它是快乐”,四个句子并列需要用逗号,并且最后的句号也应该改为感叹号。

C项应该将破折号改为冒号。

D项应将问号改为句号,此句不是一个问句,而是一个陈述句。

17、材料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儿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儿残羹冷炙做奖赏。括号里的句话中有话,弦外有音。内外结合起来考虑,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1分)A、如果只是自己送出去,而不需要别人“送来”,这还不算坏事情。B、如果只是自己送出去,别人再不“抛来”,这还不算坏事情。C、自己送出去后,别人不会“送来”,这不算坏事情。D、自己送出去后,别人还会“抛来”,这不算坏事情。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理解这句话,关键抓住前一句的“只是”,以及后文“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故选A。

18、根据语境,【】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1分)A、【阅历】会对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阅读的经历)B、未有天才之前,应该先有【造就】天才的环境。(建造,制造)C、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全国上下【厉行】节俭。(严格实行)D、住宅的【寒伧】,使她苦恼。(寒冷)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阅历】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经历:~过很多事。他应该出去~一番。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浅。B【造就】1.培养使有成就:~人才。2.造诣;成就(多指青年人的):在技术上很有~。C【厉行】严格实行:~节约。D【寒伧】同“寒碜”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1分)A、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一生成就卓著,其中《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C、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因李陵事件获罪,受宫刑。曾任太史令,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报任安书》就是其中的一篇。D、《渔父》,楚辞体代表作。作品刻画了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屈原形象。他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不随波逐流,遇事深思高举的崇高品德。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项《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属于四大悲剧。B项王实甫不属于元曲四大家,应该加上郑光祖。C项《报任安书》不是选自《史记》,而是选自《汉书》。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1分)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C、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缺宾语中心语,应补上“的意识”;B不合事理,“皎洁的月光”不能“传来”;C前后没有呼应,去掉“是否”;故选:D

21、下列各句中[]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康有为等维新人士深知,保守的清政府如果再不[改弦更张],变法图强,整个国家就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B、六月中旬以来,深沪股市一路下跌,那情形真是[势如破竹],叫人不得不为中国股市的前途捏一把冷汗。C、谁也没有想到,在经历了工厂破产、家庭破裂的重重打击之后,他还能够[东山再起],再次在商场大显身手。D、在文章中使用繁笔,有它的好处:描摹事物状态,可以穷形尽相;刻画人物心理,能够[细致入微]。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改变方针、计划和方法。也作“改弦易张”。B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此时是描写下跌,不恰当。C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或重整旧业。D细致入微:比喻看问题非常全面。对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

22、下列句子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1分)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B、今虽欲自雕琢C、墙往往而是D、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项:“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中“上报”的古今异义:古义:报恩;今义:报告上级。B项:“雕琢”古今意思一致,都为“修饰,美化”。C项:“墙往往而是”中“往往”的古今异义:古译:处处;今译:经常。D项:“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中“沉溺”的古今异义:古译:陷身;今译: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故选B

2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B、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C、《桃花源记》一文的作者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饮酒》《岳阳楼记》。D、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C《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至交好友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并非“陶渊明”所作;故选C。

24、古人对"六十岁"年龄的人的称呼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