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题文】用显微镜观看“box”这个单词时,会看到的影像是()A.poxB.xoqC.boxD.xod2、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A.播种玉米时,要保持适当的间距B.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C.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D.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3、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阴道4、切开熟透的西瓜,流出的浅红色的汁液主要来自()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5、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A.新鲜的B.完整的C.薄而透明的D.干燥的6、如图所示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若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说明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B.该实验利用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C.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可以将试管放入100℃的水中D.将1号试管去除,仅用2号试管按上述实验步骤操作,同样可以得出严谨的实验结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对消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参与食物的消化B.都是由消化腺分泌的C.都含有一种或多种消化酶D.都进入小肠8、根据你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五点取样法是在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时常采用的取样方法之一B.马铃薯芽有毒.吃马铃薯时,将马铃薯芽去掉就可以了C.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进入消化道后可以不经消化也能被直接吸收利用D.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在子宫内膜中,胚泡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出人的形态9、“十字路口”的位置是指()A.苏伊士运河B.东南亚C.土耳其海峡D.马六甲海峡10、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之类似的是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B.大树底下好乘凉C.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而变化D.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11、【题文】下列关于人生殖系统结构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B.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子宫C.阴茎发育属于男性的第二性征D.乳房的发育属于女性的第二性征12、【题文】胎儿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A.子宫B.胎盘C.脐带D.羊水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变过程是指把简单的____转变成复杂的____;能量转变过程是指把光能转变为____里的能量.14、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其中哪个是遗传物质?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答:____:____.15、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是______生态系统。16、____是遗传物质的载体17、【题文】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没有___________,消费者就失去了食物的来源;没有___________,动物、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的废物就无法得到分解。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0分)18、以色列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依据的原理主要是细胞分裂()19、使用显微镜应用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1分)20、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当你从电影院里刚出来的时候,瞳孔的变化是由大变小()(2)在体循环中,血液会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从成分上看,原尿与尿液相比,原尿中多了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和葡萄糖()(4)静脉血管比动脉血管壁薄,管径更小,其静脉血管中一定流静脉血()(5)人体的运动、感觉、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均在大脑皮层()21、如图表示人体肾脏的部分微细结构;请看图回答。

(1)图中[1]和[2]所示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是______;[2]______。

(2)血液通过[3]______;进入[5]的过程叫做______。

(3)[3]和[6]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______;它和肾小管一起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即是肾单位。

(4)[5]中的液体含大量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而当[5]中的液体通过肾小管流出时却不含葡萄糖,这是由于______。

(5)[5]内的液体和肾小球内的血浆相比较不含有______。

(6)人体的排泄器官主要有______等。22、表中数据是取自某正常人原尿和尿液的样品;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根据表格和示意图回答问题.(“[]”中填写序号,“_____”内填写文字.)

。物质样品A(g/L)样品B(g/L)葡萄糖。

无机盐。

蛋白质。

尿素。

血细胞0

16.0

0

2.0

无1.0

7.5

0

0.3

无(1)根据左边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______(填“样品A”或“样品B”),存在于图中的[______]肾小囊腔中.

(2)尿液是原尿经图中[______]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的;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的______,大部分的______和部分无机盐.

(3)若[5]肾小球有炎症;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______;若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尿液中会出现______.

(4)①②中流的血液分别是______血和______血.

(5)据测定:一个正常成年人一昼夜大约产生150升原尿,而尿液只有1.5升,这说明______.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12分)23、如图是“嫁接”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每空1分)

(1)图A是指______;图B是指______.

(2)图中①是______;②是______.

(3)嫁接的关键是将①和②的______紧贴在一起;这样才容易成活.

(4)新形成的植物体将表现出______的性状.(填①或②)24、油菜的叶是完全叶吗;为什么?(写出完全叶的结构来)

25、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1)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______

①______②______

④______⑤______

⑥______⑦______

⑩______⑨______

(11)______

(2)当你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判断它在哪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上下左右皆颠倒,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把要观察的字母或汉字写在纸上倒过来看,即旋转180°,就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

考点: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析】【答案】A2、A【分析】【解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让阳光尽量多的照射到农作物上,尽量少的照射到空地上,并且尽量避免农作物相互遮光,即种植农作物应该合理密植.

A;“播种玉米时;要适当保持一定的间距”是合理密植,使植物叶片充分接受光照,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移栽树苗时;除去树苗上部分叶片”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

C;“移栽树苗时;根部带一个土坨”是防止根部受损,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

D;“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是给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

故选:A.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3、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胚胎发育过程.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

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故选:C【解析】C4、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只有掌握了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才能解答此题。

【解答】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C;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故A、B、C都不符合题意。

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西瓜汁,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5、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以及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方面来切入。【解答】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光线必须通过被观察材料反射到物镜;目镜、眼内才能形成物像。因此被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观察材料不透明,光线就不容易穿过,在人眼内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C6、C【分析】略【解析】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CD【分析】不是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的,胆汁就不含消化酶,唾液在口腔消化淀粉,胃液在胃里消化蛋白质,只有胆汁、胰液和肠液在小肠里消化营养物质。【解析】【答案】CD8、AD【分析】解:A;五点取样法是在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时常采用的取样方法之一;正确;

B;发芽的马铃薯中含有大量的龙葵素;吃马铃薯时,将马铃薯芽去掉后马铃薯块茎内还有龙葵素,吃了会中毒,错误;

C;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进入消化道后必须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吸收利用,而不是可以不经消化也能被直接吸收利用,错误;

D;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在子宫内膜中,胚泡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出人的形态,正确.

故选:AD

(1)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于一个种群分布较均匀具良好的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如果正好在边线上的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2)食品安全是指:购买安全食品;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如发芽的马铃薯;有毒的蘑菇;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在购买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QS”质量安全图标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3)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4)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266天),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五点取样法、食品安全、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及胚胎的发育过程.【解析】AD9、BD【分析】略【解析】BD10、A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实例是解答的关键。【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符合题意;

B.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而变化,利于捕食和保护自己,是对环境的适应,符合题意;

D.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AC。【解析】AC11、A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能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同时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A正确;B.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B错误;C.阴茎发育属于男性的第一性征,C错误;D.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乳腺发育等,并出现月经,D正确。故选:A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答案】AD12、B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及气体交换的结构是胎盘和脐带。故选:B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胚胎的发育和营养。【解析】【答案】B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无机物有机物贮存在有机物【分析】【解答】由公式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①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物质转变.它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同时释放氧气。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答案为:无机物;有机物;贮存在有机物。

【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完成了两个转化,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14、DNA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分析】【解答】解: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所以说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分析】①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相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15、湿地【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解答】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解析】湿地16、略

【分析】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线状或棒状物,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解析】【答案】染色体17、略

【分析】【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并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将动物、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的废物分解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解析】【答案】生产者分解者四、判断题(共2题,共10分)18、×【分析】试题分析: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是: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例如,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是来自中胚层.但是,后来红细胞能够合成血红蛋白,而心肌细胞则能够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这两种细胞的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是利用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使胚胎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出人类需要的心肌细胞.故此题说法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胚胎干细胞培育心肌细胞的原理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解析】【答案】×19、A【分析】【解答】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的用眼方法主要有一下两种:在对光和观察时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以备绘图;在操作显微镜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目镜,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所以使用显微镜应用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用于绘图.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的用眼方法.五、简答题(共3题,共21分)20、(1)√(2)×(3)×(4)×(5)×【分析】(1)【分析】本题考查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眼睛由暗到亮时瞳孔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解答】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能够扩大和缩小,能够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多少,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因此,当你从电影院里刚出来的时候,光线由暗变亮,瞳孔会由大变小,避免强光刺激,故题干叙述正确。(2)【分析】本题考查了人体的血液循环,掌握体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解答】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时,血液内的氧气经过气体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经过气体扩散进入血液。因此,体循环中经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会由含氧较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少的静脉血,故题干叙述错误。(3)【分析】本题考查了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掌握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及原尿与尿液成分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解答】

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两个过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和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形成尿液。因此,从成分上看,原尿与尿液相比,原尿中多了葡萄糖,故题干叙述错误。(4)【分析】本题考查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掌握血管的类型和它们的不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管径较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径大,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大,分布广,管径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可见,静脉血管比动脉血管壁薄、管径大,并且静脉血管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故题干叙述错误。(5)【分析】本题考查了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大脑皮层和脑干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大脑中的表层是大脑皮层,里面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可见人体的运动、感觉的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而呼吸、血压等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脑干,故题干叙述错误。【解析】(1)√(2)×(3)×(4)×(5)×21、动脉血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体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作用送回血液葡萄糖肾、肺、皮肤【分析】解:(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管的两端都是毛细血管,前端是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后端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小球处毛细血管的两端均为动脉。2入球小动脉和1出球小动脉。

(2);(4)、(5)当血液流经3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像水、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的物质被过滤到5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此过程称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经重吸收作用送回血液,剩下的像少量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形成尿。因此,5内的液体原尿是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肾小管内的液体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原因是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作用送回血液。

(3)[3]和[6]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肾小体;它和肾小管一起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即是肾单位。

(6)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水、无机盐和尿素)、皮肤排出汗液(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人体的排泄器官除肾外,还有肺和皮肤等器官。

故答案为:(1)动脉血;入球小动脉。

(2)肾小球;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3)肾小体。

(4)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作用送回血液。

(5)葡萄糖。

(6)肾;肺、皮肤。

此题是识图填空题;主要考查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单位的组成,排尿的意义。图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是入球小动脉;1是出球小动脉;3是肾小球;4是肾小囊;5是肾小管;⑥是肾小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解析】动脉血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体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作用送回血液葡萄糖肾、肺、皮肤22、样品BB6葡萄糖水蛋白质葡萄糖动脉动脉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中.【分析】解:(1)原尿和尿液相比较;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样品A不含葡萄糖,样品B含葡萄糖,故样品A是尿液,样品B是原尿;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尿液是原尿经图中[6]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的,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3).当[5]肾小球发生炎症病变是通透性增大;正常人不能透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也被过滤到肾小囊进而通过肾小管形成血尿或蛋白尿.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也可能是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导致的.

(4)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流动的都是动脉血.①②中流的血液分别是动脉血和动脉血.

(5)正常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l50L;而实际排出的终尿只有1.5L左右,是由于[6]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答案为:(1)样品B(2)6葡萄糖水(3)蛋白质葡萄糖(4)动脉动脉(5)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中.

图中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1]入球小动脉;[2]出球小动脉、[3]肾小管毛细血管、[4]肾小囊、[5]肾小球、[6]肾小管.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和血浆相比较原尿中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相比较,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解析】样品BB6葡萄糖水蛋白质葡萄糖动脉动脉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到血液中.六、解答题(共3题,共12分)23、(1)枝接芽接

(2)接穗砧木

(3)形成层

(4)①【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